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的辦事能力還是很快,不到半天,便將船上的情況摸排得差不多了,主要還是藥不夠,船隊出發時,準備的多是一些風寒感冒藥,誰也不知道會遇到一場瘟疫,這一路上也沒有地方補給藥材,現在這藥自然就不夠了。
李薇看老徐列了所需藥物的單子,以針對風寒風熱感冒的川芎、桔梗、柴胡、茯苓這些普通藥材爲主,這些藥在平時並不難找,但現在這種情況就變成了珍貴無比的救命藥了。
李薇系統裡有藥,可這麼多人,這麼大的量,就算是拿,也要找一個由頭。
“這前面有沒有縣城或者集鎮什麼的,船停靠一下,我們下去買藥。”
李薇想的是,只要船靠岸,她下去隨便逛一圈,就能把藥材拿出來過明路了。
可墨欲絕臉沉沉的一言不發。
“怎麼,有難處?”
墨欲絕:“阿長,把情況跟夫人說一下。”
一旁的阿長趕緊說道:“夫人,前方三十公里就是成安鎮,是大慶的藥材之鄉。”
李薇一聽,這不死正好嗎。
“正好啊,我們就到這去補給藥材,既然都號稱藥材之鄉了,需要什麼藥材應該全部能買上。”
阿長:“這成安本是沱江中游一個碼頭,算是南來北往的小中轉站,土地少,本地居民大都以獵魚爲生,生活水平在整個大慶朝來說,不算好也不算差,後來發現這裡有一座山盛產人蔘,漸漸的被大家注意。””再加上成安邊上有一條沱江的支流成安江,水質清澈如同山泉水一般,用來製藥後藥效比別處都好,於是當時的鎮長就開始四處蒐羅製藥人才到成安來。”
“漸漸的成安製藥形成了一定規模,大慶境內其他地方的藥材也願意到成安來交易,這裡也就漸漸成了大慶的藥材之鄉。”
聽了阿長的講述,李薇覺得這成安鎮的鎮長有那麼一點商業頭腦,抓住一個機會全力發展,最後形成名震四海的藥材之鄉,鎮上的人也大都以製藥爲生,有點像是那茅臺小鎮,一去了,整個鎮子都是賣酒的。
李薇:“這不挺好的,正是我們需要,你們在擔心什麼?”
阿長嘆一口氣:“成安藥材雖多,但也有一個問題。”
李薇:“什麼問題?”
“河匪嚴重,以往朝廷隔幾年便會派人來剿匪,但是屢禁不止,不但沒有把河匪剿殺,這河匪還一年一年越來越壯大。”
“再加上這一年朝廷的情況,只怕這成安如今已經是河匪當家。”
其實不止成安,隨着大慶朝廷遷都遷往常綠城,地方官員都撤了,連銅川都成地痞流氓的地了,其他地方自然也是各自爲政。
成安這個地方,本來就是河匪猖狂,再加上藥材之鄉,又很富饒,朝廷不管,河匪肯定抓住機會把地盤給佔領了。
李薇聽後不像阿長那麼焦慮,反而是一拍大腿。
“這有什麼難的,不能正大光明的去,那就偷偷的去唄。”
“搖一艘小船在成安碼頭不遠處停下,派一小隊人悄悄進入鎮子裡買藥?”
墨欲絕還是什麼也沒說,阿長吶吶的解釋道。
“夫人,現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大量的藥材,只怕這些東西都被當地的地頭蛇把控着。”
“咱們想要避開這些人的視線,在老百姓手中把這些藥材買齊只怕是不容易。”
李薇聽明白了,成安的地頭蛇就是那些河匪,所以,他們買藥得去找這些河匪,這一去,就相當於送上去給人家宰。
“反正都要跟那些河匪打交道,那不如直接去找他們老大談一談。”
李薇覺得河匪已經幹得這麼大,現在還想走明路,也不能總想着一本萬利只做無本生意,只要條件利益談攏了也不是不能合作。
關鍵是要摸清楚對方需要什麼,自己能不能夠滿足對方需求。
阿長聽了李薇的話沒有說話,只看着墨欲絕等她做決定。
墨欲絕想了片刻說道。
“我覺得夫人的意見很好,既然這樣,你陪我走一趟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