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這麼在閒聊八卦悄聲無息過了七天。
七天後,楊惜婉的腳踝好了,終於安然無恙能夠下地走路了。
這能夠解放下牀的那天,楊惜婉高興的一蹦三跳,躺在牀這麼多天,都差點躺發黴了。
一下牀,楊惜婉沒有一個空閒。
董韓林讓楊惜婉教他製作‘牛黃解毒丸。’
這幾天的時間裡,金線蓮已經曬乾放好,院子的火腿燻肉還沒有好,一個個掛在院子,楊子辰經常來玩,看着這些火腿,口水都差點流出來。
火腿在前世也是宋朝的時候纔開始被人發明出來的,在這個時代這種火火腿燻肉都見所未見,也難怪楊子辰一副沒有見過十分稀又饞嘴的模樣。
楊惜婉看着這些火腿,倒是想到了一種可能,她得去鎮多買一點豬肉,趁着春天,多準備一點火腿什麼的,放着,然後冬天的時候,吃一些燉菜的時候,放一點臘肉,那味道香味撲鼻又好吃。
楊梅從回來的第二天按照楊惜婉的吩咐裝進酒罈裡釀起水果酒來。
田裡的事趙辰煜基本每天一早去看,趙辰煜說,田裡的棉花苗和辣椒苗都長勢喜人,不用楊惜婉擔心。
家裡大大小小的事物,基本不是趙辰煜做去了,是小唐吳劍他們搶着幹了,楊惜婉落的清閒十分,也開始專心教董韓林製作‘牛黃解毒丸。’
董韓林對楊惜婉的感情很複雜,第一次見面被那縫合術震撼的瞠目結舌,可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敬重。
這個小丫頭,是太子殿下的女人,他若是敢不敬,被太子殿下知道,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楊惜婉倒是不知道董韓林這複雜的心思,‘牛黃解毒丸’這種低級藥,製藥師基本都會,楊惜婉製作起來自然是信手拈來。
只是在教董韓林這個過程,楊惜婉還是免不了要細細和董韓林說着要怎麼稀釋,過濾,濃縮一系列的過程。
尤其是藥方的牛黃。
前世楊惜婉很少見過天然的牛黃,大多數都是人工牛黃,看着眼前這麼一大塊的天然牛黃,楊惜婉不得不感嘆,這個時代固然不發達,可藥卻是貨真價實,假藥少之又少,不像前世,假藥猖獗。
有了這天然的牛黃,這牛黃解毒丸的效果只怕會更加好。
楊惜婉這邊教董韓林,邊和董韓林細細說着什麼藥多少成分。
董韓林原本對楊惜婉的印象還停留在縫合術的震驚,他以爲只是湊巧而已,十三歲的小丫頭,誰會有這麼厲害的醫術。
可這聽着楊惜婉講解藥理,董韓林越聽越是震驚。
這個小丫頭醫術高超並不是湊巧,而是實力,她對藥理的認知超乎了他的預期,即使是自己祖父,只怕在這個小丫頭都只能說一聲‘不下。’
可是祖父幾歲,這個小丫頭幾歲,單憑年齡對藥物的造詣,祖父已然輸了。
董韓林聽着楊惜婉講解,越聽越是目瞪口呆,在看楊惜婉嫺熟的做着藥,目光不知不覺爬了一絲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