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力不從心

節兒,乃是吐蕃統治其他小國時,設置的官名。

雖然名義上,附屬吐蕃的各小國都保持着獨立的性質,但卻被吐蕃設置節兒這一官職來監其國政。

就如大唐要冊命他們的贊普一樣,吐蕃也同樣會對附屬其的小國冊命封王,授之小國國王的告身(任命狀)爲金色,被稱爲金告身。

而被吐蕃任命的節兒,唐人大都稱之爲節度使,則是被封以銀告身。

雖然吐蕃節度使的告身,比其他小國國王的金告身地位低,但這些國王,都必須稟其指麾。

而這也是吐蕃爲何能夠在其周邊,包括他們境內的部落當中,使自己的政權形成有效控制力的原因。

其制度與大唐相比,少了儒家思想的仁治,但多了一絲蠻夷的霸道,但卻使得吐蕃的政權形成更大的影響,穩固的控制着周邊小國。

並不會像大唐在遼東、雲中、安西等地一般,時不時就鬧出人家造反的亂子來。

而這點兒,文成公主心裡比誰都清楚節兒意味着什麼。

如今被李弘提出,文成公主想不怕都難,如果承認了李弘節兒的身份,並接受受其監管。

吐蕃就將真正的失去自由度,就會像被吐蕃控制的小國一樣,永世不得再獨立,而且很可能會慢慢的被吞噬。

但看李弘的意思,分明就是你都封了裴行儉等人了,我這個大唐自封的節兒,也應該監管你們的國政了吧,就跟你們監管人家國政一樣。

文成公主不說話的只是搖頭,但此事兒因爲吐蕃開了頭,李弘如此要求,也不是很過分。

但事關重大,別說是她,就是加上芒鬆芒贊、嘎爾贊卓等人在座,恐怕也沒有誰敢應李弘這個要求。

看着李弘那似笑非笑的德行,文成公主心裡更是氣不打一出來,但此刻被人拿住了話把兒,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想了想,只好拖延道:“節兒一事兒事關重大,不單我們需要商議,就是你李弘,恐怕也得有了大唐的告身之後,在可以把此事拿到吐蕃朝堂議論吧?”

“還用議論?難道我這個節兒能不能監其國政,還需要你們的同意?如果是那麼麻煩,乾脆我廢了芒鬆芒贊,我自己來坐這贊普的位置好了。我在吐蕃耗個三五年的,我就不信我擺不平這些七七八八的吵鬧部落!”李弘一臉驚訝的看着文成公主,想拖延時間直說就是了,還你們議論!

用你們議論、商議然後再同意的話,那我這個節兒是不是當的也太軟弱無能了。

“你當贊普?你先問問老身同意不同意!李弘,不要以爲你現在陳兵聖城,你就可以在吐蕃無法無天,如果你把老身逼急了,老身不在乎跟你來個魚死網破!大不了就是再多死一些吐蕃百姓,但你李弘,你認爲你能安全無恙的離開吐蕃?!”文成公主急了。

廢贊普,這個小魔王竟然真敢想,但又不是不可能,以他那從小就雷厲風行的手段,惹急了說不準真的就能夠把芒鬆芒贊給廢了,然後立自己爲贊普。

“此事需請贊普、大相、副相等人共同商議,才能定奪。但前提是,需要你拿出大唐的告身來。”文成看着吊兒郎當,沒有個正形的李弘。

但那一雙明亮的眸子裡,射出的寒光卻讓人心底寒,讓人不得不把他說的話重新審視一番。

“行,沒問題,走吧,我跟你們一塊兒過去商議去。算了,不用了,反正你們的大臣都在這裡,阿史奴,你去喊他們過來,就說我姑姑找他們有要事相商。”某人真把自己不當外人,理所當然的說道。

人家要商議關於他節兒監國一事兒,他還跟着去,那你讓人家怎麼商量?

文成公主自然是不會同意他的提議,看也沒有看他一眼,起身就向門口走去,走到一半時才現,自己來這裡的初衷,不是讓他騰出這宮殿嗎?怎麼到後來變成了跟他談條件了!

想到這裡的文成公主,站在門口望了一眼天空的太陽一眼,眼前一黑差點兒暈倒在地。

長安城一早的朝堂上,衆朝臣因爲是否封李弘爲吐蕃節兒一事,已經進行了不下八百遍的議論了。

但到了現在爲止,還是沒有能夠達成共識。

而在羣臣當中,就要數中書省的官員此刻最爲難熬了,如今他們感覺就像是胡餅一樣,被人放在鍋上,翻過來覆過去的拍打、燒烤着,好不難受。

羣臣有的以大唐立國以來,從未有此先例爲由,建議不應封太子殿下爲吐蕃節兒。

而有的人則以,如今太子殿下身兼戶部尚書、京兆府府尹、安西都護府大都護等職爲由,認爲不應該再爲太子殿下封其餘官職。

太子殿下作爲大唐的儲君,不應該常年駐守邊疆,而是應該立刻召回,在朝堂之上學習治國安邦之術。

當然,其中也有人舉雙手贊同封太子殿下李弘爲節兒,因爲節兒的權利可以讓大唐安西都護府,最大程度上處於平和時期。

李治黑着臉看着朝堂上的衆說紛紜,久久不出聲。

節兒等於節度使?李治在腦海裡思索着這個詞兒,他有些想不通,節度使難道能夠制衡吐蕃不成?

唐代節度使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意爲節制調度。

而此時的持節都督還並沒有演化、展到權利的巔峰時期,如今不過是一個都督視察的持節名稱,並不是一個常任的官職。

所以就是李治,也是心裡納悶,一個小小的,從未被納入正式官職體系的節度使,能夠給吐蕃形成多大的約束力。

但看着李弘的摺子,信誓旦旦的樣子,好像只要這個節兒一加身,就能夠對吐蕃形成有效的控制。

看着衆臣子依舊吵鬧不休,李治輕輕的咳嗽了兩聲,待羣臣安靜下來後,才緩緩說道:“太子如今身在吐蕃王城邏些,自然是比朕還有你們要清楚此職位對吐蕃的約束力,朕認爲,中書省可擬旨任命太子爲吐蕃節兒,連同裴行儉、戴至徳等人官職一併擬旨下。”

“陛下,臣等認爲,此事萬萬不可,如果開此先河,那雲中等都護府的大都護,要是都上奏請求任命節兒一職,又該如何是好?”

“只此一例,下不爲例。”李治看了一眼反對的李義琰,剛剛恢復他吏部尚書的官職,現在又開始折騰了。

李義琰看了看其他幾人,特別是中書省的裴炎、門下的岑長倩等人都不在言語,最後無奈的嘆口氣,把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散朝後的李治在御花園裡來回溜達,手裡拿着一封文成公主的信件,裡面自然是請求他不要任命李弘一事兒。

來回溜達的李治,不由得想起,前幾年李弘在長安時,自己與皇后出行後,命他監國的那兩三次。

好像在他監國期間,朝堂上的政務,都被他處理的很順暢,無論是大事小情,都能夠讓他輕而易舉的化解。

想到這裡,李治又是不由自主的仰天嘆氣,隨着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那力不從心的感覺是越來越明顯。

有時候真希望自己能夠禪位給李弘,自己做個悠哉的太上皇算了。

就在李治獨自在花園裡,鬱郁不得志,心情沉悶的無處泄的時候,某人卻在布達拉宮開始了他的**生涯。

大唐的告身還沒有到達吐蕃,如今不光李弘沒有大明宮的旨意,文成公主也一樣沒有等到李治給她的回覆,兩人現在就是較着勁,就看李治會支持他倆誰了。

李弘自然是滿懷信心,對於父皇怎麼看待自己的請求摺子,充滿了信心,他相信,不出意外,再有半個月的時間,自己吐蕃節兒的官職告身,就會到達吐蕃。

文成公主卻是憂心忡忡,她自己也知道,身爲皇家宗室的她,如果是跟其他人在李治面前爭鬥,或許還有點兒勝算,但若是跟這個小魔王爭鬥,勝算恐怕都不到一成了。

畢竟,從這個小魔王出生到現在,所做的任何事情,背後都是有着他父皇跟母后,暗自支持的影子。

文成剛剛走到殿門口,就聽見那個討厭的聲音在訓斥芒鬆芒贊跟嘎爾贊卓。

嘎爾贊卓跟其他吐蕃官員,被李弘囚禁於布達拉宮已有四個多月,不管這些官員如何請求,李弘就是不讓他們出去。

“以你贊普的名義,加上我這個吐蕃節兒的名義,給他們的領下令,在一年之內,任何部落最後的落腳點,就將是他們永久的牧場,以後無論何時都不能再更改。如果兩個部落處在相同的一塊草場,那麼就合併爲一個牧場。”李弘依然坐在象徵着吐蕃贊普的那把椅子上,而芒鬆芒贊跟嘎爾贊卓,則是分左右而坐。

在文成公主進來時,兩人正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弘在那裡替他們,理所當然的處理政務。

“那如果部落佔領的草場,來年水草不豐又該如何?豈不是還要爭奪?”芒鬆芒贊耐人尋味的眼神亂轉一圈,與嘎爾贊卓互望了一眼,緩緩的問道。

892 興慶宮291 酒窩傳說136 斡旋322 百官之首296 遊說119 輪椅 李淳風717 與房慕青解惑53 論機制933 武媚的點撥313 考題720 皇陵894 大限已至?286 浮躁856 滾滾而來693 禪位951 反對553 餘蔭889 起因939 皇長子的苦惱198 逼婚42 萬卷書928 各懷心思的貞觀殿505 楊思儉的用意99 死因不明945 添香664 邊陲密信421 五牙戰艦357 往事973 表忠459 相邀588 追查368 尚方雞毛撣子121 陳倉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762 銅匭957 戶部尚書740 懷孕126 竇義125 鬥富163 全武行335 四大都知235 疑惑164 阿史那特勒240 尾聲737 激將622 線索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974 華夷之辨266 東宮815 李哲發難692 權利428 李弘的計策185 白起832 穿雲破霧637 棋局242 夜月470 昌明坊內895 貪吃128 尚書令431 主動出擊?639 心照不宣233 吐火羅622 線索55 法則214 布達拉宮53 論機制771 終南山986 天外飛仙762 銅匭15 武媚的巴掌539 陳敬之812 太和城539 陳敬之385 雪夜桃花335 四大都知473 驚人的相似884 文章四友676 工部尚書230 論輩分320 雙刃劍573 戰爭的發起者103 序幕604 搖擺不定的折衝府217 文成公主694 種田989 太平眉坊952 愛國主義839 貴族的誠意75 某人的鬱悶854 預備的禮物251 夜月502 三十文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223 暗涌910 犯衆怒?736 晉封之意189 裴馬736 晉封之意128 尚書令513 交易
892 興慶宮291 酒窩傳說136 斡旋322 百官之首296 遊說119 輪椅 李淳風717 與房慕青解惑53 論機制933 武媚的點撥313 考題720 皇陵894 大限已至?286 浮躁856 滾滾而來693 禪位951 反對553 餘蔭889 起因939 皇長子的苦惱198 逼婚42 萬卷書928 各懷心思的貞觀殿505 楊思儉的用意99 死因不明945 添香664 邊陲密信421 五牙戰艦357 往事973 表忠459 相邀588 追查368 尚方雞毛撣子121 陳倉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762 銅匭957 戶部尚書740 懷孕126 竇義125 鬥富163 全武行335 四大都知235 疑惑164 阿史那特勒240 尾聲737 激將622 線索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974 華夷之辨266 東宮815 李哲發難692 權利428 李弘的計策185 白起832 穿雲破霧637 棋局242 夜月470 昌明坊內895 貪吃128 尚書令431 主動出擊?639 心照不宣233 吐火羅622 線索55 法則214 布達拉宮53 論機制771 終南山986 天外飛仙762 銅匭15 武媚的巴掌539 陳敬之812 太和城539 陳敬之385 雪夜桃花335 四大都知473 驚人的相似884 文章四友676 工部尚書230 論輩分320 雙刃劍573 戰爭的發起者103 序幕604 搖擺不定的折衝府217 文成公主694 種田989 太平眉坊952 愛國主義839 貴族的誠意75 某人的鬱悶854 預備的禮物251 夜月502 三十文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223 暗涌910 犯衆怒?736 晉封之意189 裴馬736 晉封之意128 尚書令513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