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驪山

士兵們沒有畏懼,幾天的一同奮鬥,他們發現這些民夫其實也都挺聽話的,對自己這些當兵的很是尊崇。

再一想,若是自己當初沒有被挑選上,不也是會如同他們一樣,做個民夫!

友情談不上,但這個引子定了下來,日後自會慢慢成長。

民夫們對於士兵的感懷,要更加深刻。以往服徭役的時候,那些軍士,哪個不是兇狠狠的。還有那些個看城門的軍卒,進個城都要搜刮幾個錢。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第二軍這樣的軍隊,能夠不辭辛苦的幫助民夫加固河堤,真是從未聽說過的事情。

當然,對於軍隊的最高統帥者高誠,也更加的信服、敬畏!

什麼樣的將軍,出什麼樣的兵。

WWW¤тt kān¤co

這句話放在哪個時代,都不爲過。

沒有徵西大將軍,又哪裡會有這樣不欺壓百姓的兵?

民夫撤離的速度很快,畢竟後面那可是洪水在逼着。一大羣旱鴨子,對大水總有打心底的畏懼感。

當天下午,高誠便接到彙報,民夫已經抵達長安。正在長安接收物資,其後將會連夜趕往驪山。

隨後,第二軍將士開始撤離。

收拾好營寨內的兵甲器械,帶上民夫們帶不下的舟船,朝着長安而去。

抵達長安時,天色已經有些暗了。

留守在長安的人員不少,也有近萬人之多。衛戍部隊、侯府衛隊、衙役,長史府軍官、文吏等等。

“職下拜見君侯!”

龐柔上前,朝着迎面走來的高誠躬身一禮。

高誠虛扶一下,言道:“顯達不必多禮!”

“真沒想到啊,自元常率將軍府一衆人前往藍田穀後,留在長安的居然是汝龐顯達。好!這些天以來,處事顧籌,盡有條理。好!”

高誠沒有看到龐柔是如何處事,但在此緊急關頭,從未缺過堤岸處數萬民夫以及第二軍將士的任何補給、物資,這就是辦事的能力!

誇讚之語,高誠從來都不吝嗇。這不僅僅能顯示自己的愛才之心,還能讓下屬的進取心大增,不過費費口舌,何樂而不爲?

受到君侯誇讚,龐柔嘴角不禁洋溢出一絲喜意。但好在素養不低,急忙掩住心中喜悅,謙虛道來:“君侯謬讚了,柔有今日,多爲長史教導之功!”

“不必謙虛,元常是大才,治一關中委實屈才。其眼界自然也高,若非橫溢之輩,安能入其眼中。日後,多與元常走動走動,高某可不介意麾下再出一治國之才啊!”

“職下謹遵君侯教誨!”

聽了高誠的話,龐柔心思通明,略曉其中寓意,再度拜禮恭語。

“顯達,城內的人員,也都準備撤至驪山吧。”

高誠隨口安排了一句,轉頭望着空蕩蕩的長安城,感嘆一聲:“長安啊~”

“君侯,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此次大洪,必有天佑!”

龐柔當然知道自家君侯在擔心什麼,這是長安,是徵西將軍府施政發號的中心。以前王莽之亂時,就慘遭重創。現在面臨這百年難遇的大洪,若是沒抗住,那徵西將軍府恐怕就難辦了。

城牆倒是不怕,主要就是城內外的重要建築,類似舊明堂等有着巨大意義的政治建築,還有各種皇室宮殿羣。

這些在東漢二百餘年內,幾乎都沒有修繕過。面對大洪,鬼才知道能不能抗住。

要是沒抗住,那重建的代價太高了。而不重建的話,徵西將軍府的顏面也就丟了一大半了。

一個勢力政治中心的好壞,必然代表着其對外勢力的顏面!

高誠心中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想想歷史之上,曹丕爲啥要遷回洛陽?

許都在曹丕執政期間,非常繁榮,比之當時的長安、洛陽要強上不知多少倍。但,就是沒有這些具有歷史意義以及恢弘的皇家建築。

萬朝來夏,對於長安、洛陽皇家建築的震撼,遠遠超過了許都。

政治代表意義太重了!

還有後世的種花家,爲什麼選來選去,還是選了北京。

恢弘的紫禁城就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原因。

白宮厲害嗎?

厲害!

比的上紫禁城嗎?

一提北京紫禁城,就給天朝上國平白添了幾分光彩!

....

全員撤離,長安正式如同洛陽成爲空城。

噢,不對,洛陽現在還有着袁術的不少軍隊呢!

抵達驪山。

看着恢弘的皇家園林,綠深如海,風景秀麗多姿。

當真不愧崇峻不如太華,綿亙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爲舊居,媧聖既其出冶,周、秦、漢、唐以來,多遊幸離宮別館,繡嶺溫湯皆成佳境。

直入離宮,也就是驪宮。

民夫皆居於山腰處,第二軍將士則是擇要地駐守。

比如老君殿、老母殿、烽火臺等重要地區。只有千餘親衛,戍守在離宮之內,拱衛高誠安全。

至於會不會有人說僭越,高誠纔不在乎呢。

現在可不同往日,天下真正亂起來了,兩位小皇帝自己都快顧不上了,還顧得了離宮?

要不是因爲侯府住的時間長了,懶得再費勁,自己早就住未央宮了。

站在中央主殿的圍欄前,一目望盡驪山。

在北邊,那裡山丘突兀,此起彼伏。或許別人認爲那是驪山的正常形態,沒有什麼大不了。可高誠清楚的知道,華夏祖龍,就靜靜的躺在那裡。

秦始皇陵!

位於驪山北麓!

時代不同,訊息傳遞的限制,再加上始皇帝進入其中後,大多數知情人都被殺,也就導致幾乎沒有人知道始皇陵就藏在這裡。

裡面的陪葬財物非常豐富,還有更加雄偉的兵馬俑陣,還有建於地下的宮城...

擡頭看着清亮的夜空,一輪明月,在烏雲之中探出。

天色放晴,夜色也顯得更加清晰透徹。

唉~

老君殿、老母殿、始皇陵。

您三老的尊駕都在這裡,希望老天爺看在幾位的面上,別把自己整這麼慘吧!

第55章 波纔將兵第846章 勸言第16章 陣戰黃穰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363章 大練兵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728章 狀元城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436章 戰丹水第78章 連鎖反應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144章 歸營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396章 子弟軍第362章 議陣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528章 獻計第668章 失利第156章 退兵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901章 司馬懿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545章 鹽利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93章 無題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29章 御兵驅蠻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621章 諸蔡第50章 求解黨錮第538章 魏王卓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312章 失心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569章 士族第472章 子衿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50章 求解黨錮第541章 定議第562章 伏擊第592章 應對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57章 退保長社第935章 攻第93章 無題第382章 驪山第818章 宗員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608章 廟算第5章 點卯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393章 博弈第84章 折返洛陽第587章 青州第463章 射策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443章 逃荒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115章 蓄勢第871章 軍議(下)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750章 南國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27章 大戟士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40章 牽招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908章 破勢(7)第553章 平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310章 唐姬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584章 戰起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749章 震中第684章 宋建出兵
第55章 波纔將兵第846章 勸言第16章 陣戰黃穰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363章 大練兵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728章 狀元城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436章 戰丹水第78章 連鎖反應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144章 歸營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396章 子弟軍第362章 議陣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528章 獻計第668章 失利第156章 退兵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901章 司馬懿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545章 鹽利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93章 無題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29章 御兵驅蠻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621章 諸蔡第50章 求解黨錮第538章 魏王卓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312章 失心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569章 士族第472章 子衿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50章 求解黨錮第541章 定議第562章 伏擊第592章 應對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57章 退保長社第935章 攻第93章 無題第382章 驪山第818章 宗員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608章 廟算第5章 點卯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393章 博弈第84章 折返洛陽第587章 青州第463章 射策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443章 逃荒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115章 蓄勢第871章 軍議(下)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750章 南國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27章 大戟士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40章 牽招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908章 破勢(7)第553章 平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310章 唐姬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584章 戰起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749章 震中第684章 宋建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