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票了!羅羅又看到新書月票榜前10的希望了,各位大大,能再拉羅羅一把嗎?大羅羅小羅羅一塊兒拜求了。
英德,大明天子行在。
在朱濟世的書房之內,三人正圍坐在書桌周圍。現在正是“英德整軍”的關鍵時期,可今兒朱濟世、鄭洪和左宗棠三人連軍營都沒有去,只是守在原來是英德縣衙衙署內,拿着一封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親筆信,互相傳着看了不知道多少遍。鄭洪和左宗棠的臉色都鐵青似黑,只有朱濟世的容色還同平常無二,只是眉頭微蹙,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屋子裡靜悄悄的,三人的呼吸聲也清晰可聞。到了最後,鄭洪手一抖,將書信甩在了桌上,一隻獨眼裡面閃出一絲寒芒,咬着牙道:“姓洪的欺人太甚……竟敢跟王上這麼說話,還想堵着廣東的大門問咱們大明要洋槍洋炮!王上,咱大明可不能讓姓洪的這麼欺負……”
洪秀全的這封親筆信倒不是打油詩一般的“天王詔”和“天王詩”,是用白話寫成的。語氣自然很不恭敬,他已經知道僧格林沁在芙蓉山擊敗了北伐的明軍,而他的太平軍又在郴州城前嶺大敗僧格林沁所部五萬餘人,光斬首就有一萬餘級!這樣的戰績擺在那裡,洪秀全自然以爲太平軍比明軍強大,之前對朱濟世的那點尊敬也就蕩然無存了。信裡面全都是居高臨下的語氣口吻,幾乎要把朱明當成下屬來對待了。除了索要洋槍洋炮,還要求朱濟世把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哥哥都送到湖南。還想讓朱濟世幫他物色幾個西洋美女……
“王上。絕對不能給太平軍洋槍洋炮……不如趁早出兵滅了這個禍患!”鄭洪的語氣異常陰沉。之前他就想讓太平軍和清軍兩敗俱傷。然後找個機會吞了太平軍。可沒想到太平軍居然如此善戰!在城前嶺大敗僧格林沁,這讓鄭洪意識到太平軍是大明未來的嚴重威脅。
可問題是太平天國那麼好消滅?朱濟世皺了皺眉。現在五嶺南北的局面有點亂,根據天地會組織探查到的情況,僧格林沁殘部並沒有退回韶州,而是退往了贛州。郴州、桂陽、宜章、永興等地全部被太平軍攻佔。但是韶州府大部卻仍然被清軍向榮所部佔據,這股清軍現在陷入了明軍和太平軍的合圍當中,看來是無路可逃了。不過明軍和太平軍暫時都沒有進攻向榮的意思,顯然是想讓他成爲一個緩衝——明軍需要時間整頓北路軍。太平軍大概也想趁此機會擴充隊伍,等到雙方最後面對面碰頭的時候,太平軍的壯勇之士恐怕都不下十萬了!
十萬太平軍並不是打不敗,可是卻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且擊敗不等於消滅,太平軍是流動作戰的流寇,並沒有必須保衛的根據地,如果被明軍所敗,頂多一走了之,明軍可沒有功夫滿天下去追逐——就是朱濟世肯去追,滿清也不會讓他的軍隊開進自家地盤吧?
現在的天下。真的是在唱三國演義了!
朱濟世看着左宗棠,左宗棠皺着眉頭。看來一直在苦苦思索對策。“王上,您覺得太平軍得了洋槍洋炮會向哪裡去?”左宗棠自設一問,然後自己回答道:“屬下覺得他們還是會一路北上去打京師!而京師又是滿清號令天下的帝都,一旦被太平軍所得,滿清的江山就算失去了大半,各地督臣也就對清廷的效忠也會大打折扣。”
“清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朱濟世淡淡地道。“到時候稱王稱帝着怕不知凡幾吧?”
左宗棠微笑道:“自立者有之,歸附我大明者有之,繼續忠於滿清者有之,投靠太平軍者恐怕寥寥無幾。”
朱明和太平天國是不一樣的,前者高舉“中學爲本,西學爲用”。雖然要實行的是資產階級革命,但對地主階級的士紳採取的卻是引爲己用的政策。而且朱明是華夏正朔,朱元璋是逐韃虜、復漢唐舊制而有天下的,朱濟世又是朱明子孫,還首舉義旗,完全佔據了大義名分,對那幫讀聖賢書的知識分子來說是極有吸引力的。
而太平天國就是一幫造反的農民手裡面沒有大義名分,而且還把西方的上帝、耶穌拿來當成號召,完全拋棄了被華夏士紳奉爲至聖先師的孔子。所以他們就算進了北京推翻了滿清,也不會有擁兵據地的滿清舊官僚去向他們效忠,反而會將太平天國視爲仇寇。
所以太平天國取北京,對朱濟世的復明大業是極有好處的。
當然,如果他們打不下北京,在河南或直隸的什麼地方被滿清擊敗的話,對朱明同樣有利。因爲北京是八旗兵的佈防重點,想要阻擋太平軍進北京,滿清就得拿自己的嫡系八旗子弟出來拼!就算僥倖打贏了,這死傷也肯定小不了……現在太平軍已經學會排隊槍斃的打法,就讓大清的八旗子弟去和這些悍不畏死的狂戰士比排隊槍斃吧!
朱濟世微微點頭,沉吟道:“左相言之有理,眼下的確不是和太平軍翻臉的時候,要不然把洪秀全的幾十萬人引來廣東就麻煩了……不過這防人之心還是要存着的。在咱們完成北路軍整頓之前,不要取曲江,就讓向榮當個緩衝吧。”
北路軍整頓的阻力並不大。朱濟世在整軍的同時還拋出了《大明軍授田制》,規定在復明大業完成之前參加明軍的官兵,都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土地,參軍之時可以得到20畝田,服役滿十年或是犧牲、重傷者,都可以再得到20畝田。當然所有獲得授田的明軍官兵的軍餉,都會相應降低,普通士兵的軍餉將會降低到零,士官軍餉會打對摺,軍官則要每月減少5塊銀元。如此一來,在廣大官兵獲得夢寐以求的土地的同時,明軍的軍費開支也會大幅下降。
另外,對於被裁汰的北路軍官兵,朱濟世也給了別的出路,有些被吸收進了錦衣衛緝事廠去當特務——起碼有士官的待遇,一樣享受《大明軍授田制》;有些則授予一些田宅讓他們回鄉去過安生日子;還有一些年紀較小,而且讀過幾年書的,則被分配去九龍的洋務學堂、廣州新成立的濟世書院分院讀書,將來或許可以成爲大明棟樑之材。總之,多少都有一些出路。
不過要將裁汰之後剩下的三萬幾千人變成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近代陸軍卻不大容易。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軍官,目前明軍當中接受過正規西式軍官訓練的軍人不過600多人,其中有100人被抽調去組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剩下的500餘人要支撐起人數多達八萬多人的陸軍,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爲了彌補軍官缺口,朱濟世一方面提拔有經驗的士官擔任下級軍官,一方面還從軍中挑選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士兵、士官參加短期軍官訓練班,希望可以速成一批軍官。但是再速成至少也需要好幾個月的功夫才行。
其次是部隊需要嚴格的訓練,不僅是這三萬幾千“洪兵”,連朱濟世從廣州帶來的兩萬幾千人都缺練。畢竟現在的大明陸軍是很短時間內從兩萬餘人的基礎上擴充出來的,沒有幾個月的嚴格訓練,這些新兵根本不能對付真正的強敵。
想到這裡,朱濟世就立即提筆給洪秀全寫了回信,答應在三個月內送一萬支洋槍、兩萬支鳥槍(佛山造)、五十門大炮(也是佛山造)和鐵彈、鉛字、火藥各萬餘斤去郴州。還答應在一年之內送幾個西洋美人去太平軍營中——物色西洋美人的事情比較花時間,得差人去伊斯坦布爾購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