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河谷遇襲

自洛陽返回,沿洛水溯流而上,踏足“商於古道”。返程總是要順當一些,來時走過一次,何處需要小心何處可以加快速度,各處地理地勢都瞭若指掌,速度快而且輕鬆許多。

隊伍沿着山嶺之間的官道一路疾馳,道路兩側山嶺夾持,使得啼聲隆隆回音鼓盪,路上偶有商賈行人,見到這一隊氣勢洶洶的兵卒嚇得趕緊避讓一旁,讓出道路,以免惹禍上身。

如今長安大戰,整個關中亂作一團,各地兵馬好似沒了約束一般恣意妄爲,早已取締的關稅、路稅等等各種苛捐雜稅忽然之間便紛紛恢復,使得商賈成本直線攀升,數倍於前。

單只是收稅也就罷了,甚至有許多偏僻之地兵卒扮作山匪攔路劫道,殺人越貨屢見不鮮。

商賈也好,百姓也罷,無比希望長安這一場兵諫趕緊落下帷幕,否則沒有中樞之約束,各處地方自行其是,似要將這些年損失的地方稅種通通找回來,不知多少人被逼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亂世人命如草芥,誰也想不到原本是興旺繁榮的太平盛世,陡然之間便好似隋末一般亂成一鍋粥。隨着商賈盛行,各地信息交流大大增加,即便是尋常百姓也有了幾分見識,明白這場兵諫引發的混亂完全是各地的門閥世家爲了攫取更大的利益而發動,故而對於關隴以及各地的門閥恨之入骨,卻又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心裡盼望着那位仁厚的東宮太子能夠擊潰叛軍,撥亂反正,使得天下局勢重回正軌……

……

商於古道聯結關中與南陽、洛陽等地,主要路段是由關中一側的灞水河谷、商洛一側的丹水河谷所組成,其中水陸交雜、地勢險峻,極爲難行。不過此時尚未開春,羣山夾持之中的河谷地帶陰仄寒冷,中年難見陽光,故而冰雪遍地,水淺之處結着堅冰,人馬隨意行走毋須乘船,倒也省了不少事。

但若是等到夏日,冰雪融化之後河道寬闊、水流湍急,愈發難行。

房俊帶着三百親兵曉行夜宿,一路行來小心翼翼,每晚紮營都要事先向前探索幾十裡,確認周邊安全,之後更是設立明崗暗哨,派出斥候,確保萬無一失。

預想中的關隴軍隊偷襲並未發生,一路上平平安安毫無風波,卻愈發讓房俊心中警覺。

長孫安業之死對於長孫家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可接受之噩耗,如今慘死,身首異處,長孫無忌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只看其起兵之初悍然派人前往房府,渾然不管會否引發長安上下人人自危,從而對關隴採取牴觸心態,便知此人雖然城府深沉、善於隱忍,卻睚眥必報,斷然不會爲了大局放任不管。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此人傲氣沖天,自以爲貞觀勳臣之首,眼中便再無他人。歷史上此君一直排斥不與他親近的李承乾,李承乾之所以丟掉太子之位,長孫無忌可謂居功至偉,根本不將李二陛下的意志放在眼中,也全然不顧廢嫡立幼之後給予大唐的嚴重隱患。

而在扶持李治登上皇位之後,又爲了關隴集團的利益不斷侵犯皇權之底線,甚至插手李治後宮,橫加干涉,一步一步將李治逼迫至忍無可忍之境地。

難道長孫無忌不知道凡事留一線,給予皇權足夠尊重纔是長久之計麼?以他的政治能力來說,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但他根本不在乎。他一手操縱使得李二陛下廢黜的李承乾,這使得他自信心嚴重爆棚,又豈能將李治放在眼中?

孰料李治比他更加隱忍、狠辣,乾脆廢黜太原王氏出身的王皇后,扶持開國功臣之後的武媚娘,使得政治天賦滿格的武媚娘與長孫無忌站在對立面,雙方纏鬥不止、不死不休,李治則隔岸觀虎鬥,暗中給予武媚娘支持。

最終藉助山東世家之力,一舉將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門閥徹底掀翻,然後將所有罪責都推在武媚娘身上,使得他逃避“屠戮功勳卸磨殺驢”的罵名,反而博得一個“仁厚慈愛”之美名,好像關隴門閥之潰敗完全是武媚娘一手造成,與他全無半點干係……

論隱忍奸詐、心狠手辣,古往今來之帝王,罕有與李治匹敵者。

……

一路疾行,數日之後,房俊一行抵達上雒城外二十餘里的仙娥驛。此地處於上雒城外、仙娥峰下,乃是商於古道上一處重要驛站,一側高山、一側河水,地勢險要。

傍晚十分,房俊率領親兵抵達仙娥驛,將營帳駐紮於驛館之外,讓親兵去跟驛館購買了食物,準備夜宿於此。

由此向西,不遠處便是藍田關,此刻必定已經駐紮重兵,需要養精蓄銳之後一舉攻克……

待到用過晚膳,河谷之中光線虛弱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房俊命兵卒在營地外圍臨近官道的地方鑿開冰雪地面,六七個小坑埋設火藥,又鑿出一條淺溝鋪設引線,皆以冰雪掩蓋。

此地已然臨近藍田關,距離關隴軍隊勢力非常接近,一路上沒有半分敵情令他精神緊繃,說不定長孫無忌的謀劃便是騙得他疏忽大意,而後出其不意、一擊致命。

房俊要斥候定要小心周邊一些可以情況,又叮囑親兵們晚上誰叫激靈一些,若有突發情況能夠及時反應,這才鑽進帳篷睡下。

結果他的擔心實有必要,後半夜寅時左右,外出的斥候疾馳而回,將房俊叫醒,稟報有千餘兵卒自藍田關方向潛行而來。敵人皆是騎兵,輕裝簡從,銜枚疾走,已經抵達營地之西十餘里處。

果然來了!

房俊一骨碌爬起,從帳篷中鑽出,見到所有親兵都已經被斥候驚醒,正手腳麻利的將裝備收拾整潔。

房俊擡眼瞅了瞅天色,已經寅時末、卯時初,河谷之中一片黑暗不見星光,正是人體最爲睏乏的時候,若非自己一路上早有提防,但凡有一絲半點的疏忽大意,怕是就要遭受敵軍偷襲。

沒什麼慌亂,這一路他早已對親兵進行過無數次的演練,預見了眼下的情況,該當如何反應早有預案。當即,整座軍營都行動起來,兵卒們收拾裝備之後掛在馬鞍上,紛紛抽出兵刃、弓弩、火器,飛身上馬,結成陣勢。

房俊頂盔貫甲,端坐馬背之上。

一波一波的斥候不斷從前方返回,帶來敵軍確切情報。一千敵騎掩殺而來,看樣子皆是精銳,或許正是長孫家的私兵,雖然尚不知帶兵者何人,但想來也必然是長孫家子弟。

一開始敵騎還隱跡潛行,唯恐驚動房俊,但是到了五里之外,許是發現了房俊這邊的斥候,知道行跡敗露,無法實施偷襲,故而乾脆放開馬蹄,順着古道狂飆突進。

滾雷一般的啼聲在河谷之中響起。

不遠處的仙娥驛亦被驚動,宿於其間的商賈、旅客一片驚惶喊叫,馬廄裡馬匹長嘶,紛紛出逃。這深更半夜有騎兵突襲,無論是兵是匪,都絕非好事。尤其是長安爆發兵變以來,天下各處官府幾乎陷入停滯,各地門閥當家,很多時候兵匪一家,根本無法分辨……

房俊瞅了仙娥驛那邊一眼,黑暗之中但見人影幢幢,換亂出逃,回過頭吁了口氣,沉着下令:“列陣拒敵,火槍準備,聽吾號令隨時引爆火藥!”

“喏!”

三百騎兵齊聲應諾,在黑暗的河谷之內宛若一道悶雷也似,馬上騎兵紛紛裝填彈丸,另外有人藏身在路邊隱秘之處隨時準備引爆火藥。

嚴陣以待。

須臾,轟鳴的啼聲愈來越近,河谷之中迴盪着滾雷一般的聲響,在敵騎於黑暗之中現出身影的一剎那,房俊果斷下令:“火槍施射!”

“砰!”

黑暗之中,百餘杆火槍的槍口噴射出橘紅色的火焰,硝煙升騰間,彈丸離膛而出。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局勢危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暗度陳倉第三章 醉仙樓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府的家奴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耕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封異姓王第三千八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一羣亂臣賊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南海形勢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敢不敢搜府?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炸燬城門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當官的智慧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宮赴宴第4608章 鹽務策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議(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三司推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南海形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開啓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萌生退意第三百零三章 背後的刀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燃燒的海島第一百零六章 高尚的情懷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月夜殺機,一槍爆頭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敗局已定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屏藩於外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三司使的難題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4541章 登門質問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4542章 年前履任第四百八十一章 二取其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耽於享樂第六百三十一章 雙簧第六十三章 父親的煩惱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七十一章 有敵來投第六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4573章 房氏雙標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豪門落魄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二十六章 收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當你爹的面管我叫爸爸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槓第兩千三十七章 帝王心思第七十七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李治出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局膠着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風波未平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九百八十三章 奸臣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吃軟飯也沒有這麼吃的!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高陽駕到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恕難從命第十七章 消除內患第4565章 算無遺策第九百九十三章 又見彈劾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的理想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人治社會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六百五十七章封賞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五百六十章 各方雲動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我有防彈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揭短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齊王驚厥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雙手奉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媚娘發怒第九百六十九章 王幢何在?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權衡制約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立場動搖第九百九十章 婆婆的教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十章 後院起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4489章 全力一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萬字求票】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政務大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 識時務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暗生齷齪第七十八章 微服第八百一十二章 鹽場招標(下)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局勢危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暗度陳倉第三章 醉仙樓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府的家奴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耕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封異姓王第三千八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一羣亂臣賊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南海形勢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敢不敢搜府?第兩千七十四章 魏王問計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炸燬城門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當官的智慧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宮赴宴第4608章 鹽務策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廷議(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三司推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南海形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開啓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萌生退意第三百零三章 背後的刀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燃燒的海島第一百零六章 高尚的情懷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月夜殺機,一槍爆頭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敗局已定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屏藩於外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三司使的難題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4541章 登門質問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4542章 年前履任第四百八十一章 二取其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耽於享樂第六百三十一章 雙簧第六十三章 父親的煩惱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七十一章 有敵來投第六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4573章 房氏雙標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豪門落魄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二十六章 收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當你爹的面管我叫爸爸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槓第兩千三十七章 帝王心思第七十七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李治出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局膠着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風波未平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九百八十三章 奸臣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吃軟飯也沒有這麼吃的!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高陽駕到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恕難從命第十七章 消除內患第4565章 算無遺策第九百九十三章 又見彈劾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八百八十二章 我的理想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人治社會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六百五十七章封賞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門閥之貪慾第五百六十章 各方雲動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我有防彈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揭短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齊王驚厥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雙手奉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媚娘發怒第九百六十九章 王幢何在?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權衡制約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立場動搖第九百九十章 婆婆的教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十章 後院起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4489章 全力一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萬字求票】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政務大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 識時務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暗生齷齪第七十八章 微服第八百一十二章 鹽場招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