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新鮮事

就在《梁祝》賣得如火如荼時,京城的話本市場又出了一件新鮮事。

正當紅的草堂書生又有新書上市了。

相比於以往每半年一本,這次的新書僅用四個月就寫好了,在對於草堂書生來說還是第一次。

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新鮮事,真正讓人驚訝的是,在新書的“序言”裡面,草堂書生在介紹完自己這本新書後,忽然在結尾處加了一段富有深意、明顯另有所指的話。

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餘近日偶拾一時興話本觀之,發現此書通篇白話,用詞淺薄至極,毫無美感,猶如八歲稚童所寫之文章。故事內容更是荒繆無比,引人發笑。然這種可笑之作,竟然廣受吹捧,被人爭相搶購,讓人不禁爲之嗤鼻,難道世人之品味已經淪落至此?實在痛之惜之。

雖然在序言中他沒有明說是哪本書,但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他說的正是當下爆紅的《梁祝》。

由於草堂書生是很有名的話本作者,他這新書序言一出,馬上在讀者當中引發了廣泛討論,更有甚者爲此發生爭論。

如果說在男性讀者當中還有不少人支持他這種觀點的話,那在女性讀者中,那可是徹底炸了鍋。

因爲小說本身類型的定位,使得在《梁祝》的讀者羣中,主要以女性讀者爲主。

她們都是經閨蜜或姐妹介紹才知道這本書的。

凡是看過這本書的人,無一不爲梁祝二人之間那至真至純的戀情所感動。而故事最後那充滿悲劇色彩的結局,更是讓這些敏感細膩的女孩們看得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如今這樣一部讓她們感動無比的作品,竟然被人編排成這樣,這怎能不讓她們生氣?

於是一時間,草堂書生這個作者,被衆多喜愛《梁祝》的女孩們直接拉進了最反感作者黑名單中。

別說看他的書,就是有人在她們面前說起他的書,都會被她們盡情嘲諷一番。

一直埋頭寫稿的池非完全不知道這當中的風風雨雨,他在四合院裡宅了將近半個月後,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決定出去走走,去外面看看有沒有招帳房先生的告示。

雖說陳帳房會幫他留意,但做人不能一味地靠別人,能自己做的事還是得自己做。

他在城南區逛了整整一大圈後,並沒有看到有什麼招帳房先生的告示,這不禁讓他有些失望。

想了想,他決定去聚雅齋那裡走一趟,拿金掌櫃之前答應送他的精裝本《梁祝》。

都快一個月了,他還沒真正看到過《梁祝》的實體書,不知道印得怎麼樣。

當池非出現在聚雅齋門口時,金掌櫃一看到他時,頓時驚喜地走過來說:“池……小兄弟,你終於來了。”

態度之熱情,讓毫不知情的夥記大爲詫異。他原以爲這少年是來買書的,沒想到是掌櫃的舊識。

池非笑着說:“好久沒見了,掌櫃,最近好嗎?”

“還好還好。小兄弟,我們進內堂詳談吧。”

“你是主我是客,隨你。”

“水生,趕緊準備茶水。”

“是,掌櫃。”

等送茶水的夥記離開後,金掌櫃用壓抑不住的興奮語氣說:“池非先生,恭喜恭喜,您的書大賣,如今已經成了市面上賣得最好的話本。”

“掌櫃,您過獎了,這先生二字我可擔不起。”

“不,正所謂學無長幼,達者爲先。您現在已經是有名的話本作者,即使年紀再小,這稱呼您也絕對擔得起。”

“掌櫃,您還是像以前一樣叫我小兄弟吧,又或者直接叫我名字也行,總之不要再叫我先生,我是真受不起。”

“好吧,既然你執意如此,那我還是像以前那樣叫你吧。”

“多謝掌櫃。”

金掌櫃從書架上拿出一個四方盒子放在池非面前說:“小兄弟,這是老夫之前答應給你的《梁祝》精裝本。你看一下印得怎麼樣。”

池非以前跟張泉水他們去書坊逛的時候,曾經見過這種盒子,還特意問了一下用途。

這種盒子叫函套,專門用來裝存和保護書籍用的。一般用硬紙板爲裡,外面裱敷藍布或各種絲織品。只圍裹書面而露其上下兩端的叫“四合套”;全部圍裹的叫“六合套”。

他手上這個就是六合套,上面還附有一根用於固定書套的骨籤。

池非知道,並非所有書都會有函套,一般只有比較明貴的書,又或者是書坊特意訂作的精裝版纔會附贈函套,其中六合套算是比較高級的函套了。

光這函套,就可以看出金掌櫃對《梁祝》的重視程度。

池非打開函套後,只見裡面放着一本書衣(封面)呈暗藍色,書籤處用金色楷書寫着《梁祝》二字的線裝書。

光看封面,整本書並沒有多餘的裝飾和花紋,顯得十分低調和雅緻。

池非拿起書翻開來看,只見裡面的文字跟書名一樣,用的也是楷書。字跡清晰、排列整齊、分佈均勻,看上去十分舒服自然。

就連所用的紙張也是上好的宣紙,不會出現滲墨不均的情況。

雖然池非對古代線裝書不太瞭解,但光憑這些,他知道金掌櫃對《梁祝》之用心實在無可挑剔。

把書放下後,池非站起來向金掌櫃鄭重地行了一禮。

金掌櫃連忙阻止,“小兄弟,你這又是做什麼呢,這讓老夫怎麼受得起?”

池非正容道:“掌櫃對《梁祝》之用心,我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這本書能經由像掌櫃您這樣真正懂書愛書之人的手出版成功,實在是池非的幸運,也是《梁祝》的幸運。所以請受我這一拜。”

對於池非來說,《梁祝》既是他對原來那個時代的緬懷和紀念,也是他在這個陌生世界所寫的第一本書,實在是意義重大。

能夠讓金掌櫃這種既有職業道德又有專業素養的行家成功出版,的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聽完池非的話,金掌櫃也很受感動。他看得出來池非說的並不是客套話,而是真心所想。

自己用心製作的成果能得到別人認同,實在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尤其對方還是《梁祝》的作者,這更讓金掌櫃感到高興,有種一切付出都沒有白費的滿足感。

雙方重新坐下後,金掌櫃拿出一個紅封對池非說:“小兄弟,這次《梁祝》大賣,我們當家很是高興。這是他特意叫我送給你的彩頭,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請小兄弟不要嫌棄。”

真不愧是人精。

池非深覺這聚雅齋不論是掌櫃還是東家,都很會做人,也很懂得如何籠絡人心,怪不得能成爲屹立多年的老字號。

既然對方有意示好,池非當然不會推託,十分大方地收起了紅封,“那麻煩掌櫃代我向你們當家好好多謝一聲,池非就厚顏收下了。”

“小兄弟你太客氣了。”看他收下紅封,金掌櫃也很高興。這表示大家關係良好,以後雙方還有許多合作的機會。

說完正事,金掌櫃猶豫了一下才對池非道:“小兄弟,關於草堂書生那篇新書序言,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掌櫃,我不是很懂你在說什麼?什麼新書序言?”

看着池非一臉懵逼的樣子,金掌櫃這才意識到他原來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既然話都已經說出來了,金掌櫃只好把事情的經過都跟他說一遍。

池非這才知道原來最近發生了這麼多事,他竟然什麼都不知道,果然還是太宅了。

不過這草堂書生爲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們好像也沒什麼過節呀。

看池非沒有出聲,金掌櫃以爲他真的爲此事而不高興,於是安慰他說:“小兄弟,你不要把他的話話在心上。那種人心裡在想什麼,其實我們都心中有數,不過就是心生嫉妒而已。”

“掌櫃放心,我並沒有放在心上。我只是好奇他爲什麼要這樣做,我跟他連見都沒見過,更不要說有什麼過節了。”

金掌櫃解釋道:“那個人本來就是寫才子佳人這一類話本的作者,有一次跟人喝酒的時候,還自詡爲京城話本界寫情第一人,爲人很是自負。不過他也的確有自負的資本,他所寫的話本很受歡迎,幾乎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他的書老夫也看過,只是實在有些看不進去,可能是我老了吧。不過賣還是照賣的,畢竟這也是生意。

他在這一行也算是如魚得水,幾乎沒有哪個同樣寫這類型話本的作者能跟他比。

直到小兄弟你的《梁祝》上市後,才真正壓住了他。

出貨量就不用說了,你的《梁祝》現在已經是第三版,可能還會印第四版。而他的話本最多也就是兩版的量。

不僅是出貨量,《梁祝》在口碑上也是出奇的好。這書剛上市的時候,幾乎無人問津,但僅僅過了十天工夫,銷量突然一下子猛增,最後甚至還賣斷了貨。其中原因,靠的就是口碑。

凡是看過這本書的人,幾乎都會向別人推薦。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梁祝》就是這樣火起來的。

由於你們兩個都是寫男女之情的作者,所以很自然地讀者會將你們進行比較。

這一比較,竟然大多數人都覺得你寫得更好。

俗話說文人相輕,被人說寫得不如你,那個人心裡面當然不高興。只是沒想到他會趁新書上市之機,借題發揮。”

“原來是這樣。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對於我來說,倒不是什麼壞事。不僅是我,您也是如此,在這裡我要先恭喜掌櫃您了。”

“恭喜我什麼?”

池非微笑道:“請恕我賣個關子,很快您就知道了。”

幾天後,金掌櫃終於知道池非爲什麼要恭喜他了。

僅僅幾天時間,《梁祝》的銷量突然再次暴升,第三次賣斷貨。

還沒反應過來的金掌櫃在衆多書商的催貨下,趕緊叫人加急印第四版。

279 收攏052 試驗173 囤糧037 月神154 結果029 可惜了370 攻伐295 除名245 清查154 結果278 書信145 實錘127 其實278 書信334 恐婚127 其實360 幹陽370 攻伐005 教人123 百花齊放346 民情091 來日方長001 新來報道168 準備309 決議006 學帳302 投誠135 池魚342 先手367 撤離148 毒物359 火銃129 是誰114 第二期250 挖渠232 改良035 梁祝改032 分成333 打聽374行刑043 又撒謊了006 學帳117 女作者321 肥餌179 條文331 問責308 局勢161 及笄101 閒聊355 落炮164 能吏193 推行231 盤庫011 大綱168 準備182 口罩070 寧止327 馬鎧181 防疫293 官差377拒馬陣243 南方093 第八卷301 供述073 鋪位138 刑訊184 線索124 各有算計098 大戰102 風骨240 蘇元府099 臨江之上386 國庫194 神藥002 入城378 衣裳189 驗證037 月神130 阿止063 成品298 失火025 要不要試試097 法陣135 池魚277 碼頭370 攻伐262 明面073 鋪位213包圍296 刑訊094 轉變231 盤庫104 番外篇一350 有變011 大綱237 出發329 退兵370 攻伐240 蘇元府
279 收攏052 試驗173 囤糧037 月神154 結果029 可惜了370 攻伐295 除名245 清查154 結果278 書信145 實錘127 其實278 書信334 恐婚127 其實360 幹陽370 攻伐005 教人123 百花齊放346 民情091 來日方長001 新來報道168 準備309 決議006 學帳302 投誠135 池魚342 先手367 撤離148 毒物359 火銃129 是誰114 第二期250 挖渠232 改良035 梁祝改032 分成333 打聽374行刑043 又撒謊了006 學帳117 女作者321 肥餌179 條文331 問責308 局勢161 及笄101 閒聊355 落炮164 能吏193 推行231 盤庫011 大綱168 準備182 口罩070 寧止327 馬鎧181 防疫293 官差377拒馬陣243 南方093 第八卷301 供述073 鋪位138 刑訊184 線索124 各有算計098 大戰102 風骨240 蘇元府099 臨江之上386 國庫194 神藥002 入城378 衣裳189 驗證037 月神130 阿止063 成品298 失火025 要不要試試097 法陣135 池魚277 碼頭370 攻伐262 明面073 鋪位213包圍296 刑訊094 轉變231 盤庫104 番外篇一350 有變011 大綱237 出發329 退兵370 攻伐240 蘇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