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0章 廢黜“罰贖”

“簡直無法無天!河南府可還是大唐治下?可還是朕的治下?一羣有家無國、無君無父的混賬,跋扈至極!”

武德殿御書房內,李承乾大聲呵斥,怒不可遏。

先是河東鹽池已經復工復產且更新制鹽技術的消息傳回,朝堂之上一片震動,李承乾幾乎與幾位重臣彈冠相慶,如此完美的收回了河東鹽池的歸屬權且消弭了隱患,使得河東世家俯首帖耳,爲中樞打壓各地門閥開了一個好頭。

私底下的協議,那都不值一提,反正現階段的寒門、百姓也不可能在科舉考試這條路上給世家門閥造成威脅,還不如以此作爲河東世家的讓步,雙方各取所需。

至於會否因此使得河東子弟充斥朝堂……也不算是大問題,沒有河東子弟,也會有山東子弟、江南弟子,都是世家子弟,誰上都一樣。

然而等到許敬宗自洛陽的迷信送抵,李承乾頓時暴怒。

李勣搖搖頭,嘆了口氣,默不作聲。

世家門閥把持地方治權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格局,朝政的局勢可以說是“中樞治門閥、門閥治百姓”,世家門閥的作用極大。但是如同洛陽世家這樣不僅公然抵制朝廷政令,甚至鼓動、挑唆農人百姓與中樞對抗,卻是鮮有爲之,性質極爲惡劣。

可就算暴怒如狂又能如何呢?

強龍難壓地頭蛇,說到底中樞政令的實施還是要依靠各地的世家門閥,若無他們的支持,中樞政令就是一張廢紙……

總不能舉起屠刀殺雞儆猴吧?

房俊在河東鹽池那麼強硬的手段最後也要與河東世家妥協,就可以知道一旦動用武力會產生何等嚴重的後果……

劉洎沉聲道:“當下不少百姓失去土地,依附於世家門閥而活,世家門閥若是再失去土地,不知多少人將會生活無着、忍飢挨餓,所以丈量田畝之事已經觸及世家門閥的底線,他們豈能不奮起反擊?好在許尚書保持冷靜,沒有大動干戈,否則現在整個河南怕是已經徹底糜爛。以微臣之見,這項政令還有可商榷之處,最起碼也要暫緩實施,否則影響太壞,足以動搖江山社稷。”

馬周不以爲然:“遇到挫折便改弦更張,長此以往,中樞權威何在?不能碰上困難就退縮,既然河南世家敢如此猖獗跋扈的抵制中樞政令,視天使如無物,那就應當以更爲強硬的手段予以還擊,定要消磨其囂張氣焰。”

劉洎反問:“馬侍中有何高見?”

馬周道:“‘三法司’現在就在河東鹽池,百里之隔,可令其馬上回轉洛陽,繼續之前的審查,對河南府的官員予以威懾。”

“如果河南府官員集體請辭怎麼辦?他們既然敢鼓動挑唆農戶對抗中樞,自然什麼都做的出來。”

“他們不敢,只從他們鼓動農戶站出來而他們所有人都蟄伏一旁,就可知他們也心存顧忌,一旦他們集體請辭那就是公然藐視中樞、藐視皇權,失了道義便失了人心,到時候整個天下皆攻訐詆譭,他們遭不住。”

“那若是任憑審查而後認罪呢?不敢請辭,但認罪之後被罷官總行了吧?”

“那就由陛下頒佈聖旨,舉凡‘贖買’之官員,罷黜之後永不敘用!‘贖買’之制度早已成爲世家門閥操持玩弄的漏洞,遲早是要予以廢黜的,不如趁此機會一勞永逸。”

劉洎大怒:“你瘋了吧?你可知這樣一道聖旨一經頒佈,將會掀起更大的風浪?”

“贖買”是古已有之的制度,對於一定品級、身份的官員犯罪之後准許其用罰金贖罪,其後亦能有入仕之資格,只不過要降級、或者白身錄用。

這是世家門閥的特權。

一旦這項特權被取締,全天下的世家門閥都將遭受損失,所受到的阻撓可想而知。

馬周卻堅定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口含天下、一言九鼎,何人敢違逆聖旨,當以謀逆論處!中樞治轄天下,不僅要示之以仁,更要宣之以威,一個沒有威嚴的中樞被天下人當做陶塑泥胎一般供起來,也遲早會被毫無顧忌的砸碎。”

大唐立國之初,世家門閥不僅構建了整個帝國的框架,更維繫着整個帝國的運轉,居功至偉。然則時移世易,現在的世家門閥已經成爲帝國發展前進的障礙,甚至隱隱威脅到帝國的長治久安,那就要不惜一切代價予以壓制、削弱。

但作爲帝國基石的世家門閥擁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沒人敢輕舉妄動,即便英明神武如太宗皇帝也只能徐徐圖之、身懷忌憚。

而房俊在河東鹽池的所作所爲,卻讓人瞭解到世家門閥的虛弱之處——當皇權集中、中樞強大,所謂的世家門閥也會感到難以撼動、畏首畏尾。

這很是讓人振奮,正該趁熱打鐵、銳意進取,豈能倒行逆施、固步自封?

在他看來,劉洎這個宰輔只會拉幫結派、政治鬥爭,對於治國治天下簡直一塌糊塗。

劉洎轉向李承乾,語氣誠摯:“陛下休要聽這等誤國之言,天下安穩來之不易,這個時候正該好生籠絡天下世家門閥,使之成爲陛下皇權之下最爲堅固的基石,焉能苛勒逼迫、不容其休養生息之機?此非是仁君之道也。”

對於房俊、馬周這樣的激進派,他素來是看不慣的,這些人只知道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看似當世名臣功在社稷,實則完全不懂得政治轉圜妥協之道,一味的猛衝猛打將矛盾急劇激化,使得中樞與地方尖銳對立,這有什麼好處?

難道忘記了陛下即位之初便遭遇的兩次叛亂、兵變嗎?

打壓門閥、剪除門閥勢力是沒錯的,但這條路要緩緩圖之、持之以恆,而不是房俊所謂的“只爭朝夕”……

李承乾面色淡然,心裡卻取捨兩難、進退維谷,覺得兩人都有道理,遂看向李勣:“英公以爲如何?”

李勣便暗歎一聲,這位陛下哪哪都好,但這般沒有主見卻非是明君之質,不過人無完人,哪裡有性格好、明進退、善謀斷的完美君王呢?

“臣以爲,可以按照馬侍中之言,昭告天下取締‘罰贖’之制度。律法是國家賴以統御萬民之基礎,正因如此起碼要做到形式上的‘公平公正’,要讓天下萬民看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只要人人都遵循律法,何愁天下不定?”

自古以來,每一朝、每一代的律法制定都標榜“公平公正”,然則天底下又何嘗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正”?說到底,律法的制定不過是爲了更要的統治人民而已。

但是最起碼也要讓天下萬民認爲律法的本質是爲了彰顯公平,如此才能人人奉公守法,使得行爲有所規範、言論有所約束,而“罰贖”這樣的制度卻是公然打碎了律法的公正,使得“刑不上大夫”成爲理所當然,天然賦予某一個階層不在律法約束範圍之內的特權。

只要階級存在,特權就不可能消除,但是特權越少、律法越是看上去公平公正,才能使得國家更加強盛。

李承乾欣然納諫:“如此,朕就讓門下起草詔書廢黜‘罰贖’之制,昭告天下,讓天下人都能感受朕一視同仁之決心,也彰顯律法之公正。”

他不善於拿主意,但是當身邊人促使他拿定了主意,也能欣然納諫、遵照執行。

性格使然,他缺乏那種“唯我獨尊”的王霸之氣,耳根子軟,更缺乏自我堅守。

這是壞事,但也是好事。

“主意正”的皇帝往往一意孤行、聽不進勸諫,尋常時候很少犯錯,可一旦犯錯就是動搖社稷根本的大錯,且屢勸不聽、知錯不改,譬如隋煬帝……

劉洎沉默不言,深感形單影隻、孤立無援,尤其是政見不合令他深感憂慮。

在他看來,一味的固守成法自然不妥,但是將賴以立國的基礎一件一件更改、廢黜卻也是貪功急進的錯誤,治理天下在於一個“穩”字,而想要“穩”,就要在政治博弈之中予以妥協。

沒有轉圜、沒有妥協,只是一味的開拓進取勢必觸動世家門閥的利益,而沒有世家門閥的支持,便失去了帝國賴以立國的基石,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打壓門閥是正確的,但是想要剪除門閥就大錯特錯了……

不過這並沒有打擊他的信念,反而愈發堅定了鬥志。

當即,門下侍中馬周斟酌語句、起草詔書,大家傳閱。

政令之發佈本該由門下省起草、中書省審覈,一般情況下,這種剝奪世家門閥特權的政令是無法通過中書省審覈的,即便門下省得到皇帝的首肯予以下發,也一定會被中書省封駁,但現在中書令劉洎在場,不可能做出違背皇帝意志之事,所以不可能有封駁之步驟,劉洎點頭之後,交由尚書省的實際掌控者尚書左僕射李勣頒行天下。

一道廢黜“罰贖”特權的政令就在御書房內快速走完了規定的程序,成爲正式的帝國政令,予以頒行天下。

而在這道政令下發的過程中,河南府首當其衝,專門有人快馬加鞭送抵洛陽……

第九百零三章 房俊立碑,先到先得!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蘇毗羊雄第八百二十一章 借貸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妻妾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炸燬城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兩情繾綣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你得跟你父皇學呀!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九百三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釜底抽薪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底線試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弔唁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留中不發第4520章 脫離掌控第三千五十六章 軍心如嶽第六十六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兩千八十四章 封建天下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城下歸降第三十四章 哥的悲傷逆流成河第十七章 垂直管理第4506章 手足之間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雨中殺機(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李泰回京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有的人第一百零九章 警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許碰你媳婦兒!第七百二十六章 具裝鐵騎!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選拔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智商碾壓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爲官一任第六百三十九章 長安害蟲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唐人兇猛,當避其鋒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要這鐵棒何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威脅恐嚇第七百五十一章 險被識破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4553章 培養嫡系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求求你,佔領我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章 榮歸桑梓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暴虐之輩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八十三章 朝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戰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小姨子過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聯姻第二百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爛泥灘第一百七十三章 俯首認錯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駐軍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一章 雨夜傾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赴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松贊干布的算盤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風雪攻勢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雄心再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極宮外第一千零三章 局勢危急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李二要上天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軍也別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往日情,今日怨(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迂迴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左衛大營第一千零三章 侯爺身受重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齊王妃獻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生死一線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4604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無人問津第六百五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文官反擊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少府監與狗,不得入內(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第4275章 艱難任務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不拋棄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希望的種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分化制衡
第九百零三章 房俊立碑,先到先得!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蘇毗羊雄第八百二十一章 借貸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妻妾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炸燬城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兩情繾綣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你得跟你父皇學呀!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九百三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釜底抽薪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底線試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弔唁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留中不發第4520章 脫離掌控第三千五十六章 軍心如嶽第六十六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兩千八十四章 封建天下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城下歸降第三十四章 哥的悲傷逆流成河第十七章 垂直管理第4506章 手足之間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雨中殺機(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李泰回京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有的人第一百零九章 警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許碰你媳婦兒!第七百二十六章 具裝鐵騎!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選拔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智商碾壓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爲官一任第六百三十九章 長安害蟲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唐人兇猛,當避其鋒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要這鐵棒何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威脅恐嚇第七百五十一章 險被識破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4553章 培養嫡系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求求你,佔領我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章 榮歸桑梓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暴虐之輩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八十三章 朝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戰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小姨子過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聯姻第二百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爛泥灘第一百七十三章 俯首認錯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駐軍第三千一百二十一章 門閥根基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一章 雨夜傾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赴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松贊干布的算盤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風雪攻勢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雄心再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極宮外第一千零三章 局勢危急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李二要上天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軍也別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往日情,今日怨(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迂迴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左衛大營第一千零三章 侯爺身受重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齊王妃獻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生死一線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4604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無人問津第六百五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文官反擊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少府監與狗,不得入內(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第4275章 艱難任務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不拋棄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希望的種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分化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