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叛亂

河南府官署離皇宮倒不是很遠,跨過天津橋往前兩道坊便能夠看見河南府官署的衙門口,相比較於長安更加規範化的京兆府衙門口,河南府的官署衙門口,更像是一個……菜市場?

李弘第一感覺便是人很多,門口也不知道是因爲今日有事兒所以聚集了很多人,還是平時也是如此,反正揚武在前面給李弘開路,兩人算是擠到了大概可以雙轎出入的衙門口。

門口的衙衛看到兩個人不明就裡的就要往裡走,急忙伸手要攔,但當那看着就像侍奉宮裡人的老頭兒,手裡一晃而過的牌子,立刻跟見了鬼似的往官署裡面跑去,頓時把李弘跟揚武晾在了門口。

李弘看着衙衛快的消失在眼前,疑惑的看着揚武,剛纔這貨手裡拿的什麼牌子?這麼厲害,竟然能讓衙衛嚇得屁滾尿流的跑。

“給我看看,手裡拿的什麼玩意兒,這麼厲害。”李弘好奇的搶過揚武手裡的牌子。

看了一眼金色的牌子,李弘的眉毛差點兒飛起來!自己京兆府尹的令牌竟然是!

難怪衙衛一看就跑了,這京兆府尹的令牌與河南府尹的令牌都乃是金鑲玉,在揚武手裡匆匆一晃,那衙衛顯然認爲是婁師德的令牌了。

婁師德身後跟着好幾名官員以及好幾個衙衛,腳步匆匆面色凝重的衝了出來,直到看着兩個不把自己當外人,正在四處打量的兩人後,才漸漸緩和了臉上凝重的神色。

經那衙衛結結巴巴、又急又快的述說,還以爲是河南府又來了以爲府尹大人呢。

在婁師德的陪同下,李弘大刺刺的坐在了人家辦公的位置上,隨意的翻着案几上的文書,頭也不擡的說道:“那個司馬林人如何?爲什麼沒做官?你沒舉薦,還是他不願意?”

婁師德愣了愣,沒想到太子殿下一個人從皇宮匆匆溜達過來,竟然是爲了那日一介布衣好友。

腦子飛快的思索了下說道:“殿下,司馬林牽掛百姓是沒錯,但此人不適合做官,如果做官的話,臣以爲,他能把任上所有的官員都得罪個遍兒,所以他也有自知之明,臣當年曾經想要舉薦他,但被他拒絕了。”

“有點兒意思,拒絕做官,除了怕自己得罪人外,恐怕還有其他原因吧,你知道還是不知道?”李弘接過婁師德親自遞過來的茶水,打開杯蓋看了一眼,還好,不是那天他與司馬林喝的茶湯。

“這……。”婁師德有些爲難,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李弘斜眼看看他,放下手裡的茶杯思索了下說道:“那就是他對朝堂之上的一些行徑不滿了?還是說他從你這河南府官場上,看到了什麼東西,讓他對做官失去了興致?”

“臣也說不好,平日交往之中,司馬林頗爲反感的便是九品中正制,臣以爲這與他家道中落有關,世家豪門把持着舉薦的權利,讓他不屑於向他們低頭吧。科舉制吧……好像他也頗爲牴觸,又有些自持自己當年世家的身份,加上以他自己的習慣得罪人的性格,就是在官場上恐怕也很難升遷,如他所說,還不如當一介布衣,笑看風起雲涌、坐視世間百態有意思。”

“說白了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唄,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但苦於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不單人變得孤僻,性格也開始變得桀驁不馴?”

“難道殿下有意……?”

“那日在回洛倉,看他對頗有幾分心繫百姓,所以就過來問問。對了,再問你個事兒,你們這的少尹6爽,最近可有什麼異常動態?”李弘突然八卦的轉換話題問道。

“這個……最近沒有現什麼,倒是那……。”婁師德邊思索邊回答,想到6爽這幾日與蕭守業走的很近時,婁師德的臉上也開始浮現了凝重之色,斟酌了下字句說道:“倒是自從上元節後,與蕭守業走的很近,可……6爽被臣任命掌管回洛倉,蕭守業身爲衛州刺史主管黎陽倉,他們走的近倒也是無可厚非。”

李弘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意的拍了拍桌子,起身說道:“就這幾日尚書省會下文書,立刻棄用回洛倉,所有的糧食,無論是軍倉、還是轉運倉的糧食都要運到含嘉倉,而後呢,含嘉倉的義倉開始給百姓按制放糧,此事兒就讓司馬林負責,你找到他,讓他去宮裡找我。”

史書記載:咸亨三年(672),關中飢謹,監察御史王師順奏請轉運晉、絳州倉粟賑濟關中。高宗任王師順以漕運使。自此,河渭之間舟揖相繼,糧米轉輸線開啓。此線開啓因荒災饑饉而起,實因高宗時官僚機構龐大,官祿激增,西北戰事頻繁,軍餉開支日增,政治軍事變化所致。

但如今,在李弘這個不確定的歷史因素的介入下,官員俸祿激增、軍餉激增、政治軍事改革都與史書上記載別無二致,但唯獨史書上的西北頻繁,被李弘經過四年多的時間治理,如今卻穩如泰山。

李治如今的心思都是在如何繼承先帝遺志,如何能夠御駕親征遼東一事兒上,對於李弘在洛陽折騰含嘉倉,換了王師順啓用布衣司馬林爲漕運使的事情漠不關心。

隨着天氣變得更加暖和,洛陽城洛水邊上的柳樹開始漸漸抽出新芽時,西南方向的叛亂也沒有讓李治變得重視起來,反而是人在洛陽,卻不幹皇帝該乾的事情,天天領着劉仁軌幾人,在他書房裡研究遼東戰事。

對於西南叛亂一事兒,自然而然的是由李弘來處理了,兵部尚書任雅相向李弘諫言,如今兵部募兵制改革頗見成效,不如派人領改制後的新軍前往姚州鎮壓。

但此諫言卻被李弘拒絕了,新軍雖然改制頗具成效,但其訓練向來是以平原、以及雲中等地的地形爲主,如果進入姚州的山地地形,恐怕到時候非但撈不到好處,反而會給兵部繼續深入改革府兵爲募兵帶來阻力。

尚書省的議事廳內,李弘微微皺着眉頭,姚州叛亂一事兒看似簡單,但裡面跟這段時間狄仁傑查黎陽倉虧空一案是不是有關聯呢?

花孟跟獵豹給自己的密信可是提了,如今6立素有意聯絡其他州、道、府的官員,打算藉着朝廷廣開言路的決策,準備聯名彈劾李上金,打算把李上金趕出益州。

梁州、益州可是都距姚州不算很遠啊,雖然都是西南山地,但不排除這些人會慫恿姚州蠻民暴亂,以此來轉移朝廷的注意力,迫使狄仁傑繼續把黎陽倉的案子查下去。

“既然要玩兒,那麼就玩兒大點吧,龍爹一心一意要御駕親征遼東,那麼自己就不能讓龍爹分心其他事情不是!”看着桌面上的簡易地形圖,李弘嘴裡唸唸有詞,卻沒有誰能夠聽的清楚他在說什麼。

“兵部下文書,命太子左衛無法無天率領鐵浮屠前往姚州鎮壓叛亂,另:益州、梁州、銀州等地府兵全部召集,由……。”李弘看着議事廳的兵部官員,這個時候他現,想選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前往益州等地集結府兵還挺不容易的。

來回掃視了擠眼議事廳的衆人,腦子裡快的思索着,雖然史書上曾經記載過姚州叛亂,但當時誰是將領自己哪知道去?而且這些記憶也都很模糊,只是有個印象而已。

“左侍郎令狐智周,就你了,任命你爲姚州道行軍總管,太子左衛無法無天也由你率領,立刻前往益州等地集結府兵,鎮壓叛亂。順帶着嘛……如果有機會,去摸摸六詔的底細,看看他們如今在吐蕃安定之後,是不是還很老實。”李弘指了指左邊的兵部左侍郎令狐智周說道。

令狐家在大唐不同於五姓七家那麼高調張揚,更像是一個隱形豪門,其與皇室之間密切的關係,讓人對令狐家充滿了敬重。

而且加上令狐家向來低調行事,也從不與其他勳貴豪門主動交好,對於主動找他們交好的世家,他們也一直秉承着以皇室意志爲主導的原則,所以令狐家在大唐,絕對是不顯山不露水的神秘豪門。

“是,大人,下官這就準備啓程。”令狐智周三十來歲,這個兵部侍郎一直被人以爲是靠着家族與皇室密切的關係得來的。

而且令狐智周甚至在李弘被任命爲尚書令後,還曾主動找他想辭去其兵部左侍郎的職位,但被李弘當場便拒絕了。

令狐智周跟他的家族一樣低調不惹人矚目,但其能征善戰的沙場才華,依然是其讓李弘看中的原因,加上他對於募兵的改革一直都是持支持的觀點,在這個時候,李弘是更不可能任由他辭職了。

今日點他的將,也有讓他爲自己正名的意思,加上無法無天跟在安西磨礪了好幾年,如今控制在人數爲五千人的鐵浮屠,想來鎮壓一場暴亂,已經是綽綽有餘,大材小用了。

就是兵部尚書任雅相也覺得,這尚書令大人是不是有點兒過於看中那些叛亂了?他們都是草草成軍,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而言,尚書令大人如此興師動衆,是不是過於謹慎了!

但所有人卻沒人敢去質問,而且他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尚書令大人還打着其他算盤呢?比如對那六詔?或者是還有其他目的?

541 青山遠影230 論輩分231 善後492 給房先忠的坑704 交易182 則羅139 造謠439 起猛了421 五牙戰艦829 捨不得311 查賬131 李賢53 論機制915 銅匭再現251 夜月562 求訂閱793 範懷義970 坑939 皇長子的苦惱176 阿史那都支729 文化的傳播86 香水359 武媚的疑神疑鬼919 洛陽河上的畫舫190 白蘇尼至206 征程75 某人的鬱悶405 決議208 大義899 宿營960 李眉173 古蘭經134 坑人182 則羅19 打賭832 穿雲破霧450 房先忠的解讀227 愚昧987 聖旨315 朝堂之上105 千金公主180 成長史886 慣犯溫柔751 李弘的大坑252 更換524 勸降531 探望蕭淑妃453 回程641 誣陷107 恍若隔世851 黃雀767 時代觀念291 酒窩傳說254 用意380 推諉317 蘇敬484 義陽夫婦142 外交907 駕臨洛陽852 亂世將至220 節兒141 前兆488 木有名942 生韻樓766 大唐萬歲476 恕難從命221 力不從心139 造謠649 李弘的不滿711 流言蜚語391 局240 尾聲946 找茬兒250 美麗的女賊985 乾陵562 求訂閱360 三大倉320 雙刃劍117 白露 小寒399 進宮386 親迎289 一千多年811 醋意754 校場714 日上三竿831 梟雄的祭祀384 感動88 弓弩119 輪椅 李淳風367 揚眉吐氣765 上元節的曲江池636 不忍78 佛像531 探望蕭淑妃757 林間405 決議356 擔憂254 用意948 缺個章節名813 八皇兄
541 青山遠影230 論輩分231 善後492 給房先忠的坑704 交易182 則羅139 造謠439 起猛了421 五牙戰艦829 捨不得311 查賬131 李賢53 論機制915 銅匭再現251 夜月562 求訂閱793 範懷義970 坑939 皇長子的苦惱176 阿史那都支729 文化的傳播86 香水359 武媚的疑神疑鬼919 洛陽河上的畫舫190 白蘇尼至206 征程75 某人的鬱悶405 決議208 大義899 宿營960 李眉173 古蘭經134 坑人182 則羅19 打賭832 穿雲破霧450 房先忠的解讀227 愚昧987 聖旨315 朝堂之上105 千金公主180 成長史886 慣犯溫柔751 李弘的大坑252 更換524 勸降531 探望蕭淑妃453 回程641 誣陷107 恍若隔世851 黃雀767 時代觀念291 酒窩傳說254 用意380 推諉317 蘇敬484 義陽夫婦142 外交907 駕臨洛陽852 亂世將至220 節兒141 前兆488 木有名942 生韻樓766 大唐萬歲476 恕難從命221 力不從心139 造謠649 李弘的不滿711 流言蜚語391 局240 尾聲946 找茬兒250 美麗的女賊985 乾陵562 求訂閱360 三大倉320 雙刃劍117 白露 小寒399 進宮386 親迎289 一千多年811 醋意754 校場714 日上三竿831 梟雄的祭祀384 感動88 弓弩119 輪椅 李淳風367 揚眉吐氣765 上元節的曲江池636 不忍78 佛像531 探望蕭淑妃757 林間405 決議356 擔憂254 用意948 缺個章節名813 八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