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練兵

和安帝要向胡人議和稱臣這件事不僅在大魏境內引起了震動,在西北和東北兩地同樣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老章,此事你怎麼看?”在西北大營內,剛剛看完密報的寧志遠轉頭看向身邊的心腹幕僚。

章文軒老先生表情凝重地說:“主公,謝家此舉,乃破釜沉舟之計。

如果屬下沒猜錯的話,謝家可能想傾全國之力,對西北發起大戰。”

寧志遠表情一凜,趕緊問道:“此話怎講?”

“西北和東北兩地大量增兵之事,謝家不可能不知情。

原本三十多萬人的西北軍就已經是難以匹敵的強悍之師,如果再增加二十多萬人,謝家自知絕非對手。

因此謝家想趁主公還未把這二十多萬新兵練成強兵之前,先下手爲強。

但如果謝家想集全國之力征戰西北的話,那已經佔據了南方大片地區的胡人怎麼辦?

萬一這時候胡人從背後捅刀,那謝家豈不是腹背受敵。

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安撫好胡人,讓他們不會趁火打劫。

至於如何安撫胡人,議和自然是最好的辦法。

屬下相信,只要能夠跟胡人議和成功,謝傢什麼條件都會答應,稱臣納貢自然不在話下。

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可以集中兵力對付西北的時機。

等西北平定後,再集中力量對付胡人,這就是謝家的計劃,也是他們最後翻盤的機會。”

寧志遠冷笑道:“謝老賊爲了對付我們寧家,還真是煞費苦心啊。竟然連向胡人稱臣納貢這種餿主意都想得出來。”

章文軒正容道:“主公,如果此事是真,我們應該早做準備。”

“這是當然。

既然謝老賊想跟我們打,那我們就遂他意跟他好好打上一場。

看看是他的西南軍厲害,還是我的西北軍厲害。”寧志遠殺氣騰騰地說道。

雖然知道此戰在所難免,但章文軒還是感到有些可惜。

現在開戰,對西北來說還是太早了。

那二十幾萬新兵想要成爲強兵,至少還需要操練幾年時間方可真正上戰場。

而且打仗打的不僅是兵將,還有錢糧。

如今在東北,尤其是九江府那裡經營得越來越好,商業發達,百業興旺。

基本上軍中大部分士兵的軍餉都由此而來,因此軍餉方面是不成問題的。

但糧草卻一直是個比較頭疼的問題。

如果按照原本三十萬西北軍的規模,西北加東北兩地的糧食產出,再加上海外購糧等額外補充,是能夠養活全軍的。

但問題是現在突然多出了二十多萬新兵要養,這個負擔就大了。

現在傾其所能,也僅能做到勉強維持而已。

不過前一段時間聽說在九江擔任知府的蘇先生找到了一種適合在西北種植,名叫土豆的高產糧食種子,並且已經育種成功。

蘇先生在信裡寫得很清楚,只要這種來自海外的作物能夠在西北大面積種植成功,就有極大的希望能讓西北全部軍民實現真正的自給自足。

蘇先生爲人做事一向謹慎可靠,既然他都這樣說了,那就表示確有其事。

這對於整個西北來說確實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主公也爲此高興了足足一個多月。

既然有了這樣的高產作物,只要在西北種上幾年時間,應該就可以徹底解決軍糧緊張的問題。

不管是練兵還是種糧,都需要時間。

而如今的西北,缺的也正是時間。

章文軒現在只希望這場無法避免的大戰能夠儘量來得晚一些,讓西北有更多的時間作準備。

……………………

從這天起,西北和東北兩地同時進入了緊張的戰備時期。

在軍事方面,各級軍方將領紛紛對治下士兵加強了日常的操練,各個兵器作坊也開始分早晚兩班日以繼夜地大量製作武器和守城器械。

在地方治理上,除商業繁華的九江府外,其他各個府城都實行了宵禁,人員進出也要進行嚴格的盤查,以防有奸細混入。

不僅如此,各地官府開始在農閒的時候組織治下的青壯平民一起加固城牆,並在城外修築護城河、甕城、炮樓等軍事設施。

如此這番架勢,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回真的要打仗了。

西北那邊還好一些,畢竟當地民風彪悍,多年來已經習慣了跟胡人隔三岔五地打仗。

東北這邊除了西北軍剛進來那會小打過一輪外,這麼多年來都未經大的戰事,因此當地百姓都有些人心惶惶、恐慌不已。

池非所治理的九江府,雖然爲了保持商業繁華沒有實行宵禁,但軍事佈防方面卻一點也不比其他府城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加固了城池和周邊的工事設施,還在港口那裡又多造了好幾個炮臺,防止敵人從海上偷襲。

因爲池非不懂軍事,所以這些佈防加固工作都是由大舅哥寧雅柏親自指揮的,他只是負責協助罷了。

不過雖然他不懂軍事,但有些建議還是可以提一下,就看寧雅柏他們能不能接受了。

“你的意思是,讓老兵來帶新兵?”聽完妹夫的建議後,寧雅柏頓時眼睛一亮。

池非點了點頭說:“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讓一個老兵負責帶一個新兵,進行一對一的教導。

平日裡新兵老兵一起訓練,然後私下裡由老兵來教導新兵各種打仗的經驗和常識,相當於師徒關係。

這樣做的話,新兵應該能較快地適應訓練和打仗。

爲了增加老兵們的積極性,他們也不是白白教人的,是有獎賞的。

每隔一段時間,你們可以定期把所有新兵聚集起來進行檢驗。

如果檢驗及格的話,就給負責教導的老兵發獎金,如果不及格就不獎勵。

爲了拿到獎金,老兵們肯定會用心教導自己負責的新兵。

這一對一、手把手地教導,應該比一個教官教多個新兵效果要好得多。”

寧雅柏聽完立刻拍手叫好:“這個法子好,讓一個老兵帶一個新兵,這法子實在太妙了。”

“你先別高興,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究竟行不行還要試過才知道。”

“這有何難,我明天就去找軍部要幾千新兵過來,然後全部打散加入我的部隊,再用你的法子試試。

想不到你這小子對於練兵還有一手,真不知道你這腦子是怎麼長的,好像什麼都懂一些。”

“行了,行了,別拍我馬屁了,等你試過再說吧。”

“臭小子,看你得瑟的樣子。”寧雅柏笑罵着捶了他一拳,心情大好。

看到大舅哥接受了他的建議,池非心裡可謂喜憂參半。

雖然這個建議是他提出來的,但其實他心裡也沒底。

這個老兵帶新兵的做法,當然不是他的原創,而是他那個世界裡他所在國家的人民子弟兵的做法,有着悠久的光榮傳統。

原本關於軍事方面他這個外行人是不適合提什麼建議的,但如果真如章文軒老先生所推斷的那樣,大戰可能會在不久之後爆發的話,那這二十多萬新兵能否儘快成爲有用的戰力,將會影響到整個戰局。因此他才冒險提出這個建議。

池非也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否適用於這個古代社會,只能先看看再說吧。

080 後言325 壓制017 搬離242 西南041 置業091 來日方長311 議和044 盜文140 薄冰200 續章222 糧草339 接管263 想法075 烈酒279 收攏173 囤糧392隨記291 媳婦296 刑訊053 第三卷035 梁祝改191 舉薦135 池魚377拒馬陣336 商議158 稚子221 檄文019 第二部大綱300 圍府342 先手108 報童292 筆記224 出逃039 畫作052 試驗386 國庫366 連帶044 盜文062 加印078 面具009 衝動174 疫症368 圍城162 又一年115 上鉤050 各有歡愁227 新法258 海外222 糧草205 十二卷306 育種314 投擲030 戲班087 準備284 徵兵291 媳婦095 眷侶167 高人030 戲班202 文戲062 加印389大戶263 想法282 伏兵396接受031 新稿029 可惜了093 第八卷173 囤糧224 出逃031 新稿068 仗義160 回升078 面具330 印花227 新法102 風骨042 張小娥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073 鋪位290 親事274 分工378 衣裳107 準備017 搬離253 處置017 搬離315 畏戰233 餓虎189 驗證208 安國公041 置業243 南方001 新來報道071 第五卷193 推行139 絕筆109 入住169 世人
080 後言325 壓制017 搬離242 西南041 置業091 來日方長311 議和044 盜文140 薄冰200 續章222 糧草339 接管263 想法075 烈酒279 收攏173 囤糧392隨記291 媳婦296 刑訊053 第三卷035 梁祝改191 舉薦135 池魚377拒馬陣336 商議158 稚子221 檄文019 第二部大綱300 圍府342 先手108 報童292 筆記224 出逃039 畫作052 試驗386 國庫366 連帶044 盜文062 加印078 面具009 衝動174 疫症368 圍城162 又一年115 上鉤050 各有歡愁227 新法258 海外222 糧草205 十二卷306 育種314 投擲030 戲班087 準備284 徵兵291 媳婦095 眷侶167 高人030 戲班202 文戲062 加印389大戶263 想法282 伏兵396接受031 新稿029 可惜了093 第八卷173 囤糧224 出逃031 新稿068 仗義160 回升078 面具330 印花227 新法102 風骨042 張小娥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073 鋪位290 親事274 分工378 衣裳107 準備017 搬離253 處置017 搬離315 畏戰233 餓虎189 驗證208 安國公041 置業243 南方001 新來報道071 第五卷193 推行139 絕筆109 入住169 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