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松漠都督府

皇宮內,站在宣政殿門口彷彿一夜未離去的武媚,望着那長長的騎兵快有序的出了長安城,汪樓緩緩的走向身後,低聲道:“稟皇后,弓弩衛裡的一十七人,昨日不知因何原因,竟然酗酒之後打起來了,死了十人。”

“哦?那其餘的七人呢?”武媚挑挑眉,不孝之子倒是手段利落,但是不乾淨啊好像。

“回皇后,另外七人因爲酗酒之事兒,被御史臺大夫李嶠現,今日被配與太子殿下一同出征前往遼東了。”汪樓想不明白,這些人既然是異己,殿下爲何還要冒險的帶在身邊呢。

聽到汪樓最後的說話,武媚神色突然一冷,凌厲的目光直指汪樓內心深處,冷聲道:“確定是被李弘帶走了?”

“回皇后,千真萬確,確實是被太子殿下帶走了。”汪樓心絃猛的一緊,壓在心底裡的話,更是不敢開口問了。

不過,接下來武媚的口氣又緩和了下來:“這個李弘,真是不知輕重,難道你還真怕你母后有什麼不測啊!”

聽到皇后這樣的話語,汪樓心裡更是充滿了疑惑,這太子殿下帶走那七人,確實是解了皇宮內的隱患,但跟皇后的安危又有什麼關係?

武媚轉過頭,望着那火把漸漸遠去,仰天長嘆一聲,問道:“你是不是很疑惑,太子殿下爲何要帶那七人在身邊是吧?”

“回皇后,奴婢心裡確實很疑惑,太子殿下既然知道他們很危險,爲何非要帶在身邊呢,這樣一來,豈不是置殿下自己於危險之中?”汪樓見皇后問起,只好硬着頭皮說出心中的疑惑。

“是啊,他這是明目張膽的告訴有心人,此事兒乃是他李弘所謂,跟本宮沒有關係,他不想因爲他與陛下都不在長安時,置本宮於危險之中。”武媚苦笑着搖搖頭。

這李弘的舉動,就是明目張膽的告訴李賢,你的人是我殺的,有能耐就衝我來,跟母后沒關係。

不過武媚也能想象的出來,那未死的七人恐怕如今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了,要麼在前往幽州的水路上不小心被淹死了,要麼就是戰死在遼東戰場上了。

從洛陽走水路前往幽州,是隋唐時期東征遼東一直以來的作戰路線,畢竟,相比起6地行軍,水路的花費要便宜很多,而且順着永濟渠一直往下,便可直達幽州。

幽州位於太行山山脈與燕山山脈之間,向來都是隋唐的重鎮之地,兩大山脈之間的夾縫,便是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民族的之間溝通的最短天然通道。

同樣,兩大山脈也是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分界線。

而燕山山脈這條農牧分界線,嚴格意義上來講,是藉着太行山脈外側的北山脈,從西藏高原的東北邊開始算起,一直延續到了往東的山海關,長達幾千公里的綿延山脈,徹底的把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文明,涇渭分明的劃分開來。

由此也便可以看出來,建在燕山山脈之上,綿延起伏的長城,對中原民族抵禦遊牧民族的重要性了。

幽州在隋唐一代身爲軍事重鎮,扼守着遊牧民族暢通無阻進入中原的門戶,同樣對於大唐是極爲的重要,在往後的歷史中,幽州也是同等的至關重要。

而無論是前隋還是大唐,用兵征伐遼東一帶等,都是從這裡開始真正的集結兵力。

只不過是隨着歷史的車輪的滾動,李旦的三兒子、李治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在後來任用胡漢混血的安祿山鎮守幽州時,遭遇了安祿山的反叛。

安祿山身爲范陽、平盧、河東的節度使,手握大量的精銳騎兵,加上夥同室韋、靺鞨的兵力,於是便拉開了大唐動亂時期序幕,也因爲安史之亂的緣故,大唐從此便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從此再也未曾恢復太宗、高宗、以及玄宗前半期的輝煌。

從歷史的角度看,如果說安史之亂是給漢人一個警醒,以此來警告大唐,幽州對於中原的重要性的話,那麼這個警鐘並未長鳴,並未引起人們對幽州的重視。

隨着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在契丹面前以兒皇帝之名自稱的石敬瑭,拱手送出了燕雲十六州與契丹,由此,也讓大宋王朝不得不開始了,兩百多年的卑躬屈膝的國運。

而石敬瑭這一舉措,也就成爲了中華民族邊疆史上最爲嚴重的錯誤,把自己的大門交給了他人來看管,得到的“好處”,想來宋朝的皇帝最是深有體會。

從長安出,抵達洛陽之後,李弘只是在晚上休整了一夜,第二日天矇矇亮,便乘船往東,帶着三千兵馬前往幽州。

婁師德望着遠去的帆影,心中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隨即命人起草文書送與長安三省、以及大理寺跟御史臺。

幽州與范陽兩個地名相互存在過,如今的范陽也等同於幽州,所有的管轄範圍只是跟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遷,名字也是在來回之中轉換。

范陽盧氏之所以能夠成爲豪門大姓,五姓七家之一,與居住幽州身居險地,也不是不無關係。

四日之後,范陽刺史盧照鄰率領百官在永濟渠旁邊迎接太子殿下李弘,而太子殿下交代的所有行軍用具、糧草等等,早就已經備好。

幾日的急行軍,李弘倒是不吃驚,最是吃驚的卻是盧照鄰等人,太子殿下身後那三千還未着甲的兵士,竟然沒有一個面色蒼白、神情疲憊之人!

這讓他們感到很吃驚,按理說,就算是在永濟渠這樣的水路,身爲關中人的他們,怎麼可能不出現暈船的狀況?

但事實就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這些人下船換馬,每一個人的腳步都是堅定有力,並沒有出現步履蹣跚、踉蹌浮虛的情況。

大軍再次休整了一夜,第二日便開始馬不蹄停的趕往榆關(山海關),榆關乃是前隋開皇三年所建,其目的自然是無需多說,便是防備那關外的遊牧民族對中原的虎視眈眈。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徵高麗,當初也是從幽州集結兵馬,從榆關出前往遼東,做爲唯一的咽喉要道,這條路絕對是如今大唐最爲重要的軍事重鎮。

出了榆關之後,李弘纔開始命身後的三千兵士着甲,一路之上黑土夯實的道路還算是平坦,對於相對精良的糧草輜重來講,足夠順利的通過。

原本想要從雲中都護府調集糧草的李弘,因爲半路上他龍爹的一封旨意,讓他不得不從黎陽倉就開始轉運糧草,整個三千兵馬運送着足夠好幾萬人用度的糧草,也一下子拖慢了行軍度。

七天的時間,李弘還是按照行軍計劃,留下了兩千人押運糧草,而自己則是率先率領一千人趕往了松漠都督府,到達松漠都督府時,也是已經接近了李弘心中所理解的前線。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龍爹這武功沒白練啊,想不到龍爹以松漠都督府爲大後方,竟然在短短的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一舉拿下了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十餘座城池,而且非但拿下了這些城池,還把人家的百姓都遷徙到了松漠都督府、居延都督府、定向都督府等地。

但好像是冥冥之中早有註定一樣,在詢問了松漠都督府的刺史後才知道,龍爹現在這二十來天一直在攻打安市城,但卻碰上了高句麗的頑強抵禦,二十多天,集結了二十餘萬兵力,竟然是一直拿不下。

遼東一帶的地形圖早就被李弘刻在了腦子裡,加上這段時日在路途上的研究,讓他很納悶,憑藉炸藥這個無往不利的寶貝,怎麼就拿一個安市城沒折呢?

雖然說安市城乃是進入朝鮮半島的必經之路,身後還有南蘇、木底、蒼巖三座城做爲其後盾,但利用手中的炸藥,二十多天的時間裡,就是炸也該把這安市城夷爲平地了啊。

松漠都督府的都督快步從外面走進來,人未至聲先至:“臣李窟哥參見太子殿下。”

李弘扭頭沒看見人影,還未來得及說話,便看見一個人匆忙小跑着走了進來。

有意思,這招是自己學他的還是他學自己的?怎麼都喜歡人還沒看見,就先行禮了。

松漠都督府的都督,乃是大唐以契丹最大部落大賀氏任命建立的,說白了,現在他們所在之地便是那契丹之地。

李窟哥原名長窟哥,是被大唐皇帝李治賜姓之後,改爲李窟哥。如今他便是松漠都督府的都督,但隨着李弘對六部的改革,以及這些年大唐參照安西四鎮的官員制度。

便開始慢慢以唐人官員爲建立都督府,而都督這一被契丹等部落擔任的職務,則是變得越來越像是一個名譽職位,不過人家看樣子好像還很重視,美滴很呢。

(今天就一章吧,不好意思。)

833 計劃改變425 禮物836 形勢逼人613 咎由自取2961 三郎中118 殉589 馬車346 惴惴不安912 謀61 國事與暗戰591 司戶48 蘭陵酒173 古蘭經404 形勢337 不好笑的笑話708 狼與羊638 黎明之前126 竇義269 酒203 祿東贊212 大非川921 世家子弟337 不好笑的笑話265 李令月454 要錢979 哀其不幸470 昌明坊內525 黃雀420 礦產資源638 黎明之前611 兔死狐悲261 灞橋176 阿史那都支965 太監294 紅絲帶845 侯賽432 破陣486 孵出來的?686 張柬之 王勃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294 紅絲帶132 改造176 阿史那都支955 改制901 吏徑763 上元節的憧憬937 心機474 是他、是她302 調查551 借兵48 蘭陵酒391 局400 突發事件806 大包大攬793 範懷義275 局中局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604 搖擺不定的折衝府668 交鋒45 成長190 白蘇尼至785 往事64 內侍省222 計劃540 陳敬之的女兒177 弩680 強闖朝會626 裴行儉諫言801 博弈4 兄姐11 武媚901 吏徑743 互補721 殉葬878 皇帝的鬱悶654 麻將161 合併54 無法無天235 疑惑254 用意258 集團518 老八丟了537 滿江園52 局364 婁師德的難處517 暮鼓483 離間 齊心?498 未來796 李淵第九女452 拉攏260 半解一知274 仙師夏至579 離去152 暴斃517 暮鼓34 父子477 橙嘴藍臉鰹鳥699 燦爛永恆524 勸降
833 計劃改變425 禮物836 形勢逼人613 咎由自取2961 三郎中118 殉589 馬車346 惴惴不安912 謀61 國事與暗戰591 司戶48 蘭陵酒173 古蘭經404 形勢337 不好笑的笑話708 狼與羊638 黎明之前126 竇義269 酒203 祿東贊212 大非川921 世家子弟337 不好笑的笑話265 李令月454 要錢979 哀其不幸470 昌明坊內525 黃雀420 礦產資源638 黎明之前611 兔死狐悲261 灞橋176 阿史那都支965 太監294 紅絲帶845 侯賽432 破陣486 孵出來的?686 張柬之 王勃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294 紅絲帶132 改造176 阿史那都支955 改制901 吏徑763 上元節的憧憬937 心機474 是他、是她302 調查551 借兵48 蘭陵酒391 局400 突發事件806 大包大攬793 範懷義275 局中局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604 搖擺不定的折衝府668 交鋒45 成長190 白蘇尼至785 往事64 內侍省222 計劃540 陳敬之的女兒177 弩680 強闖朝會626 裴行儉諫言801 博弈4 兄姐11 武媚901 吏徑743 互補721 殉葬878 皇帝的鬱悶654 麻將161 合併54 無法無天235 疑惑254 用意258 集團518 老八丟了537 滿江園52 局364 婁師德的難處517 暮鼓483 離間 齊心?498 未來796 李淵第九女452 拉攏260 半解一知274 仙師夏至579 離去152 暴斃517 暮鼓34 父子477 橙嘴藍臉鰹鳥699 燦爛永恆524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