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論機制

“那如果雪不大呢?百姓可以自食其力呢?”另外一個人站了起來,赫然是從小就素有神童美譽的楊炯。

“雪不大?如果雪不大,朝廷可以在冰雪消融後,再把出的糧食收回來。至於百姓是否能夠自食其力,以小弟看來,這不影響朝廷放糧。”宇文融看了一眼楊炯說道。

李弘在外面聽着這些人的討論,楊炯與王勃都在這一間學堂,兩人同樣都有一些理想主義情懷。在詩詞歌賦方面天賦驚人,但文人的迂腐跟過於理想化的觀點,此刻同樣已經在他們身上初現。

“朝廷放出去的糧食斷無再收回的可能,如果這樣做,百姓豈不是空歡喜,朝廷豈不是走過場?給多給少?大雪下多久?誰知道?這都是上天的安排,並非是宇文兄所言即可化解。”王勃與楊炯兩人相投,這兩年經常一起討論詩詞,並且建立的良好的友誼。

“李弘見過先生。”李弘在門口聽的好玩兒,雖然討論的事情沒有實質性的建議,但宇文融的建議,卻是一種必要機制建立起來的雛形。

就像當年程知節大總管徵西突厥,因王文度嫉妒蘇定方的軍功,假傳聖旨,奪取軍權,令全軍錯過大敗西突厥的最佳時機。最後牽連程知節減官免死。而王文度也在回朝後被處死。

以此事爲例,只能證明,這並不是哪一個人的錯誤,而是現有的制度不夠健全,在戰爭的過程中,竟然出現了聖旨傳給副大總管,而不是給大總管的笑話。

“參見太子殿下。”屋內五十餘人匆匆起身行禮道。

李弘擺手示意,然後微笑着在上官儀身邊另一張椅子上坐下,看着宇文融問道:“繼續說下去,我想聽聽你最終的解決方案。”

“是,太子殿下。”宇文融躬身行禮,接着道:“說到此處後,其實基本上我的觀點也已經表述完成,那就是提前預支,大雪初降時開倉放糧、送布賜柴,如此,即可保證大雪對百姓的損失減少到最低。如果雪小、時日短,完全可以收回一部分,甚至是讓百姓以資抵物。”

李弘不動聲色的笑了笑,繼續問宇文融:“你們還記得今年雨水初降時,我讓你測量永安渠跟龍渠水位一事兒嗎?”

“回太子殿下,學生記得,而且今年每次降雨學生都做好了筆記,甚至是曲江池,學生都有在雨後測量其水位。”宇文融說道。

李弘點點頭,從椅子上站起來,轉身走到身後用玻璃製成的書寫板前,拿起放在書寫板臺沿上的粉筆,稍微想了下,便在書寫板上寫出了七種顏色的名次:赤橙黃綠青藍紫。

李弘轉過身看着宇文融說道:“報出你測量的所有水位。”

隨着宇文融報出一個水位,李弘便把水位的數字標示在一個具體顏色的下面,七個大小不等的水位報完後,李弘也在七種顏色下面把標示的水位按照高低依次排列開。

然後扭過身看着衆學子不明所以的神情,就連上官儀也露出了思索難明的神情,不知道李弘這是要幹什麼。

李弘扔下手裡的粉筆,拍拍手說道:“我們缺乏的不是方法,而是制度。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無論你的方法有多麼可行,無論能如何順利解決百姓洪災、雪災的困難,在沒有一個完善制度的大前提下,一切都將是白費功夫。因爲所有的方法想要實施起來,都將永遠是困難比方法多。只有在確立了一種制度後,我們所能夠設想到的方法才能夠實施,此中過程,方法會有各種弱點暴露,但只要在大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簡單有效起來。”

李弘說完後看着衆人思索的神情,緩了一會兒,等衆人消化的差不多了繼續說道:“所以,這就是我所說的制度。”

李弘再次走到書寫板前,指着赤橙黃綠青藍紫下方,標示着的由低到高的水位,指着第一個水位說道:“永安渠、龍渠、曲江池,完全足夠我們大致的分析出雨勢大小,隨着水位高低的變化,我們就可以對應他在哪種顏色下面,我們也就可以提前洞察這一場洪災,這雨水會對百姓,造成什麼樣相應的後果。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需要以哪個顏色的水位線爲標準。”

“不懂?費解?”李弘看着他們解釋道:“水位在赤色,自然不用朝廷出力幫助百姓,隨着水位依次漲高,上面的顏色也會相對變化。我們以青色爲警戒線,比如等到水位達到青色時,是不是也就代表着雨量過大,百姓已經無法自救,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啓動所說的救援百姓制度?”

“雨水還可以有河道來測,但雪天呢?漫天大雪我們又該如何做?”宇文融不管自己已經消化了多少,迫不及待的想要繼續汲取更多的靈感思路。

“雪也一樣,甚至更簡單。一根竹竿就足以成事,關中地區多畿縣,人口也以長安、洛陽地區爲中心輻射。我們只要在空地上設置一根竹竿,隨着降雪的大小,竹竿淹沒多少,難道不就是一個很明確的提醒法子?”李弘眨着眼睛說道。

衆人恍然大悟,頓時學堂裡如馬蜂炸了窩,衆人議論紛紛,衆口不一的開始討論。

時間過了好久,討論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好多學子的臉上洋溢着興奮之情。

就在這時,一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學子站起來,鄭重的問道:“太子殿下,學生有個問題想請教您。”

“說。”

“您說的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您剛纔說的一種制度上,學生思來想去,就算是我們能夠測量到雨水的大小,按照警戒線來抗防,但如果這一套制度朝廷沒有,我們豈不是在這裡就如趙括般紙上談兵?”

樑孝仁的這個問題很尖銳,直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誰來推動,如果朝廷不推動,這些都將是於事無補。

整個學堂落針可聞,李弘臉上並沒有出現學子心中害怕的震怒,相反是衝樑孝仁豎了個大拇指以示嘉許,然後在學堂中間來回踱步,緩緩說道:“制度是一方面,朝廷建立一種制度需要的時間,可不是像我們這般,只要經過討論就足以實施,你們確定你們經過剛纔一番討論,你們的想法已經成熟了嗎?”

宇文融站起身說道:“回太子殿下,如果您說的那種制度能夠建立起來,我們剛纔短暫的討論足以應付每年的災荒,使百姓不再因爲災荒而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李弘走到宇文融跟前,嘴角的一抹壞笑漸漸浮現,這個笑容太熟悉了,無論是宇文融還是王勃、楊炯,還有剛纔的樑孝仁,都同時感到後脊樑一陣冷,難道自己漏算了什麼不成?

“一直以來我都告誡你們,高度決定你們看問題的全面性,角度決定你實施方法的正確性。可惜,你們到現在還是沒有達到我的標準。還有一年你們就將離開崇文館,你們是最早進入崇文館的一批學子,如果你們就是這樣的水平,東宮的臉面可就要被你們丟盡了。無論你們誰,出了崇文館後,是準備朝廷的科舉,還是選擇我給你們提供的職位,不,我不會要你們的,達不到要求。”李弘嘴角的壞笑更盛,再次走到上官儀身邊。

上官儀也是一臉疑惑,這些學子已經考慮的很周到了,爲何太子還不滿意?

“敢問太子,他們的考慮臣都覺得已經面面俱到了,爲何您還不滿意?”上官儀此刻不以先生身份問,而是以臣的身份。

顯然說明了,他對這個關於百姓災荒,如何度過的問題也頗爲關切,所以纔會以臣的身份來問。

“一個小小的竹竿、一道彎彎的河水可以讓你們看清楚洪災、雪災的大小,但你們真的以爲一場天災,只是百姓缺衣缺食,流離失所?雨水、大雪漫天封路,你們如何把這些運送到百姓手裡?又如何來確保百姓在收到你們送來的衣食後,有足夠的能力來用度?大災過後必有瘟疫,這些你們考慮到了嗎?救災的人員從何而來,所有的衣食用度從何而來?百姓無家可歸後又該如何?水災、雪災人力不可爲時,救濟的百姓如何安置?幼童、婦女、老人,行動不便者,又該如何?”

李弘眼睛掃視着所有人,繼續緩緩道:“無論是哪一種天災,想要以人力抗衡,我們所要做的,就如同應對一場嚴峻的戰爭,有時候甚至比戰爭還要費時耗力、死傷也會更多!這絕不僅僅是衣食可以解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不過很感謝宇文融你提出的這個假設,我決定,上官先生,就把這個當成是這一個月的課題吧。一個月後拿不出一個可行的方案,自己就在嘉福門外,揹着‘我是笨蛋’的牌子站立兩個時辰。”

看着底下默不作聲,顯然是願意接受這個新鮮的課題,李弘嘴角的壞笑漸漸隱去,再次說道:“不怕有問題,就怕我們察覺不到問題出在哪裡?在坐的有攻於詩詞的,有專於藥理的,有像宇文融、樑孝仁這般,一直盯着正在修建的大明宮兩眼放光的,可你們確定你們能夠獨當一面了?大明宮給你倆一面牆,以你們現在學到的學問,我不認爲那面牆下可以安全的屹立不倒。”

836 形勢逼人950 奴545 竹葉閣955 改制918 畫舫158 回宮156 鳳車133 賀蘭敏之397 橫刀605 前往折衝府806 大包大攬686 張柬之 王勃826 車同軌 書同文778 裴守德的請求716 冬季裡的蓬萊殿794 後山461 站隊956 奴制625 進駐小山村346 惴惴不安27 點撥343 利慾薰心988 哭暈在廁所878 皇帝的鬱悶819 君臣對387 監國527 衣冠冢14 蕭淑妃999 梁山375 明爭暗鬥的兄妹839 貴族的誠意799 折衝府445 和平363 偶遇237 孔明燈971 大宛馬324 改革初體驗410 落寞443 贖人785 往事238 警醒319 請君入甕35 燈罩兒573 戰爭的發起者922 杜審言150 母子連心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535 經停洛陽916 運動983 警告617 許彥伯549 心思625 進駐小山村243 曖昧344 揚武發威505 楊思儉的用意543 杭州51 蘭陵的難題627 裴行儉的憂心250 美麗的女賊354 沒感覺333 無恥之賊852 亂世將至618 密林追蹤332 白蛇傳186 求訂閱 求點擊73 許敬宗950 奴85 父子的小船671 辣手摧花925 秋後算賬536 揚州碼頭318 謀略904 山林647 收尾957 戶部尚書488 木有名253 謀差事813 八皇兄667 長安城849 混亂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30 白露失蹤295 交易51 蘭陵的難題366 家臣923 突變565 示威636 不忍376 童男童女的祭祀427 大唐太子228 天雷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212 大非川791 狗官519 啥名呢197 色狼篇113 去年三月份137 新錢858 歸程
836 形勢逼人950 奴545 竹葉閣955 改制918 畫舫158 回宮156 鳳車133 賀蘭敏之397 橫刀605 前往折衝府806 大包大攬686 張柬之 王勃826 車同軌 書同文778 裴守德的請求716 冬季裡的蓬萊殿794 後山461 站隊956 奴制625 進駐小山村346 惴惴不安27 點撥343 利慾薰心988 哭暈在廁所878 皇帝的鬱悶819 君臣對387 監國527 衣冠冢14 蕭淑妃999 梁山375 明爭暗鬥的兄妹839 貴族的誠意799 折衝府445 和平363 偶遇237 孔明燈971 大宛馬324 改革初體驗410 落寞443 贖人785 往事238 警醒319 請君入甕35 燈罩兒573 戰爭的發起者922 杜審言150 母子連心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535 經停洛陽916 運動983 警告617 許彥伯549 心思625 進駐小山村243 曖昧344 揚武發威505 楊思儉的用意543 杭州51 蘭陵的難題627 裴行儉的憂心250 美麗的女賊354 沒感覺333 無恥之賊852 亂世將至618 密林追蹤332 白蛇傳186 求訂閱 求點擊73 許敬宗950 奴85 父子的小船671 辣手摧花925 秋後算賬536 揚州碼頭318 謀略904 山林647 收尾957 戶部尚書488 木有名253 謀差事813 八皇兄667 長安城849 混亂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30 白露失蹤295 交易51 蘭陵的難題366 家臣923 突變565 示威636 不忍376 童男童女的祭祀427 大唐太子228 天雷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212 大非川791 狗官519 啥名呢197 色狼篇113 去年三月份137 新錢858 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