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算之又算先伐謀

李隆基對於具體出何處,沒什麼多餘的想法,他僅僅是想出去而已。

他覺得作爲一個皇帝,連自己的江山都沒有去看過,那是件很遺憾的事情,河北道北部,還真沒溜達過,去看看也好。

“幾時出發?”李隆基打算把日子確定下來。

“再等等,等黃河船行的新船下個月下水,我們便走。”張小寶根本沒有多考慮,張嘴便說出一個大概的時間。

李隆基微一琢磨,頷首:“對,租借給日本與新羅的船要從黃河過去,朕正好一同,省錢了,小寶,還是你會算計。”

“基本功而已,不是非在乎這點錢,是一種習慣。”張小寶說句實話。

李隆基卻覺得他在謙虛,順嘴問道:“同行之人還有誰?”

“還有家在積利州的工部人,一道回家看看,順便賺些零花錢。”張小寶伸出手在一個螃蟹上摸摸,終是又把手縮來,無奈地搖搖頭。

王鵑勸道:“要不先把藥停停?你的是小病,嚐嚐螃蟹。”

張小寶擺手:“算了,算了,最近幾天要熬夜,身體爲重,螃蟹,做成醉蟹,等我病好了再吃。”

小貝停下猛吃的動作,可憐地看着哥哥問道:“賺什麼錢。”她現在對賺錢比較有興趣,主要是她缺錢。

李隆基也做出一副側耳聽的樣子。

“船租借給新羅與日本人,他們必然會想辦法弄清楚蒸汽機的工作原理,只憑借觀看,比較費事,要是有個人問問,豈不是方便多了。他們不盡快掌握技術,我們沒辦法賣給他們配件,要幫幫他們,讓工部的人在船上呆上一段日子,他們好行賄,我們順便收取技術諮詢費。”張小寶解釋道。

衆人恍然。

高力士接過話來:“對對,我們需要他們去先佔領有資源的地方,減少我們自己的損失,他們以後拿不出更多的錢,除了各種資源,還有奴隸能抓。只要他們把奴隸管老實,然後送過來,給我大唐做危險的工作,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定的優惠,是不是小寶?”

張小寶連忙豎起大拇指,讚道:“還是義父厲害,一想便想到了孩兒的打算,抓奴隸,以後會被罵,怎麼也要讓別人幫孩兒承擔點罵名。他們把奴隸抓來,必然不會給太多的善待,吃喝方面,他們自己也很爲難,哪能讓奴隸吃到白米、白麪,更不用說肉了。咱把奴隸接手之後,給尋常的衣服穿,奴隸們也會覺得比以前過的好,再加上咱們的伙食,相信奴隸會認爲我們是他們的大恩人,或者叫,叫……”

“救世主。”王鵑提醒。

“對,救世主,放一部分回去,他們到自己的部落一說,說我大唐如何如何好,日本人怎樣怎樣壞。日本人在前面費盡力氣抓,我們在後面做好人直接招人幹活,方便又省事。其實,如果容易溝通的話,就憑藉咱們大唐的條件,根本不用去抓奴隸,他們有的部落還人吃人呢,死是一種很平常的事情,能活到四十歲,那都算是長壽。咱大唐的工作危險,容易出事,是針對我大唐人,對他們來說,那是非常幸福的活,不用擔心整天與野獸搏鬥,也不必跟其他部落撕殺,然後互相吃。更不用擔心一場瘧疾,一死一片,能死人的苦活累活,在他們看來就是天堂。這便是我等爲何使勁地提高大唐的科技力量,增加產量,還有教授人識字的原因,當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拉開了距離的時候,那麼……”張小寶說到這裡停下不說了,給李隆基等人一個思考的時間。

王鵑在旁邊默默點頭,其實張小寶說的她也懂,所以她跟張小寶才使勁地做事情,強大的種族可以在奴役另一個弱小種族的時候,讓對方感激,最差的待遇,對對方來說是最好的激勵。

王鵑相信,在看到奴隸因爲給的待遇比他們自己原來生活好上無數倍,乾死亡率高的工作而露出開心的笑容時,自己絕對不會有同樣開心的想法,更多的是喜哀與自勉。

爲對方認爲的幸福而悲哀,爲不讓自己也像對方一樣而努力。

“哎~!”李隆基嘆息一聲,以他的智商,不需要張小寶說更多的話,他已經能感受到一種特殊的情懷了。

再看向張小寶跟王鵑,李隆基的眼裡帶了一絲的回憶,大唐如今的一切,似乎從三水縣的第一個祥瑞開始。

在現在冬天可以輕易吃到黃瓜的時候,三水縣當初的黃瓜好像更清脆一些,曾幾何時,還笑言那個祥瑞被張小寶和王鵑家中的高人給騙了。

眼下想起來,大唐擁有今天,正是從那一刻開始,祥瑞,真正的祥瑞,小寶和鵑鵑,也正是蒼天送給大唐的寵兒。

“小寶,家中的人可還安好?”李隆基突然問道。

張小寶微微一愣,旋而明白過來,回道:“還好,陛下不必擔心。”

王鵑稍一琢磨,也懂了李隆基的意思,他是在問家中的兩個高人,不好直接言說,只能如此問一下,不然該讓人誤會他打兩個高人的主意。

畢竟一直不照面的高人也是張王兩家的一個保護傘,很多大臣都明白,如果對付張王兩家,除了要面對張王兩家在各個地方的武裝力量,面對整個剛剛架起來的體系轟然倒塌的危險。

同樣還要面對張王兩家的高人給徒弟報仇的想法,萬一他們一氣之下,跑到別的國家怎麼辦?

“那就好,小寶你與鵑鵑要多辛苦,勤學苦練纔是。”李隆基又說一句。

張小寶和王鵑連忙答應,那意思就是在高人掛掉之前,咱們兩個一定把本事全學來。

飯後,李隆基想着快要出去的事情,很興奮,讓人送張小寶等人離開,跟高力士又說了說話,直接鑽到後宮裡去了。

張小寶一出宮門,馬上讓人去問黃河船行的船製造的進度,上面已經開始下雪了,別等着黃河冰封,那船可出不來了還要從其他地方調,李隆基便無法搭順風“車”。

“回吧,今天晚上不熬夜,睡覺,早早睡,累了幾天,該是休息一下的時候了。”王鵑看看吃飽的弟弟妹妹們,說道。

“我們把糖果屋的事情安排一下就去睡,帶着珺弟弟和盼兒妹妹一起睡。”小貝還惦記着呢。

翌日太陽剛剛升起來,喝了半碗粥,又灌進去一大碗中藥的張小寶開始安排先前說的事情。

各地的軍馬,騰出來用不上的,又不留着做種的,全朝着京城方向集中,又徵集相馬的人來京城,好把馬分一分。

哪種馬耐寒,哪種馬耐熱,適應山地或平原,都得考慮進去,加上有了馬,又得分配原來的牛,用馬在別人旱地耕種的地方跟人家換牛,把牛再統一安排到水田當中。

完善租借的制度,押金必須要交,不是非要那點錢來運作,而是小貝已經說過,不勞而獲不好,那樣人不懂得珍惜。

張小寶在弄細節的時候,百姓們也在期待,昨天的事情,消息傳的很快,儘管有所誇大,但百姓自己也能從誇大的話中猜出來樸實的東西。

而且現在的百姓對皇權還是很尊重的,皇上能親自到工地,跟尋常人聊聊天,送送禮物,百姓不會在心中嗤之以鼻,說皇上做秀。

他們會認爲,皇上是好皇上,管理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還要親自去看尋常的百姓,這說明皇上心中有百姓。

李隆基昨天和張小寶等人說的話,幾乎全讓長安的百姓知道了,其實是張小寶刻意推波助瀾。

他不想當皇上,就要穩固皇權。

如此,百姓們自然知道,有很多的軍馬“淘汰”,開始用在民間,而且養起來非常方便,有人教,還不用額外付出錢財,只需要把錢存進錢莊就好。

存就存唄,又不是沒有了,都說皇上跟小寶、鵑鵑商量的時候,允許別人隨時不租馬,把錢取出來。

對百姓來說,這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大唐強盛到何種程度他們不必關心,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

王鵑在旁邊忙着開分店的事情,李隆基昨天都說讓張王兩家的情報系統動起來,那就順水推舟吧,誰不想多賺錢?

“小寶,分店開到什麼分級?”王鵑把自己家中的產業列出來,發現產業真的不少,心中感嘆,大唐是個好時代,隨便弄個東西出來,弄個好的想法,也能賺到錢。

張小寶列表格呢,聞言停下筆和尺子,想想後說道:“越細越好,只要人口超過一百人的村子,就要有一個分店,集中一下,不要各個行業全是自己獨自有店鋪。要弄成雜貨鋪的樣子,不管運輸有多難,哪怕是加上運輸成本,我們每賣出一樣商品就賠一部分錢,也要通到村落當中,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心理,就當是廣告費了。”

“也好。”王鵑答應道:“我覺得賠不了太多錢,各個地方的村落也有自己的土特產,平時賣不出去,雜貨鋪收一收,然後送貨的時候,隨人力或者車拉到上一級分配店鋪中,再進行統籌買賣。這樣一來,各個地方的貨物我們就都有了,基本上利潤能夠平衡,即便前一兩年會少賺,等你用李隆基的錢,開始大面積修路之後,我們就佔到便宜了,你是不是早想到這點?”

“沒,善良的我怎麼可能打公家的主意,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等我們老去的一天,我們不會爲……”

“打住,我不去想老的那天,我要享受年輕的時刻。”王鵑知道張小寶要說什麼,早聽膩味了,這話唬唬別人還行,能激勵下人,對她不起作用。

“好吧,我們一直年輕,小貝一直長不大,雖然她總想着快快長大,哎~!人生,其實也是圍城,長大後才發現,最好的時候是童年,像我們,無憂無慮。”張小寶的嘴角露出笑容。

王鵑的嘴角撇撇:“我跟你在一起,還真不懂啥叫無憂無慮,真正少了煩惱的是李隆基,他哪裡知道咱們幫他擺平了多少事情。”

說到這裡,王鵑突然想起個事情:“小寶,你說咱們是不是要讓李隆基君主立憲?”

“太過遙遠,君主立憲不能強推,等什麼時候,當皇帝的人發現,隨着社會的發展,自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甚至還有很多道理都弄不清楚之後。那時他必然會自覺與不自覺地讓出權力,這是必然的,現在咱們就愣是把他給弄下去,對大唐沒好處。我們需要百姓對皇權的忠誠,你說我們現在就去宣揚,印成冊子,跟百姓說,皇帝其實有沒有都行,大家以後不要去想皇帝了,想自己的事情吧,那百姓會什麼反應?”張小寶其實早已考慮過這個事情,權力過於集中的缺點是一個想法下去,一旦錯了,就全完了,好處是,一旦對了,那國家會發展的非常快,是柄雙刃劍。

王鵑考慮了一下,說道:“我估計百姓會傻掉,有種天塌的感覺,如果沒有了皇帝,他們存在這個世間的理由是什麼呢?沒有信仰是很可怕的。甚至比信仰混亂更可怕,信仰亂了,那大家各信各的,其實大部分信仰都是爲權力階層服務,能找到相同的地方,但沒有信仰,沒有信仰之後,我們要信仰什麼呢?”

王鵑說着說着,自己先迷糊了。

“如果沒有精神上的信仰,我們會自覺地選擇物質方面的信仰,誰能掌握與調配更多的生存資源,誰就是最厲害的,準確地說,就是錢。沒有了信仰,也就沒有了道德,只有錢,爲了錢,可以做出任何的事情,互相之間不信任,跟別人交流的目的就是賺錢,或者是被人賺錢。如果到那時還不糾正,結果就是這個種族失去了精神支柱,內部分裂,被有信仰的人所趁,結局是在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之後,重新樹立信仰,或者消亡。”張小寶的眼睛看着牆壁,似自語,又似與王鵑討論,因爲這個命題實在太沉重。

王鵑點點頭,看着張小寶問:“你的信仰是什麼?”

“我的?我認爲我剛開始沒有信仰,就是想吃飽,聽院長爺爺的話,跟着哥哥姐姐,帶着弟弟妹妹們快快長大。後來我也沒有信仰,我只有思念和活下去的想法,等我發現我自己能很好地活着的時候,那個思念變成了信仰,就是院長爺爺的想要做的。爲了這個目標,我很努力,我不敢停下腳步,我怕一旦停下,我就會失去對爺爺的懷念。等着逐漸完成院長爺爺的想法時,過程中,接觸到的事情多了,我那時發現,其實我的信仰就是一種不完全的複製一個院長爺爺。現在你踉我提起,我才琢磨過味來,我,是獨立的,但是,我有我的傳承,深藏在潛意識裡,更甚至是靈魂深處。”張小寶進行了一下自我的內心剖析,轉而又問王鵑:“你呢?”

“我呀,說起這個我就生氣,我發現我的信仰似乎被你影響了,從調查你的那一刻開始,逐漸地被你改變,有一段時間,我幾乎無法定位正義是什麼。你看你做過的破事,亂七八糟的,讓我難受了好長時間,我原以爲法律是正義,後來發現,有一種正義叫道德,當法律與道德衝突的時候,正義變得模糊了。當世人想用法律制裁你的時候,你卻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當世人想要用道德衝擊你的時候,你又是叢林法則的代表。最後我發現,你周旋在法律、道德、法則跟人性的邊緣,你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一直到大唐,我才明白,不用非給你一個準確的定位,也不用給自己一個定位,因爲我們都是自我。”王鵑說着話,不時還會笑着看張小寶一眼,偶爾那一眼暴翻着白眼的。

張小寶美美地點點頭:“我從未發現,原來我還可以如此偉大,謝謝。”

“不客氣,等你病好的,咱們再算賬。”王鵑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

“做計劃,做計劃,辦正事要緊,誒?我想到一個好辦法,咱們讓軍民聯歡先搞幾個在京城小範圍的活動,讓大唐的將領們都去觀摩,然後提出意見和建議。咱家提供各種費用,幫他們完成物資上的需求,給他們創造一個商議的氛圍,要突出軍隊和百姓之間關係的主題,你看怎麼樣?”張小寶剛剛準備動的筆又停下來,向王鵑問道。

只不過他做了一個自然的習慣性動作,用空着的手在臉上一下一下點着。

王鵑對張小寶的提議開始還比較迷惑,看到張小寶的動作之後,懂了。

“你呀,一肚子壞說,聊聊天,你也能琢磨出來算計人的辦法,我真服你了,你活着累不累?將領你也要算計一下,你何必?”王鵑無奈搖頭。

張小寶放下手,反駁道:“怎麼叫算計,這叫教導,你身爲主教官,要懂得時刻培養將領的本事,所謂的兵不厭詐,指的便是如此。”

“那好吧,你跟我說說,你用出了物資的‘美人計’想要幹什麼?”王鵑看着張小寶一本正經的樣子,氣笑了。

“你曉不曉得退避三舍是什麼意思?”張小寶問道。

“能不能不要用提問式的引導回答方法?不就是獲取更大的戰略空間麼。”王鵑不屑地說道。

“哦,你還真懂,那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呢?”張小寶又問。

“就是騙人唄,明着一套,揹着一套,繼續問。”王鵑配合着。

“孫子兵法中,有一篇叫謀攻,裡面說過……”

“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直接告訴你答案,你是不是要問這個?”王鵑反問道。

“對頭,你真聰明,我現在實在是忙不過來了,過幾天要武舉,我想拖延下,獲取更多的戰略時間,準確地說是用錢財,換時間,給我留出一個集結兵力和偵察的時間,我還沒準備好,不能打閃電戰。”張小寶露出自己十分無辜的樣子,那意思他沒有騙人,都是按兵法來進行的。

王鵑恍然:“對,你一說我才發現,咱倆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你說的對,我想想啊。”

考慮了一小會兒,王鵑露出笑容:“咱們可以展開軍中大討論,誰說軍隊只能衝鋒陷陣,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才行,一會兒找李隆基提議,讓他先弄一個筆試,不考兵法,和戰陣,只考論軍民關係。以我去在吐蕃打仗時的翼州後勤營爲例子,進行論述,作爲武舉的一部分,這樣夠將軍們爲難一陣了,你快點去打探情報,至於我的筆試,不需要擔心吧?”

“不需要,你就是幹這個的,我懂,你看過的論文一定不少,隨便抄一份就行,哎呀,這就叫以己之長,攻敵之短,ok,等我把表格畫好,咱就進宮。”

張小寶配合着王鵑一起笑,兩個人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了月牙,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對兒狐狸。

當二人把計劃的大概框架弄好,前往宮中的時候,大唐的將軍們正聚集在一起,商討如何在江南道打敗王鵑。

他們哪知道,戰爭已經開始,他們要對付的王鵑和張小寶跟他們玩起了上兵伐謀、疲敵而以逸待的計策。

在張小寶二人見到李隆基之前,李隆基正在看地圖,是一個局部地圖,河北道北部,即便是河北道北部,他的地圖也不全,從渤海都督府再往北就沒有了。

“這裡估計比京城冷,朕要多做準備,帶皇后和其他愛妃出去,可不能把她們凍到,力士,你認爲該帶多少東西?”李隆基問高力士。

高力士剛剛趕過來,想要彙報下靈州大雪的事情,昨天晚上又下雪了,壓塌不少房子,當地官員啓動了常平倉,讓京城支援一下。

對此,高力士沒有生氣,抱怨靈州的官員有事不懂得自己解決,反而向京城求援,在他看來,這是好事,說明當地官員沒有像小寶說的那樣捂蓋子。

積極做事,勇於承擔,不瞞報,百姓生活爲重,纔是真正的好官。

聽皇上問自己,高力士無奈地勸道:“陛下,小事兒,些許小事,先放放,臣這有大事。”

“啊?大事?好,朕的事等一會兒再說,你說說正事。”李隆基絲毫不猶豫地扔下地圖,嚴肅地問道。

高力士見此,很感謝自己的乾兒子小寶,以前皇上可是別人越是不讓他想着玩的事情他越要想想,因爲怕被反對,玩不到了。

現在就不這樣,知道想玩的話,隨時找小寶就行,小寶一定能有好玩的點子,而且還提供錢財,所以喜歡玩,纔不那麼迷戀。

拿出已經翻譯過來的電報,說道:“陛下,靈州又下雪了,從昨天晚上便向京城方向發電報,直到早上的時候才通,損失很大,一者向京城求援,二者告訴京城,黃河可能提前冰封。”

“損失情況有麼?”李隆基面色嚴峻起來,他不希望有地方受災,他覺得大唐各個地方一直風調雨順纔好。

然,事情有時候並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尤其是大自然的事情,所以,怕發生的事情總歸要發生。

李隆基一直記得小寶和鵑鵑說的墨菲定律的問題,長嘆口氣。

高力士搖搖頭:“回陛下,還沒有,估計雪太大了,只說壓塌了很多房屋,各個府地的縣裡,已經在昨天晚上就派出守軍救援,安置受災百姓,常平倉提前啓動,想是百姓家中存糧被壓在雪下,沒取出來。”

“去找小寶,此事官府動起來太慢,讓他家動一動。”李隆基眯着眼睛思慮之後吩咐。

剛剛吩咐完,太監駱賓跑進來了,手上也拿着一份翻譯過來的電報稿子,急匆匆停下腳步,又使勁喘息兩下,說道:“報,陛下,豐州來電。”

“說。”李隆基瞪了駱賓一眼,急什麼。

“豐州來報,大雪,壓塌房屋六百又十四間,百姓轉移三千七百二十二人,無一傷亡,張王兩家牧場啓動,支援糧衣無數……”

“力士,看到了吧?這就是小寶他們兩家的速度,朕實在無話可說。”李隆基不等駱賓說完,便對着高力士說道。

高力士的臉上終於出現點笑容,回道:“陛下,沒法比,如小寶他們家中沒有這個反應速度,臣才覺得奇怪,懷疑他們是不是見死不救。”

駱賓跟着配合點頭:“是,陛下,高管事說的不差,小的也這樣想。”

駱賓說的是真心話,看到情報中的內容,他絲毫不吃驚,太正常了,這就是張王兩家的底蘊。

李隆基的心情也稍微好點:“確實不能比較,接着說。”

“是,還報,張王兩家牧場出動鷹羣、犬隊及鹿爬犁,已於丑時四刻朝靈州出發,停留在豐州的張王兩家的船隊停止卸貨,直接逆流而上,配合其他三隊齊動。說是攔截到昨天晚上靈州子時六刻的電報,災情很重,前去支援,豐州官府請求京城覈實,軍隊已經待命。”駱賓接着彙報,直到這個時候他的氣兒才喘勻了。

李隆基眉頭皺了一下,對後面的話非常清楚,軍隊待命可不是救援,而是針對張王兩家的,不是他的主意,是羣臣,甚至包括高力士及張忠都贊成的事情。

哪怕做做絆子,也不能對張王兩家一點限制跟防備也沒有,在豐州那個地方,一旦下大雪,那麼能夠快速反應的必然是張王兩家的三撥畜生部隊,如果要形容,只有一個字,快,快到比不下雪封路時還快的地步。

包括李隆基在內的朝廷羣臣,都清楚,突厥之所以最後放棄抵抗,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張王兩家的快速反應部隊,兵貴神速,軍隊的速度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命令,豐州駐軍,改變待命目的,準備隨時救災,配合張王兩家行動,快點去把小寶叫來。”

李隆基又一次提到張小寶,高力士清楚,皇上得跟自己的乾兒子解釋一下,怕自己的乾兒子多想。

啊,我這邊拿出來最快的反應速度去救災,你們防備我?

這話好說不好聽,雖然高力士知道自己的乾兒子不會計較,那皇上也得有個態度。

李隆基剛剛吩咐完,駱賓還不等走,張小寶已經和王鵑過來了,手上同樣拿着電報,在出門不長時間,他也得到消息,速度比起朝廷來說,只快不慢。

二人不用別人通報,直接可以進來,這是李隆基給的權力,別說是興慶宮,如果真有需要,張小寶和王鵑可以直接闖進晚上關閉的宮門,哪怕李隆基正在寵幸某個宮中的女子,張小寶兩個人也有把他從牀上揪起來的權力。

李隆基清楚,真到了需要小寶和鵑鵑闖宮的地步,絕對是出了大事,天大的事,能讓他兩個無法直接解決必須通過朝廷才能辦的事情,想想就讓人害怕,得危急到何種地步?

當然,到現在也沒出現過此事,李隆基很欣慰,小寶與鵑鵑還處在遊刃有餘的情況下。

“陛下也得到情報了?那我不多說,我家的隊伍已經出動,剛剛給我傳來消息,陛下放心,絕對不會出大事。”張小寶進來一看駱賓和自己的乾爹都在,手上還拿着紙,便知道怎麼回事兒了,與王鵑對視一眼後,跟李隆基說道。

李隆基也不清楚爲什麼,自己只要看到小寶和鵑鵑,就不會擔憂,跟吃了定心丸一樣。

對駱賓吩咐道:“除了剛纔朕說的事情,也回電給靈州,告訴他們,豐州牧場已動,出動時間,晚靈州首次發報六刻。”

駱賓領命而去。

李隆基轉回頭,笑着對張小寶和王鵑說道:“小寶,鵑鵑,朕對你們家的反應速度已經嫉妒了,靈州子時六刻發報,至少也要傳遞七層才能到豐州。你們家的隊伍,居然能在靈州發報之後的不到一個時辰之內,整裝完畢,然後出發,你能跟朕說說,他們是怎麼準備的嗎?層層發報還有一個時間呢。”

李隆基說的全是真心話,那種速度讓人感覺到一種恐懼,因爲換成張小寶說的那個時間,也就是一個半小時。

一個半小時,從靈州發報開始,傳遞七層,然後豐州收到消息,把應該用的東西裝好,把鷹、狗、鹿都叫起來,然後出發,船隊也從休息和卸貨的時候停下來,重新裝上能用的東西,逆流而去。

如果非要拿出來一個差不多的事情來比,那就是翼州後勤營在大唐之內那段路的反應速度了。

李隆基感慨。

張小寶卻覺得沒什麼,很正常啊,看王鵑,王鵑也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他們兩個知道,他們那時軍隊的反應速度,那叫全球全天候六小時反擊,不是洲際導彈過去,洲際導彈一般都是在半個小時內飛過去,從大氣層外面繞。

六個小時是指出現事情,整裝,出動,空降兵和殲擊機及轟炸機到達指定位置,戰術安排完畢。

所以那幾個大的國家都不互相打仗,大家都在相互威懾和拉攏小國,玩這種遊戲,真打起來,大家一起玩完吧。

所有張小寶顯得很平靜,回道:“陛下,反應速度確實還不夠快,沒辦法,他們畢竟不是茁壯護苗隊,慢是慢了一些,但相信會是最先到達的隊伍。看樣子,黃河船行要加快速度了,陛下出行的日子也得提前,陛下要有個準備,以免手忙腳亂。”

李隆基直接無視張小寶謙虛的話,他不曉得張小寶和王鵑那時的軍隊速度,所以認爲張小寶在得了便宜還賣乖。

遂說道:“靈州的常平倉動了,估計會空出很大一塊,要及時補充,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沒看法,缺了就補唄,我只希望靈州沒有百姓傷亡,陛下再發一道命令,讓周圍地方的醫學院的人緊急趕往靈州,慢,實在是太慢了,沒有飛機的日子真難過。”張小寶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靈州離京城太遠,鞭長莫及。

“飛機?何物?”李隆基從張小寶的話中聽出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忙問。

張小寶反應過來,說走嘴了,解釋道:“一種和熱氣球差不多的東西,可以在天上飛,很快,但是飛不遠,需要工部做出來的那個石油分離以後的東西,沒有那個東西就沒辦法飛。補充一次,飛的距離大概能從京城到靈州稍微遠一點,不知道工部什麼時候可以做出來,臣估計短時間內技術達不到,等吧。”

王鵑連連點頭證明,她總不能補充一下,說,飛機其實還可以飛的更遠,而且還有空中加油的大飛機幫忙。

李隆基稍微明白了一些,遺憾道:“努力吧,真有那東西,朕去積利州也更方便了,小寶、鵑鵑,其他後續的事情不用你二人操心,讓別的官員做。你兩個現在好好準備一下,朕既然要提早離開去視察積利州,武舉也應該早早開了,以免耽誤工夫。”

李隆基還沒忘了王鵑參加武舉的事情,張小寶是進士科的狀元,王鵑就要是武科的狀元,此事不能更改。

王鵑示意張小寶說話,張小寶便開口道:“陛下,臣等來此,正是爲了武舉的事情。”

“哦?打算提前了?”李隆基問。

“是,也不是,是這樣……”張小寶把和王鵑說的事情與李隆基複述了一遍,在其中着重地強調了,有百姓支持的軍隊纔是勝利之軍的概念。

李隆基靜靜地聽着,不時還點下頭,表示贊同,覺得張小寶和王鵑考慮的非常好。

他並不知道兩個人還玩了別的手段。

聽張小寶說完,這才說道:“如此也好,那沙盤上的戰鬥……”

“可在船上進行,正好過去的船分幾層,一層專門放置大的沙盤,一層是將領們呆的,一層是臣與鵑鵑還有家中的人呆的,如是,不耽誤事情。”張小寶解釋着。

他說的沙盤推演可不是兩個人面對面坐着,中間擺一個沙盤,你放個小旗,然後說一通,我再放一個小旗說一通,那叫辯論。

武舉的時候這樣的,有一個專門的地方放置大的沙盤,雙方先把規則制定好,比如敵我相剋的時候,損失幾何,地形和兵種,天氣的影響又是幾何,這個有以前的具體數據,也有最近實驗時候的大概數據。

然後放沙盤的地方有專門的裁判向上插旗幟,再按照制定的規則,判斷雙方是否相遇,戰況如何。

張小寶和王鵑、家中的將領們分開來,隔成一個個的小房子,互相之間不通信,每個人面前都有自己的沙盤,然後在戰前有一個開會的機會。

開完會,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開始指揮自己的軍隊。

大唐的將領們同樣如此,你們不可以坐在一起商量,沒人給你那個機會,你可以用電報通訊,但這裡有個預判的時間和各種影響。

什麼時候兩個將領可以合在一起呢,那就是在各自在沙盤上運兵的時候,兩個自己的部隊相遇了,這個情況下,相遇的兩個將領可以挪到一個屋子裡面。

等他們指揮的隊伍開始分開時,他們也要分開。

擺放大的沙盤地方的裁判就根據兩邊的情況彙總,如果張小寶負責的後勤部隊潛伏的時候讓人發現了,按照判定,先給出一個數據,裁判會跟張小寶說。

說你的隊伍這樣這樣了,那樣那樣了,你臨陣指揮吧,我們繼續進行規則評估。

而突然遇到,或者是真的算計到張小寶的將領,也會得到裁判的提示,說你偶然遇到了敵方的後勤部隊,你伏擊到了敵方的後勤部隊,你臨陣指揮吧。

這是眼下張小寶和王鵑能夠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了,也是最貼近實戰的沙盤推演。

王鵑其實很想有一套電子設備,真正地穿在每一個士兵的身上,然後派出士兵,在真正的江南道佈陣,雙方按照電子記錄的反應,該死就死,該突破就突破。

如果你在那個情況下,突然把腳給崴了,那你就是崴了,如果你不小心掉到懸崖下面,死了,那你是真死了,有死亡名額的

第一百零二章第601章 只爲承認棄水雲第435章 朝堂之上初交鋒第28章 伸手入懷不見印第91章 懷着遠方近發展第327章 東流之河應入海第571章 工業發展與原料第256章 一家團員喜紛紛第166章 算來算去在明天第179章 上任似乎不好治第644章 協議敲定欲補貼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230章 二人初踏吐蕃地第854章 民間變換由始動第72章 三人合計出損招第438章 堅壁清野濃煙起第667章 釣魚不只是悠閒第80章 欲用銀錢買荒山第447章 一百萬貫不好騙第214章 合作釀酒把錢賺第644章 協議敲定欲補貼第56章 教訓護衛不一心第613章 金錢根基互轉換第236章 朝堂議事慎言說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778章 所聽所見有出入第298章 蘿蔔賣錢知多少第84章 回家之後人不見第171章 杏花開時夜有香第473章 事情興起於物流第40章 市集當中把錯尋第848章 牲畜損耗博彩站第419章 風險伴隨是財富第514章 最終目的在哪裡第727章 無級變速拖拉機第104章 小河裡面好游泳第330章 賣掉田地多存糧第28章 伸手入懷不見印第30章 收攏人心又一回第41章 爲了高人找上門第372章 大海茫茫偶相遇第50章 兩廂一碰誰更難第149章 一邊努力一邊難第八百六十六七章 知識力量逆天爲第30章 強買酒樓已放棄第181章 捐款還能得善報第813章 選拔兒童新羅怒第918章 合作給船遇遠帆第356章 不戀他鄉回國中第513章 淡季運輸零利潤第108章 韓莊來人求相見第45章 雨後韭菜未白割第727章 無級變速拖拉機第700章 雲霧濃密出動物第3章 破舊衙門破舊宅第323章 參天造地屬追夢第775章 文采非凡顯傷痕第99章 能否賺錢在想法第81章 雨後風涼到秋寒第64章 分散賺錢有新招第696章 見面欲告驚天事第62章 石頭就往田裡倒第49章 洗澡又可加治療第227章 前線之事多記掛第642章 籌集錢款有他路第932章 初次接觸語言通第963章 不在價格在心思第665章 別人不吃我來吃第348章 一紙文書歸正道第44章 雨後彩虹多事情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677章 天黑燃燈人不停第104章 傲立雪中誰比嬌第1章 百姓幹活給飯吃第76章 雨中人牆又爲何第339章 臨江邊上話說書第268章 上任之時把衣更第541章 多少財帛可動心第462章 波浪滔滔話軍武第301章 新的計劃叫翱翔第11章 政治教育很重要第43章 利益衝突已習慣第263章 原來是讓去做菜第33章 秋深之時送大禮第971章 忙碌之時也硬來第24章 人生高處不勝寒第340章 飛在天上仔細瞧第313章 上善之心應若水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3章 運籌帷幄談笑聲第668章 歡迎名義來攻擊第80章 欲用銀錢買荒山第837章 關鍵時刻有情報第22章 相互算計一紙約第844章 難知政策等炮聲第887章 同工同作不同酬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第682章 此行冷靜才專業第76章 訓練迎來第一場第560章 有歌淺唱星空望
第一百零二章第601章 只爲承認棄水雲第435章 朝堂之上初交鋒第28章 伸手入懷不見印第91章 懷着遠方近發展第327章 東流之河應入海第571章 工業發展與原料第256章 一家團員喜紛紛第166章 算來算去在明天第179章 上任似乎不好治第644章 協議敲定欲補貼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230章 二人初踏吐蕃地第854章 民間變換由始動第72章 三人合計出損招第438章 堅壁清野濃煙起第667章 釣魚不只是悠閒第80章 欲用銀錢買荒山第447章 一百萬貫不好騙第214章 合作釀酒把錢賺第644章 協議敲定欲補貼第56章 教訓護衛不一心第613章 金錢根基互轉換第236章 朝堂議事慎言說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778章 所聽所見有出入第298章 蘿蔔賣錢知多少第84章 回家之後人不見第171章 杏花開時夜有香第473章 事情興起於物流第40章 市集當中把錯尋第848章 牲畜損耗博彩站第419章 風險伴隨是財富第514章 最終目的在哪裡第727章 無級變速拖拉機第104章 小河裡面好游泳第330章 賣掉田地多存糧第28章 伸手入懷不見印第30章 收攏人心又一回第41章 爲了高人找上門第372章 大海茫茫偶相遇第50章 兩廂一碰誰更難第149章 一邊努力一邊難第八百六十六七章 知識力量逆天爲第30章 強買酒樓已放棄第181章 捐款還能得善報第813章 選拔兒童新羅怒第918章 合作給船遇遠帆第356章 不戀他鄉回國中第513章 淡季運輸零利潤第108章 韓莊來人求相見第45章 雨後韭菜未白割第727章 無級變速拖拉機第700章 雲霧濃密出動物第3章 破舊衙門破舊宅第323章 參天造地屬追夢第775章 文采非凡顯傷痕第99章 能否賺錢在想法第81章 雨後風涼到秋寒第64章 分散賺錢有新招第696章 見面欲告驚天事第62章 石頭就往田裡倒第49章 洗澡又可加治療第227章 前線之事多記掛第642章 籌集錢款有他路第932章 初次接觸語言通第963章 不在價格在心思第665章 別人不吃我來吃第348章 一紙文書歸正道第44章 雨後彩虹多事情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677章 天黑燃燈人不停第104章 傲立雪中誰比嬌第1章 百姓幹活給飯吃第76章 雨中人牆又爲何第339章 臨江邊上話說書第268章 上任之時把衣更第541章 多少財帛可動心第462章 波浪滔滔話軍武第301章 新的計劃叫翱翔第11章 政治教育很重要第43章 利益衝突已習慣第263章 原來是讓去做菜第33章 秋深之時送大禮第971章 忙碌之時也硬來第24章 人生高處不勝寒第340章 飛在天上仔細瞧第313章 上善之心應若水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3章 運籌帷幄談笑聲第668章 歡迎名義來攻擊第80章 欲用銀錢買荒山第837章 關鍵時刻有情報第22章 相互算計一紙約第844章 難知政策等炮聲第887章 同工同作不同酬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第682章 此行冷靜才專業第76章 訓練迎來第一場第560章 有歌淺唱星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