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波及

必須承認輿論它是一種力量,尤其是輿論這個東西被人有心的引導着向上,周邊都是一樣正能量的時候,他的影響力,帶來的後成果絕對是豐谷盛的。讓人難以置信的。

如今的京城裡面,到處都是大儒學子,隨便站在街上招呼一聲才子,怕是要有十幾個人回頭的。

因爲百家之爭,因爲聖人胸懷寬廣,要納百家之長爲己用,去腐留新。

所以各地的大儒學子紛紛雲集京城,盛況空前。

這是君臣都沒有想到的,往日裡這些大儒可是因爲名聲,絕不輕易涉足朝堂的,就不曾想因爲老尚書的一個不算是很大的奏摺,竟然紛紛而來。

簡直就是把他大梁的文壇引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聖人春風得意,文壇盛世,代表的絕對是大梁的繁榮昌盛。

對於華府,對於老尚書那真是不知道怎麼安置好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呀。老尚書大才。

老尚書看到如此結果,只覺得後怕後背心發涼,不經意的時候那都是冷汗,就知道他家孫女坑人本事高璇,看吧爬都爬不出來。

隨便惹點小事,都能引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幸得這次的事情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算是個好的,往壞了想,就這樣的一個惹禍根源,他日惹來的禍患那也是一樣一樣的。

這事不能深想,不然老尚書怕是要夜不能寐了。

每次想到倒黴孫女總是讓他老人家如此的糾結。可惜不是一個郎君,當然了就這樣的禍患,若是個郎君,怕是他老人家更睡不着覺了。

芳姐在府上伺候池二郎,伺候三孩子,對於那什麼的爭論,那是一點都不關心,別說百家,就是千家,打在一起跟他都沒有關係。

對於能夠彌補那些被她牽連的女子,能夠重新生活,不用受家族所牽制,她的目的就達到了。

救世從來沒有這麼偉大的想法,不過是順手爲之。結果讓人安慰就是了。

雖然救不了所有被困在高門大戶裡面的女子,好歹那些有心要爲將來搏一搏的女子,多少有了一條出路。

人說治病治不了命,藥救不死人。芳姐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總不能同遊俠一樣,一個一個的去把人給就出火坑,沒有這份經歷不說,何況還有個願意不願意呢。

老尚書被聖人數次賞賜,竟然還當着朝臣的面,稱呼他老人家爲華愛卿,讓老尚書當時都傻了。太激動了。

這聲愛卿來之不易呀,從來沒想過他老人家致仕之後還能得到聖人的認可。

當然了激動也就是激動了那麼一會,過後就覺得頭皮發麻,這麼大的榮寵,他們華府也得扛得起來呀,就怕要被這些大儒當成靶子給拍死了。

想比於朝堂的錚錚向榮,聖人的好心情,華老尚書這幾日越來越愁眉不展了,這麼春風得意的時候,怎麼沒就覺得這麼的不踏實,這麼的冷汗陰陰呢。

老尚書如今光臨池府,已經不再讓人驚奇了,京城誰不知道池家老尚書對這個孫女喜歡的幾日不見都不成呀。

沒看到嗎好不容易這位姑奶奶不回孃家了,變成了人家孃家人來看姑奶奶。

池二郎這輩子也不容易,得了這麼一個傳說中夜叉一樣的悍妻就罷了,還偏偏遇上這麼一個看不懂行事,還護犢子的岳家。

官場如意又怎麼樣,還不是同他們一樣有着無奈,有着不得不面對的糟心事。這些都是那些吃不到葡萄葡萄酸的主。看着人家升官發財的時候,這樣想想也是一種安慰。

至於芳姐的容貌如何傳出去的,而且如此不堪,那就真的不是惡意造謠了,實在是這麼些年從東郡回來的商人們,對這位傳奇一樣的女子,一直都是如此宣傳,推崇的。

在東郡女人潑辣,悍一些,都是被推崇的,誰知道京城民風不一樣呀。再加上傳說中的池夫人敢同匪徒叫板,這樣的女子在京城可不就傳來傳去,傳成了夜叉模樣的悍婦了嗎。

池二郎春風得意的時候,同齡的學子,共事的同僚們就是這樣自我安慰的。

老尚書來到華府,芳姐招待的頗爲熱情,如今兩人也能算是個忘年交,不過是那種冤家,相愛相殺型的。

如若不是有血緣這東西在中間牽連着,怕是芳姐或者老尚書早就翻臉要真正的鬥上一鬥了。

自從知道自家孫女棋品不咋地之後,老尚書虐人的法子,就從抄書變成了壓着孫女同孫子們下棋了,已經從體能摧殘上升到精神摧殘了,芳姐就沒見過這麼非得跟他過不去的人。

偶爾兩人攜手合作之後,那也是立刻劃分出來各自的立場的。

就比如這次,自從老尚書接手這事以後,芳姐就給老尚書轉了點稿,給華府轉了點同情分,把老尚書放在了一個爲國爲民,不惜犧牲個人榮辱的地位上而已。

轉臉兩人就把陣營劃分的明明白白的。

剩下的就沒有在關心過了,反正不管如何他爹的本事都在的。肯定不會被波及到。

老尚書肯定不會承認他來池府,是爲了同孫女問計。不過再怎麼不承認,這件事老尚書還是要聽聽這位孫女的意見,畢竟事情的起因,真的就是四個字,寡婦再嫁,你說當初他老人家怎麼就不多動動腦子呢。就不想牽連出來這麼多的事情。

而且老尚書還得承認,芳姐的腦子真的挺好用的,總能從另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把問題引導向一個不同的方向。

芳姐:“祖父,難道是過來找四娘下棋的。”

爺兩相對無語好變天之後,芳姐纔開口詢問的,想也不可能嗎,自從老頭知道從她這裡贏不了棋之後,就已經再也不會讓她如此開懷了。

老尚書挑眉,鄙視芳姐,粗俗,實在粗俗,然後緩緩開口:“手談一局也無不可。”

芳姐嘴巴里面的涼茶都噴了:“您這話說的四娘怎麼那麼瘮的慌呀,有事您說話,可別這麼嚇人。”

老尚書瞪眼,纔想給倒黴丫頭點好臉色,怎麼就這麼不配合呢:“怎麼,同老夫下棋還委屈你了不成,有那麼可怕嗎。”好吧被同化了。

芳姐:“自然不是的,不過您老人家到底想如何呀,怕是沒有這麼簡單吧。”

就老頭那個看不得她好的性子,能自願給自己開懷:“還是您從大伯那裡學了什麼厲害的棋局了,要收拾孫女。”

老尚書:“哼,少沾沾自喜,以往老夫那是沒在這些雜學上費神而已,待過些時日,看老夫殺的你片甲不留。”

芳姐:“嘿嘿,您這歲數還有這等魄力當真是佩服,不過四娘也未必就沒有什麼建樹,時於距近嗎,到時候您可別後悔學藝不精。”

老尚書暗自磨牙,倒黴孩子就差沒說,她比他老人家年輕,能夠學棋的時間長又長了。還能不能好好地在一起玩會了。

耐着性子,忍受着讓人各種看不上眼的孫女,這棋局終於開始了。

老尚書:“四娘最近可是去外面走動呀。”

芳姐:‘您還不知道嗎,四娘可不招人待見,滿京城竟然沒有一個知己,這京城的人家排外,池府哎,擠不進去呀。’

老尚書:“哼,那是別人的毛病嗎,換成老夫,有的選擇也不不會同你這麼一個東西相交。作死呢呀。”

芳姐不樂意了:“您什麼意思呀,專門過來噁心人是不是,平時您教訓的還少了,竟然還特意過府教訓,您怎麼不抱着祖宗牌位過來呀。”

老尚書:‘放肆,祖宗排位那是隨便能請動的嗎。’

言下之意,若是能輕易挪動沒準就給抱過來了,芳姐放下棋子:“還能不能好好地下棋了。”

老尚書心說,誰願意哄着你輸棋呀,本來就沒想下。

不過還是擡手落下一顆可有可無的棋子。芳姐皺眉,這是什麼套路呀,跟往日的風格不相符呀。老頭新學了本事不成,難道今天真的特意過來找場子的。

老尚書不經意的再次開口:“如今京城的形勢,盛況空前,各地才子大儒雲集,也不知道會不會出亂子。咱們華府到底根基還淺了點,也不知道會不會被牽連其中呢。”

芳姐嗤之以鼻:“同咱們華府有什麼關係呀,那些酸儒,總是願意湊熱鬧,唯恐別人把他們給忘了。大老遠的來京城,不是來京城這裡蹭吃蹭喝的吧,吃大戶嗎。”

老尚書瞪眼:“粗俗。不可非議。”到底沒忍住,說出口了。

芳姐:“怎麼不粗俗呀,下棋就是下棋,手談什麼,再說了我怎麼非議了,哪裡不能談詩作畫呀,他們怎麼不去華山什麼的,弄個華山論書,論經呀,大老遠的來京城,可不就是這裡有人招待嗎。”

老尚書瞪眼,什麼跟什麼人呀,不過也差不多,那些文豪到了京城還真就不發愁吃喝,飯局,什麼的肯定是一席連着一席的。

又被倒黴孫女給帶溝裡去了,堅決不能再同吃喝聯繫在一起了:“到底咱們華府弟子淺,不然何至於爲此擔憂。”

芳姐:“也不算淺呀,大梁朝建國才幾年,咱們華府多少任的老尚書,何況還有我爹在呢,他們愛聚就聚,愛論就論,咱們華府又攙和不上。兄弟們都還小呢,那種場合,估計插不上話的,想要攙和也難。至於大伯還有爹爹叔叔們嗎,領着朝廷俸祿呢,自然是代表朝廷的,還有比朝廷跟大的靠山嗎,您急的什麼呀,擔心的什麼呀”

老尚書低頭用謹慎的口氣說道:“論到寡婦再嫁的時候,當如何。那可都是當世大儒,道德標榜。”

芳姐撇嘴:“當世才子繆旭如何,可是名滿九州,娶的何人。寡婦再嫁如何。祖父在往皇家看看,公主的駙馬們如何。難道這些才子還能同皇家的駙馬們比肩不成。”

幸好老尚書沒喝茶,不然肯定噴了,怎麼敢呀,竟然是要把皇家給攪合進來。

說起來二十年前名動京城的才子廖旭娶的可不是就是個寡婦嗎。才子誰能比這位有名望。一句話就把那些道德標榜們給堵回去了。

何況皇家的公主們可不算是委屈,雖然不是每位公主都是寡婦再嫁,可再嫁的公主也是有的。不過這話從來沒有人敢說,敢想就是了。

即便是他老人家提出寡婦再嫁的時候,也沒從來沒有想過皇家的事情,也不敢想。

老尚書看看孫女,又覺得後怕了。還有這丫頭不敢想的事情嗎,還有這丫頭怕招惹的人嗎:“這事就到這裡,不許你出去亂說,絕對不准許。”

芳姐:‘切,您當四娘很空閒嗎’

老尚書看着孫女特別的蛋疼,攤上這麼一個混蛋玩意呀。

芳姐:‘行了,您想多了,那麼大的事情要這些酸儒操心呢,那可是百家之爭,得聖人青眼,那簡直就是得道昇天的,有一個文壇鼻祖。他們誰還會在意寡婦再嫁呀,您真的想多了。’

老尚書:“畢竟得到好處的人少,那些得不到好處的,怕是要找茬的,這件事的根源到底在此。老夫當初確實欠考慮了些,個人得失倒也罷了,可涉及到朝堂,涉及到這些名家,哎。”一句話悔不當初。

芳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您老人家已經不是尚書了,何不放手在外圍看看呢,人不說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嗎。您就看看這大梁的人才,可是夠格讓您放手呢。”

老尚書被孫女說英雄氣概,什麼的都沒了,怎麼就有種英雄末路,生不逢時,一身才華只能看着別人風生水起的感覺呀。這也太打擊人了,老尚書如今最不願意聽的就是有人說他老,偏偏倒黴孫女還往死裡扎。怎麼能忍受呀:“哼,老夫可不覺得。”

芳姐瞪眼:“覺不覺得又如何,您還能攙和上去。聖人給華府的榮寵,給您的信任,那都是因爲您夠豁達,夠放得開。在入仕,怕是有點難。”老尚書呲牙:“老夫就看着年輕人折騰好了。”(。

第534章 團聚第535章 翁婿之戰第488章 不給你面子第600章 補刀第254章 狗血偶遇第529章 分別第518章 嘚瑟第43章 見禮第120章 敗家二代第408章 亂像第280章 暴走第238章 老爹成婚第651章 清白第33章 小打第525 留芳第171章 表親第622章 砸暈了第433章 產子第184章 效仿第196章 一榮俱榮第612章 征服第336章 一個頂倆第69章 對簿第16章 祖訓第211章 花燈會第158章 挑娘第264章 舌戰第162章 詢子第631章 攬權第354章 教婿第292章 洞房夜第411章 殺戮第683章 尾聲 荷包風波第139章 夜談第411章 殺戮第503章 瑣事第162章 詢子第566章 華二老爺也有正確使用方法第274章 生產第297章 回門第230章 初露端倪第158章 挑娘第69章 對簿第504章 和好第288章 託付第102章 安頓第282章 捧着還是供着第331章 閒話第417章 十條罪第47章 節禮第211章 花燈會第18章 驚愕第496章 無題第88章 出拳反擊第77章 恬犢第580章 籌知己第368章 神補刀第419章 上面有人第263章 坎坷第571章 內火第225章 不愁嫁第324章 抽風的路上第175章 豬隊友第六百一十八 掌通融第520章 佈防第38章 二打第245章 攤上事了第616章 八仙過海第12章 福氣第604章 增產報國論第669章 後遺症第686章 番外第343章 一戰成名第260章 結仇第49章 程家第531章 相見歡第330章 敗北第385章 美名第500章 反應第167章 凝思第12章 福氣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272章 內鬥第388章 對比中的發現第421章 池二郎的情誼第363章 德才兼備第379章 助拳第184章 效仿第115章 施恩圖報第67章 巧遇第507章 春日遊第16章 祖訓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311章 別惹我,你惹不起第386章 遠行第258章 應該很可以第247章 中風第676章 結局三姻緣第537章 祭祖第392章 劉成
第534章 團聚第535章 翁婿之戰第488章 不給你面子第600章 補刀第254章 狗血偶遇第529章 分別第518章 嘚瑟第43章 見禮第120章 敗家二代第408章 亂像第280章 暴走第238章 老爹成婚第651章 清白第33章 小打第525 留芳第171章 表親第622章 砸暈了第433章 產子第184章 效仿第196章 一榮俱榮第612章 征服第336章 一個頂倆第69章 對簿第16章 祖訓第211章 花燈會第158章 挑娘第264章 舌戰第162章 詢子第631章 攬權第354章 教婿第292章 洞房夜第411章 殺戮第683章 尾聲 荷包風波第139章 夜談第411章 殺戮第503章 瑣事第162章 詢子第566章 華二老爺也有正確使用方法第274章 生產第297章 回門第230章 初露端倪第158章 挑娘第69章 對簿第504章 和好第288章 託付第102章 安頓第282章 捧着還是供着第331章 閒話第417章 十條罪第47章 節禮第211章 花燈會第18章 驚愕第496章 無題第88章 出拳反擊第77章 恬犢第580章 籌知己第368章 神補刀第419章 上面有人第263章 坎坷第571章 內火第225章 不愁嫁第324章 抽風的路上第175章 豬隊友第六百一十八 掌通融第520章 佈防第38章 二打第245章 攤上事了第616章 八仙過海第12章 福氣第604章 增產報國論第669章 後遺症第686章 番外第343章 一戰成名第260章 結仇第49章 程家第531章 相見歡第330章 敗北第385章 美名第500章 反應第167章 凝思第12章 福氣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272章 內鬥第388章 對比中的發現第421章 池二郎的情誼第363章 德才兼備第379章 助拳第184章 效仿第115章 施恩圖報第67章 巧遇第507章 春日遊第16章 祖訓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311章 別惹我,你惹不起第386章 遠行第258章 應該很可以第247章 中風第676章 結局三姻緣第537章 祭祖第392章 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