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計

7中計

王氏在丈夫的懷中,心中卻越發不安起來,但偏生又無法將心中的話說出口來,畢竟自己心中的懷疑沒有半點憑證,兩人在堂上坐了一會兒,此時已經時候已經不早,朱延壽吩咐下人準備酒餚歌姬,準備與王氏共同飲宴,也省得她老是疑神疑鬼的。

過了一會兒,僕役便上來通報酒餚皆備,朱延壽便延請王氏一同入席,一邊進食飲酒一邊觀賞歌舞。朱延壽曲意說些小話,想要逗的王氏開懷。王氏雖然心中仍有隱憂,但看丈夫這般體貼,也只得強自壓下心中憂慮。兩人酒過三巡,門外突然有親兵通報,淮南朱夫人有使者前來,朱延壽正欲吩咐將使者帶往書房,卻看到王氏臉上的擔心,轉念吩咐將使者直接帶到這裡來,待親兵退下後,朱延壽一面下令舞姬僕役退下,一面笑着對王氏道:“你莫擔心,無論何事某都會與你商量,等會姐姐使者趕來,你若有什麼擔心的,大可親自詢問便是。”

王氏見丈夫如此體貼入微,臉上露出笑容,福了一福道:“多謝夫君!”

不一會兒,那使者進得屋來,呈上書信,原來朱氏害怕自己弟弟多疑,又與自己丈夫已經有了嫌隙,若楊行密的使者先到,只怕朱延壽會起了疑心,發生衝突反而不美,便領自己家人帶三馬而行,日夜兼程,竟然比節度使中的使者還早到了一個多時辰。

朱延壽接過書信,剛看了幾行,臉上便是眉飛色舞,幾欲跳了起來,好不容易忍住性子看完了,便將那書信遞給一旁的王氏道:“夫人親看,果然是大王重病,姐姐修書來,要我趕快回廣陵去,也好護得她和外甥平安,莫讓淮南落入他人手中。”

王氏接過書信,細細看了一遍,臉色陰沉了起來,她對這事情頗爲懷疑,只是在信中偏生找不出一點問題來,便問道:“信中說大王重病,臥牀不起,你可知道具體發病時間,還有症狀?”

那信使乃是朱氏的親信家人,平日裡都是在內宅跟着朱氏行走的,見王氏問話,便一一將楊行密發病的時間,還有自己親眼所見楊行密的狀況說的明白。王氏在心中比對了半響,倒是沒有半點問題,可是心中還是有個聲音大聲的喊着:“一定有問題,這一切也太巧了,夫君若是去了廣陵只怕便回不來了。”正要開口勸說,朱延壽卻先開口說道:“夫人,你就莫要疑心了,這筆跡是模仿不來的,的確是我姐姐的親手所書的,姐夫去年便重病纏身,拖到今日發作也是正常的,莫非你還懷疑我親姐姐還會騙我不成?”

王氏道:“自然不會誆騙我們,只是這等事爲何吳王不由軍府中派人來,而是姐姐派人來,夫君你不覺得有些奇怪嗎?”

那信使答道:“大王也是有派信使來的,只是夫人讓在下出發時,叮囑過要快馬兼程而來,務必要搶在軍府信使的前面,使說是使君性情急躁,若是不信消息,起了衝突,反不爲美。”

朱延壽聽了那信使的話,大笑道:“夫人,這果然是姐姐的做法,若是旁人誆騙,也想不到這一節,你還有什麼疑心。”說到這裡,他轉過頭對那信使道:“你也辛苦了,先下去進食休息吧,再去領二十匹絹的賞。若是此事成了,你也出去帶帶兵,管一個縣的庶務吧。”

那信使聽了大喜,趕緊跪下磕頭謝恩,方纔退下。朱延壽取了一杯酒,一邊啜飲,一邊對王氏道:“娘子莫急,依我看,最多不過一個時辰,吳王的信使便要到了,那時真僞便知。”

王氏已是無話可說,可心中卻又是憂心又是煩躁,彷彿馬上便有大禍臨頭一般,卻又發泄不出,反手將衣袖一拂,將几案上的杯盞盡數掃落在地上,摔碎的滿地都是。一旁的朱延壽見了卻也不惱,只是笑嘻嘻的令下人給夫人換上新酒餚。過了一盞茶功夫,下面軍士又上來通報,說廣陵吳王府有使者趕到,朱延壽笑着看了妻子一眼,王氏卻是負氣扭過頭去一句話也不說。

“且讓他上來吧。”朱延壽此時心情甚好,又在杯中加了一杯酒,一飲而盡,不一會兒,廣陵使者進的屋來,呈上書信,朱延壽接過看罷,沉聲道:“你先下去進食休息,明日我們便出發。”

一旁的王氏見情況已經不可扭轉,起身來到朱延壽身前,斂衽拜了一拜,道:“夫君,你若要去廣陵,我也攔不住你,不過你須得聽我一言,你須帶壽州一半兵馬前往,畢竟你在廣陵也需要軍隊鎮住局面。”

朱延壽正待回答,那使者急道:“朱使君,我來時高掌書記曾經叮囑,說形勢緊急,若是調集兵士,耗費時日,只怕遲則生變。再說吳王病重的消息莫說其他外鎮將領,便是廣陵城中也沒有幾人知曉,若是帶兵前往,只怕剛離開壽州,其他州郡的將軍便發覺了。”

“你說的不錯,我自有安排,你先下去吧。”朱延壽點了點頭,待廣陵信使退下,他來到妻子身旁,將她拉了起來,抱在懷裡嗔怪道:“你怎的在信使面前說出這等話來,豈有帶大軍前往廣陵的道理,那豈不是叛亂嗎?莫非你現在心裡還信不過姐姐的消息?”

王氏搖了搖頭:“我確實信不過那消息,雖然我說不出什麼問題來,可你不覺得一切都太巧了,太順利了,吳王本來並不喜歡你,他出身低微,並無什麼有本事的兄弟子侄,卻將你這個妻弟派得遠遠的,遠離中樞,怎的突然又轉了性,讓你回廣陵,將一切都託付給你,事非常理即爲妖,我只怕你此行兇多吉少。”

“呸呸。”朱延壽吐了兩口唾沫:“你怎的說這麼晦氣的話,我那姐夫我還不知道,出身低微,辛辛苦苦的十幾年打下這麼大一片基業,恨不得把什麼都抓在手裡,誰也捨不得給,現在看自己身體突然不行了,兒子又不成器,周邊又沒有一個信得過的人,姐姐再一吹枕邊風,也只得找我了。他一輩子行事就這樣,脫不了當年的私鹽販子模樣,縮手縮腳,難看的緊。”說到這類,朱延壽哈哈笑了起來,語意中頗有幾分不屑。

王氏在丈夫懷裡,心裡卻越來越冷,見說服不了朱延壽,嘆道:“罷了,生在這世間,富貴不過是浮雲罷了,還不如粗茶淡飯,和你平平安安的過了這一生。你若一定要去,我也攔不住你,不過你鬚髮誓依我兩件事情。“

“好好,莫說是兩件,便是一百件我也依你。”

“第一件事,汝此去須將府中三百死士盡數帶去,須臾不可離開他們,若有情況不對的,立刻逃回壽州,片刻也不得耽誤。”王氏臉色鄭重,一字一頓的說。

朱延壽感到妻子的關切之意,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溫情,柔聲道:“我答應你,某此去去哪兒也帶着死士隨行,還有一件事情呢?”

“第二件事,便是你每日若是平安,便遣一人回壽州通報平安,若是信使未來,那便是你遭遇禍事,我與孩兒便也不活了,省得遭人凌辱。”王氏雙目緊緊盯着丈夫的面容,語音中滿是決絕之意。

朱延壽看着妻子豔麗的面容,一股酸澀在嘴中泛開,猛地一把將王氏抱在懷裡,猛地親吻起來。

數日後,朱延壽趕到了廣陵城,這幾日來,他按照妻子叮囑的,便是去茅房出恭,身上也披着軟甲,外面圍着十餘名全副武裝的死士,更不要說其他了,可以說是小心到了極點,幸喜也沒出什麼事情。一行人剛進了廣陵城,便直奔吳王府而去,到了府門,守門校尉看到朱延壽身後數百名全副武裝的軍士,臉色立刻黑了起來,上前道:“你們好不曉得事理,這可是吳王府,怎的帶着這麼持兵士卒來,莫非要作亂嗎?還不快退下。”

朱延壽雙眉一軒,正要令手下死士退下,自己帶四五名親信進去,可又想起妻子的叮囑,正猶疑間,那使者已經走到前面,和校尉說了幾句,回過頭對朱延壽道:“使君且莫生氣,待我進去與高掌書說說,再讓從人進去。”果然,那使者進去了半刻功夫,便看到一名綠色官袍男子出來,正是高寵對朱延壽拜了一拜,吩咐了守門校尉兩句,不一會兒,那校尉便讓開道路,讓朱延壽一行人進去了。

朱延壽進得門來,高寵走近低聲道:“大王病勢越發沉重,一日間也就有個把時辰是清醒的,便是昏睡中也是喊着使君的名字,幸喜趕上了。”

朱延壽聽到楊行密病勢這般沉重,雖然與他有些嫌隙,心中也不禁有些惻然。嘆道:“某家上次見姐夫時,雖然身體不豫,亦能騎馬快走,想不到不過年許便如斯沉重了。也罷,他現在在何處,我先去探望病勢,再去見姐姐不遲。”

“大王那日夜裡多飲了幾杯酒,感了風寒,第二日便病勢急轉直下,還好使君趕得及,不然廣陵百姓又要受苦了。”高寵說到這裡,嘆了口氣道:“前面那個拐口處,向左轉再走上百餘步便到了,那邊一旁有一個溫泉眼,大夫說病人多洗洗對身體好,自從大王發病後,便在那邊靜養。”

高寵說話間,便到了地方,只見是一件精舍,後面便是一片樹林,那屋子也不大,門開着,在外面便可以看見楊行密躺在榻上,旁邊有個十三四歲的丫鬟在侍候着。

朱延壽走了進去,高寵便在門口守候着,後面的死士也要隨行而進,高寵伸手攔住,笑道:“列位就不必進去了吧,這屋中除了大王,便是那個丫鬟,還有誰能傷的了朱使君。再說等會若是屋中說些事情,我們這些下屬聽到了也未必是好事。”爲首的幾人聽了也覺得有道理,便分遣手下圍在屋外守候,高寵反手將門掩上,站在一旁守候。

朱延壽進的屋來,只見楊行密躺在榻上,形容枯槁,鬚髮皆白,呼吸微弱,也就比死人都一口氣,心中生出一股兔死狐悲的感覺,不由得減輕了腳步。可不知怎的楊行密突然醒了過來,一雙眼睛渾濁不堪,盯着朱延壽的方向,看了好一會工夫方纔低聲問道:“是何人進來了,可是朱小舍兒由壽州回來了?”

小舍兒乃是唐時喊年輕男子的俗稱,以朱延壽現在官居三品的地位,在這廣陵能這麼喊他的也只有楊行密一人了,聽到這般舊時稱呼,朱延壽不由得覺得鼻頭一酸,快步來到榻前,抱住楊行密的手掌道:“姐夫,正是小弟回來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還好你趕上了,這下我也可以放心的去了。”楊行密話語中滿是欣慰之意,說到這裡好像一口痰卡住了,猛地咳嗽起來。朱延壽趕緊一面替楊行密拍背,一面回頭令那丫鬟去取蜜水來。

過了好一會兒功夫,楊行密方纔緩過起來,指着塌下的痰盂,顯然是要吐出口中的濃痰,朱延壽趕緊躬身去取痰盂,卻只覺得腦後一疼,便昏死過去,臨昏死下去前一刻,他腦海中閃現過妻子說過的一句話:“汝此去須將府中三百死士盡數帶去,須臾不可離開他們。”

楊行密站在地上,劇烈的喘息着,手中拿着一柄鐵如意,上面沾滿了紅白之物。朱延壽躺在地上,後腦已經塌陷下去,鮮血和腦漿正從破口處涌了出來。

“啊!”突然傳來一聲尖叫,楊行密覓聲看去,只見那名丫鬟雙目園瞪,掩口輕呼。地上滿是碎瓷,卻是方纔去取蜜水回來了,看到這般情景給嚇呆了。

106 反擊1138 老奴177 投奔257 怨望141 曲意上86 蕭牆1148 大進軍352 前夜229 萌生24 兵變71 進軍343 父子下46 茶市中171 奸雄113 謀亂24 駱知祥11 王自生2153 求親226 絕路13 短毛賊224 受降373 蕭牆180 拉攏176 投奔193 蕭牆7120 絕境128 亡故107 離間1185 趕回566 各懷心事1164 撞擊683 明堂60 山賊339 弒主30 歡宴126 尾聲173 蕭牆78 越州中8 投名狀24 駱知祥53 過江114 詭計338 崔珂66 死間上45 行動556 生死108 聯盟81 戰後1110 離間457 廣陵92 逆轉29 猜忌81 大戰3170 與兵133 逃生18 族滅上230 常州1149 鋪墊下53 楊劉3122 勸進3145 麻煩223 堤壩85 端漪212 序幕428 刺客120 絕境86 蕭牆170 進軍2119 喪子178 夜探111 恫嚇111 撤退49 驛站59 實情1 升官23 亂起9 若下茶112 血戰248 來客23 狡計277 越州上39 屠城下勸進216 龜船12 烏程寨下95 武勇都之亂266 死戰160 c刺客下115 詭計4118 車陣2243 螳螂與黃雀2102 結親12 王自生397 替罪羊157 逃走86 曲折上111 血戰156 賭鬥2 交鋒37 攤牌3
106 反擊1138 老奴177 投奔257 怨望141 曲意上86 蕭牆1148 大進軍352 前夜229 萌生24 兵變71 進軍343 父子下46 茶市中171 奸雄113 謀亂24 駱知祥11 王自生2153 求親226 絕路13 短毛賊224 受降373 蕭牆180 拉攏176 投奔193 蕭牆7120 絕境128 亡故107 離間1185 趕回566 各懷心事1164 撞擊683 明堂60 山賊339 弒主30 歡宴126 尾聲173 蕭牆78 越州中8 投名狀24 駱知祥53 過江114 詭計338 崔珂66 死間上45 行動556 生死108 聯盟81 戰後1110 離間457 廣陵92 逆轉29 猜忌81 大戰3170 與兵133 逃生18 族滅上230 常州1149 鋪墊下53 楊劉3122 勸進3145 麻煩223 堤壩85 端漪212 序幕428 刺客120 絕境86 蕭牆170 進軍2119 喪子178 夜探111 恫嚇111 撤退49 驛站59 實情1 升官23 亂起9 若下茶112 血戰248 來客23 狡計277 越州上39 屠城下勸進216 龜船12 烏程寨下95 武勇都之亂266 死戰160 c刺客下115 詭計4118 車陣2243 螳螂與黃雀2102 結親12 王自生397 替罪羊157 逃走86 曲折上111 血戰156 賭鬥2 交鋒37 攤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