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

枝城,在粟特九姓胡中,它處於最東方,是九姓胡中僅次於康國的第二大國,因其國內多鵝卵型巨石而取國名爲石,尤其在都城拓枝城附近有一塊叫“法爾哈德”巨大的岩石,更是拓枝城的標誌。

唐顯慶三年唐廷正式確立石國都城拓枝城爲大宛府,以其國王屈昭穆爲大宛都督。

石國對於李慶安有一種特殊的意義,第一次攻打碎葉時,那支不堪一擊的石隊,還有那兩個爭奪王個的石國王子,甚至還有更早以前,那具被黃沙掩埋的石國人骨骸,在它身下,他發現了那顆燃燒着火焰的寶石,燃燒着的火焰卻讓李慶安想到了石俱蘭那熱情奔放的笑容,彷彿還在他眼前晃動,一次偶然的避遁,如飄落在脣間淡淡的紫丁香花瓣,佳人已去,卻讓李慶安一直難以忘懷。

河中的盛夏季節酷熱難當,浩浩蕩蕩的唐軍隊伍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行軍,士兵們騎在馬上,臉龐已被曬得黝黑,馬背上有他們行軍的革囊,每一名唐軍都配備着長矛、橫刀、圓盾和弓箭,他們揹着水壺,不時手搭在眉頭上向四周眺望,這片陌生的土地讓唐軍們充滿了好奇。

在隊伍的後面則是擡重大車,由數千輛平板大車組成,每一輛大車由三匹駱駝拉拽,車上滿載着糧草和各種軍用物資,三千唐軍騎兵護衛左右,這些擡重由寧遠國派來的一萬軍隊負責運送。這時遠方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爲首斥候校尉對李慶安高聲稟報道:“稟報大將軍,石國使者求見!”

“人在哪裡?”

“在十里外,未經大將軍許可,他們不敢近前

“他們?。李慶安問道:“來了多少人?”

“來了一百餘人,並帶來一萬頭羊,說是搞勞唐軍。”

李慶安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意,事到臨頭了,才趕來燒香,自召在碎葉整頓兵馬一個月,他們卻不來。以爲自己就止步於碎葉嗎?

“帶他們上來!”

斥候校尉答應一聲,調頭向草原盡頭而去,李慶安調頭問嚮導道:“拓枝城離這裡還有多遠

嚮導是名長年在絲綢之路上奔波的突厥商人,起了個漢名叫馬萬里。能口流利的漢語。

見李慶安問他,他便指着遠處一塊巨大的圓形岩石笑道:“大將軍看見那塊岩石沒有,它叫“法爾哈德”就是石國的標誌,離拓枝城還有約五十里,岩石旁邊便有一條河,叫金雀河,河水清澈甘甜,夏天時,我們一般都會在河邊宿營,天黑後趁涼爽趕路,明天天亮時正好抵達拓枝城。”

此時已快到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炎熱之時,李慶安聽他說得有道理,便下令道:“在前面河邊宿營,天黑後行軍!”

唐軍們一介。個都曬得無精打采,聽主帥下達了宿營的命令,衆人立復來了精神,加快速度向前方小河趕去。

李慶安騎馬經過這塊叫“法爾哈德,的大圓石,足足有後世的十幾層樓高,佔地二十幾畝,走近了才發現,它原來是一塊巨大無比的鵝卵石,而旁邊不到百步便是一條清澈的小河,看得出這裡原來是一條巨大河流的河牀,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河流已經消失,只剩下一條寬不足十丈的小河。

事實上李慶安並不知道,一千多年後。他的腳下便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著名的中亞大城塔什干。

唐軍已經開始在河邊休息,他們在河邊只休息半天,因此沒有紮營帳,只是就地休息,河邊擠滿了飲水的人馬,人喊馬嘶,熱鬧喧天,數十名騎兵則在上游巡視兩岸的情況,這是在河邊駐營的要點,防止有人投毒和攔截河水。

就在這時,遠方出現大片白色的羊羣,羊羣兩邊有騎手揮舞長鞭驅趕,在羊羣后面跟着數十名穿着黑色長袍的粟特胡人,這是求和的石國使者來了。

在河下游約兩裡處有一座木橋,很快,羊羣塞滿了木橋,紛涌而至,數百名唐軍騎兵飛馳着迎了上去,片刻,將十幾名黑袍男子帶到李慶安面前。

一名年長的白髮老者在李慶安面前跪了下來,後面全部跟着跪下,老者將一隻放有石國泥土的金盤高高舉起,用漢語高聲道:“大唐敕封順義王、石國吐屯特勒進獻石國土地予安西李大將軍。”

李慶安愣住了,他打量了老者一眼,問道:“你就是石國正王特勒?。

粟特諸國皆實行正副雙王制,也就是一國內有兩個國王,這種制度的起源不詳,石國也不例外,正王被稱爲吐屯,而副王被稱爲伊捺吐屯,伊捺在突厥語是小的意思,因此副王又叫小吐屯,目前石國的現狀是正王親大食,副王親唐,但今天來的卻是正王。

其實在大食東擴之前,石國無論正王還是副王都是忠於大唐,開元初年,石國正王莫賀咄跟隨北庭節度使蓋嘉運共擊突騎施蘇祿之子吐火仙,在碎葉大敗敵軍,立下功勳,被唐廷封爲石國王,加特進,賜旌節,次年又冊封爲順義王,現在的正王特勒便是莫賀咄之子,繼承了他父親的封號順義王。

事實上,特勒今天不過五十餘歲,,“土了場大病幾乎死尖,身體自虛弱,再加衛唐幹四,隨時會找他們清算大食舊賬,巨大的壓力使特勒不到一個月便須發盡白,今天他是親自來向唐軍請罪。

“奴就是正王特勒,無顏見天可汗節度使大將軍,請大將軍治罪”。

說完他將金盤放在地上。脫去黑袍,袒露着上身,背上插着荊條,這卻不是石國的傳統,而是特勒年輕時在長安時學來的漢人規矩,“負荊請罪”他脫去衣服,後面的隨從都一齊脫去了黑袍,跟國外一樣袒露着上身。

李慶安並不因爲他插幾根柳條在背上就把他扶起來,也不因爲他是石俱蘭的父親就優待他,他冷哼了一聲,厲聲道:“因爲大食人不在你身邊,所以你帶柳條和土地來請降,可如果大食人在你身邊,那你帶來的將是長矛和刀箭,是不是!”

特勒嚇得連連磕頭,含淚道:“奴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與天朝爲敵,實在是奴被大食人脅迫,被逼出兵,事實上石隊已經被大食人控制,出兵進攻碎葉都是大食人自己做出的決策,奴根本就沒有插手的餘地。”

如果李慶安沒有漢唐會的情報,他或許會相信特勒之言,但漢唐會的情報已經很清晰地告訴他。北庭第一次攻打碎葉時,石國並沒有受大食人脅迫,相反,當時大食正處於內戰,對遙遠的石國控制得並不嚴,當時大食只有一支孤軍駐防在北方的阿史不來城和擔羅斯城,由朱迪爾率領,無論是阿史不來城還是恆羅斯城,離拓枝城都較遠,當時的石國是完全自主的,但正王特勒卻派出一萬軍隊支援朱迫爾,而這一萬軍隊由他兒子遠恩率領,便是由他做出決策的鐵證。

李慶安望着這個滿臉淚水、外貌誠懇地老國王,他忽然想起了歷史上高仙芝曾經做過的事,高仙芝和今天他一樣,率軍來討伐石國,以和談爲名,將石國國王特勒及其貴族騙出城,全部虜獲,然後縱兵洗劫了拓枝城,至於高仙芝爲什麼要這麼做的原因,歷史上卻沒有交代,現在李慶安明白了,高仙芝一定是和自己一樣。看透了石國國王的虛僞。

他淡淡一笑道:“事情不是一兩句話便能說得清楚,也不是你把土地象徵似的給我,我就能控制石國,這次我來石國,是要徹底解決一些遺留問題,不過有一點你放心,我手下的唐軍不會屠殺普通平民。具體該怎樣處置你,進都城後再說。”

說完,李慶安一揮手,“把他們帶下去!”

康國都城撒馬爾罕,河中地區最大的襖教神廟前,數千名大食士兵正在拆毀光明神阿胡拉馬茲的巨大雕像,高達二十丈的神像氣勢威嚴,雙手託向太陽,這座神像是襖教在慄特的最後一座神像,和神廟一起是河豐襖教最後的聖物,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每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在地平線上升起時,巨大的廣場上都會有數十萬來自各地的襖教教徒就會虔誠地跪拜神像,甚至有教徒遠至波斯而來

在幾十年的伊斯蘭教東征中,由於這座神像象徵意義非凡,因此被屈波底作爲穩定河中局勢的一種手段,一直保留至今,但今天,阿拔斯王朝在鎮壓了什葉派和襖教教徒起義後,作爲懲罰,曼蘇爾下令拆毀神廟和神像。

數十根百丈長的鐵鏈套住了神像的頭頸和腰部,數千大食士兵和數百匹駱駝一起用勁拉扯,神像便開始搖搖晃晃地動了起來,最後在一陣尖叫和吶喊聲中,神像轟然倒下,激起了幾十丈的塵土,神像斷裂成數十節,立刻有幾百名神廟的長老和教徒衝破警戒線,哭喊着撲上去,撫着神像放聲痛哭。

但神像倒下只是一介。序曲,大規模的拆除神廟行動開始了,數千大食軍蜂擁而上,用鐵搞和撞木開始撞擊神廟的圍牆,躲在神廟中的教徒們紛紛逃出,現場一片混亂。

曼蘇爾坐在三裡之外,目光冰冷地望着巍峨的神像,他心中充滿了失落和惱怒,在幾個月前,他從波斯拜火教那裡得到確切消息,阿拔斯哈里發想要的光明之眼早在四百年前便已經秘密送到撒馬爾罕的神廟供奉。

但在一個時辰前,大食軍隊徹底搜查了神廟的每一個角落,都沒有找到那塊火焰寶石的下落,換而言之,它已經不在神廟內了。

隨着神像的轟然倒下,他的心中略略得到了一絲平衡。

這時,一隊士兵押着兩名襖教長老而來,一名軍官躬身稟報道:”

殿下,據說他們知道光明之眼的下落

“是嗎?”曼蘇爾目光銳利地盯着其中一人,“那塊寶石的下落,你們知道?。

兩名長老跪了下來,垂淚道:“神像已經倒了,只求殿下不椎毀神廟。我們就實言相告

曼蘇爾冷笑一聲,“居然還敢和我討價還價?說吧!寶石在哪裡?或許我會饒你們一命。”

兩名長老對望一眼,痛苦地說道:“寶石早在三十年前屈波底將軍攻克撒馬爾罕時便被送走了,目前在石國

“石國?”曼蘇爾惱怒起來,呵斥道:“你們還敢騙我!”

“我們不敢欺騙殿下,寶石一直被石國國王收疵…是當年米明使者護送嘗石西去的女書六”一名長老將一冊發黃的文書遞上,曼蘇爾翻開文書,上面用粟特文詳細地記錄了三十年前聖物光明之眼被護送到石國的過程,並有石國國王接收聖物的印章。

曼蘇爾相信了,不過他卻對這冊記錄文字的紙很感興趣,他早就聽說遙遠的東方是用紙來記錄歷史。可以大規模地傳播文化和藝術這一次他來東方,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要學會造紙之術。

歷史上。曼蘇爾是阿拔斯帝國的真正奠基者。他在底格里斯河下游修建了巴格達城,阿拉伯的文化藝術在他統治下得到了極大地繁盛,這一刻,他的注意力轉到了紙上。

他將文書一合,淡淡一笑道:“好吧!我就不提光明之眼了,如果你們能告訴我,如何能造出這種紙,我就暫時保留你們的神廟。”

兩名長老愣住了,從寶石一下子跳到造紙上,這個殿下的思路也未免太快了,其中一名長老忽然想起一事,連忙道:“我倒有個造紙的線索。”

“說!什麼線索?”

長老想了想便道:“去年在呼羅珊以東,大食軍和唐軍發生了一次戰役,當時穆斯林將軍俘獲了一千餘唐軍。便是安置在撒馬爾罕,裡面有不少工匠,我們神廟曾經僱來十幾名唐軍畫匠替我們繪圖,我記得其中有人說,他們會造紙,殿下可以去找他們。”

曼蘇爾喜出望外,此刻火焰寶石被他拋在了腦後,他急忙問道:“這些戰俘現在在哪裡?”

“這個我們不知,要問穆斯林將軍。”

“我知道了!”

曼蘇爾心情愉悅,他站起身一揮手道:“傳我的命令,暫停拆毀神廟!”

曼蘇爾翻身上馬,在數百隨從的簇擁下快速向城外軍營而去。而神廟被保住了,廣場上一片歡騰,大食士兵陸續撤離了神廟。

這時,兩名長老迅速來到廣場西面,十二名黑衣聖女正跪在神像前祈禱。

“俱蘭!”一名長老喊了一聲,聖女中站起一人,她摘下面巾,正是石國的公主石俱蘭。

“長老,有什麼事?”

“你隨我來!”

石俱蘭跟着兩名長老進了神廟,來到一間密室,一名長老低聲道:“把光明之眼給我。”

聖物光明之眼在俱蘭身上的秘密,只有他們三人知道,石俱蘭取出一隻貼身的皮囊,從皮囊中拿出了李慶安給她的火焰寶石,遞給了長老。

長老將寶石放在桌上,跪下了下來,在淡淡的燈光映照下,寶石內有火焰熊熊燃燒,彷彿一隻詭異的眼睛。

“阿胡拉馬茲主神啊!保佑你們信徒吧!”

他們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禱着,唸完一卷經,一名長老將寶石鄭重地交給了俱蘭,道:“我們只能騙曼蘇爾一時,他很快就會知道真相,神廟估計是保不住了,爲了保住這最後的聖物,你帶着它立刻返回石國,願阿胡拉馬茲主神眷顧你。”

“願阿胡拉馬茲主神眷顧你!”

城外的軍營內,大食呼羅珊總督穆斯林默默注視着地圖,在他身後,站着大將齊雅德和網從碎葉逃回的薩烏德。

唐軍佔領碎葉的消息他早已經知道了,但唐軍換主將的消息他纔剛剛知曉,去年他擊敗高仙芝後便知道着朝還會入侵碎葉,爲此他派出探子裝扮成商人去收拾高仙芝的情報,他的性格、愛好、習慣等等細節,他都收集到了大量的情報。

可是唐軍換將後,意味着他幾個月的努力全部付之流水,對這個新來的主將他一無所知。

“總督閣下,這個李慶安我知道一點。”身後的大將齊雅德低聲道。

“嗯,你說吧!”

“我的手下有幾名從前年碎葉戰役中逃出的士兵,他們說這名主帥很擅長使用弓箭,他本人就是一名箭求高手,朱迪爾就是在戰場上被他一箭射死,所以我們應該在防禦弓箭方面下功夫。”穆斯林嘆了一口氣道:“從去年俘獲的唐軍手中,我得到不少唐弓,確實非常犀利,可惜他們無人會製作,而且他們鎧甲也很結實,看得出唐軍將是一支強勁的對手,甚至還強於拜占庭,我們不能調以輕心,對付唐軍,我決定使用拜占庭的馬其頓方陣,你要加快練!”

“卑職明白,已經在着手練,快結束了。”

穆斯林點點頭,又對另一名大將本侯梅德道:“我很擔心石國沒有能辦執行我的策略,你率三千輕騎兵立剪趕去石國,如果去晚了,也不要急着回來,直接駐防在北方的擔羅斯城,如果唐軍有繼續西進的趨向,你就發兵阿史不來城,逼迫唐軍回援,明白了嗎?”

“是!卑職遵令。

就在這時,門口有人稟報:“總督,曼蘇爾殿下來了!”

阿布穆斯林吃了一驚,他急忙收起地圖,對幾名大將道:“你們記住,千萬不能對他透露碎葉已失的消息。”

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371章 慶安有後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4章 拔煥之旅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15章 並非盜賊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236章 攻取石國(下)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43章 小露鋒芒第10章 又見小娘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24章 老兵遺孤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577章 河北壯士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624章 嶺南之軍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605章 裴相之死(下)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353章 僵而不反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2章 石國來客第405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52章 慕名請客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589章 楊氏姐妹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93章 東市失火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94章 沉香夜宴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69章 花府大宴(二)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16章 危機重重第155章 祿山斷爪第96章 家中遇盜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652章 渤海王子
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371章 慶安有後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4章 拔煥之旅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15章 並非盜賊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236章 攻取石國(下)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43章 小露鋒芒第10章 又見小娘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24章 老兵遺孤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577章 河北壯士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624章 嶺南之軍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605章 裴相之死(下)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353章 僵而不反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2章 石國來客第405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52章 慕名請客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589章 楊氏姐妹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93章 東市失火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94章 沉香夜宴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69章 花府大宴(二)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16章 危機重重第155章 祿山斷爪第96章 家中遇盜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652章 渤海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