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貨幣戰爭(下)

老管家將王元寶領到書房前,低聲囑咐他道:“老爺心情不好,不要亂說話。”

“多謝了!”

“老爺,王元寶來了。”

“進來!”

王元寶深深吸了一口氣,快步走進書房,給張筠跪下道:“草民王元寶,參見張相國。”

或許是想到了王元寶送的重禮,張筠臉色稍微和緩一點,便一擺手道:“請坐吧!”

雖然王元寶口口聲聲說張筠是他的後臺,但實際上張筠本人並不承認,他是翰林大學士出身,是大唐文壇領袖,他怎麼可能承認自己和一個商人有密切的關係呢?

但王元寶這樣闊綽的大商人又是他所需要的財源,因此,張筠便一直讓自己的兒子和王家往來,他本人是極少會見王元寶,像今天讓王元寶進他書房,更是前所未有。

王元寶心中也是激動異常,張筠居然請自己進他的書房,這可不是一般的榮耀,他一下竟忘了來意,激動得結結巴巴地恭維道:“張相國不愧是大唐第一相,這麼晚還不忘國事。”

張筠明明在看書,和國事何關?王元寶的馬屁拍得牛頭不對馬嘴,什麼大唐第一相國,他既非右相,也非左相,哪裡第一了,當然,他的資歷最老,可就是這樣,如果是李慶安恭維他,他或許會怡然自得,可偏偏是個滿身銅臭的商人恭維他,張筠不由眉頭一皺,有些後悔讓此人進自己書房。

“你有什麼緊急事情就說吧!”

王元寶不敢再多話,連忙道:“回稟張相國,今天李慶安派人來找小人。”

王元寶便將胡云沛來找他之事,一五一十地說,但卻隱瞞了他的獲利,最後道:“他要用銀元來大量購買銅錢,我們懷疑和朝廷要發行新銀錢有關,市面上銅錢不足,新銀錢恐怕難以上市,事情緊急,小人連夜向相國稟報。”

張筠越聽越驚訝,此時他已經把李隆基甦醒一事放到一邊了,他滿腦海中就想一件事,李慶安到底要做什麼?

張筠是何許人?做了十年的戶部尚書,他怎麼可能不懂李慶安劍指何處?他明顯是在教訓李豫奪取河西一事,甚至是在逼李豫讓步,或者他深謀更遠,如果李慶安真的大量購入銅錢,李豫發行銀錢一事,恐怕失敗的可能就會很大了。

如果李豫新錢法失敗,那麼他招募二十萬新軍的計劃就會破滅,時間再拖下去,他在軍事上就會面臨極其不利的局面,不說安祿山,就是其他三王也會相繼發難,他們不會允許李豫在皇位上呆得太久,在李豫主張發行新錢上,張筠的心態比較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李豫失敗,使他無募兵之能力,但另一方面,他又樂於見到因發行新幣而造成民怨沸騰的局面,這就給其他三王帶來了問責君王的藉口。

張筠心中矛盾,沉默不語,這時旁邊的張垍卻忽然問道:“你說那個人拿李慶安的十六號金牌來見你,你見過他嗎?”

王元寶搖了搖頭,“我是第一次見他,而且邢縡也是第一次見他,此人很神秘,只知姓胡,不知其名,也不知身份,而且明天他已經不願意再見我了。”

張垍沉吟一下,便對張筠道:“大哥,我懷疑此人就是漢唐會的頭目,大哥還記得李慶安身份暴露一事嗎?他在中原有個秘密組織。”

“這個人不重要,就算重要,你也找不到他了。”

張筠嘆了口氣道:“他不會再露面,二弟,不要關注這個人,要關注事件的本身,李慶安要和聖上較勁了。”

“就兌換百萬貫錢,大哥把這件事看得太重了吧!”

張筠搖搖頭,對王元寶道:“王東主請暫時迴避一下吧!”

王元寶知道他們兄弟有機密要談,自己外人不能在場,他連忙起身退了下去,書房裡變得十分安靜,張筠揹着手在房間裡慢慢地踱步,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他低沉着聲音道:“其實聖上發行銀錢我也不看好他,就算沒有李慶安,安祿山、蜀王、吳王他們也會出手破壞,發行新錢不是一天兩天之事,他此舉不得人心,早晚必遭失敗,其實我擔心的不是這個。”

“那大哥擔心什麼?”

“我很擔心李慶安的後手!”

張筠無奈地嘆息一聲,緩緩道:“他這次大量買進銅錢,好像看似要和聖上對抗,其實不然,他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此。”

張垍驚訝道:“難道他不是爲了阻擊聖上的新錢法嗎?”

“他爲了阻擊新錢法沒錯,不過如果你的眼光就此停步,那你就把李慶安想得太簡單了。”

張筠冷笑一聲道:“他的真實目的是要控制住大唐的錢幣,用他安西的銀元最終取代開元通寶,或者以安西銀元爲主,開元通寶爲輔,這件事不是今天才出現,好幾年前他便這樣做了,一步步在穩步推進,我一直在觀察,聖上也發現了這個苗頭,因此他策動了河西事變,想堵住李慶安銀元東進之路,李慶安當然不甘自己的計劃失敗,反擊是必然,正好這個時候聖上要發行新銀錢,這件事便成了李慶安反擊的突破口,這次李慶安若反擊成功,朝廷再無能力阻攔安西銀元進入中原,大唐錢幣遲早被安西控制。”

張垍聽得心驚不已,他急道:“大哥既然發現了李慶安的天大陰謀,爲何不阻止他,這恐怕對我們不利。”

張筠的目光又投向窗外,他似乎又在沉思,但他的眼中分明露出了一絲嘲諷地笑意,他回過頭,瞥了一眼兄弟道:“我希望你明白三件事,第一,什麼事不經深思熟慮,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輕易言反對或者支持,這就是你一直成不了相國的根本原因;其二,李慶安的銀元攻勢誰也阻攔不了,原因很簡單,因爲大唐民衆都喜歡安西銀元,甚至連你,不也一樣喜歡嗎?朝廷的銀錢爲什麼會成爲垃圾,當時誰種下的苦蔓,現在就該誰嘗苦果,天道輪迴,報應不爽;其三,我也同樣希望聖上的新錢法失敗,他若不失敗,那我幾時才能復出?”

“那大哥的意思是.....”

“很簡單,我們要促成王元寶和李慶安的合作,然後我們不聞不問,靜觀其變。”

這天一早,長安東市和西市的安西櫃坊同時關門歇業了,櫃坊內的錢物都已搬空,掌櫃和夥計不知所蹤,整個櫃坊已經成爲一座空宅,片紙不留。

消息傳開,兩市的商人們蜂擁而至,很多人都在安西櫃坊內存有不少錢,他們急得要發瘋了,如果安西櫃坊倒閉,他們問誰要錢去?

西市安西櫃坊的大門前已是擠得裡三層外三層,商人們急得大喊大叫,拼命向裡面擠去.

在大門上貼着一張停業佈告,有人高聲念道:“由於內部整理,各地安西櫃坊將同時停業兩個月,一些未盡事宜,暫委託王寶記櫃坊辦理,凡在可在安西櫃坊存錢客商,可憑安西櫃坊之櫃票和留押信物,前往王寶記櫃坊兌取存錢,王寶記櫃坊將以安西銀元足額支付,或者靜候櫃坊復業,事出倉促,不敬之處,請各位客商多多包涵!”

得知王寶記櫃坊可兌錢,商人又調頭向不遠處的王寶記櫃坊飛奔而去,片刻,便將櫃坊大門擠得水泄不通,叫喊聲響起一片。

儘管王寶記櫃坊已經有準備,但大量趕來取錢的客商還是令王寶記的夥計們忙得焦頭爛額,這也難怪,安西櫃坊是長安第二大櫃坊,由於它能兌換安西銀元,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去存錢,僅長安一地,存錢量便達四十餘萬貫,安西櫃坊每晚夜行,足足用了十天才搬空了庫中存錢,安西櫃坊臨時關閉,擠兌風潮驟起,數千名聞訊趕來的客商,幾乎要將東西兩市的王寶記櫃坊擠爆。

面對洶涌而來的兌現人潮,王寶記的夥計和掌櫃們在拼死捍衛他們的利益,劉掌櫃的聲音都喊啞了,“一貫三百文,對!一文錢都不能少。”

銀元的大量供應,使銀元對銅錢的比值一度跌到一比一貫二百五十文,但王寶記絕不肯讓步,一貫三百文,要麼別提錢,‘譁!’白花花的五百枚銀元滾落入袋中,沉甸甸地交給一名提錢人,提錢人拼命擠到一個角落,掏出一枚枚銀元猛地吹氣,放在耳邊細聽,直到眼角露出眉開眼笑,提錢人這才扛着錢袋擠出了店外。

安西櫃坊關門和王寶記櫃坊發生的擠兌案對長安的商人來說,儘管也如戰場般生死搏殺,但對於大部分長安人還只是一件小事,遠不如風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讓人感興趣,而同一天發生在平康坊碧鳳樓,名妓朱雪娘從良嫁給相州才子周正濤的事件纔是轟動一時,把長安人的眼球全部吸引過去。

王寶記櫃坊的擠兌戰爭還在風起雲涌,但圍觀的路人已經陸續散去,都跑去酒肆打聽朱雪孃的故事了,離西市王寶記櫃坊約兩百步外,有一座三層樓的酒肆,叫歸去來兮酒肆,中午時分,這裡擠滿了用餐的客人,也有從王寶記櫃坊搶錢歸來的勝利者,喝杯小酒來慶祝自己的勝利,酒肆中喧嚷無比,絕大多數人都在談論朱雪娘從良一事,朱雪孃的容顏舞姿、嬌柔身段,幾乎要被人神話,甚至朱雪娘有沒有接過客一事,酒客們也爭得面紅耳赤。

但在三樓的一間雅室裡,卻談論着和朱雪娘從良毫無關係的話題,房間裡一共有三人,一人便是安西在中原的情報頭子胡云沛,坐在他旁邊的,是禮部員外郎苗奕,苗奕是碎葉漢人,開元年間舉家遷回中原,他也是漢唐會成員,是漢唐會中在朝廷爲官的少數官員之一。

而坐在他二人對面是少府監的冶署丞鄭少遊,冶署丞只是一名九品芝麻小官,輔助管理熔鑄金銀銅鐵等事宜,他的官職雖小,卻掌握着這次李豫發行新錢的一些關鍵信息,從他們三人的坐姿便可看出一些端倪,胡云沛靠在軟褥上,顯得放鬆悠閒,掌握着這次談話的主動,而苗奕爲旁觀陪襯,不停端起酒壺給二人勸酒,居中調解氣氛,至於鄭少遊則神情緊張,不時摩挲着手掌,身體微微向前傾,全神貫注地聽着胡云沛的每一句話。

胡云沛在會見鄭少遊之前,已經派人詳細地調查了他的家世背景,他的母親七十歲了,還有一個病臥在家的大哥,下面又有三個年幼的子女要撫養,全家就靠鄭少遊的一點俸祿度日,朝廷欠俸兩年,使他家幾乎陷入絕境,一點田產也賣掉了,現在就靠他妻子給人洗衣度日,而且鄭少遊曾經偷拿過邊料銀而被抓住,上司因憐憫他而沒有處罰他,但他的年度考評卻因此得了下下,升職無望,罰俸三個月,憑這些信息,胡云沛便判斷出這個鄭少遊是容易爭取之人,而且不能給他太多的好處,給得太多反而會嚇着他。

“李大將軍是善待手下之人,且用人不疑,鄭署丞應該也知道石堡城之戰吧!在那一戰陣亡的所有將士,大將軍至今還在撫卹他們的家人,一個也不少,來安西的,給予土地且免稅,不願離開家鄉的,則按月給錢米供養,所以他手下之人,大多願意爲他效死命,這些話我也不想多說了,這樣說吧!如果鄭署丞願意爲大將軍效忠,我們每個月按安西四品官員的額度支付給鄭署丞俸祿,另外再一次奉送鄭署丞三千銀元,鄭署丞以爲如何?”

鄭少遊內心的狂喜已經按耐不住,他怎麼會不願意,家裡一貧如洗,一家老幼嗷嗷待哺,現在得到了三千銀元,那可價值三千九百貫錢啊!還有每月的厚祿,他的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此刻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效忠慾望,莫說爲李慶安效力,就算讓他去死,他也心甘情願。

“需要我做什麼,胡先生請儘管開口。”

胡云沛見他已經投誠,便微微一笑道:“其實我們的要求很簡單,每隔三天,你要寫一份關於朝廷鑄錢的報告,然後會有人來找你,如果有緊急情況,你也要及時稟報。”

“這沒有問題,我一定會照辦!”

或許覺得自己得錢太容易,有些難爲情,鄭少遊又道:“其實我和鑄錢署的張署丞關係極好,如果胡先生需要,我可以幫忙聯繫。”

話說出口,鄭少遊便後悔了,這會毀了他的機會,他心中頓時忐忑不安起來,但胡云沛似乎沒有聽見他的建議,他在注視遠處王寶記櫃坊的擠兌人潮,回頭淡淡一笑道:“我現在想知道,朝廷的新銀錢已經鑄造了多少?準備什麼時候發行?”

鄭少遊精神一振,這件事他倒知道一二,他連忙道:“新銀錢已經鑄造了二萬貫,按一比五十算,這就是一百萬貫錢,如果先生需要,我可以弄兩枚出來。”

“可以!那幾時發行?”

鄭少遊想了想道:“具體發行日期我不知道,但我已得到通知,五天後,也就是十一月初八,第一批二萬銀錢將正式出庫,我們需要到場做最後的驗檢。”

“五天後!”

胡云沛有些得意地笑了,這和他從其他渠道得到的消息完全吻合。

大明宮紫宸殿的御書房內,李豫正在聽度支郎中第五琦的彙報,正午的陽光灑進房間,使房間變得格外溫暖,李豫聽着彙報,不覺有些走神了。

這兩天他的心情頗爲複雜,喜憂參半,喜是父親不再過問他的政務,河西事變後,他因爲沒有按照父親的計劃去做,兩人大吵一場,結果便是父親從此不再過問朝中之事,募兵之權也交還給了他,彷彿就是徹底甩手不管了,這讓李豫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可父親之事剛去,他祖父,也就是先帝李隆基卻又甦醒了,儘管現在狀態還不好,還不能說話,但畢竟他已經醒了,這就讓李豫的心中又變得沉甸甸的,彷彿加了一塊鉛石。

他的東宮之位雖然是皇祖父所定,但他登基卻沒有得到皇祖父同意,沒有皇祖父的退位詔書,甚至宗室也沒有同意,再退一步,連視同先帝皇后的楊貴妃也沒有表態,只是被大臣們擁戴上位,這樣,在法理上就有所欠缺,這也是蜀王、吳王和荊王一直不肯承認他的主要藉口,他們對天下人宣佈,聖上並未退位,小子安能登基大統?

實際上,三王的指責多少有點道理,按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他先作爲皇儲監國,等先帝真正駕崩了,他才能正式登基,而偏偏皇祖父得了那種生死不知的病,如果他二十年不醒,自己還要監國二十年不成?

正是在這種考慮下,他答應了大臣們的請求,正式登基爲帝,他唯一的期望就是皇祖父永遠不要醒來,或者就此死去,他父親不久前也暗示過他,已經半年過去了,可以讓皇祖父病逝了,就在李豫遲疑之時,皇祖父卻忽然醒來,這樣一來,大唐實際上就有了二帝,這將是一件極爲尷尬之事。

“陛下!”

戶部侍郎裴旻剛要發言,卻發現李豫有些走神了,便小聲地提醒他,李豫一下子醒悟,便歉然地笑了笑道:“裴愛卿請說!”

御書房中除了第五琦和戶部侍郎裴旻外,還有右相楊國忠、少府監楊慎餘,以及翰林大學士李泌,他們正在最後決定新銀錢發行的具體措施。

自從李豫決定發行新銀錢之日起,便遭到了不少重臣的反對,尤其戶部侍郎裴旻的反對最爲強烈,他三次上書李豫,指出這是典型的殺雞取卵的行爲,雖然眼前可以獲得一定的錢財,但這獲利是剝削民衆所得,會嚴重影響朝廷的幣制信譽,會造成物價飛騰,民不聊生,與他呼應,刑部尚書李硯也指出,兩年前的銀錢氾濫使米價翻了一番,許多中低層民戶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再發行劣銀錢無疑雪上加霜,甚至會引發民變。

在大臣們的一再反對下,李豫不得不作出讓步,一是減少發行量,將預定的三十萬貫銀錢減少爲二十萬貫銀錢,比值從原來的一當五十,減少爲一當三十,並將第二批鑄造銀錢的含銀量稍加提高爲銀三銅五鉛二,這樣,就基本上符合了正常一比十的銀錢比例,在李豫作出讓步後,政事堂最終批准了銀錢的發行計劃。

發行時間早已定下,就在十一月初八,也就是五天後,正式發行新銀錢,這個發行銀錢的時間十分絕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以防止事先泄露消息,造成市面混亂。

但此時,又出了一個新的問題,戶部侍郎裴旻反對先發行第一批銀錢,因爲第一批兩萬貫銀錢是按照銀一銅六鉛三的比例做成,一文銀錢的含銀量太低,如果是一比十,還勉強符合正常的銀錢比例,但李豫卻堅持按照妥協過的一比三十的比例,堅決不肯再讓步。

“陛下,臣很擔心一旦新錢在民衆心中造成惡劣影響後,再發行第二批新錢恐怕不會有人再相信了,陛下,不可大意啊!”

這時,第五琦卻道:“陛下,臣和裴侍郎的想法有些不同,臣調查過,其實不管是新錢還是舊錢,民衆都不願意,因爲前兩年的劣銀錢氾濫害慘了民衆,除非是效仿安西發行足量銀元,但我們辦不到,要麼就是發行大錢,以一當五十,臣以爲這還不如發行銀錢,因爲第二批銀錢發行後,大家便會漸漸地發現,含銀量也不低,這樣疑惑就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所以無所謂先發後發。”

李豫想了想,又問楊國忠道:“楊相國的意見呢?”

“臣支持第五郎中的看法。”

楊國忠對發行銀錢一事並不是很熱心,從前那是張筠的地盤,而現在張筠雖然不在,但他的心思卻全部放在下月開始的官吏調整之上,今天李豫詔他來討論發行銀錢,他也是勉爲其難。

楊國忠之所以支持第五琦,其實和銀錢本身一點關係沒有,而是因爲他不喜歡裴旻,裴旻是李慶安的妻舅,從前的東宮黨人,曾經和他的關係很僵,他還記得當年裴旻曾經在李隆基面前彈劾過他楊國忠私養別宅婦,使他被李隆基狠狠訓斥一頓,他心愛的小妾也被迫送人,那件事使他對裴旻一直耿耿於懷,所以,只要裴旻反對之事他就堅決支持。

“臣也認爲銀錢不在乎新舊,需要時間來讓民衆慢慢適應,裴侍郎屢屢阻撓陛下的籌錢大計,我看是另有隱情吧!”

說完,他瞥斜睨着裴旻,目光中充滿了冷笑,他有必要提醒聖上,裴旻可是李慶安的妻舅。

“楊國忠,你休要血口噴人,聖上剛剛即位,爲天下黎民所盼,我是爲維護聖上的名聲,哪有什麼隱情?”

裴旻向李豫深施一禮,“陛下,臣忠心耿耿,一心爲國,請陛下明鑑。”

“裴侍郎誤會了,楊相國沒有其他的意思,不要往心裡去,朕知道你忠心耿耿,沒有怪你之意。”

話雖這樣說,李豫確實一下子想起了裴旻是李慶安的妻舅,他心中有些不舒服起來,他沉吟一下,又問李泌道:“先生的意思呢?”

李泌其實是支持裴旻的意見,但有一點裴旻卻不知道,那就是李隆基已經甦醒了,如果李隆基恢復健康,而李豫還是這麼弱的話,李豫就會陷入極端被動之中,李隆基未必準他再募集軍隊,所以必須要在李隆基恢復健康之前,十萬火急地招募一批忠於他軍隊,而這就需要錢,如果等第二批含銀量高的銀錢鑄造出來,那至少要一個多月以後了。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李泌主張立刻發行銀錢,強制兌換一批銅錢招募士兵,然後等第二批銀錢出來後,再收回第一批銀錢,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會稍微緩和一點。

李泌便點點頭,“鑄好第二批銀錢的時間太長,恐怕會生變故,臣同意第五郎中的建議,按照原定計劃日子發行新銀錢。”

李泌的態度無疑給李豫吃了定心丸,他見裴旻還要說話,便一擺手打斷了他,用一種絕不容反對的語氣道:“發行銀錢,朕一而再、再而三地徵求了大家的意見,該做的讓步也做了,現在只剩下五天,朕不想再做任何改變,任何方案朕都不會再接受,就此決定,照原計劃發行新銀錢。”

說完,他目光嚴厲地注視裴旻,等待他的表態,如果他再敢言一聲反對,就立刻罷免他,裴旻暗暗嘆了口氣,其實他還有個方案,那就是先從大櫃坊借錢應急,等第二批銀錢鑄造完成後,用它還給櫃坊,總之第一批銀錢絕不能發行,應該回爐重鑄,可惜,他沒有機會再提了。

“臣遵旨!”

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36章 阿弩越城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97章 慶王李琮第93章 東市失火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23章 分配不公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99章 武舉考試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336章 不速之客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43章 小露鋒芒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78章 太子李亨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13章 內室密談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6章 太陽寶石第76章 孿生姐妹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268章 風雲變幻(下)第35章 吐蕃公主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24章 老兵遺孤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1章 戍堡新丁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540章 光弼心機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17章 胡女多情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23章 分配不公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432章 三個條件
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36章 阿弩越城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97章 慶王李琮第93章 東市失火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23章 分配不公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99章 武舉考試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336章 不速之客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43章 小露鋒芒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78章 太子李亨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13章 內室密談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6章 太陽寶石第76章 孿生姐妹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268章 風雲變幻(下)第35章 吐蕃公主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24章 老兵遺孤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1章 戍堡新丁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540章 光弼心機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17章 胡女多情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23章 分配不公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432章 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