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鮮血換來的大捷

風聲鶴唳,這屋子裡卻透不進來一點的寒風,屋子一角架着火爐子,火炭不時爆出畢剝之聲。

“那好吧,這段時日,你就替我好好照看都察院吧。”

屋子裡只有子絮與雲明軒兩人。

都察院如今已經上了正軌,子絮的任務已經達成,她的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面了。

“霏謹,趙家那邊,你放心,二哥不會讓趙家再有風光的機會的。”

子絮笑着點了點頭,轉身看着屋角的火爐子。

“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雲明軒看出了子絮情緒的不穩定,若是換做了以往的時候,子絮又怎會這麼消極,明明就差最後一腳就可把趙家打入萬劫不復之地,她卻在這個時候說要放手。

子絮搖了搖頭,緘默不言。

“現在大靖不寧,不然我倒是可隨你四處去走走。”

……………………

子絮也不知自己怎麼的就會下了這個決定,是她朕的累了,這些天她做了很多事情,麗妃死了,常行死了,趙家也被自己打壓得只剩了最後一口氣了。

她終於習慣擅與工於心計,她終於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大靖,已經深陷水火之中,這一場瑞雪,讓大靖死了無數難民。

她不會忘記這一年的冬日,因爲這一年的冬日,發生了幾件足以改變她命運的事情。

難民聚集在京城之外,日日等着那一日淡粥的救濟。

在邊關,士兵嚴守待戰,邊關號角日日吹響。

草原已經休戰。

天勒。

天勒依舊在虎視眈眈。

那一晚的偷襲,讓天勒喜不勝收,因爲派去偷襲的隊伍只死了三個,卻換來了大靖一個營的滅亡,這是他們發動偷襲以來取得最好的戰績。

偷襲的士兵凱旋而歸,帶着光榮而歸,天勒大汗,親自接見了這些英雄。

而就是這一夜,大靖的反偷襲戰,一樣進行得順利。

這一夜,鮮血染透了天勒軍營。

這一夜,屬於大靖的英雄,一去不復返。

與千軍之中,聶齊連成功的砍下了天勒可汗的首級,而他,也被亂箭射成了馬蜂窩。

聶秀之獨子,在晉城立下了赫赫戰功,在這一場偷襲中,更是立下了不世的功勞。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天勒大汗一死,羣狼無首,天勒的三軍,亂了。

聶齊連與那百名士兵用鮮血性命換來的大亂,聶秀沒有放過這麼好的時機。

就在當夜,晉城的三軍全數出城,用更多的天勒士兵的鮮血,祭奠大靖的英雄。

這一場血戰,晉城八萬大軍,擊殺了天勒十萬之衆的大軍。

天勒的士兵,在這一場大戰裡,只有一小部分,逃到回了天勒。

聶齊連的死,換來的,是大靖的勝利,是聶秀的又一赫赫戰功。

獨子亡,聶秀悲痛不能自己,在天勒退兵之後,便就陷入了昏迷,這段時日他不眠不休,用自己的身體化

作了大靖最堅實的防守線,現在天勒退兵,支持着他一直熬下來的那股力氣,也消失了。

聶家,是大靖的英雄,三軍都是這麼說。、

聶秀沒有了後代,他對大靖的貢獻有目共睹。

戰報,飛快的傳往了京城。

天勒已經敗退,休戰的草原,也不敢再有動彈。

若不是玉門那邊和番還在大戰,草原這時也肯定會退兵。

這一頭的戰火,那一頭的難民,皇上接到戰報的時候,已經是五天後。

這一道戰報,是大靖的福音。

當日,皇上出了宮,站在了京城的城樓之上,當着大靖百姓的面,說出了晉城大捷的消息。

聽聞了此事的百姓,無不是歡喜鼓舞,晉城大捷,這些難民有一部分人就可以回家,大靖有着這樣強的實力,草原與和番的兵馬,又豈能踏入大靖。

這個戰報,對瘋狂涌入京城的難民來說,是一個福音。

他們心裡踏實了,開始相信大靖是不會滅亡的了,也開始想家了。

當日,皇上去了太廟祭祖,爲三軍祈求平安,爲大靖祈求平安。

晉城的得勝,成了沙鎮與玉門的榜樣。

沙鎮與玉門士兵的士氣,一時之間暴漲。

三軍過後盡開顏,現在的大靖,陷入了狂歡。

原先縮小到了只剩一個小點的大國榮譽感,一瞬間膨脹了起來。

羣臣遞上了摺子,有的恭賀皇上,有的建議皇上爲在這一戰裡死去的三軍修建功德碑。

正在府上修養着的子絮聽到這個消息之時,並沒有覺得有多歡喜,大靖贏了,但有人死了,聶齊連,這個武藝不俗的靦腆男子,就這麼死在了戰場。

她去了都察院。

雲明軒正在整理着晉城傳回來的戰報。

子絮與他提起了請旨皇上封聶齊連一個爵位。

聶秀爲大靖犧牲了太多,現在老來無人可送終,無論如何,朝廷是該給他更多更高的榮譽。

雲明軒也有這樣的想法,他與聶齊連之間也還算是熟識,聶秀這一次立下了赫赫戰功,不封肯定是不行的。

當即,雲明軒寫了一封奏摺送去了皇宮,而子絮則是寫了一封書信,送往了青州。

聶齊連死了,連城青這個昔日好友,肯定也是悲痛不已。

或許,她更多的私心,是想趁着這個機會,讓杜浩然下山。

晉城一戰告捷,皇上命太子帶着銀兩去犒賞三軍,而他也採納了朝中大臣的建議,爲這一戰死去的三軍立下了功德牌。

接到雲明軒的奏摺之後,皇上更是下旨,冊封了聶秀爲二等平南王,追封以亡的聶齊連爲三等安樂侯。

隨着京城之外難民的漸漸退去,京城的百姓也恢復了笑容,他們終於不需要再擔心天勒草原和番的鐵騎,也不需要再擔心難民的盜竊,晉城的一戰,讓大靖百姓重拾了對生活的熱情與笑容。

這一戰的告捷,讓更多的堅信,大靖不會滅亡。

而皇

上對待難民的表現,也讓大靖的百姓讚揚不止。

太子去了晉城,帶着銀兩與糧草。

雲明軒留在京城,日日整理戰報,也無暇去做其他的安排。

天勒敗退之後,草原休戰觀望了幾日,最終還是抵不住壓力與大靖三軍的士氣抵上了投降書。

不到十天的功夫,在晉城大捷之後,沙鎮的危機也得以解除。

草原也已經開始退兵,而皇上則是派雲明軒去了沙鎮主持談判。

閒暇了多日的子絮,只得又回到了都察院接手雲明軒的事務。

現在只剩下了和番還在苟延殘喘,皇上已經把晉城大半的兵力調往了玉門增援,草原請降,大靖士兵士氣再次暴漲,就是大靖的百姓,也是歡呼了起來。

終於不必再擔憂國破家亡,許多大臣也是鬆了一口氣,皇上這幾日心情大好,早朝上也再未動過肝火,而一直被都察院打壓着的趙家這段時日也得以大鬆了一口氣。

雲明軒去到沙鎮談判還未有消息傳回,子絮日日忙着整理從玉門傳回的戰報暫時也沒心思去打壓趙家。

難免大多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處在大靖中部的青州這段時日也開始熱鬧了起來,收到了子絮書信的連城青已經知道了聶齊連的死訊,他下山買了幾壇酒,與杜浩然喝了一整天。

聶齊連爲人仗義,在年輕一輩裡交友甚廣,杜浩然與他的關係也算不錯,聽得他的死訊,他例外的與連城青喝了一天的酒,沒有練劍。

大靖而今的局勢已經明朗,本還想着下山的連城青打消了這個念頭,聶齊連死在天勒的軍營,早已經尋不到了屍骨,所以自然也不會舉辦葬禮,得知書信是從京城而來,杜浩然要了去看了許久,熟悉的筆記勾起了往事,更添感傷。

張庭乃是草原人,聽着草原休戰的消息,一時之間她也是百感交集,她本是草原用來討好大靖而被送來大靖和親的郡主,雖說她已經逃出了宮在青峰山學藝,但這一本質事實不可抹滅,現在草原與大靖開戰,她以前的那些犧牲,就再沒了用處。

現在她在青峰山學藝,與杜浩然與連城青相處也算融洽,在無需擔憂世俗紛擾與身份的她本也是甘之如飴,卻不想,聶齊連死了。

聶秀甘願揹着叛國不忠不仁不義的罪名把她送到了青峰山給了她第二次的生命,張庭對一直抱有除了感激之外的另一種情愫,聶齊連是聶秀全部的希望,可現在,他死了。

聶秀的心,也死了。

山中的雪,積得比城裡要厚。

山中清苦,大多的時候都只能用火柴生活取暖,當然對她們而言,大多的時間都在苦練着武藝。

晉城大捷的消息,傳到了青州,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大靖的平安,聶秀,聶齊連,成了他們的牽掛。

好在,大家都沒有下山的念頭。

山中雖然清苦,但對張庭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避風港,而杜浩然來說,子絮的平安勝過了一切,讓連城青三人最糾結的是,師傅已經有三個月沒上山了。

(本章完)

第89章:第五場第174章:他們是皇上的人第59章:打漁女第17章:情癡李非白?第245章:勸服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127章:赦免第142章:黑影第63章:真假第251章:兩虎相鬥第55章:趙家第164章:書生第102章:對弈第15章:誰輸誰贏第199章:妾從良第71章:關鍵的馬蹄鐵第71章:關鍵的馬蹄鐵第29章:花魁第173章:小聚第238章:最後一戰第125章:張美人第59章:打漁女第138章:郡主美人第157章:破案第241章:背後的刀子第69章:第三場第208章:賞梅第129章:屋頂第134章:與之成說第48章:面聖第5章:老宅子裡的老人第98章:一個名字、一個傳奇第128章:明槍暗箭第80章:一百零八條性命第64章:第二場第198章:查抄尚書府第94章:皇上的震驚第158章:辯無可辯第201章:塵埃落定第231章:大戰在即第133章:高人之徒第160章:冊立太子第103章:落敗第214章:強強聯手第204章:損人不利己第41章:一家客棧第250章:遺旨第129章:屋頂第251章:兩虎相鬥第73章:冤鬼附身第110章:榮譽伴隨着恥辱第151章:科舉第172章:那一刻的慌亂第97章:真相或者謠言第114章:分歧第79章:罪孽深重第237章:空城第63章:真假第49章:被掩蓋的真相第155章:使命第29章:花魁第140章:戰士的血性第25章:好男兒志在四方第167章:情書第133章:高人之徒第21章:賓客雲集第68章:後山第21章:賓客雲集第87章:代表草原的大靖人第76章:人心第209章:部署第7章:大雨瓢潑的夜第142章:黑影第217章:戰亂第95章:一人、六場第27章:傲慢與定理第69章:第三場第77章:李家村第199章:妾從良第231章:大戰在即第80章:一百零八條性命第150章:收徒第30章:步步爲營第212章:不能饒恕第216章:嫌疑第120章:慶安宮審問第75章:慘案與金礦第203章:贖身第51章:李墨第47章:婚事第159章:婢女第11章:人生自是有情癡第67章:平局第40章:只是近黃昏第162章:人手就位第145章:冊立太子第35章:真真假假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226章:皇陵第235章:軍營看查
第89章:第五場第174章:他們是皇上的人第59章:打漁女第17章:情癡李非白?第245章:勸服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127章:赦免第142章:黑影第63章:真假第251章:兩虎相鬥第55章:趙家第164章:書生第102章:對弈第15章:誰輸誰贏第199章:妾從良第71章:關鍵的馬蹄鐵第71章:關鍵的馬蹄鐵第29章:花魁第173章:小聚第238章:最後一戰第125章:張美人第59章:打漁女第138章:郡主美人第157章:破案第241章:背後的刀子第69章:第三場第208章:賞梅第129章:屋頂第134章:與之成說第48章:面聖第5章:老宅子裡的老人第98章:一個名字、一個傳奇第128章:明槍暗箭第80章:一百零八條性命第64章:第二場第198章:查抄尚書府第94章:皇上的震驚第158章:辯無可辯第201章:塵埃落定第231章:大戰在即第133章:高人之徒第160章:冊立太子第103章:落敗第214章:強強聯手第204章:損人不利己第41章:一家客棧第250章:遺旨第129章:屋頂第251章:兩虎相鬥第73章:冤鬼附身第110章:榮譽伴隨着恥辱第151章:科舉第172章:那一刻的慌亂第97章:真相或者謠言第114章:分歧第79章:罪孽深重第237章:空城第63章:真假第49章:被掩蓋的真相第155章:使命第29章:花魁第140章:戰士的血性第25章:好男兒志在四方第167章:情書第133章:高人之徒第21章:賓客雲集第68章:後山第21章:賓客雲集第87章:代表草原的大靖人第76章:人心第209章:部署第7章:大雨瓢潑的夜第142章:黑影第217章:戰亂第95章:一人、六場第27章:傲慢與定理第69章:第三場第77章:李家村第199章:妾從良第231章:大戰在即第80章:一百零八條性命第150章:收徒第30章:步步爲營第212章:不能饒恕第216章:嫌疑第120章:慶安宮審問第75章:慘案與金礦第203章:贖身第51章:李墨第47章:婚事第159章:婢女第11章:人生自是有情癡第67章:平局第40章:只是近黃昏第162章:人手就位第145章:冊立太子第35章:真真假假第36章:談笑有鴻儒第226章:皇陵第235章:軍營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