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貫夫石

一陣沉默之後,貫夫石這才說道:“將軍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要將這四百萬父老鄉親救到安全之所,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也在所不惜!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同宗同源的神州百姓,主公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即使是傾河套之全力,我們也在所不惜!”奉敬堅定地說道。

迎着城頭還帶着幾分寒氣的大風,老人鬚髮飛揚,有如清風的國勢,在大風中飄搖不定。而他只是靜靜的看着腳下的這片土地,眼中滿是深情。

奉敬很顯然也是發現了老人的異樣,他不禁好奇地問道:“貫老這是在擔心何事?”

“我們這四百萬人之中,有四十多萬人是當初被東北三國擄掠去的精壯男子。他們雖然受到了長時間的折磨和摧殘,但是當初的底子畢竟還在。將軍不妨從這些人之中挑選優秀者充入軍隊。他們雖然不諧軍事,但是畢竟是我神州的熱血男兒。而其餘的三百五十萬人,有一百多萬是四歲以上十三歲餘下的孩子,一百一十萬婦女,一百二十多萬老人和孩子。奉敬將軍不用奇怪,老夫在這些百姓心中還略有些地位,現在又是同舟共濟,要想將他們分派完畢並非是難事。”

奉敬心中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貫老這是何意?”

“老夫只是一時感慨。奉敬將軍,若非傾神州之人力,我們這四百萬人萬萬不可能全部逃走。但是那一百萬孩童,將軍務必將他們帶走,他們乃是我們神州子民的希望所在。”老人很是感慨的說道。右手輕輕的撫摸着身邊孩子的頭髮,老人的眼中滿室愛憐。

“爺爺!”他身邊的孩子搖着他的手臂叫到。

“這是老夫的孫子,貫之純。這孩子也是苦命,他的父母和幾個兄長都已經葬身在了當年的戰亂之中,就只有他一人,一直陪着老夫度過了這麼久的艱難歲月。只是這孩子完全沒有我貫家書香門第的意味,整天就只知道耍槍弄棒。如果有幸能夠逃過這場劫難,還請將軍將他培養成一名沙場將士。”貫夫石雙目迷離的說道。

奉敬一驚,他自然明白老人這是在交代後事,不過楞了一下,他還是點了點頭:“貫老請放心,奉敬必定不負所望!”

貫夫石嘆了口氣:“老夫今年也六十有五。除了這個孩子,也再沒有任何的牽掛。老夫這一輩子,大半的時間都花在瞭望月書院的建設傳承以及教化百姓之上。朝堂之上,老夫常常規勸其偃武修文,以文德教化天下。草廬之側,老夫也時時勸慰百姓寬厚仁慈以德報怨。每每朝廷欲與周邊異族開戰,老夫都是極力反對。每每朝廷有俘獲異族的士兵,老夫也是一力堅持以仁德教化,然後讓其歸還本族以宣傳我天朝的仁義。數十年來,這樣被放回的異族士兵不下於二十萬。”

聽到這裡,奉敬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陣哀傷,正是他們這些文人雅士的如此思想,這才釀成了清風朝野上下的酸儒之風。不過,他並沒有出聲,因爲他知道貫夫石的話還沒有說完。

“老夫以前一直以爲自己這樣做是正確的,直到兩年前,這個想法纔得到了糾正。”貫夫石說道這裡,他的眼睛裡已經充滿了淚水,哽咽了一下,他這才說道:“那一年,東北三國聯手攻破了東北長城防線,河北三路幽雲十六州全部淪陷。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老夫這才明白自己當初犯下了多大的錯誤。可悲的是,老夫自己居然就是這場大禍亂的禍根之一。這明明是我們這些酸儒之士的錯誤,卻偏偏要幽雲十六州的三千多萬百姓來承受。河北三路,幽雲十六州,兩百多萬公里的土地,三千多萬神州父老鄉親,對於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塞外異族居然沒有一絲的仁義道德。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曾經的繁華之所變的白骨遍野荒無人煙,數百萬精壯被擄掠爲奴,數百萬婦女被****虐殺,上千萬父老鄉親死於非命,四五百萬婦孺老幼顛沛流離。而當初那些被放回的異族俘虜,不僅沒有起到教化他們族人的作用,反而成爲了這次屠殺的急先鋒。我洋洋天朝向來是以德報怨,哪知道別人居然是以怨報德。數千萬的百姓啊,就是因爲老夫這樣的酸儒存在,這才讓他們白白死在異族的屠刀之下。奉敬將軍,請你務必記住這一句話,這也是我幽雲十六州三千多萬百姓用生命總結出來的血的教訓,那就是:我天朝的仁慈,僅僅是針對我神州百姓而言。而對於那些狼心狗肺的異族,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老夫還有一事相求,他日將軍的鐵蹄若是能夠踏足塞外,請將軍務必代我幽雲十六州的三千多萬百姓向塞外異族討還一個公道!”

林太嶽從來沒有這麼迅捷過,從延州到克州,又從克州到秦川路康州,再從康州馬不停蹄的奔赴天都聖京。原本對他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而言至少需要三天的路程,居然讓他只是一天一夜就完成了。當他看見天都聖京那高聳的城牆和湍急的護城河的時候,雖然他已經疲憊不堪,但是他的心裡還是涌起了一股興奮。因爲他總算是趕在早朝之前到達了,而早到一天,那晉州城中的數百萬百姓也就多了一分生還的希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金鑾殿上,雖然林太嶽已經筋疲力盡,但他還是拖着瘦弱的身子上了大殿,勉力高呼道。

“林愛卿平身。不知道愛卿風塵僕僕的前來所爲何事?”英烈帝的臉上滿是好奇,雖然他已經知道了林太嶽的來意,但這在程序上還是不能少的。

“微臣林太嶽,奉我家主公之命,特請我皇即刻派遣援兵北上援救晉州被圍困的四百萬父老鄉親!”林太嶽嘶啞着聲音大聲答道。

“林愛卿能否說的明白一些?”英烈帝不動聲色的說道。

“回皇上,我家主公部下的血殺將軍奉敬將軍和信刻將軍已經率領着還在敵軍勢力範圍內堅持戰鬥的六萬騎兵攻佔了晉州,然而城中有整整四百萬幽雲十六州的百姓,而他們的糧草僅僅能夠支撐五天的時間。在晉州城外,現在已經雲集了東北三國的大約五十萬精銳大軍。我家主公欲發兵晉州去拯救這些陷於重圍的神州父老,但是我河套六州之內,只有二十萬未經整訓的步兵,我們又沒有水師的支援,跟本無法保證渡河的安全和拯救被圍困的父老。與此同時,在我河套西部的鐵鷹秋明部落也是蠢蠢欲動,大大的牽制了我方的力量。另外,在我河套定州南部,劍門關和陰風古堡的軍隊也是頻繁調動,所以我家主公懇請皇上,立刻派出水師蛟龍軍團和精銳士兵北上共同救援晉州的百姓。”林太嶽本人的口才其實是很不錯的,只是旅途勞累之下,加上太過悲憤激動,是以語句也有些混亂。好在基本上還是將事情說清楚了。

“林大人,我軍在劍門關的調動只是正常的換防行動,本王敢保證絕對沒有其他的意思,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了纔是。”定西王宋正風連忙插話說道,而靖西王李鐵鳴也同樣如此。

林太嶽的心中雖然很是鄙視,但是他畢竟不是剛出道的雛兒,於是嘴上也贊同着說道:“兩位王爺向來是高風亮節,素來以國事爲重,想來斷不會在這種時候發生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林某剛纔語言上有所衝動,還請兩位王爺海涵。”

英烈帝揮了揮手,打斷了三人的話語,一臉嚴肅的說道:“林大人,但不知靖北侯要朕派出多少兵力?”

“大河防線上的五萬蛟龍軍團水師以及配屬的兩百艘戰艦和三百艘大小運輸船隻。主公已經計算過了,如果四百萬父老鄉親要想全部通過大河,即使是傾河套之物力搭建五座浮橋,但是也需要只要一天一夜的時間。如果有了帝國的蛟龍軍團,那不僅可以爲渡河的鄉親們提供武力保障,而且其餘戰艦和運輸船隻還可以幫忙運送百姓。東北三國都沒有水師,現在大河防線上即使沒有了這五萬水師,短時間內,他們也無法對豫州路形成威脅。另外,朝廷的北方軍團和東方軍團都已經整訓完畢,如今朝廷的各條戰線都還算平等,所以我家主公希望皇上能夠抽調一個軍團揮師北上,共同抗敵!另外,如今國難當頭,三位王爺向來是以天下蒼生爲重,如此危急存亡之時,必不會坐視四百萬百姓慘遭屠戮。所以我家主公希望,三位王爺能夠看在民族大義的份上,派出援軍共同奔赴晉州。”林太嶽大聲說道。

“不行!”英烈帝還沒有開口,除了龐燁三人的嫡系人馬,滿朝文武都是齊聲說道。而這裡面,又安永昌和三大藩王的聲音最爲宏亮。

安永昌率先出列說道:“皇上,大河防線上的水師絕對不能夠抽調!東北三國雖然沒有水師,但是東倭王朝的水師現在是稱霸東海,如果他們乘虛而入,那不僅可以將大河沿岸化爲廢墟,而且他們還可以順着洛水直殺天都聖京。而最爲嚴重的是,如果他們和東北三國相互勾結的話,憑着他們水師強大的投放能力,以青龍軍團和數萬豫州路駐軍,根本無法保證大河防線的完整。而大河防線若是有失,那我清風危也!”

此話一出,大殿之上頓時一陣附和。而龐燁則是冷哼了一聲,安永昌的心思他自然不會不知道。安永昌對周邊異族向來沒有好感,尤其是東倭王朝,當年他曾秘密籌劃了一次對東倭國主德康信服的刺殺,結果消息走漏,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至交好友當時都喪命在了靈虛幻忍德康信之的手中。因此安永昌對東倭也是恨之入骨,只是這幾十年來清風的防禦重點都是在北方,因此安永昌也沒有機會如他所願的去遏制東倭。但是對東倭的憤恨,他卻是從來沒有掩飾過。如果僅僅從這一點來說,安永昌的這個提議並沒有太大的錯誤。但是龐燁並不這樣認爲,他堅持認爲,安永昌之所以這樣說,是爲了保存實力。當年北方軍團重建的時候,安永昌就在裡面大肆安插勢力。他本來就是戶部尚書,而且有輔政王劉顯的支持,北方軍團很快就成爲了他的天下。東方軍團雖然也已經組建完畢,但是東方軍團現在駐紮在揚州路西部地區,如果朝廷真的要派遣援軍,那必然是北方軍團。深知東北三國兵鋒的安永昌自然不願意自己的嫡系出去送死。

而太師司馬當歸則是出言反駁道:“難道安尚書的意思是坐視着這四百萬百姓覆滅嗎?尚書大人可別忘記了,他們身上可是流着我們同樣的血脈,他們乃是和我們血脈相連的神州子民!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必須想方設法的去營救。”

“太師爲國爲民,安某拜服。只是太師想過沒有,如果蛟龍軍團北上,那我們怎樣去妥善應對東倭的水師襲擊?如果東倭水師真的沿河西進,我大河防線上沒有一兵一卒,我們該怎樣應對我人的虎狼之師?”安永昌不屑的說道。他和龐燁三人的矛盾由來已久,從神宗顯烈皇帝登基開始,幾人就這樣爭論了二十多年。

鐵真出列沉聲說道:“皇上,我軍若是按兵不動,那豈不是寒了天下百姓之心?我五萬水師雖然是北上河套,但是留下的空檔,完全可以由靖西王和威遠王的水師前來填補。兩位王爺的水師加起來也有十萬兵力,其實力完全不下於分隔兩地的蛟龍軍團。想來有兩位王爺的相助,大河防線必然是固若金湯。”

“鐵尚書言之有理。”龐燁也跟着說道:“若是調走了部分兵力,我大河防線上的力量是會減弱。但是靖西王的赤眉軍團和威遠王的黃巾軍團距離大河防線都不是很遠,不若讓他們暫時協防大河防線,而我軍則是北上晉州。”

第701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第668章:梟雄末路(四)第462章:又是合州(三)第949章:騎虎難下第348章:斑駁的地圖第658章:運籌帷幄第55章:再遇刺殺第306章:朝議(二)第242章:教受第888章:追殺第66章:血海深仇第680章:破滅軍團第920章:什麼叫做悽慘第110章:還須等待第158章:天意擴軍第106章:雪女傾城第62章:離去第525章:兵強馬壯第665章:梟雄末路(一)第321章:悲慟第226章:仇人見面第770章:水師展望第763章:玄機論勢第283章:會面第690章:擾人清夢第806章:各個擊破第225章:樸志成的小計第934章:西大陸軍神第830章:灰飛煙滅第278章:崇明島水戰(一)第908章:反正我信了第647章:難得的對手第262章:初露鋒芒(二)第525章:兵強馬壯第560章:唯一的不敗名將第932章:誰算誰?第380章:淪陷的秋沐第402章:昊天的承諾第407章:昊天家宴(一)第637章:河套瘋了嗎第428章:聞香識敵軍第335章:看破第876章:梟雄會面第482章:出城第670章:梟雄末路(六)第673章:有家不歸第610章:斬草除根第193章: 河邊的大戰第343章:太行風雲再起(三)第516章:李簫漠的憂慮第855章:人竟相食第794章:名不虛傳第24章:駱祥的提議第300章:金川海子(一)第937章:深謀遠慮第16章:北伐(三)第616章:一字之差第585章:壺口之殤第324章:辛皎的過去第227章:勝利告終第394章:淮水張家第918章:誰玩誰?第866章:屠烏瑪第29章:進京第775章:另當別論第377章:面子的問題第180章:楞葉第398章:望江橋(三)第901章:各出奇兵第529章:戰颯珊第724章:遠征東倭序幕第854章:最後的捍衛者第288章:偶遇第757章:滅東倭(三)第385章:昊天之怒第603章:調兵遣將第772章:騎兵出戰第398章:望江橋(三)第451章:高手中的高手第810章:三下密雲第428章:聞香識敵軍第534章:衝冠一怒第200章:西線偏師(一)第682章:楚相成南下第100章:援兵何在(二)第620章:赤裸裸的恥辱第221章:欲擒故縱第598章:天意的遺言(二)第109章:極樂起事第622章:虎賁出擊第51章:猛將信刻第216章:攤牌第131章:安永昌的面目第38章:天舞星河第446章:神鬼莫測第591章:西域六國第791章:極其彪悍第218章:金花猴子第866章:屠烏瑪第839章:戰昌化
第701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第668章:梟雄末路(四)第462章:又是合州(三)第949章:騎虎難下第348章:斑駁的地圖第658章:運籌帷幄第55章:再遇刺殺第306章:朝議(二)第242章:教受第888章:追殺第66章:血海深仇第680章:破滅軍團第920章:什麼叫做悽慘第110章:還須等待第158章:天意擴軍第106章:雪女傾城第62章:離去第525章:兵強馬壯第665章:梟雄末路(一)第321章:悲慟第226章:仇人見面第770章:水師展望第763章:玄機論勢第283章:會面第690章:擾人清夢第806章:各個擊破第225章:樸志成的小計第934章:西大陸軍神第830章:灰飛煙滅第278章:崇明島水戰(一)第908章:反正我信了第647章:難得的對手第262章:初露鋒芒(二)第525章:兵強馬壯第560章:唯一的不敗名將第932章:誰算誰?第380章:淪陷的秋沐第402章:昊天的承諾第407章:昊天家宴(一)第637章:河套瘋了嗎第428章:聞香識敵軍第335章:看破第876章:梟雄會面第482章:出城第670章:梟雄末路(六)第673章:有家不歸第610章:斬草除根第193章: 河邊的大戰第343章:太行風雲再起(三)第516章:李簫漠的憂慮第855章:人竟相食第794章:名不虛傳第24章:駱祥的提議第300章:金川海子(一)第937章:深謀遠慮第16章:北伐(三)第616章:一字之差第585章:壺口之殤第324章:辛皎的過去第227章:勝利告終第394章:淮水張家第918章:誰玩誰?第866章:屠烏瑪第29章:進京第775章:另當別論第377章:面子的問題第180章:楞葉第398章:望江橋(三)第901章:各出奇兵第529章:戰颯珊第724章:遠征東倭序幕第854章:最後的捍衛者第288章:偶遇第757章:滅東倭(三)第385章:昊天之怒第603章:調兵遣將第772章:騎兵出戰第398章:望江橋(三)第451章:高手中的高手第810章:三下密雲第428章:聞香識敵軍第534章:衝冠一怒第200章:西線偏師(一)第682章:楚相成南下第100章:援兵何在(二)第620章:赤裸裸的恥辱第221章:欲擒故縱第598章:天意的遺言(二)第109章:極樂起事第622章:虎賁出擊第51章:猛將信刻第216章:攤牌第131章:安永昌的面目第38章:天舞星河第446章:神鬼莫測第591章:西域六國第791章:極其彪悍第218章:金花猴子第866章:屠烏瑪第839章:戰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