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西蕾的意外相遇,爲丹尼爾的溫哥華生活帶來一些計劃外的驚喜,按部就班的片場生活,儘管丹尼爾已經習以爲常,但仍然需要強大的自我控制,才能夠避免對工作產生負面影響——枯燥、重複、熟悉這些特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工作當中需要克服的問題。
《博物館奇妙夜》的拍攝計劃應當在四月份中旬結束,隨後還有長達兩三個月的後期製作——這是維塔數碼的一筆小生意,因爲《博物館》的特效要求,完全不是《魔戒三部曲》那個檔次的。這是部小成本的喜劇電影,重要的是喜劇效果,而不是華麗的特效場面,你把一直史前恐龍做的纖毛畢現,對於電影本身來說,沒有那麼重要的意義,但預算卻會迅速飛漲,畢竟,《魔戒》《加勒比海盜》這種電影的特效花費,最後每一分鐘的鏡頭都能攤到數十萬美金上下。這就是特效時代的價格,中國人在電影特效上常常被嘲笑,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數十萬美金,幾百萬人民幣,只爲了一分鐘的效果,還不包括除此之外的其它所有花費,這在十年後仍然是絕大部分中國電影拿不出來的手筆。好萊塢電影往往在北美也無法在票房上取得回本,但在全球的名聲卻能夠幫助他們獲得盈利,而且完善而豐富的其它利潤渠道,也能夠大大地減輕成本壓力——中國電影卻沒有這個條件。
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夜派對在3月4日的比弗利希爾頓酒店舉辦,今年的最盛大前夜派對是《紐約時報》主辦的,通常來說,電影公司、大型媒體、經紀公司等等是這些活動的主要舉辦方。DD影業其實也在計劃要舉辦一場,不能說這真正代表了什麼,但當人們試圖去理解一個公司的地位的時候,往往又確實會考慮這些。最顯著的一個代表是,《名利場》雜誌因爲舉辦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後的慶功派對,獲得了相當大的品牌加持。
奧斯卡絕對不是3月5日晚上在柯達劇院的一次孤零零的頒獎典禮,就可以概括的。它事實上至少還需要包括近百場各類之前之後的派對。米拉麥克斯每年都會爲自己的入圍影片舉辦預熱派對。請來衆多圈內明星、製片人助陣,年年都非常吸引眼球。四大經紀公司,尤以CAA公司的派對最爲受關注,CAA旗下的衆多明星、導演都會濟濟一堂。重要的是,如果你希望在這裡,找到一個陪伴你度過漫漫長夜的美麗女士或者健壯男士,拿出你的錢、地位、知名度。你就很容易可以如願以償。CAA的派對每年都能吸引到衆多希望加入其中的模特、年輕演員,他們往往無孔不入。小到CAA的普通工作人員,大到那些聲名鼎盛的經紀人——比如庫薩.達蒙,他如果想要揹着瓊斯開戒,絕對能夠三個月不重樣地嚐遍全球各色美人,不論年齡、性別。
一些慈善組織,也會藉此機會,爲自己吸引足夠的知名度。他們和明星往往存在共生關係,明星希望藉此獲得輿論的好評,而慈善組織則希望獲得知名度。從而能夠吸引捐款——一個有丹尼爾.桑德勒參加的慈善派對,能夠吸引到的捐款肯定遠遠超過只有一些三流明星的慈善派對。不過遺憾的是,擁有“科技惠澤衆生”基金會的丹尼爾,從來不舉辦也不參加類似派對,因爲他的基金會集合了硅谷最具潛力的那些高科技公司——谷歌、F2F、MB、貝寶、微軟、蘋果等等。和聯合有密切合作的“科技惠澤衆生”也遠遠不是那些玩噱頭的各類組織能夠相比的。
這些林林總總的派對,各有特色,老年白人在豪華酒店主導的派對。和年輕的黑人影星包下一家小公園的狂歡場,兩者肯定是不一樣的。
《紐約時報》的這場派對,則相當親民,希爾頓沒有將會場佈置的金碧輝煌,一個小廳加上花園,爲受邀的三百多位客人。提供了有別於其它高級派對的享受。大家的穿着也大多平民化,長可曳地的晚禮服很少見,短禮服是主流選擇。男士們也不全都是西服領帶,穿着休閒自然的不止一兩個,彼得.傑克遜就穿了一件厚實的皮外套,帶着穿紫色小禮服的弗朗西斯在會場裡遊刃有餘。《金剛》讓他們成爲了整個頒獎季各個典禮和派對的常客,儘管沒得到什麼主流獎項的認可。但作爲導演,他總得爲自己的作品站臺。
丹尼爾.桑德勒依舊是毫無瑕疵的紅毯裝扮,髮型、妝容、衣服、鞋子、手錶——希爾姆把今晚當成明天的一次預演。事實上,在準備奧斯卡頒獎典禮行頭的時候,前夜派對的衣服也早就一起準備好了。
《娛樂週刊》在前幾天做了一個2005年的年度總結,評選2005年最辛苦的好萊塢演員。
丹尼爾毫無疑問的名列第一!
他在不同領域的公司和投資,他還出演了《不朽的園丁》和《加勒比海盜》,他在聯合國難民署的大使職責——所有這些,構成了好萊塢最瘋狂忙碌的丹尼爾.桑德勒,《週刊》稱他有“所有人都羨慕不已的充沛精力和天賦智慧”。在他的評點最後,編輯半是玩笑地寫到,“除了所有這些正式的,甚至是偉大的工作之外,丹尼爾還有一項辛苦的工作,那就是在所有場合保持一個全球超級偶像的風貌,是的,你從來看不到狼狽的丹尼爾出街,在紅毯上也從來看不到丹尼爾失敗的造型。他的笑容永遠露出八顆牙齒,擡頭紋被扼殺在搖籃之中,眼神一如既往地迷人,時時刻刻地注視着鏡頭或者客人——數年如一日。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悄悄的想象一下,也許丹尼爾是從實驗室裡跑出來的機器人,擁有超高的智能,完美的外殼,不需要休息的機制,所有的行爲受到一套編碼程序的指揮,除此之外,我們實在想不到,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現在這一切的。”
《週刊》的問題,恐怕全世界只有丹尼爾自己能夠回答。有時候丹尼爾也會問自己,人生回檔,在一個新的重新開始,爲什麼要生活的如此疲累,如果他接受一個略微平庸一點的丹尼爾,或許現在每天的時間,應該花費在去熱帶島嶼度假。去法國吃些頂級料理,找幾個維密天使逛逛街探討一下人生。而不是像現在。從片場到頒獎典禮,從頒獎典禮到談判的會議室,從會議室又到董事長辦公室……從來沒有停歇的時候。丹尼爾給自己的回答其實很簡單:既然上帝給了他一個新的機會,他就應該看看自己究竟能夠做到什麼程度,用盡自己的精力、智慧、優勢、毅力,所有這些被重新賦予他的東西。
這是他爲什麼能夠做到,而且願意做到這些的原因。
……
《紐約時報》的執行主編珍妮特.魯濱遜,站在門口迎接丹尼爾的到來。
作爲新聞行業的標杆,《紐約時報》的執掌者珍妮特在全美都名聲赫赫、權力巨大。
丹尼爾和她並不熟悉。但在特里弗的人脈網絡裡,這是個相當重要的節點,算不上是自己人,但也不是敵人。《時報》有時候會給丹尼爾造成一些麻煩,有時候也會爲他提供一些幫助,基本上取決於這家報紙的價值觀——連共和黨都沒能把它從民主派系里拉攏過去,丹尼爾也不認爲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
“嗨。很高興在今晚見到你。”
珍妮特快走了幾步,也許在另外一個場合,她沒有必要對丹尼爾如此熱情,但在《紐約時報》主辦的前夜派對上,丹尼爾肯定是他們最尊貴的客人之一。珍妮特和丹尼爾擁抱之後,還和他後面的梅麗莎.萊恩雙手緊握。看似感情不錯。
這一點丹尼爾並不意外,梅麗莎作爲DD影業的首席內容官,瞄準的一個重要的版權羣體就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儘管版權並不屬於《紐約時報》本身,但是梅麗莎還是無法避免和《時報》有密切的溝通,加之她還是丹尼爾的經紀團隊一員,願意和她保持更爲密切關係的人也很多。
《時報》看似相當重視今天的派對。董事長小阿茲.索茲貝格親自出席。丹尼爾步入會場的時候,他正在和學院主席皮爾森交談,很快就一臉笑容地走了過來。
當然,他的行走是相當緩慢的,和珍妮特不同。
丹尼爾也加快了幾步,兩人正好在路上相遇。
“歡迎你,丹尼爾。”
“謝謝您的邀請。”
“梅麗莎,你今天晚上真美。”
“謝謝您,晚上好。”
索德伯格像個老朋友一樣搭着丹尼爾的手臂,“皮爾森就在那邊,我們一起聊一聊。”
丹尼爾當然不會拒絕,儘管奧斯卡的結果已經塵埃落定,但學院主席仍然是任何演員都不想得罪的人物。梅麗莎則跟着珍妮特前往其他地方交際。丹尼爾在成名之後,或者說成爲好萊塢的頂級人物之後,一直缺少女伴,柯林斯往往不在美國,也不喜歡出席這些活動。而其他的女星,丹尼爾則不願意產生沒有必要的緋聞。所以,要麼是獨來獨往,要麼就是梅麗莎.萊恩充當女伴。所以,梅麗莎在好萊塢,其實也非常有知名度,比前一步到達的庫薩.達蒙並不遜色很多。
在皮爾森和索茲貝格談話的時候,丹尼爾的眼神掃了一下整個會場,和金球獎並沒有太大的出入。一些沒有入圍奧斯卡的明星也出現在這裡,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相當的耀眼,這對新情侶在彼此的結合裡,都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度和權力,約翰尼.德普和凡妮莎同樣吸引人的眼球。當然,金球獎的熟人也有沒出席的,羅素.克勞失落奧斯卡影帝提名,聽說早就回到了澳洲農場裡。
除了這些明星之外,丹尼爾也看到了不少西裝筆挺的男男女女,這些人大多數手握項目的電影基金經理。想要尋找一二大明星,溝通一下合作事宜——往往他們不能提供高昂的片酬,“天真”的希望劇本能夠打動演員——不是說沒有,但鳳毛麟角。
“丹尼爾比我們忙碌的多。”
聽到自己的名字,丹尼爾迅速收回四顧的眼神,他一直面向皮爾森和索茲貝格,面帶笑容,現在收回注意力,兩位老人家當然毫無所覺。
“丹尼爾,你應該好好享受你的生活。”
“你是說不要妄想奧斯卡了是麼?”丹尼爾對皮爾森說笑道,“說實話,皮爾森,最近我確實奧斯卡傷透了腦筋。”
其他兩人都笑了起來,顯然,他們明白丹尼爾的意思。
《太陽時報》的羅伊.斯坦掀起的爭論,時斷時停的,隨着奧斯卡的臨近,這些言論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又有所提升,丹尼爾團隊仍然三緘其口,羅伊的關注者卻越來越多,這有點讓人感到不爽。
“這就是奧斯卡的魅力,不是麼?除非你不再是個演員,不再站到臺前,不然你總歸是要忍受這些麻煩的。”皮爾森自得地笑道,這是他的榮耀所在。奧斯卡的,就是學院的,就是他的。他沒道理不爲這些事情感到驕傲。儘管學院也面對一些非議,但非議就是影響力,他們會重視,卻不會擔心和厭惡。
……
在這個派對上最有權力的三位男士的交談圈子不遠處。
本屆奧斯卡影后的提名者凱拉.奈特利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者蕾切爾.薇姿,兩位炙手可熱的英倫女星此時正站在一起,看向那邊。
“凱拉,如果我是你,我就會想辦法拿下丹尼爾。”蕾切爾說道,身邊的同胞比她小15歲,正是最嬌嫩的年紀,“如果不是我比他大10歲,而且還有了孩子,我絕對會下手的。”
凱拉看着遠處侃侃而談的丹尼爾,她不再是剛剛加盟《加勒比海盜》時的那個青澀的凱拉.奈特利了,她深切明白在好萊塢,丹尼爾意味着什麼。
可是,“這件事情,並不是我可以決定的,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