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 584 惹禍的孫傳庭 天天書吧
可崇禎皇帝看到曹化淳已到了殿門口,反而不理孫傳庭的事情,帶着殷切地希望,快速地問道:“轟天神炮可有用?”
之前只是通傳說曹化淳回來了,並沒有說具體的細節。雖然沒有說大捷,可崇禎皇帝想着可能戰事還沒有最後的結果,所以以曹公公的穩重,就沒有說有捷報。
底下挨訓的幾個大臣也轉移了注意力,不過他們並沒有崇禎皇帝那般幼稚,或者叫一廂情願吧。因爲他們瞭解曹化淳這些皇家奴才,要是有好消息的話,哪怕只有一點好消息,就算他裝得穩重,在眼前的局勢下,也會大呼小叫,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
果不其然,曹化淳就在殿門口那站定,低頭先回稟崇禎皇帝道:“陛下,轟天神炮實爲軍國重器,建虜一聽炮響,就嚇得趕緊逃走了。”
“哦,哈哈!”崇禎皇帝一聽,大爲高興,真是難得的好消息,不枉朕對反賊妥協了,“詳細情況,速速稟來聽聽。”
“孫閣老有奏章在此,請陛下過目。”曹化淳說完,端着放着奏章的木盒子,畢恭畢敬地呈到御前。
周延儒在邊上聽了,微微有點詫異。原先他以爲沒有好消息,沒想還真對建虜有用?
他想着,便轉頭看向兵部尚書,想從他這裡得到一絲信息。卻見張鳳翼在微微搖頭,顯然是不認可。
周延儒有點不解,正想用眼神示意時,卻聽到曹化淳在上面向看奏章的崇禎皇帝解釋了:“孫閣老以爲,雖是利器,卻無使用之人,不得其法。不足發揮其威力的萬分之一。”
崇禎皇帝看這奏章,是一目十行,可沒有自己想象中的捷報。這軍國重器。果然只是嚇跑建虜而已。要是被建虜識破不會用的話,下一次建虜還會不會跑就不知道了。
他不傻。明白眼下的情況,撫寧的勤王軍雖然有了轟天神炮這等利器,卻對戰事沒有多大幫助。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他擡頭看看底下站着的兵部尚書張鳳翼,這廝不是說明軍將士能用好麼?看來也是個銀槍蠟燭頭,中看不中用的貨。想到這裡,崇禎皇帝的心中便萌生了罷免張鳳翼的念頭。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自然了,崇禎皇帝命令兵部牽頭。儘快選出可靠的人選,前往榆林去學操炮之術。另外也給三邊總督陳奇瑜下了命令,讓他做好前期溝通,等人一到位,就儘可能快的學會叫天軍的操炮之術。
可事情遠沒有崇禎皇帝想得簡單,明朝立國將近三百年,所謂的世家子弟,勳貴忠臣,早已墮落腐化。讓他們在這冬天即將到來之際,去大西北那種酷寒之地向一羣農民出身的反賊去虛心求教。那真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也因爲如此,這種事情存粹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張鳳翼在之前想選拔一些的時候,就遇到了各種奇葩理由來推託。
其實大明軍中也不缺那些能吃苦的將士。願意去學操炮之術。可這種涉及軍國重器的事情,不是你想學就有資格的。
張鳳翼明白裡面的道理,心中唯有暗暗叫苦。他可不敢說在此時說掃興的話,不要說自己舉薦的孫傳庭是個惹禍精,就自己對轟天神炮的判斷上出錯,就能導致陛下心中不滿。要是再敢逆聖意,自己這個兵部尚書的位置,十之八九要保不住。
可他沒想到,崇禎皇帝已經對他不滿了。想找他事,不要太容易。只聽他陰沉着臉對張鳳翼說道:“眼下轟天神炮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和之前預估的相差太遠。撫寧的勤王軍無法抽調出來,孫傳庭那邊如何處置。你這個兵部尚書是不是該拿出一個章程來?”
說話間,崇禎皇帝已經有點不客氣了。因爲之前的錯誤判斷,讓他和內閣以爲轟天神炮一到,撫寧戰事會有個瞭解。也因此,當初就給了孫傳庭一個便宜行事的聖旨,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求剿滅流賊,只求圍住,拖住流賊。等不日勤王軍解脫出來,並可兵發中原腹地,徹底剿滅那些可惡的流賊。
也因此,孫傳庭有了這道旨意,爲了讓自己不步前任盧象升的後路。他雖然無兵無糧,卻很快開始動手了。
首先,他招募各地的災民、投降的流賊,從中精選兵卒,輔助於自己帶去的少數家丁,便有了一支軍隊的雛形。
而後,對於朝廷沒有撥下軍需物資的事,他早有心理預期。有了那道聖旨之後,便向地方官府、鄉紳、皇親國戚徵集軍需物資。
在他看來,打流賊就是爲了保住地方官府、鄉紳、皇親國戚的財產、人命,這是合着互利的事情。他們能保住官位,財產和性命,而孫傳庭自己則能順利整頓出一支可以剿賊的軍隊。因此,孫傳庭一開始也是客客氣氣地上門,講道理,擺事實,苦口婆心把其中的厲害關係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沒想到,這些人竟然不配合,就像打發叫花子一般把他打發了。這讓性格耿直的孫傳庭惱了,敬酒不吃吃罰酒,他脾氣一上來,就開始來硬的了。
雖然他還是手下留情,不敢鬧得太過份。可他那種硬來的行爲,在地方官府,特別是那些鄉紳和皇親國戚看來,這是要他們的命,是觸動他們逆鱗的事情。動刀動槍上沒法動得了孫傳庭,就開始找門路上告,自己有途徑的甚至直接高御狀。
一開始,兵部尚書張鳳翼還用自己的關係竭力壓着,但沒等他去協調教育孫傳庭,地方上就已聯名上告,人多力量大,一下捅到了御前。
文華殿內的張鳳翼,聽到崇禎皇帝問他話,不由得心中苦笑,該來的總要來的。他心中一橫,擡頭直視崇禎皇帝的眼睛回答道:“陛下,地方上經過流賊之亂,形勢錯綜複雜。而臣舉薦之孫總督性格剛烈,擅長軍事卻不善與人打交道。莫若讓臣去一次,調查此事是否真爲孫總督之錯,若是,臣當場拿他進京問罪,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