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成品

爲了幫助其自然揮發,池非並沒有把罈子密封,而是在上面蓋了一層油紙防止灰塵掉落,並留出了足夠的透氣口。

把其中一罈油紙掀開後,池非看到裡面有一半的空間已經佈滿了黃色的凝固物,看上去已經乾透了。

他用小刀切出來一塊,然後蘸水搓了一下。

那種油滑溫膩的熟悉感頓時讓他心中大定。

他把泛起的泡沫反覆搓了一下手,再用水洗乾淨,兩隻手頓時變得乾淨起來。

池非有些興奮,這些肥皂真的讓他製作成功了。

爲了驗證效果,他把其中已經開封的那壇肥皂拿給張小娥去用,洗衣服或洗手都行。

張小娥用過以後,大爲驚奇。

她想不到這些黃色的塊狀物如此神奇,只要用力搓上幾下,就能產生大量的泡沫,並且把原本很難洗乾淨的污漬去除。

如果是用來洗手的話,效果更加明顯。不管手上沾了多少油污和髒東西,只要隨便搓幾下,就能洗得乾乾淨淨。

第一次用到這麼好用的東西,她十分興奮,連忙問池非這是什麼。

“這叫肥皂,跟澡豆一樣,既可以用來洗衣服,也可以用它來洗手和洗澡,而且比澡豆更好用也更便宜。除了肥皂,以後還會出現更好的東西。”

池非已經想到了如何把肥皂進行產品升級,讓升級後的產品變成有錢人的專用品。

其實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在肥皂裡面加入香味,並且用模具把它定型,讓它變成高級香皂,把它跟普通肥皂區分開。

池非不知道模具是怎麼做的,只想到一種最笨的辦法,那就是製作一種開合型的模具。

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可以左右兩邊打開的木頭裡挖出現代香皂的常見形狀,然後把還沒凝固好的皁液填充進去。等它幹了以後,把模具左右一打開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香皂了。

當然,香皂的左右閉合處肯定會有粘合的痕跡,到時只要用刀子削一下就可以了。

說幹就幹,池非立刻繪製模具的圖紙,然後去找木匠試作。

他選了一個手藝較好、手下又有幾個徒弟的木匠,一口氣訂作了兩百個模具,半個月後交貨。

因爲圓形的罈子不方便把做好的肥皂拿出來,所以他又另外找了一個缸瓦匠訂作了二十多個正方形的大陶罐。專門用於製作普通肥皂,同樣是半個月後交貨。

模具和方形陶罐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在肥皂裡面添加香味。

他知道現代香皂都是直接添加香精的,但問題是他不知道香精怎麼製作。

他只知道一種提煉植物精油的辦法,那就是蒸餾法。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斷蒸餾,把花香植物的精油提取出來。

池非雖然知道大概原理,但他畢竟沒有親自做過,完全就是紙上談兵。

而且他覺得這種方法太過麻煩,鬼知道要蒸多少遍才能把精油提取出來。

池非覺得鬱悶之餘,也覺得有些奇怪。

在他那個世界,明明很早就出現蒸餾法了。爲什麼這個跟明代很像的古代社會卻一直沒有出現這種提煉法。

不過這不是他該關心的問題,他要儘快想到另一種加香的辦法才行。

最後想了半天,他終於想出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直接用香料泡水。

古代很早以前就有香料了,所以池非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香料這玩意。

他的想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用細密的麻布把香料包起來,然後放在鍋裡煮。煮完後,再讓它泡幾天,把香料裡面的香味徹底泡出來。

這樣泡過香料的水本身就會有香味,再用這些水跟純鹼混合,形成有香味的純鹼溶液。

接着用純鹼溶液和熟石灰髮生反應,製出燒鹼溶液。

再用燒鹼溶液和豆油發生反應,製作皁液。

最後把黃油一樣的皁液填充到模具裡,等它乾透後就變成了香皂。大概的流程就是這樣。

池非先買了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香料,然後帶着張小娥在廚房裡不斷做着加香實驗。

一開始的實驗結果並不理想,泡出來的香料水不是味道太淡,就是在跟純鹼發生反應後,味道容易發生改變,變成一種很古怪的氣味。

他們用不同的香料和不同的分量一樣一樣地嘗試,有時還會把幾種香料混合起來試。

經過不斷嘗試,他們終於選中了一種混合香料。這個由三種香料混合而成的配方,能夠讓香味穩定下來,不會因爲化學反應而發生改變。

而且這三種香料本身不算貴,這點在控制成本方面是很重要的。

至此,他們的實驗已經算是成功了一半,接下來等模具做好後就可以開始試作香皂了。

張小娥對於這樣的實驗覺得很好玩,還想再試試其他香味。

池非看她這麼感興趣,於是又買了一批香料回來,讓她自己做實驗。

池非是這樣想的,如果她能製作新的配方最好,如果做不出來就當是練手也好。

因爲池非已經決定以後把香皂的製作全部交給她。畢竟他每天都要寫稿,真沒時間弄這個。

爲此,池非覺得有必要再買一個下人回來分擔張小娥的壓力。

一來可以爲以後香皂的製作增加人手,二來家裡還是人太少了,多個人做事也好。

於是第二天池非就去找趙婆子,表示想再買一個下人,要那種既有力氣又老實的年輕人,而且只要死契那種。

趙婆子於是帶了幾個人過來給他選。

那全都是十七、八歲到二十幾歲的年青人,很多一看就是做慣了農活的漢子。

只有一個長得又高又壯的大個子不像農民,池非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一個獵戶家的孩子,從小跟着父親上山打獵。後來父母早亡,就一個人過着飽一頓飢一頓的生活。

他也是從北方逃難來的,來到京城後因爲沒錢辦不起“白藉”,只能在城外做乞丐。跟蘇真的經歷十分相似。

原本想靠打獵的手藝生存,但京城一帶本來就沒多少山,而且自從大批流民過後,能吃的早就被吃光了,哪裡還打得到獵。

最後實在餓得不行了,只好自賣其身。可是因爲吃得太多,又被主人家嫌棄,最後幾經輾轉來到了趙婆子這裡。

看池非好像對這個大個子很感興趣,趙婆子連忙推薦道:“蘇小哥,這大牛雖然吃得多一點,但人是真老實,挑糞都不偷吃的那種,一身力氣也是這麼多人當中最大的。你不妨考慮一下。”

池非凝視着他,只見對方表情有些憨憨的,但眼神很正,給他的第一印象還是挺不錯的。

當然,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爲人究竟怎麼樣,要相處過一段時間才知道,第一印象是靠不住的。池非也是觀察了張小娥足足兩個多月,纔開始信任她的。

184 線索302 投誠357 失控110 萬事俱備075 烈酒116 投稿069 八卦375兵臨城下111 開賣162 又一年021 新鮮事363 回防016 清白285 和安371 反水142 捷足先登135 池魚288 無恙265 清廉192 回稟023 新工063 成品049 茶館221 檄文144 復刊331 問責300 圍府040 親疏遠近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190 接種355 落炮297 故人358 宛州102 風骨086 惡少202 文戲252 編修213包圍186 實驗373 佔領305 推廣220?名聲122 新報340 殘忍328 衝鋒302 投誠303 初臨015 銀票249 活路009 衝動049 茶館012 往事如煙046 懟他171 抗倭161 及笄153 異事219 殺局311 議和370 攻伐263 想法159 婚約386 國庫164 能吏163 阿芷393大勢032 分成017 搬離094 轉變207 傳話204 春去秋來203 先入爲主041 置業304 手信273 選拔187 接種379內城049 茶館305 推廣221 檄文280 分兵013 慢工出細活383尾聲270 世故271 御駕親征149 第三卷099 臨江之上010 悲劇070 寧止179 條文012 往事如煙368 圍城162 又一年110 萬事俱備286 九江港254 回程209 會試225 保甲319 鬼雷377拒馬陣048 小貓
184 線索302 投誠357 失控110 萬事俱備075 烈酒116 投稿069 八卦375兵臨城下111 開賣162 又一年021 新鮮事363 回防016 清白285 和安371 反水142 捷足先登135 池魚288 無恙265 清廉192 回稟023 新工063 成品049 茶館221 檄文144 復刊331 問責300 圍府040 親疏遠近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190 接種355 落炮297 故人358 宛州102 風骨086 惡少202 文戲252 編修213包圍186 實驗373 佔領305 推廣220?名聲122 新報340 殘忍328 衝鋒302 投誠303 初臨015 銀票249 活路009 衝動049 茶館012 往事如煙046 懟他171 抗倭161 及笄153 異事219 殺局311 議和370 攻伐263 想法159 婚約386 國庫164 能吏163 阿芷393大勢032 分成017 搬離094 轉變207 傳話204 春去秋來203 先入爲主041 置業304 手信273 選拔187 接種379內城049 茶館305 推廣221 檄文280 分兵013 慢工出細活383尾聲270 世故271 御駕親征149 第三卷099 臨江之上010 悲劇070 寧止179 條文012 往事如煙368 圍城162 又一年110 萬事俱備286 九江港254 回程209 會試225 保甲319 鬼雷377拒馬陣048 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