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九江

雖說西北東征軍已經成功拿下九江,但東北沿線各府城還在僞朝控制當中,而且當地大都駐有衛所。

爲了不暴露行蹤,池非一行人不敢光明正大的趕路,只能採取白天休息,晚上趕路的方式來行進。

由於晚上視野不好,只能靠火把照明,行進的速度連白天的二分之一都不到,頗爲緩慢。

但爲了安全起見,只能採取這樣的辦法。

這一路上因爲白天睡不好,吃不好,晚上又要急着趕路,池非眼看着原本白白胖胖的阿芷快速消瘦下來,這讓他頗爲心疼。

阿芷知道心上人在擔心她,反而一臉無所謂地安慰他說自己沒事,挺得住。

池非沒辦法,只好在晚上騎馬趕路的時候讓她靠在自己懷裡,然後他一邊控制着繮繩一邊用兩邊手臂來固定她的身子,這樣她至少能夠稍微眯一下眼。

對於心上人的各種體貼呵護,阿芷心裡甜蜜無比,所以一路上還真不覺得怎麼辛苦。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一行人終於有驚無險地到達了九江,衆人這才真正鬆了口氣。

大魏行政區劃大體分爲省、府、縣、鎮、鄉、村這幾級。

府就相當於現代的地級市。而九江府位於安平省境內,屬於一個名不經傳的海邊小城。

九江山多地少,農作物產出有限,主要以漁業和海運業爲主。

當地雖然也有鹽場,但產量有限,基本上只夠供應本地以及周邊鄰近城市所需。

池非進城之前,看到城池四周雖然有做過各種防護,但卻沒有交戰過的痕跡。

等他進城後,發現街上到處都有西北士兵在來回巡邏,但平民百姓卻全都躲在家中緊張觀望,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人員傷亡。

池非去問前來接應的寧雅柏才知道,原來西北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九江知府看到城下烏泱泱兩萬多個突如其來的西北士兵,嚇得臉都白了。

九江知府自知以城內的幾千守軍根本抵擋不住兩萬多驍勇善戰的西北軍,如果硬要抵抗到底的話,城破後可能連自家小命都不保。於是乾脆連抵抗都不敢抵抗,直接開城門投降了。

就這樣,西北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九江,順利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也正因爲九江知府的及時投誠,西北軍在佔領九江後,仍舊讓他繼續擔任九江知府以安定民心。

成功拿下九江後,領軍的蕭志堅蕭將軍只留下五千士兵鎮守九江,然後他立刻帶着剩下的一萬五千人趕往彰南支援另一路東征軍。

彰南那邊可不像九江這樣未打先投,那裡的守將是一個打過仗的老將,應該會有一場硬仗要打。

跟這五千守軍同時留下來的,還有寧志遠的長子寧雅柏,他負責全權統率這五千守軍。

寧雅柏之所以沒跟着蕭將軍攻打彰南,那是因爲他早就收到父親寧志遠的密信,要他在九江這裡等妹夫池非過來,然後全力協助他進行製鹽之事。

寧雅柏身爲寧家長子,自然知道父親在密信裡所提的製鹽之法一旦真的試驗成功,那以後將會大大緩解西北全境的錢糧之困。

此事事關重大,甚至比攻下彰南更加重要,寧雅柏知道其中輕重,因此纔會主動留下來等妹夫他們過來。

如今看到小妹和妹夫都平安到達,他這才鬆了口氣。

池非一行人在官邸那邊安頓下來後,寧雅柏讓他們先好好休息幾天再說。

池非沒有推遲,連續趕了這麼多天的路,他和阿芷確實累了,的確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在池非他們休息的時候,寧雅柏繼續投入到籌集軍糧這件大事當中去。

他所籌集的軍糧並非米粟麥等常規糧食,而是沿海地區的特產:魚乾。

九江這裡產糧有限,僅夠滿足當地所需。但這裡畢竟是沿海城市,漁業豐富,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晾曬魚乾作配菜,魚乾在當地既普遍又便宜。

寧雅柏就是看中了這點,才通過當地官府出面,大量收購民間的各種魚乾作爲軍糧的補充。

他也很清楚如今西北存糧不多,能省一點是一點。

直到目前爲止,他已經收了幾千斤魚乾,還在繼續大量收購當中。

除了積極籌集軍糧外,他還徵用了所有官船以及適合運兵的大商船,準備着遠洋出征之事。

之所以要準備遠洋出征而不是涉海購糧,那是因爲這本來就是衆位將領商議的最終結果。

正如妹夫池非所言,假如那些盛產糧食的周邊小國不肯賣糧給他們的話,那他們就只能出兵去強搶了。

能否獲得足夠的軍糧,事關整個西北的生死存亡。

這時候不能再講什麼仁義道德了,就算真要對當地人大開殺戒也在所不惜。

更何況他們要對付的只是大魏以外的海外番人,並沒有對漢人下手,這杆忠君愛國的大旗他們至少還能保下來,衆將士也少了很多愧疚感。

當然,能順利談下來的話最好,他們也不想勞師動衆派大軍去遠征這些周邊小國。

池非經過三天休息後,終於疲勞盡消。

他深知自己身上責任重大,於是主動去找寧雅柏商議試驗曬鹽之事。

寧雅柏也知道事不宜遲,立刻帶他去各個沙灘巡視當地環境。

……………………

“阿真,你看這片海灘怎麼樣?”寧雅柏指着前方一片很大的沙灘問道。

池非仔細觀察了一下,只見這片沙灘確實很大,而且地勢也比之前看到的幾處地方都要平坦很多。

另外因爲海灘朝南的關係,周邊又沒有較高的山,陽光可以直接照射下來,幾乎沒有任何的阻隔。

就地勢而言,這裡確實是個曬鹽的好地方。

池非看過周邊環境後,問道:“大哥,你已經在這裡駐紮了一段時間,感覺九江的氣候怎麼樣?雨水多嗎?”

“九江這裡跟西北的天氣有些相似,都是屬於比較乾燥少雨的地區。

但偶爾還是會下雨的,尤其是颱風天的時候。

我聽當地人說,每年六到八月的時候,就是颱風多發的月份。

每次颱風一來,當地農作物不僅會失收減產,而且房屋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

不過沿海地區一般都會有颱風的問題,九江這裡算是輕的了。”

池非聽完,不禁皺起了眉頭。

六到八月正是日照最爲充足,也最適合曬鹽的季節。

如果這幾個月份因爲颱風而不能曬鹽的話,那就有點可惜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颱風屬於天災,就算是現代社會也對此無能爲力,最多隻能做到減少災害。

看到妹夫眉頭略皺,寧雅柏忍不住問:“阿真,這樣是不是不行?”

池非有些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究竟行不行,只能先試試再說。

就算六到八月經常來臺風導致不能曬鹽,其他月份應該也是可以的。但至於產量如何,那就要看運氣了。”

寧雅柏倒是十分坦然道:“盡人事,聽天命。我們能做的,不過如此。

阿真,你盡力就好,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畢竟這種事非人力所能控制。”

池非微笑道:“大哥放心,就算這種方法不行,我還有另一種製鹽之法,只是沒有上一種產量高而已。但與煎鹽法相比,還是優勝不少。”

“此話當真?”寧雅柏不愧是寧志遠的兒子,連問的話也一樣。

“自然是真的。只是這法子我也沒親自試過,但應該還是可行的。”

“太好了,如果你說的方法真的可行,那以後西北的錢糧問題就好辦多了。”由於太過興奮,一向比較內斂的寧雅柏少有地露出激動的神情。

318 投擲062 加印237 出發003 謀生260 山寨301 供述334 恐婚387遠征274 分工207 傳話272 造勢233 餓虎296 刑訊347 江口202 文戲394下場184 線索366 連帶228 榮損025 要不要試試129 是誰084 請人198 臣子176 西北071 第五卷327 馬鎧392隨記009 衝動196 組閣013 慢工出細活009 衝動084 請人286 九江港043 又撒謊了335 匆匆288 無恙363 回防364 逃亡187 接種304 手信387遠征021 新鮮事019 第二部大綱305 推廣330 印花228 榮損268 防範280 分兵255 半夜150 改稿281 殺心082 方子389大戶071 第五卷051 自制169 世人190 接種070 寧止219 殺局052 試驗208 安國公225 保甲153 異事074 大夫337 遷都014 手稿174 疫症096 魔族349 大瘟069 八卦223 提議354 大港143 緣由099 臨江之上372 城破023 新工331 問責193 推行029 可惜了090 追逐088 第七卷328 衝鋒031 新稿038 破廟323 火銃256 重聚044 盜文079 救人130 阿止198 臣子034 貴客236 鹽田218 驚變326 糧草078 面具135 池魚276 故里290 親事090 追逐155 泥坑
318 投擲062 加印237 出發003 謀生260 山寨301 供述334 恐婚387遠征274 分工207 傳話272 造勢233 餓虎296 刑訊347 江口202 文戲394下場184 線索366 連帶228 榮損025 要不要試試129 是誰084 請人198 臣子176 西北071 第五卷327 馬鎧392隨記009 衝動196 組閣013 慢工出細活009 衝動084 請人286 九江港043 又撒謊了335 匆匆288 無恙363 回防364 逃亡187 接種304 手信387遠征021 新鮮事019 第二部大綱305 推廣330 印花228 榮損268 防範280 分兵255 半夜150 改稿281 殺心082 方子389大戶071 第五卷051 自制169 世人190 接種070 寧止219 殺局052 試驗208 安國公225 保甲153 異事074 大夫337 遷都014 手稿174 疫症096 魔族349 大瘟069 八卦223 提議354 大港143 緣由099 臨江之上372 城破023 新工331 問責193 推行029 可惜了090 追逐088 第七卷328 衝鋒031 新稿038 破廟323 火銃256 重聚044 盜文079 救人130 阿止198 臣子034 貴客236 鹽田218 驚變326 糧草078 面具135 池魚276 故里290 親事090 追逐155 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