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一說賺錢先爲尊

小孩子們努力地想象小貝九人在朝堂上威風的景象,卻怎麼也想不出來,最直觀的印象只能是小貝面對渡邊十一郎時的樣子,那一刻的小貝跟眼前的小貝絕對不是一個人。

先前拿娃娃的那個女孩子,一想到小貝端莊、富貴又有官威的時候,心中便沒底兒,怯聲問小貝:“小貝,我們是朋友不?”

“不……我們不是朋友。”小貝搖搖頭:“我們是姊妹,官場……你不行,柳編……我不行,我們聯合起來,妹妹我……負責官場的事情,柳編……就全靠姐姐啦。”

小貝九人一直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不會出現任何差錯,當然,小貝也不會敷衍,就像張強,當初是陸州山民的兒子,認了義子,還有翼州的張剛和張芳,以及大男與小男。

五個孩子,不管當初認時的初衷是什麼,至少沒有任何的偏見,吃穿是相同的,接受的教育也是一樣的,張王兩家對他們是一視同仁,哪怕是犯錯誤捱打,打小貝兩巴掌,就不會打他們一巴掌,同樣要挨兩下。

當然,張小寶和王鵑還沒打過弟弟妹妹,不是不會,是不屑,張小寶始終認爲,孩子不聽話,是大人沒本事,自卑的家長才打孩子,孩子就是一張乾淨的白紙,寫錯了字,畫歪了畫,難道要怨紙不好?

所以接受這樣教育的小貝也不是騙人,自然而然,就是此般真誠。

問話的小丫頭沒接受過相應的教育,一時間感動不已,咬着嘴脣使勁點頭:“我一定把柳編做好,小貝,我問你啊,早朝的時候,那麼多的大官是不是都坐在非常漂亮的椅子上?縣令什麼的趕過去很不容易?”

小貝愣了一下,搖搖頭:“哪有,縣令根本進不去,五品官員纔可入朝,更別說椅子了,就是站在外面,右一排,大部分是武官,左一排,大部分是文官,還有半文不武的,站的很亂。

臺階看過吧?他們就是依着臺階向下站,站到底下最後沒臺階的地方,基本上全是五品官,遇到雨雪天,前面三品及以上的官員還有個華蓋傘什麼的,別的就挺着吧。

他們應該感謝我哥哥和姐姐,哥哥和姐姐在含元殿下面鋪了暖氣,不然冬天凍死他們,以前,天暖和的時候,皇上伯伯在外面,天冷的時候在殿中,有暖爐,至於皇上伯伯和他們之間,那有金吾衛攔着。

現在好啦,皇上伯伯都在外面,坐在又寬又厚的大椅子上,我家給做的哦,人多嘛,就得這樣,人少的時候就去興慶宮。

我到含元殿的時候少,我怕我爹打我,說我總惹事,去興慶宮的時候也不多,那裡不好玩,去最多的地方是芙蓉園,遇到對外開放的時候,人可多啦。”

周圍的小孩子們眨着大眼睛認真聽,他們沒去過京城,更不用說參加早朝了,平時也不可能有人跟他們說,現在聽小貝講,自然要仔細點,小貝至少不會騙人。

“那當今聖上吃什麼呢?是不是天上的龍肉?”一個小孩子問。

“哪有?我都不知道龍長啥樣,吃的東西,怎麼說呢?哎呀,這樣,我讓人安排一下,調配點材料過來,一起嚐嚐,也就那麼回事兒,吃的東西是好,但也沒有太多,尤其是我哥哥做的時候,哥哥做啥皇上伯伯吃啥。”

小貝努力地回憶吃的食物,發現還沒有自己在家吃的好,但爲了滿足別人,只好想辦法調配食材過來做。

“小貝妹妹,你上朝的時候站在哪裡?還有你哥哥和姐姐。”

“我呀?我纔不站着呢,我坐在皇上伯伯懷裡,一般都是扭頭。”

“爲啥呢?”

“怕看到我爹,我爹看到我就瞪眼睛,我就只好下去,讓爹爹抱我,抱着總沒有坐着舒服是吧?”小貝有一說一。

“別的官員不反對?”

“誰敢?我有幾次故意出錯,希望御史臺的彈劾我。”

“他們彈劾沒有?”

“沒呀,我不彈劾他們,他們就要燒高香了,一羣膽小鬼。”

“那爲什麼?”

“因爲我敢站在含元殿上,當着文武百官,拍胸脯說‘我張小貝,沒拿百姓一文錢,我小貝不對任何一個貪官污吏妥協,我從沒做過任何一件坑害百姓的事情,我忠心可表日月。’而他們不敢跟我一樣說,就是這麼簡單。”

小貝驕傲地挺挺胸。

小遠在旁邊附和:“是滴是滴,姐姐說過,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小孩子們從未聽過,但能理解,一個個點頭,有一人讚歎:“鵑鵑姐姐真厲害,說的太對了。”

小貝卻搖頭:“可姐姐說過之後,哥哥卻說‘我寧願要一個能夠提高當地百姓生活錢財十倍的,而貪污其二、三的官員,也不要一個讓當地百姓還過苦日子,自己也同樣快活不下去的廉潔官員’。

哥哥說,不望官吏看我廉,只願官吏爲民送飽暖,不求民者服我公,但把寒冬孩童罩鴨絨,毀我千載名聲,鑄就萬世盛隆,謾罵風雨中,我心從容。”

孩子們,一時間又迷茫了。

“誒呦,瞧這晃的,可把老頭子我骨頭折騰散架了。”就在一羣孩子聽故事時,打懸橋那裡傳來一聲老人的吆喝。

小貝扭頭看去,突然一愣。

那橋上的老頭子似乎沒打算閉嘴,依舊抱怨着:“都說張王兩家的錚錚建築集團,造出的東西鐵骨錚錚,今天的破橋難道也有鐵骨?誒呦,可把我晃慘嘍。”

小孩子們聽到有人抱怨錚錚建築集團的東西不好,登時不幹了,一個個怒目而視,管那老頭身邊很多人保護,管他爲何沒有被護苗隊的人攔住,說錚錚建築的壞話就不行。

“畢~爺爺,您咋來了?哈哈”小貝當先張開胳膊,朝老頭跑去,小遠等人緊隨其後。

“讓爺爺報報,哎呀,真沉,老嘍,抱不動嘍。”剛剛過橋的正是畢構,本應該早早掛掉的他,因爲張小寶和王鵑來了,到現在還活的很滋潤,把小貝抱起來掂掂,又放到地上,雙手託着腰直說‘老’。

即便如此,其他八個孩子畢構也挨個抱抱,又摸摸小海的腦袋:“你哥和你姐呢?”

“在縣城收拾人呢。”小海回道。

“畢爺爺,您跑這裡幹啥來啦?”小貝抓着畢構的手,仰臉問着。

畢構先向身後的護衛揮揮手,讓他們離遠點,別嚇到孩子,這才笑着說道:“過來找你哥釣魚,水雲間的魚太傻,釣起來不好玩,聽說這邊水多,魚也應該不少。”

“弘農大水是人爲的,嚴正那傢伙他敢毀堤,太讓我生氣了。”小貝撅着嘴嘟囔。

“哦,是不對,等回京我也彈劾他一下,聽說這裡有張王兩家的人,我便過來,你在這裡是……?”畢構還以爲張小寶在,結果遇到的是小貝一行。

“縣城要重建,小孩子礙事,我帶過來躲躲。”小貝一副自豪的樣子。

畢構沉思起來,他還沒有親眼看過弘農縣的情況,來之前只聽別人說的,還無法作出準確地判斷,遂問道:“小貝,跟爺爺說說,縣中毀壞的房屋多否?”

小貝搖搖頭:“不多,縣城大部分全是被水泡了,最高的水到這。”

小貝說的時候伸出手,在自己的頭上比畫個位置,顯然是在告訴畢構,縣城中的最高水位已經超過了她的身高。

“小貝親自用身子量的。”小遠在旁邊補充,所謂的用身子量,自然是小貝親自走到水深的地方打底兒。

畢構摸摸小貝的頭,又看向小遠,說道:“既然現成無事,想是很快縣中便能建好,來之前,可有人跟老頭子我說,弘農損失慘重。”

小遠先搖頭,又點頭:“畢爺爺,何止慘重,縣城大部分地方還在水中泡着,好在雨停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小海也站出來,他不像小貝一樣會撒嬌,故此對畢構的親近就不那麼明顯,屬於禮節性地跟畢構打招呼,又說道:

“畢爺爺,哥哥說了,真正嚴重的不是弘農縣城如何,弘農的縣城不比京城長安,也不比洛陽,裡面涉及到太多的重要民生的商店,還有一些底蘊的府宅。

哥哥說,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寧願是縣城被沖垮,縣城外面的村落保留下來,鴻盧水的運輸保留下來。”

說完這句,小海便不再出聲,具體的事情他沒有說,其他幾個孩子更不曾給畢構補充。

畢構琢磨了一下,想通了其中的道理,張小寶的意思是,縣城被衝了,周圍安穩,那樣想重新建設縣城會很容易,因爲弘農是農業和水運的縣。

縣城裡面無非是作爲一個各種物品週轉的商人臨時居所與談判地點,縣城沒了也就沒了,不影響商人麼重新換個地方談買賣,也不影響農產品週轉。

“小貝,跟爺爺說說,是不是弘農損失的農作物太多了,而且還有你哥哥後來興起的那個養殖計劃裡說的各種牲畜和家禽,也同樣損失不少。”

畢構想到了嚴重的程度,如果從小貝口中得到的消息與自己所想的相符,那麼今年的冬天,弘農的日子將不好過了。

小貝使勁點點頭,還沒說話,先哭出來了,哭的那個傷心啊。

直到畢構安慰兩句,這才揉揉眼睛,憋憋嘴,抽噎兩聲給畢構講弘農她所看到的景象。

畢構聽着小貝的講解,眼睛也不由得紅了,小貝說她到弘農的時候,見到的是一片汪洋,汪洋畢構瞭解,他出過海。

小貝看到的是一片片的樹歪斜或者倒下,本應該秋收的田地中看不到一顆還長着的糧食,全沒了,有的漂在水上,有的根本不清楚衝到了哪裡。

還有縣城外的民房,有的剩下個還算頑強的山牆,有的根本就是一個村子只能看到相互擠在一起,漂浮的木頭。

水是渾的,遊在上面的時候不敢輕易換氣,草棍間混雜的白色的沫子,死豬死狗,死雞,還有零星的幾隻尋找食物的鴨子與鵝,就連耗子也漂起來了。

有的地方積水排不出去,變得又髒又臭,還看到過好幾次泡漲的死人。

“畢爺爺,如果不是來的時候知道這裡是弘農,我還以爲走錯了地方,畢爺爺,您知道不?那根本不是損失多少錢財的問題,而是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讓弘農恢復過來。

周圍的糧食沒啦,大家都擠在縣城中,我家一車皮一車的物資往這裡運,哥哥已經下命令,從周圍的地方僱人力往弘農送必須品,水運早就停了,大壩還沒堵上,一車石頭倒下去,眨眼就不見了,嗚~。”

小貝說着說着又哭上了。

畢構把他鑲在前面的門牙咬的咯咯作響,他終於從小貝的話中瞭解到了最真實的情況,也就是說整個弘農的基礎垮了,如果沒有相應的強力措施,那需要很多年弘農的百姓才能緩過勁兒。

多年的積蓄沒了,有的家人死了,房子要重建,一段時間內還要欠債生活,最可怕的是,弘農的百姓剛剛習慣種植司農寺發出來的新種子,剛剛提高了畝產。

又是剛剛理解了套養,並且大量繁殖牲畜,正是到了一個收穫的年頭,都知道好日子要來了,突然一個人爲的災害下來,希望變成了失望,那種因爲官府無作爲,不,是官府官員強加的迫害,所造成的心中的傷口才是最難以癒合的。

“小貝不哭了啊,一切都會好起來。”畢構嘆息一聲,閉上眼睛,又深深喘息了幾下,摸着小貝的腦袋安慰。

小貝使勁點頭:“我不哭,哭解決不了困難,我要在老柳樹村把孩子們帶好了,我保證,不僅僅要讓他們在這邊安穩,還要不耽誤他們的學習,等着,給我等着,等我回京城,把嚴正也帶回去,看我怎麼收拾他。”

“那就好,小貝做的最好了。”畢構絲毫不懷疑小貝的話,他相信,嚴正的災難來了,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嚴正自己瘋掉。

至於具體情況,還需要自己到縣城見過張小寶之後才能清楚,只能期待張小寶能夠力挽狂瀾,儘快把弘農的事務支撐起來,在冬天到來之前,解決好百姓的生活。

“冬天不好過呀。”畢構憤慨地說道。

“沒事兒,冬天沒事。”小遠篤定地說道。

“哦?爲何?”畢構看過去問。

“因爲,因爲我們花錢了,我們把自己的零花錢,一百三十多萬貫先墊付進來了,哥哥正在從周圍的地方調集物資,錚錚建築附近的幾個工程隊也在朝這裡趕,後續的建築物資很快能送到。

哥哥說了,這一回必須要在冬天的時候讓弘農的百姓住上溫暖又結實的房子,因爲這回的災害是官府人員造成的,官府不可以失去公信力,糧食沒了可以種,房子倒了可以建,民心要是沒了,那將非常可怕。

半月之內排掉所有積水,一個月之內,建好房屋,兩個月之內,百姓損失的牲畜和家禽全部補償到位,同時陸路和水路的暢通要完成,而且要比以前更好。

縣裡本地的人手不夠就從外面調,來的人少就軍隊頂上,哪怕是用嘴含,一口一口也要把積水給排出去。

好讓弘農的百姓知道,朝廷非常重視他們,從來不曾放棄,只有這樣做,才能消除嚴正等一行官府之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小遠一件一件事情說給畢構聽,那目光中帶着自信,就好像他說的話馬上便能實現,因爲決定是哥哥下的。

畢構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張小寶竟然如此重視,當然,在知道了張小寶的決定之後,他也鬆了口氣,既然張小寶要做,那就一定能做到。

“哦,你們把零花錢墊進來了?是家裡一時週轉不開?”畢構對小遠話中的這個事情比較好奇,難道張王兩家連一百三十萬貫也抽調不出來?

小貝擺擺手,說道:“不是的,我家怎麼可能沒錢,是我先來之後,看到受災情況,跟百姓做出的保證,反正我也用不到太多錢。”

“小貝真是好孩子。”畢構誇讚道。

“那是。”小貝點頭。

“也罷,老頭子我不在這邊多呆了,去縣城,見見你哥,還有要事與他商議,此處的事情交給小貝了,相信小貝能做好。”畢構打算離開。

“沒問題,畢爺爺再見。”小貝挺挺胸。

等畢構走遠了,小貝一羣孩子繼續製作娃娃,一個個的幹勁兒更足了。

走在通往縣城的路上,畢構看到的是兩邊一片片變成荒蕪的田地,走累了,停下休息的時候,看看天,嘆息道:“**更盛天災,小寶根本不會僅僅爲了安撫百姓才如此做,你說爲什麼?”

畢構問的是旁邊的管家,管家的年歲還小,是老管家的孫子,還是個年輕人,三十多歲的年紀,跟來也是長長見識,畢構有意帶他看看張小寶,因爲他剛剛當上管家不長時間,對張小寶的瞭解還多是從別人口中得知。

聽到畢構問,管家恭敬地回道:“老爺,是不是張小寶他想成就自己名聲?聽說當今聖上專門爲他與王鵑加了一場秋闈,結果遇到了事情,再延後一個月,有了名聲,他得狀元的把握更大。”

“呵呵。”畢構看着自己的年輕管家,笑了。

“常誠啊”,?畢構說着管家的字:“小寶還他需要弘農的名聲?狀元根本不會是別人,小寶做事向來是計連環,他若是不親自到弘農,而是讓小貝九個娃子來做事,那或許真的只是爲了重新建好弘農。

但是,他來了,還有鵑鵑也跟來了,你說小寶自己調動不了軍隊?可不要只把他當成文官來看,當初在吐蕃的時候,他與鵑鵑可是打過戰術配合,哪怕他以前不會指揮軍隊,天天跟鵑鵑在一起,還學不到一點?那是傻子。

小寶怎麼會是傻子,他不顯露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能,與鵑鵑不顯示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才能是一個道理,除非是親近的人,旁人對他們的印象就會是一文一武,並在對付他們兩個的時候針對他們行事。

他們是在等要對付他們的人覺得時機成熟,出手的那一刻,他們會讓對方知道,文可以隨時變武,武也可以立即轉文,可清楚了?”

被稱爲常誠的管家讓畢構的話嚇到了,仔細想想,承認道:“真遇到那時,確實很讓人害怕,可我還是不清楚,張小寶親自來了有什麼不同。”

“我想到幾點,說與你聽。”畢構其實對新管家的能力並不是那麼認同,之所以還用常誠,是因爲他夠忠心。

想真很長時間沒有猜測過張小寶的動機了,畢構一時間有點興奮,以前他和其他一幫老傢伙,加上皇上在內,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算計一下張小寶,但每次都是以失敗告。

‘小寶行事,向來羚羊掛角。’畢構想到這裡,裂嘴兒笑了笑,對管家說道:

“其一,小寶是想讓蕃地鐵騎營適應一下大唐內地的環境,若我所料不差,其他六個營也會隨之跟來,最可怕的士兵,不僅僅是可以在指定的環境下能征善戰,就如他們家的護苗隊,按他們的話來說,那是全地形,全天候作戰力量。

打水戰的時候,他們比不上專門打水戰的人,山地戰,他們也比不上專門在山地作戰的士兵,草原與沙漠同樣如此。

但是,他們並不遜色多少,在同樣的將領指揮之下,一千人對一千人,他們會輸,卻絕對不會輸的很慘,但只要給他們多加兩隊人,在人數上佔優,他們便能贏。

最大的問題是,指揮他們的將領不是尋常人,而是給大唐將軍們上軍事課的鵑鵑,外人給鵑鵑的稱號是魔煞,因爲她殺人多,而且殺起人來絲毫不手軟,經常笑着殺。

我們大唐的將軍給她的稱號則是魔狐,都說她狡猾的像只狐狸,在她兵力佔優的情況下,根本不要指望能打贏她,在她兵力處弱的時候,她也每每能找到機會。

所以,他們要鍛鍊鐵騎營,原來吐蕃的地方,他們並不需要現在的八營過去,那裡已經沒有什麼戰鬥,而且抽調八個營出來,他們還有軍隊在那邊。”

說完第一個方面,畢構停了停,管家連忙送上水給他喝。

“老爺,照您的說法,王鵑豈不是無敵了?我大唐找不出一個能對付她的將軍?”管家不服氣。

畢構擺手:“鵑鵑不是無敵,她也在沙盤推演的時候輸過,哪怕輸的幾次她的損失很小,併成功逃脫,那也是輸。

但是,在張小寶以副官的身份配合她進行沙盤推演,那她一定是無敵的,所以我們這些老不死的,還有皇上在內,一直在研究,爲何。”

“老爺,研究出來沒?”管家納悶了。

“研究出來了,因爲配合鵑鵑的時候,小寶負責後勤與情報,很多次都是小寶的後勤軍最後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他在鵑鵑無法破局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給鵑鵑分析對方將領,結果我們發現,小寶竟然能夠精算人心。

鵑鵑的指揮本事,加上小寶的對人心的把握,遂造就了我大唐一支不敗的軍隊,如果再讓他們把他們家中的軍事指揮的人安排進沙盤,任營長、隊長或者是夥長的話,那配合打的才叫一個默契。

我見過一次,他們也只打過那麼一次,在京城的時候,相同的兵力,將軍們的一方就連個夥長也是七品武官,在山南東道的朝大沙盤上,可謂是精銳盡出。

鵑鵑是對方的主將,小寶爲副官,所用的下面的小隊伍的頭頭,全是他們家中的指揮人員,那一戰打的可謂是山河變色,你都猜不到鵑鵑的指揮猖狂到了什麼程度。

將軍們的一方是通訊聯絡之兵四處,而鵑鵑根本就不進行太多的聯絡,有的時候一個戰術命令下去就不再管了,她甚至不去詢問自己一部分部隊的所在。

就這樣,在沒有什麼聯絡的情況下,鵑鵑帶領她的人打出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配合,小寶的後勤隊伍也能準確地把物資送到每一個關鍵的地方,打得將軍們一方只有招架之功,莫有還手之力。

你見過一隊一百多人的隊伍,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就敢於山地間進行強行穿插麼?你見過在沒有聯絡的情況下,小寶把後勤的物資送到一個地方之後,將軍們進行偷襲的一刻,周圍突然出現大量的反偷襲的士兵的時候麼?”

畢構興奮地對管家說着,說到精彩之處,便手舞足蹈,似乎指揮那支隊伍的是他本人一般。

管家已經聽傻了,茫然地搖頭,口中不停地嘟囔:“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沒見過吧?沒見過就對了,等秋闈的時候,或許我能給你要到一個觀看的名額,帶你去看看,秋闈鵑鵑要考武狀元,將軍們要一報上此之仇,鵑鵑會帶領冷兵器的隊伍,在同樣的人數下與將軍們帶領的槍炮隊伍在江南道一決雌雄。”

畢構兩眼放光,好像等不及了似的。

“用冷兵器打槍炮?爲何?槍炮不是張王兩家先做出來的麼?他們更熟悉纔是,爲何不用?”管家不明所以。

“因爲鵑鵑和小寶都說過,兵器不是全部,給我大唐的將軍們上一課,讓他們不要太驕傲,輸在沙盤上總好過輸在某一天真正的戰爭裡。”

Wшw¤тtκan¤c○ 畢構再一次感嘆道,至於爲什麼上一次鵑鵑和小寶能打贏,他沒提。

其實很簡單,就是說明鵑鵑和小寶,平時沒事兒的時候便會帶着家中的指揮官進行沙盤推演,估計整個大唐的所有地方他們用沙盤都推演過了,遇到某種情況,怎樣應對,相互間的性格也清楚。

所以根本用不到太多的聯絡,地形與互相的作戰風格,早已熟悉。

“老爺,第一點我知道了,是爲了練兵,那第二呢?”管家同樣嚮往秋闈時能親眼看看。

畢構站起身,活動下腿腳,繼續朝縣城的方向出發,邊走邊對管家說:“第二我估計是爲了震懾還想打主意的其他地方的人,日本需要爲此付出點什麼,張小寶纔會放手。”

“原來還有此兩點算計,老爺果然厲害。”管家適時地稱讚下。

豈知畢構根本不領情,皺起眉頭:“我只能想到兩點,可小寶卻絕對不會只有兩個目的,他總不會越活越笨,等到地方,見到他,你跟在我身邊,那時你便知道他的算計厲害到何種程度。”

畢構到來的消息張小寶和王鵑還不知道。

二人各有所忙,張小寶從各地調集物資過來,王鵑正如畢構猜測的那般,在指揮鐵騎營幹活的時候,也儘量讓鐵騎營的人適應大唐內地的飯食和氣候。

至於統計受災情況,覈實賠償的錢財之事,安排給內院的人足夠。

一直忙碌到晚上,兩個人沒有什麼胃口吃大餐,即便有條件吃大餐也不敢,還有百姓每天只能吃平時一半的食物呢。

張小寶把中午的剩飯翻出來,用鹹的香椿芽炒過,又熬兩碗蛋花湯,就着辣白菜,與王鵑香香地吃了一頓,在大木桶裡泡個熱水澡,二人又坐在桌子的兩端,把地圖鋪開,研究下一步。

“從這裡,鋪設鐵軌,一直能鋪到江北,這樣弘農除了一條能連接到黃河的河之外,還能在陸路運輸上變成樞紐,以前想在這裡鋪鐵軌,花消太大,現在受災了,重建的時候正好完成。”

張小寶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地方,對王鵑說着思路。

王鵑用巴掌在地圖上量量:“爲什麼不是洛陽旁邊,洛陽可以作爲中心。”

“洛陽已經是中心了,物資調配,只有一個集散地不行,會讓當地的商人形成壟斷,不利整個大唐的發展,尤其是鐵路再先鋪到洛陽,一段時間內,洛陽的經濟地位甚至是政治地位都能高過長安,不符合李隆基的利益。

運輸一直是難題,最主要的是河南這裡煤多,比不山西差,只強不弱,火車需要煤炭,就地取材,到時候在黃河對岸相應的地方建一個碼頭,東西從鐵路運到弘農,馬上改成水路,能直接運到黃河對面。

總不能再修一條通火車的橋,不值得,花費高,效率也提高不了多少,黃河北面到時候火車道可以一直通到東北,這個錢由東北三省出,就是河北道北部,河北平原多,那段鐵軌最好鋪設。

東北也有煤炭,最主要的是農產品還有大連的海產品,如果只用河運實在太耽誤事兒,東西賣不出來怎麼繁榮,以後東北還要成爲重工業的集中地,那裡人口少,污染多點也沒什麼。”

張小寶說話的工夫,已經拿起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就是從東北路過河北的一條,他想修通鐵路的那個。

王鵑眉頭輕皺,看着地圖上的那條線,高興不起來,看上去一條線簡單,無非拿錢,就算朝廷不花錢,憑自己家的財力也夠,當然,錢不可能自己家出。

問題不在於錢,是在乎冶煉技術,現在大部分剛纔都用來造槍炮,還有的送到造船廠,鐵軌用的鋼材不能對付,從哪裡調集纔好。

還有一點,線可以畫直,鐵軌卻不能那麼鋪,有的地方還有山,需要鑿山洞,有的地方要架橋,還需要大量的石頭,那麼炸石頭等等事情會死人的。

“小寶,就算是技術再先進,也無法杜絕修鐵路的時候死人,何況現在技術還比不上我們那時,差遠了,你打算用多少人命去填?”

王鵑不想大唐在需要人口,而又沒有戰爭的時刻大量減員。

張小寶提着筆,突然笑了,對王鵑說道:“我當然知道要死人,我也捨不得死我們大唐的人,我輩子也做不了世界的和平主義者,我的想法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我總不能白來一趟。”

“道友在哪裡?”王鵑想不到什麼地方可以出人。

“在日本,日本人有一個優點,肯幹,實幹,當初戰敗投降的時候,日本的女人也能挑起重擔,就像朝鮮的女人一樣,都是好人。”

張小寶伸手向東一指,就算是指到日本了。

“那你打算怎麼讓日本人過來?死他們我到是不心疼,他們卻不傻,傻子能弄出個期貨?”王鵑更加不解。

“小寶,鵑鵑,老頭子我來了,小寶,出來見見老頭子我。”張小寶還沒解釋如何讓日本人過來,外面便傳來了一個老頭的喊叫聲。

聽到動靜,張小寶與王鵑對視一眼,同時說道:“他咋來了?”

二人不敢耽擱,起身到門外去見畢構,發現畢構還是那麼硬朗,兩個人心中升起股自豪感,他們改變了畢構的生命時間。

“又長高了。”畢構也打量張小寶二人,臉上的笑容沒停過,左看看,右瞧瞧,怎麼也看不夠。

張小寶也跟着笑,與王鵑走過去,一左一右扶着畢構朝屋子裡去。

“畢爺爺,您咋來了?出來一次應該在京城呆着,何苦跑到受災的地方遭罪。”張小寶扶着畢構進屋,安排坐好,王鵑拿來點心和茶水,放到小几上對畢構問着。

畢構趕路趕的急,還沒吃飯,先拿起塊糕點放進嘴裡,又吹着茶往下送,一塊糕點噎下去,舒服多了,方對王鵑說道:“我在三水縣呆膩味了,水雲間的也釣膩味了,這不,看身子骨還湊合,過來找你們釣魚來了。”

“您可別謙虛,您的身子怎能說湊合,年輕,又年輕了,再過一年您就是七十歲,畢爺爺,想釣魚得等等,壩剛剛堵上,水還渾着,魚都不來。”

張小寶在一旁邊跟着捧,並拿起個橘子給剝皮。

畢構也不客氣,張嘴要了一瓣橘子,笑容滿面地嚥下去,問道:“小寶,親自到這裡,總不會是簡單的管管災後重建吧?”

“就是這樣。”張小寶不承認還有別的想法。

“怎麼我估摸着鵑鵑還要練練蕃地的兵,你也想從日本弄點錢呢?莫非老頭子我想差了?”畢構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問。

他旁邊一直陪着的管家安排好保護的人,也進到屋子中聽,想看看張小寶是不是真如老爺說的一樣神奇。

張小寶嘿嘿一笑,對王鵑說道:“你看,我就說吧,咱不能瞞着畢爺爺,憑畢爺爺的本事,想瞞也瞞不住,你還不信。”

“別往我身上推,我瞞什麼了,不過咱們的畢爺爺確實厲害,一來便想到了我們的心思,造此看,我估計畢爺爺明年不是七十,是六十五。”

王鵑順着話說,又給畢構的茶杯續上水,笑問道:“畢爺爺漁具可帶了?”

“沒帶,等你們兩個主人給我準備,別的沒發現,我就發現你們是越來越能忽悠人了,你們不會只想到我都能想到的兩點吧,小寶,跟爺爺說說,還有什麼打算,不準藏私。”

畢構擺出副分田地,打土豪的做派,開始對張小寶進行問供。

張小寶再送到畢構嘴裡一瓣橘子,面露真誠:“真沒了,一點小心思還讓畢爺爺您看破了,畢爺爺更勝往昔。”

“忽悠,接着忽悠,我就說麼,爲啥在三水縣呆着膩味,少了忽悠我的人,一時不習慣。”

畢構不爲所動,張小寶臉上的真誠他當沒看見。

“好吧,其實還有一方面,我這不是來了嘛,不能白來一回,重建正好可以把鐵軌也跟着鋪上,一直鋪到長江北岸,大量的物資用鐵路運輸到弘農,別人一看,啊,原來鐵路如此方便,再鋪鐵軌的時候就方便了,支持的人會更多。”

張小寶說出來一個方面,畢構聽着點頭,又側臉看看自己的管家,迎上管家一副老爺果然厲害的眼神,美滋滋地又問:“還有呢。”

“還有?還有啥,畢爺爺,我實在想不出來了,我來救災,又不是來發財,沒了。”張小寶死不承認。

畢構跟個孩子似的,扭臉過去,不看張小寶,那意思他不相信。

王鵑忍不住笑出聲:“畢爺爺,看您盯着點心吃,還沒吃飯吧?讓小寶給您炒兩個菜,您再喝一點熱酒,暖暖身子。”

“不用,我身子好着呢,明年六十,點心做的不錯,鬆軟可口,還咽不死我,不對我說實話,我才死不瞑目。”

畢構的倔勁上來了,再把頭轉回來,盯住張小寶,那意思不說不行。

張小寶無奈地攤攤手:“畢爺爺,我真服您了,分明是在拿鴨子上架,好,您一問,我臨時硬想出來一個辦法,說給您聽啊。”

“不是一個。”畢構搖頭:“誰不知道張小寶用計比連環,換成旁人,能想到三兩個相關的事情已算不錯,你張小寶要不是一串的坑人點子冒出來,會親自到弘農?秋闈耽誤一月,費用全由你家承擔,哪天你真做了賠本買賣,估計那時我大唐就已連國本都賠進去了。”

“那總得一個一個說。”張小寶還是那麼真誠。

“說。”畢構一副果然讓我說對了吧的神態。

張小寶沉思片刻,道:“除了方纔說的…,還有一個是給日本人施加壓力,讓他們承認錯誤,我好提高日本出口貨物的關稅,並同時承諾,願意出售給他們更多的帶有技術的貨物。

好使他們買回去研究,但只能用我大唐的錢,並且價格非常高,他們想要獲得更多的錢,有兩個途徑,其一,讓我大唐商人儘快去日本開設旅遊景點,我大唐的人過去了,花的自然是大唐的錢。

其二,賣更多的基礎資源,如白銀,銅,高端的海產品,還有硫磺,否則他們拿不出錢來買我們的商品,回去琢磨技術。

如此,我大唐對日本的資源掠奪會更順利,更便捷,也更快了,現在新羅已翻不起浪花,我早點把日本收拾了,好繼續對外擴張,掠奪回更多的資源。

否則等別的地方人變聰明,變厲害了,再想去掠奪,會造成大唐太多的傷亡,我們挖出來的石油,別的地方有很多,就算是過去許多年,它依然非常好用,並會成爲國家戰略物品。”

在旁邊聽着的畢構還沒搭話,他的管家便先忍不住出聲了:“我不同意你賣技術商品,要是讓他們琢磨出來怎麼辦?”

說完話,見三個人詫異地看過來,馬上又低下頭,他知道自己做錯了,還沒他說話的資格。

張小寶沒有去追究,人家也是好心,笑了笑,還給解釋:“技術要賣,我們大唐的技術是遞次發展,很多對日本人來說的好技術,其實已經過時了。

過時的技術會浪費很多材料,不合算,還有一些技術對環境與人的身體造成的影響太大,我們需要那一技術生產出來的動作做另一種技術的加工品,又不想對我大唐造成太大的傷害,就只好讓日本人來進行粗加工。

我到時會提供日本一部分需要很多原材料的技術,日本沒有原材料,我大唐有的是沒有,就算有也不可能賣給日本,他們得自己去獲取。

我租給他們船,又想辦法讓他們學會製作最老一代的蒸汽機,就是讓他們到海外去尋找資源,新到一個地方,會和當地的土著起衝突,哪怕武器再先進,也會死人,日本人可以去打前站,懂沒?”

“我懂了,你接着說。”畢構把話接了過來。。.。

第939章 夫妻廚房偶相談第755章 投入至今終回報第164章 星光閃爍不平夜第784章 走完草地翻雪山第70章 背後是誰在努力第196章 什麼才叫計劃書第808章 見畫方曉當頭難第975章 新羅日本設新府第758章 收支平衡有賬目第472章 大蒜漲價不約談(上)第927章 京城早朝新意濃第652章 引導獎勵應自覺第356章 不戀他鄉回國中第35章 三種天氣隨心情第445章 只做實事不羨仙第95章 高價買地不吃虧第125章 莊子教育當爲先第677章 天黑燃燈人不停第750章 戰爭儲備有鹹魚第13章 送個情報走我道第一百二十三章第194章 燈塔報信炮艦出第268章 上任之時把衣更第925章 部落未來也可賭第137章 磨練軍隊防走私第71章 施計大豆有紛爭第25章 強加錢財賣給你第601章 只爲承認棄水雲第66章 老頭託人叫工部第800章 真實還是在夢裡第675章 一番試探分權力第376章 賠進錢財來招人第772章 不願休閒分頭忙第782章 獨對孤夜又何妨第780章 吃喝閒談定生死第692章 環環防備終尋蹤第792章 盡孝爲先刑難傷第325章 入府做飯值多少第198章 沿江而上離舒州第138章 十五過後出家門第64章 分散賺錢有新招第673章 租房趁機趕一個第20章 讓人拿錢要精明第241章 千萬不要留機會第883章 打油詩中定日期第621章 相遇臨近關鍵時第506章 不曾出手自己鑽第67章 願意爲友或爲敵第19章 張家制度不一同第128章 三十與民同過年第89章 莊子難攻高人示第86章 多交租稅在今年第142章 快點回去挖出河第543章 不懼離間話說忠第4章 強身健體同一心第96章 閒話未來在守夜第689章 一路吆喝趕車來第一百三十四章第790章 一根蘆葦不成蕩第434章 給我擡到殿上來第626章 無數戰法歸平和第209章 三日兵發金水城第656章 信仰爭鬥歸家親第93章 翻山越嶺有病倒第5章 打探無果公子來第350章 輸贏未定在縣中第29章 家有兒郎不煩憂第8章 計中更有計中奇第502章 小露一手盜東西第140章 利益交換有條件第599章 精神狀態拖不起第869章 分級怎般問鍋巴第981章 年夜商定初二歸第40章 下人過來做買賣第869章 分級怎般問鍋巴第751章 本應有題卻無題第657章 內部分裂才容易第78章 自古人心在何方第536章 柳樹村外鐵索寒第862章 大才哪曾被小用第155章 迷離夢幻水雲間第43章 利益衝突已習慣第310章 枯等報信陽光熱第500章 一聲名號抵萬工第959章 國內經濟不消停第395章 碧海銀沙始降價第736章 從來不曾欺負人第276章 金錢可得人不貪第12章 半夜當中遇火險第66章 誰在運籌危中立第339章 臨江邊上話說書第235章 再問一句敢不敢第716章 歸家哪勘遠名揚第93章 繁榮更加催人善第63章 買下陳糧有新招第94章 兄弟二人有絕技第475章 新菜美味莫言愁第135章 大棗小棗欲跳槽第308章 幫人就要幫到底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
第939章 夫妻廚房偶相談第755章 投入至今終回報第164章 星光閃爍不平夜第784章 走完草地翻雪山第70章 背後是誰在努力第196章 什麼才叫計劃書第808章 見畫方曉當頭難第975章 新羅日本設新府第758章 收支平衡有賬目第472章 大蒜漲價不約談(上)第927章 京城早朝新意濃第652章 引導獎勵應自覺第356章 不戀他鄉回國中第35章 三種天氣隨心情第445章 只做實事不羨仙第95章 高價買地不吃虧第125章 莊子教育當爲先第677章 天黑燃燈人不停第750章 戰爭儲備有鹹魚第13章 送個情報走我道第一百二十三章第194章 燈塔報信炮艦出第268章 上任之時把衣更第925章 部落未來也可賭第137章 磨練軍隊防走私第71章 施計大豆有紛爭第25章 強加錢財賣給你第601章 只爲承認棄水雲第66章 老頭託人叫工部第800章 真實還是在夢裡第675章 一番試探分權力第376章 賠進錢財來招人第772章 不願休閒分頭忙第782章 獨對孤夜又何妨第780章 吃喝閒談定生死第692章 環環防備終尋蹤第792章 盡孝爲先刑難傷第325章 入府做飯值多少第198章 沿江而上離舒州第138章 十五過後出家門第64章 分散賺錢有新招第673章 租房趁機趕一個第20章 讓人拿錢要精明第241章 千萬不要留機會第883章 打油詩中定日期第621章 相遇臨近關鍵時第506章 不曾出手自己鑽第67章 願意爲友或爲敵第19章 張家制度不一同第128章 三十與民同過年第89章 莊子難攻高人示第86章 多交租稅在今年第142章 快點回去挖出河第543章 不懼離間話說忠第4章 強身健體同一心第96章 閒話未來在守夜第689章 一路吆喝趕車來第一百三十四章第790章 一根蘆葦不成蕩第434章 給我擡到殿上來第626章 無數戰法歸平和第209章 三日兵發金水城第656章 信仰爭鬥歸家親第93章 翻山越嶺有病倒第5章 打探無果公子來第350章 輸贏未定在縣中第29章 家有兒郎不煩憂第8章 計中更有計中奇第502章 小露一手盜東西第140章 利益交換有條件第599章 精神狀態拖不起第869章 分級怎般問鍋巴第981章 年夜商定初二歸第40章 下人過來做買賣第869章 分級怎般問鍋巴第751章 本應有題卻無題第657章 內部分裂才容易第78章 自古人心在何方第536章 柳樹村外鐵索寒第862章 大才哪曾被小用第155章 迷離夢幻水雲間第43章 利益衝突已習慣第310章 枯等報信陽光熱第500章 一聲名號抵萬工第959章 國內經濟不消停第395章 碧海銀沙始降價第736章 從來不曾欺負人第276章 金錢可得人不貪第12章 半夜當中遇火險第66章 誰在運籌危中立第339章 臨江邊上話說書第235章 再問一句敢不敢第716章 歸家哪勘遠名揚第93章 繁榮更加催人善第63章 買下陳糧有新招第94章 兄弟二人有絕技第475章 新菜美味莫言愁第135章 大棗小棗欲跳槽第308章 幫人就要幫到底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