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宮六率

如今晉王雖然步步緊逼,但是自從入主兵部之後,這位素來聰慧伶俐、天賦卓絕的幼弟便猶如一腳踩入泥潭般不可自拔,周遭僅是污泥水塘,使其進退失據、首尾難顧,李承乾的心情自然冬日陽光一般明媚。

“最近沉心於詩書經史之中,諸多困惑之處茅塞頓開,方知以往胡鬧蹉跎歲月,是有多麼無知,孤既有遺憾,更有悔恨,對於那些個胡作非爲、玩世不恭之事,更加羞愧無地。”

李承乾一臉悔不當初的模樣,大發感慨。

于志寧便笑道:“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殿下正值春秋,年富力強,只要沉下心精研學問,從詩書經史當中尋找立身處世之學、治國安邦之道,不斷的充實自己,自然安然穩坐、猶有餘力,陛下看在眼中,亦會欣慰。”

那是最初李二陛下給李承乾請的幾位老師之一,雖然自家也與關隴貴族牽扯頗深,但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身家性命子孫前程幾乎都已經與李承乾綁在一處,自然最是希望李承乾學有所成,將來能夠克繼大統,君臨天下。

以往李承乾由於壓力過甚,導致性格出了問題,行事乖張率誕,很是將於老師愁的不輕。

如今李承乾逐漸走上正軌,少年之時便顯露的心性、優點逐漸穩定下來,整個人也漸漸綻放光芒,頗有了幾分帝國儲君的模樣,東宮更有房俊、蕭瑀、李績這等權臣輔佐支持,只需要穩定發展,儲位便穩若泰山,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人生於世間,又有幾人能夠蔑視功名富貴?

閒談幾句,飲了幾盞茶,李承乾看向房俊問道:“二郎前來,可是有事要說?”

房俊略一沉吟,便頷首道:“正是。殿下位居東宮,乃國之儲君,亦當居安思危,精簡、改善東宮之機構,致使變故陡生之時,亦能從容不迫、撥亂反正。”

這話裡的意思便相當深沉了,什麼叫“變故陡生之時”?什麼叫“撥亂反正”?正是你一個太子應該乾的事兒麼?

若是有心人聽去,難保不會傳出“居心叵測”之言論。

不過李承乾顯然是爲了顯示自己一視同仁的氣度,所以明知房俊有事要說卻也沒有揹着于志寧,房俊也認爲似於志寧這等帝師的利益是與太子緊緊綁在一起的,這等程度的建議,毋須迴避。

于志寧捋着鬍子,一雙老眼灼灼的看着房俊,默然不語。

李承乾先是微愣,旋即蹙眉問道:“二郎之言,孤不慎通透,不妨直言。”

房俊乾脆開誠佈公,沉聲說道:“陛下位居東宮,護衛安全之武力,無非東宮六率。如今距離太子冊封之日已然過去十餘年,東宮六率之武將任免卻一直未能被殿下掌握於手中,各率之武將、兵卒,聽命者能有多少,殿下心中可曾有數?”

唐承隋制,東宮機構除坊、局沿襲之外,尚有太子賓客,詹事府統家令等三寺,左右率等十府。

其中的左右率,便是太子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候率,太子左、右監門率,太子左、右內率等十府。

這是沿襲與隋朝的制度,十率府兵將各司其職,有隨身侍衛,有宮內巡邏,有各門把守,有出行儀仗。府兵是五人至十二人一組輪流徵用的,上京戍衛稱上番,平日在家務農和操練,每府兵員八百到一千二不等。

武德元年,高祖皇帝曾頒佈詔書,“以軍頭爲驃騎將軍,軍副爲車騎將軍。又詔太子諸率府,各置驃騎將軍五員,車騎將軍十員。”東宮五十個軍頭領五萬府兵,同時上番大約八千到一萬。

但是“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二陛下登基,爲了限制太子的力量,便規定十府當中的左右監門率府、太子左右內率府不統府兵。

餘下統領府兵的六率,便是時人口中的“東宮六率”。

這是太子直屬的武裝力量,是儲君的象徵,理應掌握在太子的手中。不過李二陛下雄才大略、英明神武,身爲太子的李承乾在父皇面前猶如小雞仔一般弱小無助,所以一直以來對於東宮六率不聞不問,更遑論插手人事變動,使其成爲自己真正的附屬。

李承乾呆了一呆,使勁兒嚥了口唾沫,尷尬道:“這個……變動東宮六率之武將,是必須要取得父皇同意的,那個啥,要不從長計議?”

在已經明確父皇有意支持晉王爭儲的情況下,還要去向父皇討要東宮六率的控制權,這不是明擺着讓父皇難堪嗎?而且成功率實在是太低,李承乾不敢去。

房俊無語,世上怕爹的人不少,可是如同李承乾這般簡直可謂“畏之如虎”的,卻絕對不多見。

每一次去皇宮陛見皇帝,都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唯恐言語不慎舉止不端,便會惹來皇帝的不滿,跟耗子見了貓似的……

于志寧捋着鬍鬚,沉思半晌,勸諫道:“殿下,越國公之言甚是有理。既然直至目前爲止,您依舊是帝國儲君、大唐太子,那麼自當去爭取你應得的權力。身爲儲君,孝順皇帝是應該的,但也應當有自己的意見和堅持,一味的唯唯諾諾,自會領陛下認爲你沒有主見。千古以來,歷朝歷代皆以孝立國、以孝治國,然而一味的孝順,卻並非一個君主所應具備的唯一素質。”

這番話說白了就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百姓家裡如此,官吏家裡如此,帝王之家亦是如此。

你想要什麼,你總得說出口,不能讓人去猜,這才能夠佔據主動。

房俊也道:“陛下英明神武,乃盛世明君,從荊棘之中殺出一條血路,方能夠鼎定江山、承襲大位,自然乾綱獨斷、手腕強勢,又如何能夠忍受殿下優柔寡斷、瞻前顧後呢?殿下只管放心去說,料想陛下定然允准。”

兩人相繼苦勸,李承乾憋紅了臉,良久方纔將心一橫,一副決絕的模樣:“既然如此,那孤就放肆一回,便是父皇責罵,也顧不得了。”

于志寧招招手,將房俊交到跟前,三人圍坐着他那張“經筵”所用的案几,品着茶水,問道:“越國公既然有此諫言,想必已經做出了後續的佈置,不知意欲將和人調入六率?”

雖然房俊辦事一向靠譜,但東宮六率乃是太子的宿衛力量,一旦遇人不淑,風險實在是太大,不得不慎重。

房俊放下茶杯,說道:“英國公家的次子李思文,蔣國公家的次子屈突詮,郯國公家的嫡長子張大象,還有盧國公家的程處弼……這幾人皆是某幼時玩伴,知根知底,交情甚篤,如今各在十六衛當中擔任軍職,能力出衆,忠誠可靠,可爲殿下之臂膀。”

“善!”

于志寧讚了一聲。

他雖然已學識著稱當世,於實務之上略有不足,但畢竟在朝堂當中混跡了大半輩子,見慣了陰謀詭計鬼蜮伎倆,讓他出謀劃策或有不足,但別人劃下道兒來讓他查缺補漏,卻也可堪信任。

“英國公自不必言,眼下軍方第一人,功勳赫赫扺掌朝堂,蔣國公清以奉國、名定不虛,屈突守節,求仁得仁。郯國公更是昔年陛下最爲信任之人,當年玄武門之變前,陛下心中彷徨進退兩難,欲求龜甲而占卜,正是郯國公將龜甲奪過,投擲於地,大聲說‘凡行卜籤,是以決嫌疑,定猶疑,如今舉事不疑,用得着卜卦嗎?假如卜不吉,勢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細心想想’,陛下這才堅定心志。盧國公更不必說,至始至終,都是陛下最爲信任之肱骨。李思文、屈突詮、程處弼等人雖然皆是家中次子,可畢竟代表了各家的血脈,有他們公然站在殿下這邊,最起碼等於向外界傳遞了他們各家的態度,對於殿下的聲勢,如虎添翼。”

于志寧很是激動,曾幾何時他都已經快要絕望了,以爲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必將難保,自己這個帝師更是會遭受牽累,夥計家族,誰能料到自從房俊異軍突起,居然一力扭轉了整個局勢?

自家知自家事,自己強於經學而短於謀略,更欠缺實務之能,而房俊卻是最好的填補。

如今東宮氣勢磅礴、煥然一新,大事可成矣!

第4301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零八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京避禍第十九章 閨房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將起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疑惑不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駐白水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酒宴第三百三十一章 諜報之王(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五百八十七章 廷辯(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老臣甘之如飴第三千九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帝震怒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敷衍的尉遲恭第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兩千二十四章 志存高遠第九百九十三章 又見彈劾第三十三章 薛延陀撤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的理想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重信重義華亭侯第三千二十四章 心生異志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三千一十五章 積蓄髮力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詳談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局勢失控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你挖個坑(中)第四百零六章 還鄉衣錦?第六百七十五章 挖個坑(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國王歸天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學派巨擘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這位御史不識數第一百八十四章 剖露心跡第五百零六章 老少倆奸商第八百七十七章 挑唆野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二百三十五章 蝦夷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雪夜佳訊第4644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重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涼薄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八十五章 鏖戰趙信城(下)第六百零二章 登徒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詩與酒(中)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恩仇泯然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就坑死我得了第4532章 兒女雙全第一千零四十章 舉薦之恩第4304章 有意壓制第五百三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四百五十二章 心有疑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上掉餡兒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六十五章 勸說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恨意滔天(續)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春雨如油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八十三章 朝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反抗要殺,不反抗也要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山中夜談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道門英才第七十八章 又一個“戰神”?第兩千七十五章 退出競爭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二十六章 危機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威脅恐嚇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蜀王李愔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兩千九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三十章 定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災情危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雲籠罩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皇后:要不我付出點什麼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李惲:我認罪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父子密謀第三千七十章 綢繆起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戰鼓如雷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
第4301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零八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京避禍第十九章 閨房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將起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疑惑不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駐白水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酒宴第三百三十一章 諜報之王(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五百八十七章 廷辯(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老臣甘之如飴第三千九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帝震怒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敷衍的尉遲恭第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兩千二十四章 志存高遠第九百九十三章 又見彈劾第三十三章 薛延陀撤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的理想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重信重義華亭侯第三千二十四章 心生異志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三千一十五章 積蓄髮力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詳談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局勢失控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你挖個坑(中)第四百零六章 還鄉衣錦?第六百七十五章 挖個坑(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國王歸天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學派巨擘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這位御史不識數第一百八十四章 剖露心跡第五百零六章 老少倆奸商第八百七十七章 挑唆野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二百三十五章 蝦夷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雪夜佳訊第4644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重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人心涼薄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八十五章 鏖戰趙信城(下)第六百零二章 登徒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詩與酒(中)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恩仇泯然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就坑死我得了第4532章 兒女雙全第一千零四十章 舉薦之恩第4304章 有意壓制第五百三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四百五十二章 心有疑慮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上掉餡兒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六十五章 勸說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恨意滔天(續)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春雨如油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八十三章 朝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反抗要殺,不反抗也要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山中夜談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道門英才第七十八章 又一個“戰神”?第兩千七十五章 退出競爭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二十六章 危機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威脅恐嚇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蜀王李愔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兩千九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三十章 定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災情危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雲籠罩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皇后:要不我付出點什麼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李惲:我認罪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父子密謀第三千七十章 綢繆起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戰鼓如雷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百二十六章 房俊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