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爲時已晚,隋兵已被義軍從四面包圍得水泄不通,任憑他們怎麼左奔右突,也衝不出去,只能受刀槍箭矢之戮,慘號之聲不絕於耳。大殺了一陣之後,隋兵死的死,降的降,唯有桑顯和領着十幾個驍勇將士僥倖逃脫,奔回自己的營地。
飲馬泉之戰大獲全勝,王長諧、劉弘基衆壯士歡天喜地,鬥志昂揚。不過他們來不及大擺慶功宴,就又向蒲津開拔,因爲李淵已率主力抵達河東,需要王長諧部儘快拿下蒲津,然後與主力部隊匯合河東,共擊屈突通這股強敵。
王長諧率軍日夜兼程,倍速前進。然由於道路崎嶇難行,因而兩三天後他們纔到達蒲津。蒲津是黃河邊上的大渡口,歷代爲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則可渡河入關。因此,隋軍大將屈突通派重兵把守,欲奪蒲津並非易事。李淵也深知其理,故而等王長諧軍在蒲津紮好營寨後,他親自來到帳內,與王長諧、劉弘基、阿史那大奈諸將討論作戰策略。
衆將各抒己見,出謀劃策。他們深知蒲津一戰的重要性,因此雖於飲馬泉大勝桑顯和,卻也不敢有半點輕敵之意,出言十分謹慎。王長諧淡眉緊鎖道:
“現今蒲津有桑顯和重兵把守,且距河東又近,屈突通隨時都能派兵增援。而我部兵力不足一萬,很難以與之抗衡。”
“是呀,王將軍所慮正是在下所憂。”劉弘基不無憂慮地說,“桑顯和雖於飲馬泉敗在我等手下,然依其脾性,必定想借此戰挽回顏面。如此,他必將激勵士氣,全力以赴。同時屈突通善於用兵,深知蒲津的重要性,必將遣精兵增援蒲津。故而,以我部區區幾千人馬攻取蒲津,實在有些勉爲其難哪。請大將軍想個萬全之策,以確保蒲津無閃失。”
聽了衆將一席話,李淵清楚他們所擔憂的是什麼。於是思量了番,他開口說道:
“兩位將軍所慮極是,沒有一定的兵力作保證,的確難以取勝。因此,本公決定派遣長孫順德率兵增援你們。這樣,你們可放心了吧?”
“好,有了援軍,那我們心裡就踏實多了。”王長諧一聽此言,滿心歡喜,不禁哈哈笑道。
劉弘基也很高興,不過他心裡清楚光有援軍還不夠,還得如何限制住屈突通,不讓他揮師蒲津。沉吟了片刻,他說:
“大將軍,屈突通實爲將才,理當知曉蒲津乃兵家重地,故而得知我軍攻打蒲津,定會親自率軍支援桑顯和,如此奈何?”
“劉將軍,你不用擔心此事。”李淵對劉弘基呵呵一笑,胸有成竹地說,“屈突通已被我主力大軍圍困於河東,其精兵雖多,也不敢輕易出戰。如若屈突通率衆攻打你們,那本公就率軍進攻河東。如此,河東很快就成了我們的囊中之物。而屈突通深知河東乃根本,不敢有失,因此他肯定不會貿然出兵,全力攻打蒲津。屈突通必將全力守河東,那你們就可以放心攻取蒲津。到時你們毀掉河上的橋樑,前面扼住他們的咽喉,後面攻擊他的後背。這樣隋兵不逃走,那就必爲我軍所擒。”
“大將軍此計絕妙!”王長諧高聲附和道,“只要屈突通不敢攻蒲津,那我軍就勝券在握了,哈哈!”
劉弘基也是頻頻點頭稱妙,接着又跟李淵商議起了具體細緻的軍事部署。一切安排妥當後,李淵就在李建成等人的護送之下,離開蒲津返回河東大本營。
第二天黃昏,西天燃燒着一團絢爛的雲霞。王長諧、劉弘基率軍迎着脈脈斜暉來到河水滔滔不絕的渡口。這時,桑顯和也已引兵列陣於河岸。他一見劉弘基,兩眼直噴火,大吼一聲,拍馬直取對方。於是,兩軍將士便在喧天的鼓聲中大戰起來。
就在兩軍鬥得正酣之際,陳演壽領數百名士卒偷偷地繞過城池來到橋邊。很快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橋樑拆了。然後,他們埋伏在河岸邊的蘆葦叢中,伺機伏擊敗退的隋兵。
桑顯和滿腔怒火,加上高超的武藝,確有萬夫不當之勇,奈何援軍遲遲不到,而長孫順德和柴紹卻領着一隊人馬火速趕來。這樣一來,整個戰局就發生了變化。桑顯和漸感陷入寡不敵衆的窘境之中,可又不甘心接受失敗,只得硬撐着與義軍交戰。直戰到深夜,桑顯和才因腹背受敵,損失慘重,而決定放棄戰鬥。他領着羣殘兵敗將朝河邊撤退,卻不料遭到陳演壽的伏擊,又死傷大半。桑顯和見橋樑已拆,只得拼死奪路而東逃。跑出不遠,但見一位胡人裝束的猛將迎面而來。桑顯和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揮刀與他交戰。
兩人戰過幾回合,桑顯和一閃身縱馬往左一拐,策馬而逃。阿史那大奈一邊高聲叫喊着下馬投降,一邊緊追不捨。可惜桑顯和馬如閃電,不多時就躍過了另一座小橋,接着緊隨其後的十幾個士卒將橋拆去。因而阿史那大奈只好立在河岸上,望敵興嘆,大聲謾罵,以解心頭之怨氣。又一次讓桑顯和逃脫了,阿史那大奈心裡真不是個滋味,可又沒法,只得悻悻然打馬往回走。
桑顯和兵敗,法曹靳孝謨便出城納降。於是蒲津、中城爲義軍佔據。
李淵獲知蒲津大捷,格外興奮,親自領着人挑酒擔肉前往蒲津犒勞衆將士。然後,王長諧與李淵兩軍兵合一處,準備攻取河東。期間,裴寂、劉文靜爲首的幕僚們推戴李淵爲太尉。李淵謙讓一番,末了還是喜洋洋地接受,並加置僚佐,擴大領導集團。只要願意歸附李淵者,皆授以官職,因此三輔之地的豪傑紛紛前來投奔李淵,領授官銜,併爲他效力。
河東守將屈突通爲桑顯和丟掉蒲津這一軍事要地而惱怒不已。因此,桑顯和自縛前來請罪之時,屈突通勃然變色,令刀斧手把桑顯和推出去斬了。這時,大將堯君素撲通一聲跪地替自己的好友求情,勸說屈突通大戰之際不要殺大將,以免自亂軍心。屈突通素愛桑顯和驍勇善戰,哪肯真心殺他。他這樣做,只不過是爲了嚴明軍紀,令將士不敢怠於戰事。因此經堯君素以及衆將一番懇求,最後屈突通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免去了桑顯和的死罪,只勒令他將功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