320 雙刃劍

林士翎感覺到自己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在顫抖、不在害怕,剛剛所說的那些,自己只不過是遵照太子殿下的原話敘述了一遍,就已經感覺到了冷汗涔涔、肝膽俱裂,雙腿打哆嗦的不能自己。

要不是害怕自己完成不了太子殿下的命令,強迫着自己只去敘述不去想象,恐怕他面對索元禮時,還不等說完就會癱坐在地上了。

心中也不由得同時感嘆索元禮鎮靜,竟然能夠面對如此酷刑的敘述,還能夠保持鎮靜跟從容,雖然知道他也在害怕,但那份心裡承受能力,怕是比自己要強出百倍了纔是。

朝堂之上隨着索元禮走進來變得是更加寂靜了,中書令裴炎、門下省岑長倩、尚書省張文瓘、崔元綜,刑部崔知溫、大理寺狄仁傑、御史臺李嶠,分成兩排立在朝堂中央,主審之人自然是親自查辦此案的狄仁傑。

其他官員、勳貴面面相覷,看着索元禮走進宣政殿,不由自主的想到:‘如果這個人真是殺害國子監、弘文館的學子,那麼晉陽王氏就真的是大勢已去了。’

而其中一些人也開始在考慮,如果真正的定了王氏的罪名,自己是不是該考慮如何與王氏撇開干係?

那些受晉陽王氏舉薦的其他官員,在互望之餘,也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王氏的大勢已去,會不會讓朝廷在懲治之餘也波及他們?

顏昭甫的臉色鐵青,自己從一開始就被蒙在了鼓裡,孔志約私改科舉士子考卷、冒名頂替及第者。遊說自己與他一同前往狄仁傑府邸,希望爲了國子監、弘文館的聲望,能夠把士子命案的影響降低,甚至是草草結案。

原本以爲這些都是孔志約爲了國子監、弘文館而着想,現在看來,是自己被孔志約當成了逼迫狄仁傑今早結案的工具了。

屏風後面的李治與武媚,看見索元禮走進來,也是互相望了彼此一眼,這不就是前些日子跟隨千金公主而來,帶了幾個術士的胡人嗎?千金公主家裡的家將索元禮。

武媚面帶一些憂色,王氏的倒塌對於她自然是極佳的好事兒,但李弘選擇朝堂之上定罪,天下士子會有多少人相信王氏是罪有應得?李弘是不是顯得有些急功急利、顯得有些迫切了?

最起碼四家六姓在下朝之後,爲了各自的聲譽,可絕對是會幫着王氏在天下士子跟前開脫罪責的。他們如此並不是爲了王氏,或者是跟王氏多要好、多密切,而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他們顯然是很明白的。

如果晉陽王氏謀殺士子被天下士子認定,那麼士子們肯定也會認爲其他四姓六家也會存在相同的事情,這樣一來,四姓六家也會跟着聲望受損,所以他們顯然不會在下朝之後選擇旁觀的。

而如此一來,有了四姓六家在天下士子面前的斡旋跟開脫,李弘今日朝堂之上,如此聲勢浩大的會審,則就變得綿軟無力,到時候不過是晉陽王氏換一個家主罷了。

李治聽着武媚小聲的述說着心中的擔憂,認同的點了點頭,確實,想要一下子置晉陽王氏與死地是太難了,其他四姓加上功勳豪門等等,而且朝堂之上的官員還有王氏舉薦的,下朝之後,經過他們的明裡、暗裡的開脫,王氏換一個家主依然是百年世家,依然是在天下士子之間享有巨大聲望的門閥。

既然屏風後面的李治跟武媚能夠想到這些弊端,前殿自然也有人能夠想到這些,其中一人便是王源!

原本陰沉凝重的臉色,在索元禮進來後變得有些驚慌失措,但過了一會兒,顯然也想通了其中的一些利弊,就像他剛纔所說,爲了王氏的百年綿延,就算是搭上他這一條老命又何妨?

如果能夠以自己一人的性命換來王氏繼續在天下士子間享有無上的威望,那麼自己就算是鋃鐺入獄又何妨?雖不能在朝堂史官的陛下留有清廉之名,但最起碼在王氏族譜上,自己的人格就將在王氏後人眼中變得更加偉大。

“不會的,李弘不會讓王氏得逞的,這不符合李弘的風格,他肯定還有後手,肯定有置王氏徹底於死地的手段的,只是我們還不知曉罷了。”武媚喃喃自語,雖然是如此說,但她實在想不出來,還能有什麼手段能夠在朝堂之上,在天下士子之間,給與王氏致命一擊的手段。

李治有些好奇,皇后竟然緊張了,雖然他知道皇后爲何希望王氏一族沒落,但還是不免有些好奇:“那皇后覺得李弘還能有什麼手段?就算如今王源承認了,對於王氏一脈的百年基業,也不見得會是重創……。”

“我們遺漏了什麼?”武媚突然打斷李治的話語,問道。

“什麼遺漏了什麼?”李治更加迷茫了。

“前殿之中,皇親居於此地,豪門勳貴居於此,百官分列兩側,右下角那是五姓七家所在,鴻學大儒居於左下角,宣政殿內四個角都有人而立了,皇親與豪門之間那麼大的空當做什麼用?鴻學大儒與五姓七家之間的空當又做何用?這些地方肯定有用!”武媚笑了,笑的很從容,她是越來越佩服小兔崽子了。

還有能比借天下士子之口更有用的手段呢?王氏最怕的是天下士子知曉自己謀殺國子監、弘文館的士子,那麼李弘勢必會借國子監、弘文館士子之眼、之口來讓王氏的惡行公佈於天下的。

武媚話音剛落,宣政殿就響起了花孟的聲音:“稟殿下,國子監、弘文館的學子,不知道從哪裡聽說自己的同窗乃是被晉陽王氏所謀害,如今聚集了很多人,想請求您允許他們在朝堂之上質問王氏……。”

“胡鬧,成何體統,決不允許,這裡是朝堂,不是他們學子能來的地方,他們能去的地方只有國子監、弘文館,何況如今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李弘很生氣,拍案而起大聲訓斥着花孟。

但有人卻已經站出來替學子說話了,清河崔氏率先站出來說道:“殿下,臣認爲天下士子乃是我大唐國之棟樑,殿下應該以禮相待,更何況此案牽掛着天下千千萬萬士子的心,臣認爲爲了彰顯朝堂對於學子的重視,理當允許他們前來聽取。”

“是,殿下,臣也認爲該允許學子來聽取,雖然此處乃我大唐宣政殿,但今日卻是以此案爲由上朝。”

“殿下,臣附議,此案關乎國子監、弘文館衆學子同窗被謀害一事兒,殿下應該體諒學子爲同窗的關心之情。”

“殿下,臣等認爲該允許學子們進入宣政殿一同會聽此案,身爲大唐學子,被人謀殺,其學子關心同窗之冤屈,實乃是我大唐幸事,更應該看到,學子們不畏強權,不懼惡人之勇氣。”

五姓七家能夠屹立兩百年而不衰退,李弘覺得自己真正的找到了原因,就衝他們這麼快的反應度,在知曉國子監、弘文館學子聯名請求後,立刻轉變風向的手段,就足以讓他們屹立不倒了。

最先聲的便是四姓六家,他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就衡量出了利弊,寧可跟皇室做對,也不敢跟天下文人士子做對的他們,瞬間便知曉了自己該站在哪邊的立場上了。

此刻如果他們要是還敢袒護王氏,那麼他們相信,太子殿下藉着國子監、弘文館衆多學子之口,只要把今日朝堂之事撒出去,那麼五姓七家的聲望就將會一落千丈了,而後便是科舉制度真正的崛起之時了。

所以如今爲了保護好自己氏族的聲望,犧牲掉已經一隻腳踏出懸崖邊上的王氏,自然是最爲合理的選擇了。

武媚跟李治同時笑了起來,兩人恍然大悟的神情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李弘當初說的一句話:“輿論導向,如果朝廷控制好輿論導向,五姓七家就是個屁!”

武媚還因爲李弘的不雅言詞,拿着雞毛撣子重溫了一下她的打人神功。

兩人由當初的不明白輿論導向這個抽象的名詞,到現在李弘親自給他們做了一次示範,並讓皇帝跟皇后兩人一同見識到了輿論導向的威力有多大。

而他們也明白了國子監、弘文館的重要性,實實在在的是不亞於朝堂之上的五姓七家還是勳貴豪門,無論是哪一方勢力,都沒有天下文人之子之口要鋒利,要讓人倍感壓力重重啊。

“這是一把雙刃劍。”武媚最後像是總結一樣,對於今日國子監、弘文館學子在宣政殿的威力,給了一句總結似的評語。

王源一下子蒼老了很多,花白的鬍鬚跟頭變得枯萎了很多,原本明亮的眼神也變得黯然了下來,就連那原本很鎮定的柺杖,在此刻握在手裡也是不由自主的顫抖着,像是在表明他的內心有多麼的激動跟震驚!

他萬萬沒有想到,太子殿下竟然打算讓國子監、弘文館的學子來會聽,如此一來,經過這些士子的衆口鑠金,王氏是很難再崛起了!

(ps:嘎嘎,一百萬字了,我都佩服我自己了!給自己贊一個!也謝謝各位喜歡唐謀的大大,謝謝支持,謝謝訂閱!支持正版,支持主站縱橫網!)

757 林間47 暗涌315 朝堂之上319 請君入甕886 慣犯溫柔124 安慰510 朝堂100 茫然693 禪位953 契約721 殉葬428 李弘的計策324 改革初體驗413 城破899 宿營818 蜀身毒道651 定調812 太和城952 愛國主義851 黃雀251 夜月63 戶部尚書325 又缺一個名768 嚮往宮外的天地706 禾苗649 李弘的不滿494 勝利691 變799 折衝府913 封地258 集團754 校場78 佛像456 母子談心259 商君是怎麼死的761 坊間天下370 叛亂527 衣冠冢31 開國侯1 九轉十世569 齋王140 旁觀者787 刺殺663 選妃2933 武媚的點撥302 調查952 愛國主義375 明爭暗鬥的兄妹290 對峙552 孤山192 伏擊402 松漠都督府488 木有名13 義陽962 隋唐演義263 泰迪熊381 殃及無辜的無辜之人824 土蕃四天王341 金葉子498 未來531 探望蕭淑妃578 戰後619 小山村379 雨中211 炸藥486 孵出來的?733 幼稚的人697 流放海外292 約戰 非議285 百度209 檄文717 與房慕青解惑763 上元節的憧憬824 土蕃四天王193 破樓蘭415 辱夷城331 李娃傳429 審訊325 又缺一個名385 雪夜桃花641 誣陷287 風141 前兆826 車同軌 書同文958 太子的人選716 冬季裡的蓬萊殿929 雪中的貞觀殿516 雲中在望878 皇帝的鬱悶108 三司會審975 回憶殺361 猜測276 天花790 溫柔64 內侍省111 武媚來了229 落幕564 輕鬆的海戰826 車同軌 書同文574 戰爭的目的
757 林間47 暗涌315 朝堂之上319 請君入甕886 慣犯溫柔124 安慰510 朝堂100 茫然693 禪位953 契約721 殉葬428 李弘的計策324 改革初體驗413 城破899 宿營818 蜀身毒道651 定調812 太和城952 愛國主義851 黃雀251 夜月63 戶部尚書325 又缺一個名768 嚮往宮外的天地706 禾苗649 李弘的不滿494 勝利691 變799 折衝府913 封地258 集團754 校場78 佛像456 母子談心259 商君是怎麼死的761 坊間天下370 叛亂527 衣冠冢31 開國侯1 九轉十世569 齋王140 旁觀者787 刺殺663 選妃2933 武媚的點撥302 調查952 愛國主義375 明爭暗鬥的兄妹290 對峙552 孤山192 伏擊402 松漠都督府488 木有名13 義陽962 隋唐演義263 泰迪熊381 殃及無辜的無辜之人824 土蕃四天王341 金葉子498 未來531 探望蕭淑妃578 戰後619 小山村379 雨中211 炸藥486 孵出來的?733 幼稚的人697 流放海外292 約戰 非議285 百度209 檄文717 與房慕青解惑763 上元節的憧憬824 土蕃四天王193 破樓蘭415 辱夷城331 李娃傳429 審訊325 又缺一個名385 雪夜桃花641 誣陷287 風141 前兆826 車同軌 書同文958 太子的人選716 冬季裡的蓬萊殿929 雪中的貞觀殿516 雲中在望878 皇帝的鬱悶108 三司會審975 回憶殺361 猜測276 天花790 溫柔64 內侍省111 武媚來了229 落幕564 輕鬆的海戰826 車同軌 書同文574 戰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