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令蕭銑怎麼也沒想到的是,李淵居然會在李世民東征之際派遣李孝恭、李靖率大軍前來征伐自己。更令他無法想像的是,李孝恭竟然會趁江水暴漲之際發兵取荊門、宜都、百里州等地,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下江陵。說實話,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所以,當大將文士弘遣人向他奏報軍情時,他幾乎都不敢相信這一切會是真的。待他確定事實的確如此時,他手忙腳亂地下旨四處招兵買馬,命令各地兵馬快速馳援都城。
然而,還沒等兵馬抵達江陵,唐軍就如同從天而降般把城池層層包圍了。這該怎麼辦呢?蕭銑望着城外的唐軍,內心惶恐不已,一時間茫然不知所措。這時,他身邊的大臣張錦繡倒是相當鎮定,神色平靜的臉上顯出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蕭銑瞅着張錦繡好半天,然後開口問他退敵之策。張錦繡立即面露諂佞之色,向皇上拱手一拜,然後慢條斯理地答了句,很簡短,只有四個字——堅守勿戰。蕭銑聽後,覺得有理,就向各門傳達口諭。
李靖早就猜到蕭銑會使出這一招,所以看見城內守軍遲遲不出戰也不覺得奇怪,心緒相當平靜。也是,這幾千人怎麼敢出來與幾萬人決戰呢。那不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嗎?傻子也不這麼幹,何況蕭銑還是個頗有智謀的小皇帝呢!不過,李孝恭卻沉不住氣,急得直罵蕭銑是隻縮頭烏龜。他自己罵還不算,還一次又一次派士兵對着又高又堅固的城牆扯着喉嚨破口大罵,把蕭銑的十八代祖宗都罵個遍,想以此激將蕭銑率軍出戰。
蕭銑是個深受儒家思想醺陶之人,非常尊重自己的先人,何況他們曾是尊貴之極的天子呢。今見那些地位低下的士卒竟用那些粗魯的言語辱沒自己的列祖列宗,他怎能不怒火中燒呢!他真想立即率軍殺出去,把他們一個個生吞活剝了,以泄心頭之恨。可是等他強迫自己冷靜之後,卻不敢這樣做,因爲他清楚一旦城門洞開,城外唐軍就會如潮水般涌進來,把自己的老巢端掉。爲今之計,他只能忍氣吞聲,堅守不戰,以待援軍。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蕭銑所渴盼的救援部隊卻遲遲不見露面。這可把蕭銑急得團團直轉,氣得忍不住破口大罵。他罵那些將士不顧社稷安危,只圖安逸享樂,不肯乘風破浪前來援救都城,把自己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
其實,蕭銑的這番指責徹徹底底地錯怪了長江下游的那些樑軍將士。他們並不是因圖安樂怕風波而不肯前來馳援江陵,而是在行軍途中發現了江中一隻只遺棄散落的戰船,誤以爲江陵已經被唐軍攻破,從而心生疑懼不敢繼續前進。爲了保險起見,他們只得暫時原地駐紮,派遣幾艘戰船前去偵察,摸摸都城的真實情況。由於他們是逆水行舟,船速自然緩慢,往返一回沒半個月的時間也不夠。這樣一來,蕭銑當然不能及時見到援軍了。
這幾日,蕭銑也真可謂是度日如年哪!他日夜期盼的援軍依然杳無音訊,久久不見半隻戰船一個小兵,而城下的唐軍日勝一日地咄咄逼人,大有即將發動攻城之勢。他心裡比誰都明白,以自己現有的兵力是根本沒辦法阻擋唐軍的強攻,到時只能是城破國亡了。一想起自己冒着生命危險辛辛苦苦打下這片江山即將成爲別人的囊中之物,胸口就不由得陣陣作痛,同時也不甘心自己的遠大理想就這樣落空了。是呀,誰肯把江山拱手送於他人呢?即便是明知不可爲,那也得作最後的掙扎,何況蕭銑是個不肯輕易言敗的人。因此考慮一番後,他便召集羣臣商議守城之事。
大殿莊嚴肅穆,氣氛相當凝重。文武官員分列在兩側,蕭銑正襟危坐於皇帝之位。他頭戴皇冠,身披黃袍,神情威嚴地注視着面前峨冠博帶的羣臣。他看到他們面露惶惑之色,一個個沉默不語,臉色就直往下沉。不過,他還是盡力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讓怒火發泄出來。他深知自己正處在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極需要衆臣鼎力相助。假若這些臣子因自己一時的斥責而心生異志,紛紛揭竿而起,那他很有可能要步隋煬帝的後塵。他可不想死在臣僚的手下,而是想充分利用他們的忠誠和才幹來拯救搖搖欲墜的江山社稷。因此,他很快緩和了臉色,擠出絲笑,聲音低緩地問道:
“今賊寇兵臨城下,援軍又遲遲未能趕到,都城正處於危亡之際。衆愛卿,你們有什麼良策來解時下之危呀?請說吧,朕洗耳恭聽!”
羣臣聽皇上這麼一說,心裡益發驚慌不安,茫然不知所措。他們誰也不肯開口說話,只轉動着眼珠子面面相覷,期待着對方替皇上排憂解難。
蕭銑見衆臣依舊默不作聲,心裡難免生出些許不滿,卻依然面帶微笑地望着他們,口氣溫和地說道:
“朕知各位愛卿皆爲社稷之臣,當能力挽狂瀾,替朕守住這片大好江山哪!故而,朕對你們充滿了信心,寄予了厚望。朕希望衆愛卿能夠羣策羣力,共度時艱,萬勿辜負朕對你們的託付啊!朕今日召集各位大臣前來殿中議事,就是想從你們口中得到退敵之計,以保住都城不失。”
衆臣平日深得蕭銑信任與恩寵,很想在這生死存亡之時爲他盡忠效命。然而,他們十分清楚當前的形勢,由於城內守軍太少而援軍無法及時趕到,都城實在是難以保住,樑國的滅亡也近在眼前。這會子,他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出城納降。的確,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想勸蕭銑降唐,只是怕皇上一怒之下把自己的腦袋砍掉。因此,他們只能選擇沉默。
“正如皇上所說,都城的確已處於危亡時刻。”靜默了好半天,殿內才響起了岺文本那和緩而渾厚的男中音,“今唐軍已將城池層層包圍,他們不僅兵馬衆多,而且個個驍勇善戰,挾連捷之氣勢以攻城,城內幾千將士實難抵擋啊。微臣以爲,爲今之計,皇上當獻都城以歸順大唐!”
“你……岺文本,你怎麼敢說出這種大逆不道之話!”蕭銑聽了勃然作色,指着岺文本厲聲喝道,“朕乃堂堂一國之君,豈可向他人俯首稱臣?”
“皇上說的是!”張錦繡應聲說道,“李淵乃纂權奪位之逆賊,皇上是堂堂正正的大梁國君,怎能與這等賊人同朝而事呢?再者,今賊軍雖兵臨城下,然我軍糧草充足,且城池堅固,當可堅守時日,以待援軍前來相救。待援軍至,再與他們裡應外合,必能擊敗賊軍,以解都城之危。”
“張大人所言不無道理,若有援軍前來相救,當可退敵!”岺文本從容自若地答道,“然現今都城被困數日,而援軍卻遲遲不到。不出在下所料,長江下游的將士們必定因受阻而無法抵達江陵。如此,以城內數千將士,怎能抵擋得住城外數萬唐軍?到時必是城破人亡,殃及無辜百姓哪!”
“岺大人說的是!”羣臣附和道,“今唐軍氣勢洶洶,不日將攻城,而援軍被阻難以前來相救。僅憑城中這數千守軍,將無法擊退強大的唐軍,替皇上守住都城。如此,唐軍攻城之日,便是我等覆滅之日。皇上,事已至此,您又何必以卵擊石,玉石俱焚呢?請皇上三思呀!”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張錦繡鐵骨錚錚地高聲說道,“我等乃大梁之臣,當與社稷共存亡,豈可因貪生怕死而降於他人,哼!”
“張大人此言謬矣!”羣臣不約而同地反駁道,“我等並非貪生怕死,而是爲皇上着想。今大梁氣數已盡,實乃無力迴天。此時,皇上若能審時度勢,出城歸順大唐,尚可保全性命,以作後圖。正所謂留得青山在,萬事皆可捲土重來。臣等死不足惜,然皇上不可不爲重整山河而保全性命哪!”
“你等所言也並非全無道理!”沉吟良久,蕭銑突然低聲說道,“今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我軍的確難以阻擋賊軍攻城,若硬拼必當敗亡。”
“皇上,你切不可聽信這羣貪生怕死之徒的胡言亂語!”張錦繡見蕭銑心生降意,趕緊大聲勸諫道,“皇上,他們並非真心爲您着想,只是爲了貪圖富貴!不錯,他們降了李淵老賊,必能得到重用,可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然而,皇上您就不同了。您非但不能享受富貴榮華,恐怕連性命也難保!李淵老賊一向心狠手辣,豈會饒過皇上您呢?薛仁杲、王世充、竇建德,哪個不是被他處死?臣勸皇上拼死堅守都城,如此,尚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