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回 包圍

俗話說的好,老太太吃柿子,專撿軟的捏,這次夏侯尚可是有備而來。夏侯尚此次來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搞定馬氏弟兄,一個就是搞定李進同志。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雖然夏侯淵不是夏侯尚的親爸爸,但是夏侯淵看他與親生一般同。夏候淵雖然不是死在李進的手裡頭,但是也跟他有莫大的關係。李進、郭淮這兩個人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現在郭淮在上郡自己奈何不了他,但是李進落到自己手裡頭了,怎麼能讓他跑了呢。本來夏侯尚打算讓李進帶着他的親枝近派組成敢死隊去攻打馬氏弟兄。夏侯尚毒計都想好了,讓他去捉馬家弟兄,一天捉不來打五十軍棍,兩天捉不來打一百,這樣用不了幾天的時間就把他折磨死了。這比一刀宰了他要解恨的多,而且也讓外人說不出什麼來。可惜李進裝病,看那樣子是出氣多入氣少,衆目睽睽之下夏侯尚也不能做的太過了,因此先奪了他的兵權,心說我慢慢跟你玩,我先羞辱羞辱你,我看你什麼反應。

以夏侯尚的想法,自己這麼羞辱他,李進肯定會跟自己玩命,最少也會和自己吵吵一頓,這樣自己就能以李進藐視上官之名把他先打一百軍棍給他梳梳皮子解解自己的氣,沒想到李進什麼都沒說,他認了!這讓夏侯尚有一拳打空的感覺,心裡十分的不爽。

從李進這裡出來,夏侯尚立刻命人擂鼓聚將,等把衆將都招集來了,夏侯尚坐在帥案後頭看了看衆將,說諸位將軍,李進老兒掌軍不利被我派去鍘草餵馬了,從今以後你們都聽我指揮,你們有什麼意見嗎,當面提出來,有話必須當面,我最看不得的就是當面不說背後亂說的主兒!因爲有我一個這樣的就夠了!他一激動把實話說出來了。衆將朝上插手施禮,說我等願聽都督差遣。夏侯尚點了點頭,說好!咱們將士一心,只要捉了馬氏弟兄,榮華富貴某當與諸公共享。衆將齊聲說末將等敢不效死力。夏侯尚十分滿意,開始分兵派將。

他也知道這個龍門山難守難攻,因此他把手下的人馬分爲十軍,要來個十面埋伏,最主要的就是斷了上下游的河道,堅決不能讓周不疑他們過了黃河奔了上郡。上郡龍蛇混雜,只要他們到了上郡那就難辦了,因此夏侯尚已經給朱靈傳令了,讓朱靈從涵谷關出發在河那邊奔龍門山切斷去路,夏侯尚讓手下的軍兵繞到龍門山後頭抄他們的後路,只要把馬氏弟兄困在龍門山中,不出十天他們就完了!夏侯尚剛把人馬派出去,就有探馬來報了,說高順帶着人馬沿從龍門山北上了。

一聽這個消息夏侯尚就是一楞,心說不對勁兒啊。從龍門山往北山連山嶺連嶺,有斧劈峽、人祖山,蟒頭山、龍骨山等等等等,這裡溝壑縱橫,濃林密佈危石險峽不計其數,層巒橫出天漢,號稱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他們怎麼能不從龍門過河走這裡呢?這太反常了,在這種地形裡形軍和找死沒什麼兩樣啊!想來想去夏侯尚想不明白,他命人把地圖拿過來,和手底下大將孟席、馮南、呂義、唐方四個人議論軍情。

幾個人圍着地圖看了半天,從龍門山一路往上看,突然之間呂義倒吸了一口冷氣,說將軍我明白馬家弟兄的打算了!夏侯尚說你快說說他們這是要幹什麼?呂義說將軍您看,從龍門山往北一百五十里是壺口山,壺口山南乃是黃河水流最爲湍急之處,銀河倒掛如同從天而落,從這裡往下十里左右到孟門,河水急如奔馬,故名十里龍槽,此地水勢太急,什麼樣的船都過不去。

但這裡河道極爲狹窄,最窄之處不過二三十丈,而且河岸比較寬且平坦,且全都是由堅石鋪底,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車,您聽說過旱地行船沒有啊,說的就是這個地方。此時深秋已過,再加上今年天旱少雨,河道肯定不會太寬,如果涼州軍到了這裡,以他們掌握的許多奇淫技巧之術,想要從這裡過河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如果他們從這裡過了黃河,咱們再想要捉他們,那就無異於癡心妄想了。

呂義說完了夏侯尚哎呀了一聲,說要是這樣的話那可就麻煩大了!夏侯尚合計了一下,說孟席、馮南聽令!兩個人急忙插手應命,夏侯尚說你二人火速提鐵甲輕騎三千趕奔秦晉關南,守住秦晉古道!二將領命帶着人走了。夏侯尚又給呂義、唐方傳令,說呂義熟知此地地形,你們兩個各帶精兵一萬分爲水旱兩路追趕涼州軍。兩個人領命也走了。

等到他們全都走了之後,夏侯尚傳下命令,立刻拔營起寨往北追,李進手下的兩個大將金國、魏朱來給李進求情,說李進現在不易行軍,您看是不是讓他留下休息一下?夏侯尚一聽當時冷哼了一聲,說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大丈夫當報效家國馬革裹屍而還,焉能以區區小恙至大業於不顧哇,我想李進能堅持住的!

說完了夏侯尚眼珠一轉,說這樣吧,也別說我不給你們兩個面子,就命李進爲督糧官,讓他總督我軍糧草,這是個輕鬆的活,他應該能幹!金、魏兩個人苦笑了一聲嘆了口氣領命去告訴李進去了。李進聽完了呵呵一笑,說夏侯尚啊夏侯尚,你這是要找倒黴啊,讓我給你總督糧草,好啊,咱們看看到底是誰算計了誰!夏侯尚是什麼意思李進一聽就明白了。

總督糧草在現在這個多山多河的地形中那是最費力不討好的一個買賣,夏侯尚這是想借刀殺人,讓李進總督糧草,如果前方戰事順利,跟他什麼關係都沒有,如果前方戰事不利,就問他個督糧不利亂了軍心的大罪,到時候拉出去把他一宰,那就解了恨了,另外糧在哪兒呢,在河東的安邑呢,安邑守將跟夏侯尚的交情可是不錯,如果他不給李進糧草或者是拖拉一下誤了軍機大事,李進也得死。所以說夏侯尚這又是藉機會想害李進。

把督糧的重任交給李進之後,夏侯尚點兵出發了。都說大兵未動糧草先行,他成心找彆扭,不等李進調集齊了糧草就進山跑了。夏侯尚數萬大軍一窩蜂一樣就進了山了,順着黃河岸向北急追,周不疑十分和他們配合,怕夏侯尚追的不急,派了一個小校來給夏侯尚送信,說夏侯衡和曹純在我手裡頭,如果你再追的話你就等着給他們兩個人收屍吧!

一聽說曹純和夏侯衡沒死,夏侯尚心中大喜,這下追的更歡了。他派人去跟周不疑聯繫,說只要你們把虜來的曹家子弟和夏侯衡放了,我就放你們一馬,保證你們能安全的離開幷州回銀川。周不疑一口回絕了他,說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你不要得意的太早了!就這樣兩家一個追一個逃就奔着壺口山來了。

壺口山地勢險要,這裡因地處壺口而得名,跟壺關的那個壺口山同名,壺關那裡也有座壺山,那座山是太行山脈的一峰,跨壺關縣界處,一名壺關山,又名壺山,以兩峰夾峙而中虛,壯如壺口,故名壺口山。這個壺口山跟壺關的那個只是同名,不是一個地方。這座山是兵家要地,黃河劈山而過,秦晉大峽谷自此開始,秦晉關就在山中,雖然黃河兩岸山高壁陡,交通不便,但是自春秋以來就有古渡可通,再加上這個壺口山這個地方河槽穩固,窄狹易渡,冬天結冰堅實可通車騎,因此歷朝歷代都在此地設置關隘駐兵把守。

如今這裡是進攻涼州的橋頭堡,防禦銀川的第一要塞,過了壺口山就是上郡,上郡被匈奴殘餘、亂民、山賊、盜匪、流寇、傭兵充斥着,是一個涼州、幷州、雍州都不管的三不管地區,這是馬超故意把這裡弄成這樣的,爲的就是亂中取利,有好些政府不便出面的事情都從這個地方找人解決,是犯罪滋生的溫牀。

這個要地如今被郭淮控制着,郭淮本來是曹植所封的驃騎大將軍跟馬超平起平坐,他受曹植之命來平定上郡,結果還沒成功呢曹植就死了,郭淮被迫留在了上郡,現在賈逵正在積極的和郭淮聯絡,希望他投入曹丕的懷抱,涼州馬超也派人跟郭淮聯繫,想把郭淮收爲已用,一時之間郭淮拿不定主意。郭淮有個兒子叫郭統,天姿聰明,他就跟郭淮說了,父親您何不學學惜日的孟嘗君啊。郭淮一聽這話茅塞頓開,這下他就先不投涼州也不投曹丕了,就在夾縫中求生存,一如當年孟嘗君在七國之間周旋一樣。

夏侯尚要想把周不疑困死在十里龍槽之內,首先就要把通往壺口山秦晉關的道路封死。因此他派了孟席、馮南兩員大將統精兵三千趕到了壺口山之南結下大寨封死了道路。道路封死之後朱靈在河左岸,夏侯尚在河右岸,沿黃河封鎖十餘里,各處關防要寨都截死了,他們把周不疑包圍在黃河上三門之中,準備來個甕中捉鱉。可是他們萬萬不會想到,一場天大的災禍正悄然向他們□□。

第二百六十二回 盤腸大戰第四百七十六回 被人陰了第八百九十八回 立大功第五十七回 立威漁陽(3)第八十一回 失算(2)第三百五十一回 其實人最嚇人第七十回 典韋揚名(2)第一百二十三回 陷陣高順(1)第六百四十二回 計劃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3)第八回 只此一味既可 用我三書相贈(1)第四百五十九回 七出第一百零五回 三英劉關張(1)第八百六十一回 刺殺第八百七十二回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七回 算計第四百五十一回 漁翁計劃第七百三十五回 除非死第三百八十二回 也是託孤第二百零八回 搶劫進行中第八十七回 洛陽舊事(2)第三百六十一回 判變革命第八百五十六回 司馬懿的安排第七百一十八回 原來如此第二百三十五回 黃門逸事第四十六回 給臉不要臉(1)第九百三十六回 溜粗腿第五百二十二回 一家之戰第二十九回 戰九原(2)第一百七十七回 彈彈琴第八十四回 精兵簡政(4)第四百二十六回 調虎離山之計第一百四十二回 幽州役完第十九回 破敵酋無奈用火 悲生靈有意言和(2)第六百八十六回 再判第七百七十三回 氣人第九百二十四回 假離間第二百八十九回 沖沖喜吧第九百五十回 破陣子第六百三十三回 出人意料第八百四十五回 樂敦用計第六十九回 鮮卑亂戰(3)第三十九回 舌辨羣臣(4)第十一回 空有報國志 不作出軸想(3)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4)第八百回 百無一用是皇帝第四百二十七回 虎不離窩第三十五回 這可如何是好(2)第八百五十七回 不留第二百五十七回 夜探蠻都第八十六回 說降呂奉先(4)第八百八十回 套住第三百九十七回 初戰重騎軍第四百五十三回 驚見第七百九十八回 演戲第二百五十回 天狼揚威第一百七十六回 齊集銀川第七百零一回 會許都第四百五十一回 漁翁計劃第八百四十五回 樂敦用計第五十一回 馬踏連營(2)第六百一十二回 突進第四十一回 泄露國家機秘(4)第六百三十二回 情理之第六百三十三回 出人意料第一百二十六回 困守孤山不顧身第一百一十回 鬱悶的呂奉先(2)第一回 鐵杈山聖僧歸天 扶風郡救星降世(1)第十三回 生離亂馬騰投軍 再搬家馬成隕命(2)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3)第三百七十三回 匈奴未滅第四百二十九回 收服獅鷙第三百四十八回 唱支小曲給你聽第三百九十八回 馬其頓方陣的覆滅第四十七回 嬉笑袁家(3)第四十九回 槍指長安(3)第九百四十八回 江東第四百三十九回 神童對決第八十二回 天狼食日(1)第五百零四回 奇襲桂陽第三百六十六回 虜劫二賢第三百四十三回 關公與杜氏第五百六十四回 比箭放行第九百二十八回 成氏七傑第六十四回 掃平張舉(4)第三百七十回 鐵勒騎兵第三百一十六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三百五十七回 以德服人第七百七十二回 詐騙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五百一十五回 少壯當努力第二百七十回 人嚇人嚇死人第四百一十四回 再演斯巴達克第四十三回 不請客自來(1)第六百六十三回 空降第六十六回 風風火火闖幽州(3)第二百七十九回 歪打正着第七百六十九回 水火第六十三回 嫁衣神功(2)第六百零五回 談判
第二百六十二回 盤腸大戰第四百七十六回 被人陰了第八百九十八回 立大功第五十七回 立威漁陽(3)第八十一回 失算(2)第三百五十一回 其實人最嚇人第七十回 典韋揚名(2)第一百二十三回 陷陣高順(1)第六百四十二回 計劃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3)第八回 只此一味既可 用我三書相贈(1)第四百五十九回 七出第一百零五回 三英劉關張(1)第八百六十一回 刺殺第八百七十二回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七回 算計第四百五十一回 漁翁計劃第七百三十五回 除非死第三百八十二回 也是託孤第二百零八回 搶劫進行中第八十七回 洛陽舊事(2)第三百六十一回 判變革命第八百五十六回 司馬懿的安排第七百一十八回 原來如此第二百三十五回 黃門逸事第四十六回 給臉不要臉(1)第九百三十六回 溜粗腿第五百二十二回 一家之戰第二十九回 戰九原(2)第一百七十七回 彈彈琴第八十四回 精兵簡政(4)第四百二十六回 調虎離山之計第一百四十二回 幽州役完第十九回 破敵酋無奈用火 悲生靈有意言和(2)第六百八十六回 再判第七百七十三回 氣人第九百二十四回 假離間第二百八十九回 沖沖喜吧第九百五十回 破陣子第六百三十三回 出人意料第八百四十五回 樂敦用計第六十九回 鮮卑亂戰(3)第三十九回 舌辨羣臣(4)第十一回 空有報國志 不作出軸想(3)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4)第八百回 百無一用是皇帝第四百二十七回 虎不離窩第三十五回 這可如何是好(2)第八百五十七回 不留第二百五十七回 夜探蠻都第八十六回 說降呂奉先(4)第八百八十回 套住第三百九十七回 初戰重騎軍第四百五十三回 驚見第七百九十八回 演戲第二百五十回 天狼揚威第一百七十六回 齊集銀川第七百零一回 會許都第四百五十一回 漁翁計劃第八百四十五回 樂敦用計第五十一回 馬踏連營(2)第六百一十二回 突進第四十一回 泄露國家機秘(4)第六百三十二回 情理之第六百三十三回 出人意料第一百二十六回 困守孤山不顧身第一百一十回 鬱悶的呂奉先(2)第一回 鐵杈山聖僧歸天 扶風郡救星降世(1)第十三回 生離亂馬騰投軍 再搬家馬成隕命(2)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3)第三百七十三回 匈奴未滅第四百二十九回 收服獅鷙第三百四十八回 唱支小曲給你聽第三百九十八回 馬其頓方陣的覆滅第四十七回 嬉笑袁家(3)第四十九回 槍指長安(3)第九百四十八回 江東第四百三十九回 神童對決第八十二回 天狼食日(1)第五百零四回 奇襲桂陽第三百六十六回 虜劫二賢第三百四十三回 關公與杜氏第五百六十四回 比箭放行第九百二十八回 成氏七傑第六十四回 掃平張舉(4)第三百七十回 鐵勒騎兵第三百一十六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三百五十七回 以德服人第七百七十二回 詐騙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五百一十五回 少壯當努力第二百七十回 人嚇人嚇死人第四百一十四回 再演斯巴達克第四十三回 不請客自來(1)第六百六十三回 空降第六十六回 風風火火闖幽州(3)第二百七十九回 歪打正着第七百六十九回 水火第六十三回 嫁衣神功(2)第六百零五回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