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異國死者

騎着馬離開皇宮,郝廷玉把李蒼玉帶到了熟悉的崇仁坊,來到了隸屬於鴻臚寺的典客署。

雖然郝廷玉還沒有講今天這案子的具體詳情,但李蒼玉已經不難猜到——和外國使節有關!

鴻臚寺,本就是主管外交的國家機構。典客署,則是鴻臚寺用來招待異國使臣的一個大型“國賓館”。

這種地方發生了命案,勢必影響到國家外交和大唐的國際形象。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大案子,難怪會要大唐最高級別的“警察”金吾遊徼來插手查辦。

李蒼玉一行共有六七人進了典客署,但最終只有他和郝廷玉進入了典客令的官署內先問案情。餘下的幾名部曲隨從,都只留在了外面等候。

這件案子的保密程度,不是一般的高。

典客署的最高長官是典客令,官職七品,複姓歐陽五十餘歲。得知金吾遊徼來了,他連忙親自出迎,恭恭敬敬的將郝廷玉和李蒼玉請進了官署內。

現在大唐如日中天,在異邦諸胡當中享有極高的聲譽,數百個國家都對大唐派出了使臣前來修好、通商或是求學。聖人最在乎的就是“名聲”二字,對這些異國使臣和學子無不優待有佳。現在卻在國賓館裡發生了人命案子,可想而知歐陽令有多麼的恐懼和焦急。

“事情已經發生了,歐陽令不必過份急躁。”郝廷玉勸了他一陣,再就問起了案件詳情。

原來死的是一個日本的學子,漢名叫陳生。屍體於昨天黎明時分在西市被武侯發現,據長安縣衙的仵作驗屍,是被利劍一擊封喉而死,劍上還帶了毒。長安縣衙發現死者身份之後,覺得案件不簡單,於是馬上就上報了主管京城大案要案的大理寺。大理寺於是委託金吾衛派出得力幹員,專辦此案。

稍後日本使節通過典客署向鴻臚寺提出要求,要將屍體運回典客署由他們自己進行看守,並按自己的傳統習俗予以祭奠。

按大唐的司法制度,案情還沒有得到查明是不能帶走屍體的。鴻臚寺又不好直接拒絕了日本使節,只向上好匯。於是聖人很快就得知了此案,並下達了嚴令務必在七日之內抓到兇手予以嚴懲!

又是七日……李蒼玉心中苦嘆一聲,都跟七有仇是嗎?

“介紹一下那個死者,陳生。”郝廷玉再問道。

歐陽令說,陳生的本名叫中臣合渚,是在十八年前跟隨第九次日本遣唐使來的長安。那一次日本國派出的副使叫中臣名代,他們是族親。這些年裡,陳生一直留在國子監太學讀書,想要考取大唐的進士,但考了幾次都失敗了。

十八年!……李蒼玉不由得心中暗自思忖,據我所知,國子監的太學,以往一般只是招收王公貴戚的子孫做學生,是大唐的最高學府。但開元盛世以後的太學,卻破格招收了很多的異國學子入學讀書。皇帝李隆基還特別下令,給這些異國學子發放優厚的“助學金”,好讓他們衣食無憂的安心學習大唐文化。

大唐的太學,應該可以算作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國際化大學了。

這裡主要是修習儒家經典,同時也注重學生的詩賦才能的培養。這些學生當中最出名的當屬日本學子“阿倍仲麻呂”。他十九歲就來了大唐,苦學多年之後還真的考上了進士,並且能詩擅賦才華出衆,和李白王維等人都結成了詩友。

大唐的進士可不好考,難度大,名額少。若能考取進士,便可算作是一個文人的畢生榮譽與過硬文憑,將來的仕途也會相對光明許多。

阿倍仲麻呂在長安已經呆了三四十年,現在已是官拜三品秘書監,皇帝李隆基親自給他賜名——晁衡。

想到這些,李蒼玉問了一句,“這個陳生在太學一蹲就是十八年非要考上進士不可,莫非是把阿倍仲麻呂當作了榜樣?”

“沒錯、沒錯!”歐陽令連忙道,“這位金吾郎,彷彿是對日本遣唐使頗爲了解嘛?”

郝廷玉也好奇的看着李蒼玉,那表情彷彿是在說,你怎麼知道的?

“酒肆裡好像有人談起過……略有耳聞,略有耳聞。”李蒼玉敷衍了過去。

郝廷玉再問道:“那這個陳生還有什麼親人朋友在長安嗎?他可曾與人結怨?”

“這人,除了讀書彷彿別的事情都不怎麼幹。平常少言寡語,進出也不怎麼和別人說話。”歐陽令一邊回憶,一邊說道,“他三十好幾了也沒有娶親,只在平康坊有個相好,隔三岔五的會去看她。此外,他身邊就只有一個伴讀是跟他從日本一起來的,原名叫渡邊什麼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他的漢名叫趙復行。”

“趙復行人呢?”

“正守着陳生的屍體哭呢!”歐陽令道,“兩人名爲主僕,實如兄弟,關係非比一般的親密。”

郝廷玉點了點頭,再次問道:“你再好好的想一想,他可曾與人起過什麼衝突?哪怕是小小的衝突,也不要放過。”

歐陽令尋思了一陣,一拍手,“數日前,他在署裡閒談之時曾與一名新羅的學生樸豐之,起過爭執。兩人是太學的同窗,一開始是討論《詩經》有了分岐,後來不知怎的就扯到了兩國的國家大事上去。陳生說新羅每年都向日本進貢,是日本的屬國。樸豐之卻說,我們新羅明明只是大唐的屬國……這一來二去兩人就高聲爭吵了起來,後來被我們幾個署官給勸散了。”

“後續呢?”

“好像,沒有什麼後續了。”歐陽令說道,“類似這樣的爭論,頗爲正常吧?兩人畢竟還是同窗每天都在一個學堂裡修學。想必也不會因爲這麼一點小事,而鬧到殺人吧?”

“好像?想必?”郝廷玉笑了一笑,“是線索就不能放過,我們得要先把這個樸豐之找來問一問話!李蒼玉……”

“將軍!”郝廷玉剛要下令,李蒼玉卻搶先道,“我想先去看一下屍體。”

郝廷玉愣了一愣,點頭一笑,“可以,那你負責查看屍體,我去找那個樸豐之問話!”

於是兩人分作兩班,各自辦事。郝廷玉還將自己的部曲分了兩人給李蒼玉,好有個照應。

李蒼玉帶着兩人,去往陳生的靈堂。

靈堂裡有十幾個身着黑衣的日本人,個個精神疲憊,看來都是替陳生守過夜了。其中有三個還是僧侶,在念着經咒。

陳生的屍體被擺放在屋子中央,穿一身黑色的壽服,頭朝北方,雙手合掌而放,胸口還放着一把驅邪的剃刀。屍體旁邊擺了一張小几,上面放一碗水,一碗飯,飯上還豎插着一雙筷子。

李蒼玉大致掃了一眼,一點不難看出,日本的葬禮與中國的傳統葬禮,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日本受中國的文化影響,真的是極大。當年漢光武帝劉秀見到日本使臣矮小,就賜給他們一枚金印“漢倭國王”,從此他們被稱爲倭國。

數十年前的高宗時代,倭國在與大唐的白江口一戰中慘敗,從此他們臣服於大唐,並開始派遣唐使來大唐朝貢與學習。瞭解一些中國的文化之後,他們覺得“倭”字貶義太重,請求大唐改賜國名。於是就有了一代女皇武則天,正式賜其國名爲——“日本”。

憑現在的航海技術,中日之間的海路非常的危險。海難頻頻發生,但並沒有阻止日本的學唐之路。到現在天寶十年,日本已經派出了九批遣唐使。

每一批遣唐使少則一兩百人,多則五六百人,無論是大唐的政治制度還是文化傳統,乃至小到生活細節的桌几碗碟,日本都全方位的學習並仿造大唐。

日本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平城京”,就是效造大唐的長安城來建造的。直到今天,日本的奈良都還保留了許多的“唐式建築”。

看到眼前這一間充滿唐式民俗風格的靈堂,李蒼玉不禁感慨:雖然我難以對日本人提起好感,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確是一個非常擅長學習的民族。現在他們用大化革新來確定了儒學的統治地位,並開始全方位的向大唐學習。後來他們學歐美列強,用明治維新富國強兵,把中國這個老師打翻在了地上。

但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除了一些標榜愛國的盲目憎恨,還剩下一些什麼呢?

許多人看到一些明明是唐朝風格的東西,卻以爲是“日本國粹”。須不知,就連日本的民族服裝“和服”,都曾經是三國時代從吳國傳入的吳服。

甚至不乏有人把我們傳統的漢服,都認作是日本的民族服裝。

我們正在努力向世界上的優秀者學習。但我們這個世界文明古國的文化自信,卻因不學無術而顯得有點缺乏。好像我們現在特別擅長於遣忘自己的歷史,習慣用嗤之以鼻來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卻詭異的迷戀於異國從中國學去的文化元素。彷彿只要是外國的東西,那就都是高大上的。

李蒼玉因此而想道,如果我把這些事情告訴了我身邊的唐人,他們是會覺得可悲,可笑還是可恥呢?

第13章 香徑春風第114章 虎將,馬鳴從天降!【求定閱】第44章 宛如新生第17章 紙醉金迷第34章 瘋狂的王爺第45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11章 高貴的豬圈第118章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23章 光彩生門戶第47章 女人心第55章 不可一日無權第58章 阿姊第135章 夜半尖叫第9章 謁京師第28章 我的天哪第73章 胸有激雷第73章 胸有激雷第129章 陰司派來的惡鬼第101章 狗洞將軍第92章 豔福不淺第72章 二王之後第48章 張癲駕到第7章 驚不驚喜第95章 絕對秘密第122章 報應不爽第16章 梨園子弟第39章 先登死士第2章 人生如戲第31章 拿起劍,去戰鬥第41章 張癲第11章 高貴的豬圈第35章 飽漢不知餓漢飢第116章 那一劍,舉世皆驚!第82章 刺殺第127章 人生的重要功課第100章 富貴險中求第73章 胸有激雷第76章 敲山震雌虎第76章 敲山震雌虎第17章 紙醉金迷第73章 胸有激雷第56章 聞達天聽第86章 出身與血統第130章 敗家爺們兒第87章 伏波惟願裹屍還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127章 人生的重要功課第34章 瘋狂的王爺第28章 我的天哪第47章 女人心第69章 《上邪》第55章 不可一日無權第135章 夜半尖叫第89章 宮中召見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45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40章 沖天殺氣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49章 狗官欺人太甚第55章 不可一日無權第79章 特殊命案第133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119章 高力士的審問第129章 陰司派來的惡鬼第134章 念奴的祝福第109章 一劑猛藥第12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45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11章 高貴的豬圈第49章 狗官欺人太甚第52章 死神降臨第61章 爭蒲團第35章 飽漢不知餓漢飢第2章 人生如戲第65章 長安新生活第74章 美麗的邂逅第91章 大唐貴人第10章 醉墨龍跳第5章 少年行第135章 夜半尖叫第134章 念奴的祝福第75章 失蹤人口第57章 三國第51章 出匣猛虎第115章 巨鱷的憤怒第82章 刺殺第52章 死神降臨第127章 人生的重要功課第7章 驚不驚喜第7章 驚不驚喜第3章 八百里秦川第87章 伏波惟願裹屍還第33章 大紈絝第114章 虎將,馬鳴從天降!【求定閱】第119章 高力士的審問第9章 謁京師第32章 辜負胸中十萬兵
第13章 香徑春風第114章 虎將,馬鳴從天降!【求定閱】第44章 宛如新生第17章 紙醉金迷第34章 瘋狂的王爺第45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11章 高貴的豬圈第118章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23章 光彩生門戶第47章 女人心第55章 不可一日無權第58章 阿姊第135章 夜半尖叫第9章 謁京師第28章 我的天哪第73章 胸有激雷第73章 胸有激雷第129章 陰司派來的惡鬼第101章 狗洞將軍第92章 豔福不淺第72章 二王之後第48章 張癲駕到第7章 驚不驚喜第95章 絕對秘密第122章 報應不爽第16章 梨園子弟第39章 先登死士第2章 人生如戲第31章 拿起劍,去戰鬥第41章 張癲第11章 高貴的豬圈第35章 飽漢不知餓漢飢第116章 那一劍,舉世皆驚!第82章 刺殺第127章 人生的重要功課第100章 富貴險中求第73章 胸有激雷第76章 敲山震雌虎第76章 敲山震雌虎第17章 紙醉金迷第73章 胸有激雷第56章 聞達天聽第86章 出身與血統第130章 敗家爺們兒第87章 伏波惟願裹屍還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127章 人生的重要功課第34章 瘋狂的王爺第28章 我的天哪第47章 女人心第69章 《上邪》第55章 不可一日無權第135章 夜半尖叫第89章 宮中召見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45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40章 沖天殺氣第29章 相逢一杯酒第49章 狗官欺人太甚第55章 不可一日無權第79章 特殊命案第133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119章 高力士的審問第129章 陰司派來的惡鬼第134章 念奴的祝福第109章 一劑猛藥第12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45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11章 高貴的豬圈第49章 狗官欺人太甚第52章 死神降臨第61章 爭蒲團第35章 飽漢不知餓漢飢第2章 人生如戲第65章 長安新生活第74章 美麗的邂逅第91章 大唐貴人第10章 醉墨龍跳第5章 少年行第135章 夜半尖叫第134章 念奴的祝福第75章 失蹤人口第57章 三國第51章 出匣猛虎第115章 巨鱷的憤怒第82章 刺殺第52章 死神降臨第127章 人生的重要功課第7章 驚不驚喜第7章 驚不驚喜第3章 八百里秦川第87章 伏波惟願裹屍還第33章 大紈絝第114章 虎將,馬鳴從天降!【求定閱】第119章 高力士的審問第9章 謁京師第32章 辜負胸中十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