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援助條件

五天之後,陳海、葉青麟率八千騎兵趕回到白石峪,這時候西羌國王宮被攻陷、國主葉辰天及葉氏在王都逾千族人,慘遭叛軍屠戮的消息也隨北逃的殘兵敗將,傳到白石嶺。

葉青麟、葉赫、姜哲等西羌國葉氏的將臣,這時候是滿目倉皇。

葉氏統治西羌國三百多年,二十年前被大燕奪佔九成的城池,都率殘部煎熬下來了,誰都沒想到竟會在晝夕之間,毀於叛賊之手。

唯一令人欣慰的,河西的第一批援兵由上百頭黑羽巨鷲及黑鷲將卒組成,攜帶大量的靈藥及精良兵甲,差不多同一時間趕到白石峪,與陳海、葉青麟他們匯合。

第一波河西援兵的領隊,也是陳海、葉青麟乃至董寧、冉虎都絕想不到的鐵流大營都護將軍董蒲以及太微宗祖師堂首座葛玄喬二人。

шшш_ttκΛ n_co

葛玄喬的地位自不用說,而董蒲作爲武威神侯董良的族侄,可以說是董氏第六號、第七號人物,地位僅在秦穆侯董壽之下。

由於董良膝前,有董疇、董壽二子成就皆是不凡,董蒲沒有過繼到董良膝下成爲嫡世子的可能,但也因此地位最爲穩固、極受神侯董良的信任,這些年來一直負責主持鐵流嶺防線。

而在太微宗門之內,董蒲作爲道丹境的人物,又兼是董氏子弟,雖然他敬葛玄喬爲前輩,但地位並不比葛玄喬稍弱。

董蒲與葛玄喬同時趕到白石峪,可見太微宗及河西都護府對西羌國的形勢有多重視。

董蒲、葛玄喬過來,都不會對外公佈真實的身份,趕到之後,就與陳海、葉青麟、董寧到秘室說話,此外就只有冉虎有資格跟到秘室旁聽。

太微宗很早就注意到西羌國形勢的異常,以及董寧被困夜渠山時,董蒲在鐵流嶺都第一時間知道消息,但要不要派兵將董寧接回河西,太微宗以及河西都護府內部,卻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

二十年前,河西出兵隨益天帝西征金州,在平盧大綠洲沒有少開殺戒,二十年的時間還沒有辦法將血仇沖淡,這也是兩家聯姻最大的阻礙,這是董氏決意與葉氏聯姻之前就考慮到的事情。

河西出兵,只會在平盧大綠洲激起更激烈以及更普遍的反抗之心,也會讓西羌國以西的羌胡勢力有藉口出兵,介入平盧大綠洲混亂的局勢之中。

甚至都不能派兵將董寧接回去,那樣會徹底斷絕兩家聯姻之路,即便那時候河西已經預料到西羌國內部有可能會發生叛變,只能在鐵流嶺坐觀西羌國內部解決這些問題。

陳海在黑山、魔月湖一系列作爲,是河西所沒有預料到的最大變數,事實上,董蒲在鐵流嶺得到碎片般的消息,已經能知道所謂國使就是陳海,但開始並不認爲陳海孤身一人能有什麼作用。

時機一直拖延到四天前,信使攜葉青麟與董寧聯名所書的救援信趕到鐵流嶺,他們才知道陳海竟然在黑山、魔月湖已經聚集了兩萬兵馬。

這時候神威董良乃至世子董疇,以及葛玄喬等人都在鐵流嶺坐鎮,密切關注着西羌國的形勢發展,即便是知道陳海在黑山、魔月湖聚集了兩萬兵馬,對要不要援助黑山,鐵流嶺依舊有極大的爭議。

要是能站穩腳,對河西的利益有多大,誰心裡都清楚,但誰都知道,陳海麾下這兩萬兵馬,是收編殘寇及中小部族健勇而得,絕談不上是精銳。

而且黑山、魔月湖的綠洲範圍太小,完全沒有縱深可言,也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即便是董蒲等河西名將,都完全沒有信心,憑藉這兩萬殘弱之兵,能在茫茫大漠深處搞出什麼作爲來。

大多數人的主張,還是希望陳海、董寧他們能撤回河西,葉氏要是願意歸附河西,河西可以在鐵流嶺西麓劃一塊水草豐美之地安置葉氏,葉氏可以先在那裡休生養息,然後再考慮復國之事。

最後還是世子董疇主張將決定權交給陳海、葉青麟、董寧他們,由他們自己決定是撤是留,然而河西再考慮如何援應。

葛玄喬與董蒲一起趕過來,就是要問陳海、董寧、葉青麟他們自己的意見。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葉青麟沉默了半天,都沒有吭聲。

“陳海,你怎麼看?”葛玄喬問陳海。

說是秘室,其實簡陋得很,石牆茅草覆頂,還有風從縫隙裡吹進來,陳海盤膝坐在石案後,見葛老祖問他的話,聳聳肩,說道:“我離開聚泉嶺後,四處遊歷,跑到大漠深處,想要領略這茫茫沙海的無限風光,沒想到會遇上這攤事。假冒國使之罪,還不知道怎麼洗脫呢。這事啊,葛老祖你實在是沒有必要問我的意見啊。”

董蒲瞅眼看着陳海,看着這個令董氏又恨又愛的傢伙,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傢伙當年在燕京梅塢堡拒婚,令董氏顏面盡失,這時候卻偏偏跑到金州來,鬼才信他是趕巧來看大漠的風光,而且此時聚集黑山、魔月湖兩萬多兵馬,僅有五千是葉氏一族的殘軍,其他兵馬都是陳海打出來的,他們能夠不問陳海的意見?

事實上,爲了避免聚泉嶺的覆轍,他們第一個要問的,或者說尊重的,就是陳海的意見,不然的話,誰知道陳海會給他們搞什麼妖蛾子。

這也是世子董疇建議葛玄喬與董蒲兩人親自跑一趟的原因。

葛玄喬看了看陳海,又看了看董寧,心裡也是微嘆,要沒有此前的拒婚一事,他就是厚着臉皮,去找世子董疇不要阻攔他們兩人的婚事,也不會發生這多的變故,但現在很多事情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不管怎麼樣,你有什麼想法,也應該說給我們聽聽。”葛玄喬盯住陳海,繼續說道。

“無論是撤是留,都要將卒同心,方能謀成大事,”陳海沉吟片晌後,纔開口說道,“所以,不管是撤是留,就算不把普通兵卒考慮進來,但也應該要把主要領們都召集起來討論,在統一思想及認識之後,才能走得更長久。不應該是我們幾人坐在這秘室裡,去決定所有人的命運。”

陳海曾在鐵流嶺道院修行,也曾在鐵流大營麾下短暫時擔任過低級武官,隨後就編入玉龍大營,董蒲此前都沒有機會與陳海見過面,但也知道陳海常有驚人之舉。

董蒲與葛玄喬秘議片晌,跟陳海說道:“那就照你的意見,將諸將都召集起來商議撤留之事——我與葛老祖暫時不暴露身份,對外只說是河西的信使。”

**********************

撤往河西,有利有弊,利就是這時候果斷東撤,叛軍追擊的可能性不高,退到鐵流嶺就安全了,河西也能得一部精銳鞏固鐵流嶺防線,但弊端也很明顯。

西羌國諸族都還沒有忘卻二十年前的血仇,葉氏與董氏聯姻,有些宗族還能接受,但葉氏直接成爲董氏的附庸,撤入河西,則會被視爲對平盧這片大地的背叛,張氏就將能順理成章獲得大多數宗族的支持,從而成爲平盧大綠洲新的王族,葉氏想復國的機會將變得極其渺茫。

留下來,葉氏統治西羌國的大義名份就能保留下來,但兩萬多殘弱兵馬佔據幾片小規模的綠洲,能做成什麼事情?

樊大春等人,還是希望直接投附河西的,但除了葉氏殘將不說,韓慶元、韓謇、鄧童兒,甚至郭泓判等部族出身的將領,哪怕再艱難、哪怕重新干起馬賊的行當,都還是主張留在大漠之中。

既然主要將領都決定留下來,接下來就是討論怎麼留的問題。

擁立葉青麟在黑山繼任西羌國主之位、以葉青麟爲首對抗叛軍是必然的,而且留下來最終的目標,也是助葉青麟及葉氏殘族恢復對平盧大綠洲的統治。

河西董氏不會直接出兵,但必然要提供大量的援助,兩三萬兵馬才能在大漠深處勉強維持下去。葛玄喬、董蒲甚至會將這次帶過來的上百頭黑羽巨鷲都留下來,但董氏畢竟不是隻做好事、不求回報的聖母、聖徒,如何保證董氏的利益,也是討論“留”這個問題的關鍵。

最終的方案,還是在董寧的身份上做文章。

雖然董寧此次欲嫁的西羌國少君葉遊方已經被張氏殺害,兩人都沒有正式舉行婚禮,但葉青麟及葉氏殘族會承認董寧乃西國羌少君王妃的身份,冊封精絕夫人。

同時將成立精絕都護府,冶黑山、魔月湖、松陽湖、月牙湖、夜渠山等地,董寧出任可以世襲的精絕都護使。

作爲條件,董寧可以收養董氏子弟,作爲日後精絕都護府的繼承人,但繼子必須改姓葉氏,以示葉氏對平盧大綠洲周邊領土的完整統治。

董氏會幫助葉青麟重新整編、組建一支約兩萬人規模的王族精銳兵馬,但精絕軍還是隻需要效忠於精絕都護府——冉虎等人與河西脫離關係,作爲精絕都護府的家臣部將,編入精絕軍;隨後河西還會以最快的速度將裴晉華等人調過來,輔助董寧。

總之這些人與物資,河西都算成是給董寧的嫁妝,羌胡諸族都無法指責河西在干涉西羌國的內政。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功獎懲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行第七百二十一章 魔襲(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借道(一)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四百七十七章 怒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入明竅第十七章 藥田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心第九百一十五章 伏兵(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邪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弟子醜奴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九百七十三章 輓歌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風起第八百六十章 異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妖獸(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絞殺(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謀劃第八百三十八章 出戰(一)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真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傀儡臂鎧第六十二章 山北論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紙上封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民生誰管第四百六十章 異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機戰車第四百八十五章 形勢第二百二十五章 匠師會(一 )第八百一十九章 比試(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攻寨第四百六十二章 胸有成竹第九十九章 援兵馳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賊第七百零八章 聚靈寶穴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喜不喜歡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劍意初現第九百六十三章 進城(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絞殺(四)第八百一十三章 道禪峰(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鷹妖令牌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七百章 北進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四百八十七章 骨塔魔陣第九百四十五章 惡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投降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借道(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陵谷(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八百三十一章 鐵騎第五百零八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九章 秘圖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六百九十三章 謀劃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七百四十四章 援兵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四百八十三章 闢水奇陣第五百二十三章 歸寧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鎮壓(一)第七百七十章 形勢第七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二十七章 割裂第九百章 效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入血煉場第五百三十章 解圍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逼戰第九十七章 指鹿爲馬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入明竅第九百零二章 效力(三)第七百零七章 丹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三百七十章 所謂忠誠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辭行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功獎懲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行第七百二十一章 魔襲(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借道(一)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四百七十七章 怒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入明竅第十七章 藥田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心第九百一十五章 伏兵(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邪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弟子醜奴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九百七十三章 輓歌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風起第八百六十章 異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妖獸(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絞殺(五)第六百九十三章 謀劃第八百三十八章 出戰(一)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真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傀儡臂鎧第六十二章 山北論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紙上封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民生誰管第四百六十章 異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機戰車第四百八十五章 形勢第二百二十五章 匠師會(一 )第八百一十九章 比試(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攻寨第四百六十二章 胸有成竹第九十九章 援兵馳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賊第七百零八章 聚靈寶穴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喜不喜歡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劍意初現第九百六十三章 進城(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絞殺(四)第八百一十三章 道禪峰(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鷹妖令牌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七百章 北進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四百八十七章 骨塔魔陣第九百四十五章 惡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投降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借道(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陵谷(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八百三十一章 鐵騎第五百零八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九章 秘圖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六百九十三章 謀劃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七百四十四章 援兵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四百八十三章 闢水奇陣第五百二十三章 歸寧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鎮壓(一)第七百七十章 形勢第七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二十七章 割裂第九百章 效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入血煉場第五百三十章 解圍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逼戰第九十七章 指鹿爲馬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入明竅第九百零二章 效力(三)第七百零七章 丹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三百七十章 所謂忠誠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