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仙緣

墨小閒本是大楚國天安帝熊咄時候的人,當時他擔任工部郎中,是個歷次考績都很平平的中等官員,二十四歲考中進士,做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官,到朝會的時候還差一步,依然得站在了殿外臺階下面——這樣的人物,在當時人才輩出的大楚國,真是一點也不起眼。

然而在東山郡王熊嚯發動的叛亂之中,忠於天安帝的重臣們幾乎被屠戮一空,剩下附逆的牆頭草自然不可能得到天佑帝熊洱的重用,反倒是不上不下的墨小閒等人脫穎而出。

當然,這跟墨小閒自己也很有關係。當初熊洱回京,文武百官之中,他是最率先站出來迎接好支持熊洱的。加上他此前因爲想要阻止亂軍而被打得夠慘……既有功勞也有苦勞,得到重用自然是順理成章。

熊洱並非一個有魄力的人,他不敢過分提拔根基淺薄的墨小閒,只是將這位忠心可嘉的臣子升了一級半,讓他以工部侍郎的身份權代工部尚書的職務——這是因爲前任工部尚書並沒有死,又厚着臉皮不告老,鑑於朝中老臣太少的情況,熊洱只好容忍。

墨小閒在工部侍郎的位子上坐了八年,兢兢業業,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事情。然而他終究能力有限,在朝堂的傾軋之中過得很艱難,最終因爲一次大工程物資安排的事情,他跟幾位地方上的實權郡守完全翻臉,在那些人的阻擾下,工程進行得很不順利,甚至於發生了大事故。

早已對官宦生涯生出厭倦之意的墨小閒終於徹底失望,不顧清流之首戶部尚書林麓山的挽留掛冠辭去,從此隱逸山林。

算算時間,那已經是近五十年前的事情。吳解本以爲這位面容猥瑣的老人早已去世,卻不料墨小閒掛冠歸隱之後竟然得了奇遇,以年過五旬之身修煉有成,踏入了先天之境。

一入先天,壽元暴增,身體也會重新恢復到青春年少時候的模樣。於是原本垂垂老矣的墨小閒頓時就煥發了第二春,前後討了四房小妾,其中年紀最大的那個,都比他兒子還小。

這話說起來似乎有點驚人,但仔細一想,四十多年的時間,前後討四房小妾,其實倒也不算什麼。修士們精力過人,壽命又遠比凡人更長,家裡妻妾上百的都大有人在,墨小閒的做法並不算奇怪。

也就是他這種半路出家的,纔會有這種情況。像吳解之類從小修道的人,平日裡的精神都放在修煉上,幾乎完全沒有閒心思去沾染女色。師兄弟之中,就連從小便和碎葉邱家訂了娃娃親的安子清,都還沒有成親呢。

對於吳解的招呼,墨小閒很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青羊觀知非真人乃是天下聞名的高手,是數百年來最年青的凝元宗師,就算在大楚國朝廷裡面,濟世侯的兩次匡扶之功也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相比之下,官不過侍郎,修爲不過先天的墨小閒,實在是太過不起眼的小人物。

所以片刻之後,他便打發管家帶着自己的一班女兒、孫女、曾孫女、玄孫女們徑自去參觀白玉樓,自己則借了一間白玉樓待客用的雅筑,和吳解詳談——或者說,請教。

“你的功法應該是以我們道門凝聚元氣的路子,但修心之術用的則是佛門的懾服諸念。這兩種手段彼此並不牴觸,可也並不能互補。所以你在修煉之中,纔會發現雖然真氣越來越強盛,可對於真氣的控制力卻在下降——這是因爲你缺乏佛門運用真氣的手段。”吳解先翻看了墨小閒謄抄的功法筆錄,又檢查了他的身體情況,很快就得出了結果。

這個結果並不出乎墨小閒的意料,當初他得到這套功法的時候,那位壽元將盡的散修就曾經說過,自己這一脈缺乏根基,所修功法也只是拼湊出來的,雖然能夠踏破先天關口,乃至於真氣百鍊也不難,但想要更進一步,走火入魔的風險委實太大——這一脈歷代祖師裡面,倒有一大半是強行衝關未果,走火入魔而死。

墨小閒自己修煉這套功法多年,如今也已經快要到達百鍊境界,越來越感到師傅當年所說的話毫不虛假,自己的功法的確很有問題。

他有心去尋找更好的功法,也從一位和善的小宗門修士那裡得到了一份來自東海仙山的功法抄本。然而改換功法哪有這麼容易!每當他想要改練那仙山上的功法,就感覺體內真氣不受約束地散開,簡直立刻就要走火而死!

他嘗試了幾次,除了搞出內傷之外,沒有任何成果。只好死了心,老老實實地按照師傅傳授的辦法,藉助那份高超的功法來完善自己的功法。

墨小閒並非什麼天縱奇才,完善的過程相當緩慢,甚至於拖慢了他自己的修煉進度。可他也沒有別的法子,只能慢慢磨蹭。

他如今大概百歲上下,還剩五十年左右的壽元,必須在這五十年裡面,將功法百鍊階段完善好了,否則不是壽盡而死,就是突破到百鍊境界之後走火入魔而死。

五十年的時間乍看上去很長,可實際上並不那麼久。墨小閒目前修煉的這套功法,前後經過了六代修士,用了差不多四百年的時間,才得以完善到這個地步。以他的才華,想要在五十年裡面進一步完善,談何容易!

所以這次偶然遇到吳解,他纔會這麼高興。

知非真人吳解乃是天下聞名的高手,不僅道法卓絕、戰力驚人,更著名的是他持身正派、做事講理,又喜歡提攜後進。他在昭陽郡隱居多年,不少晚輩修士乃至於武者都得到過他的指點。在那些本身比較正派的中下層修士們看來,他與其說是一等一的強者,不如說是和善的長者。而他所住的知非齋,也成了衆多低層次修士們心目中的一處聖地。

只可惜當墨小閒得到仙山功法之後,吳解已經忙於九霄摘星拯救蒼生的事情,完全進入了閉關的狀態。等到爭得甘霖普濟人間之後,他又回到了青羊山,衝擊凝元境界——或許這一去,他就再也不會回到昭陽郡了吧……

墨小閒本擬已經沒機會再向知非真人請教,卻不料竟然在長寧城白玉樓遇到了他,頓時喜出望外。

吳解也沒有讓他失望,仔細考慮了一番,便另起爐竈,讓他棄了和本身功法不合的懾服諸念之法,而改換成了持戒自守之法。

“這樣就可以了嗎?”墨小閒不料吳解給出的辦法竟然是這個,不由得有些詫異——持戒自守之法,可謂各種修心法門裡面最通俗的,幾乎人人都懂。但這種方法卻也是見效最慢,最不容易出成果的,除了佛門的苦修士之外,幾乎沒有人能夠用這種方法修煉出成果來。

“持戒自守之法是最穩妥的手段,暫時就先這樣。”吳解說,“這一年裡面,你先暫停功法的修煉,專心持戒。一年之後,我們青羊山會開山門,雖然你未必能夠通過入門招考,但依然可以來——屆時如果你能夠通過前幾關的考覈,自然可以得到能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下官……晚輩明白了!多謝前輩指點!”墨小閒大喜過望,急忙俯身拜倒。

他在官場上浮沉多年,雖然並不得志,卻也畢竟見識不少。此刻哪裡看不出來吳解有心提點!所以這一拜的確是真心誠意,沒有半點虛假。

吳解並未避讓,坦然受了他這一拜。

無論是在大楚國的官位還是在修士之中的地位,他都當得起墨小閒一拜。至於年齡的差距……修士們看重的是修煉的時間,是達到更高境界的時間,而不是凡俗的年齡。

吳解入道之際,墨小閒還是凡人;當墨小閒踏入道途開始修煉的時候,吳解已經是頗有名氣的後起之秀;當墨小閒突破先天境界,正式成爲一個修士的時候,吳解已經是煉罡飛仙,是名動一方的知非真人;而如今墨小閒只是修士圈子裡面很常見的先天巔峰,吳解卻已經是走到了塵世盡頭的凝元宗師……

說句不好聽的,若非機緣巧合,這位當年的工部墨大人,在修仙者的世界裡面,連當面拜見知非真人的資格都還沒有呢!

指點了墨小閒之後,吳解心中突然一動,向他笑了一笑,留下一塊作爲憑證的竹符,身影消失在雅筑裡面,轉眼間來到了位於大楚國皇宮邊緣那棵乾枯的大樹旁邊。

大樹下面,一個面容清秀、透出柔弱之意的少年正在專心讀書。

這少年衣着華貴,身上的一些飾品更是隻有皇家纔可以使用,再考慮到他的年紀和行爲,大約就是當初皇帝想要請吳解幫忙接引入仙門的大楚國三皇子,熊炯。

在吳解的印象裡面,熊炯是一個內向木訥的小孩,相對於一般的孩子,表現出一種過分的成熟和孤僻。但這孩子本性不壞,對待宮中的下人頗爲客氣和善,對於物質方面也沒什麼特別的追求。如果有向道之心的話,的確是一個可以栽培一下的好苗子。

一轉眼,已經過去了九年。九年之後的熊炯,已經從兒童變成了少年。但從他身爲皇子卻在這陰森的地方讀書,身邊和附近一個看護的人都沒有,就可以看出他依然還是個內向孤僻的人,在宮中的地位也不高。

或許就像當年皇帝說的,這孩子並不適合皇家,前去修仙,對他來說反而更加合適。

吳解點了點頭,走到了熊炯的面前。

熊炯正在專心讀書,突然聽到身前傳來腳步聲,擡頭一看,先是一愣,隨即便放下書本,恭恭敬敬地下拜。

“晚輩熊炯,拜見知非真人!”

“不用這麼客氣。”吳解笑了笑,讓他站起來答話,目光掃過旁邊的書本,見到是一本介紹各地風土人情的書冊,心中頓時有了幾分猜想。

“你想要去天下各地看看嗎?”

“是的,晚輩一直想要踏遍九州大地,看遍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

“就算你現在修仙,其實也未必能夠修煉到朝遊北海暮宿南山的境界。”

“晚輩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只要能夠有本事來往各地,不被山水林木阻攔,不受腳程給養困擾,就足夠了。”

吳解看着熊炯坦然而真誠的眼神,笑了。

“明年春天,到大越國青牛鎮來。”

“多謝前輩!”熊炯等待多年,終於等到了明確的答覆,心中頓時充滿了歡喜,急忙再次下拜,卻只見人影一閃,知非真人已經不見了蹤跡,只有地上一枚翠綠的竹符,在深秋的陽光下映出暖洋洋的光芒。

類似的情況,在九州大地的多處都在發生。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考驗,青羊觀諸位二十七代弟子們,已經各自選好了自己看中的有緣人,正在將通往仙路的機緣授予他們。

至於將來他們能不能真的走上修仙之路,又最終能在這條路上走到多遠,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813章 六百年後桃源鄉第16章 天魔大軍第16章 孝子第27章 人爲財死第35章 拔劍倚天第58章 尋寶之旅(十一)第35章 拔劍倚天第40章 行於水上,波瀾不興第41章 紅方第25章 敗北第8章 神秘的廚師第13章 緣由第8章 一年劫數終渡盡第35章 鬼蜮第35章 拔劍倚天第21章 意外、計謀,以及節操第4章 航行第38章 雷、火、風(一)第17章 天魔三族第4章 航行第14章 清河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5章 百鍊煅體(中)第32章 蒼生家國第35章 密謀第8章 心懷叵測,電霸陳琳第34章 羣魔亂舞第41章 揭秘第4章 人生如旅第3章 大搬家第32章 雲崖山第6章 立於現在眺望未來第24章 戰果斐然第18章 閒談第35章 鬼蜮第17章 六大尊者第4章 百鍊煅體(上)第15章 資格第35章 拔劍倚天第59章 尋寶之旅(十二)第2章 入門之初(中)第46章 聚集第25章 入谷第8章 大地深處第31章 問對第6章 怪事第4章 鍊金烏第18章 心魔劫第8章 路不通第19章 小師弟第40章 不講道理第32章 血染長寧城第22章 諸事了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38章 收寶第22章 你好,無上神君第58章 尋寶之旅(十一)第38章 莫可名狀第46章 尾聲第6章 陰謀不成,賊心不死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15章 真火煉魔(下)第43章 十二神魔第1章 分身第2章 面對機緣第23章 妖王落魄第8章 下山第56章 尋寶之旅(九)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45章 聖皇陵第14章 如何解決,一刀兩斷第30章 立威第39章 真仙尋寶記第12章 星沉湖底山爲棋第54章 尋寶之旅(七)第14章 秦靜歸來第37章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第5章 修煉第15章 劫雷變化,天魔真身第1章 陳年舊怨,一朝了結第45章 聖皇陵第15章 秘密會議第14章 如何解決,一刀兩斷第16章 簡單投擲第23章 天堂有路,地獄無門第26章 皇子還鄉第30章 動手第76章 海崩山傾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10章 一拳第5章 仙緣第21章 安貧樂道第62章 離開多寶界第37章 無上第12章 層層疊疊,大陣勾連第2章 今生約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5章 收穫頗豐第30章 不可力敵
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813章 六百年後桃源鄉第16章 天魔大軍第16章 孝子第27章 人爲財死第35章 拔劍倚天第58章 尋寶之旅(十一)第35章 拔劍倚天第40章 行於水上,波瀾不興第41章 紅方第25章 敗北第8章 神秘的廚師第13章 緣由第8章 一年劫數終渡盡第35章 鬼蜮第35章 拔劍倚天第21章 意外、計謀,以及節操第4章 航行第38章 雷、火、風(一)第17章 天魔三族第4章 航行第14章 清河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5章 百鍊煅體(中)第32章 蒼生家國第35章 密謀第8章 心懷叵測,電霸陳琳第34章 羣魔亂舞第41章 揭秘第4章 人生如旅第3章 大搬家第32章 雲崖山第6章 立於現在眺望未來第24章 戰果斐然第18章 閒談第35章 鬼蜮第17章 六大尊者第4章 百鍊煅體(上)第15章 資格第35章 拔劍倚天第59章 尋寶之旅(十二)第2章 入門之初(中)第46章 聚集第25章 入谷第8章 大地深處第31章 問對第6章 怪事第4章 鍊金烏第18章 心魔劫第8章 路不通第19章 小師弟第40章 不講道理第32章 血染長寧城第22章 諸事了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38章 收寶第22章 你好,無上神君第58章 尋寶之旅(十一)第38章 莫可名狀第46章 尾聲第6章 陰謀不成,賊心不死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15章 真火煉魔(下)第43章 十二神魔第1章 分身第2章 面對機緣第23章 妖王落魄第8章 下山第56章 尋寶之旅(九)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45章 聖皇陵第14章 如何解決,一刀兩斷第30章 立威第39章 真仙尋寶記第12章 星沉湖底山爲棋第54章 尋寶之旅(七)第14章 秦靜歸來第37章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第5章 修煉第15章 劫雷變化,天魔真身第1章 陳年舊怨,一朝了結第45章 聖皇陵第15章 秘密會議第14章 如何解決,一刀兩斷第16章 簡單投擲第23章 天堂有路,地獄無門第26章 皇子還鄉第30章 動手第76章 海崩山傾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10章 一拳第5章 仙緣第21章 安貧樂道第62章 離開多寶界第37章 無上第12章 層層疊疊,大陣勾連第2章 今生約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5章 收穫頗豐第30章 不可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