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高人

“這酒竟然能點燃?老寧你這是玩的什麼江湖把戲?”姚敬君和姚敬堂兩兄弟十分驚訝地看着仍然不斷燃燒着的酒水。

寧志遠很是得意地說:“這可不是什麼江湖把戲。我告訴你們一件肯定不知道的事,那就是不管什麼酒,只要純度夠高的話,都能點着。

我這壇酒可不是普通的酒,它是我下屬的一個軍醫用秘法提煉出來的高純度酒。純到完全可以點燃,所以也叫燒酒。

這小小的一罈酒,需要幾大缸酒才能製成,其純度是普通酒的好幾倍。

由於此法消耗甚巨,就算是我,也只拿到了這一小壇而已。”

姚敬君大笑道:“果然是有什麼將軍就有什麼下屬,你這下屬軍醫一定跟你一樣,也是個嗜酒如命的酒鬼,否則怎麼會想出這樣的煉酒法子出來。”

寧志遠搖了搖頭說:“這你可就猜錯了,我那下屬軍醫平時滴酒不沾,而且酒量不行,一杯就倒,並非嗜酒之人。他做燒酒出來,是爲了救人。”

“哦,此話何解?”

“這個提練的法子,以及煉酒的器具製法,是一個高人教他的。

那個高人告訴他,只要用這個法子提煉出來的燒酒,就可以有效減少傷口的化膿和潰爛,讓傷兵的死亡數降下來。

我剛開始也對他的這套說法不以爲常,不過看在他家幾代都在軍中效力的份上,就讓他去試試。

他足足花了近兩年時間,才終於把這燒酒做出來了。

經過多次實驗後,這燒酒確實能夠減少傷口的化膿和潰爛。

除了這燒酒外,那位高人還教了他一些匪夷所思的治療手段,例如用開水煮過的針線把傷兵的傷口直接縫起來,避免傷口外露。”

“你說什麼,他用針線把傷兵的傷口縫起來?”姚敬君和姚敬堂兩兄弟聽得目瞪口呆。

寧志遠笑着說:“你們果然嚇到了,我剛開始也覺得不可思議。

但誰也沒想到這種駭人聽聞的方法竟然真的有效,讓不少原本按老法子根本救不了的傷兵硬生生地從閻王手裡搶了回來。

現在軍中所有士兵都把他奉爲神醫,恨不得給他立長生牌。

更難得的是,他並沒有藏私,把這種治療手段教給了其他軍醫。

拜這種奇術所賜,現在西北軍的傷兵死亡數大降,士兵們的士氣也提升了許多,確實要給這老小子記上一功。”

姚敬君捋着鬍子說:“既然真的有效,那此法應該大力推廣,讓大魏更多士兵不會因傷而亡。

對了,教你那下屬軍醫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聖,竟然如此高明。”

“我那下屬說,那高人不願讓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他不敢說。

既然他都這樣說了,我也不好再勉強他。

更有意思的是,那高人還提出了一個絕妙的法子,來快速提高燒酒的產量。

你們這些文人平時不是自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嗎?你們可以猜猜是什麼法子。”

看着老友一臉得意的樣子,姚敬君頓時好勝心起,開始認真思索是什麼法子能夠快速提高燒酒的產量。

不僅是他,姚敬堂也開始冥思苦想起來。

想了一會,正當姚敬君陷入苦思之除,忽然看到桌上還在燃燒着的燒酒,腦中頓時靈光一閃,問:“老寧,是否跟這制酒秘方有關?你難道想把這秘方賣給酒商?”

姚敬堂一聽兄長這話,也頓時明白過來,拍手讚歎道:“原來如此,想不到還有這一招。

商人逐利,只要讓他們知道秘方,自然會大量製作燒酒高價出售。妙,這招實在是妙。”

寧志遠笑嘻嘻地說:“果然是老狐狸,還真瞞不過你們。

沒錯,那高人提出的法子就是這個。

直接把方子賣給那些酒商,讓他們來煉酒,使燒酒成爲酒鬼們的至愛之物。到時我們想買多少都可以,省時省力。”

姚敬君稱讚道:“這法子確實高明,可惜這樣的人才不能爲朝廷所用,可惜。”

寧志遠笑着說:“既然是高人,大多喜歡隱居山林,也不是每個人都削尖腦袋想要當官的。

說了這麼多,差點把這美酒也忘了。來,我們好好品嚐一下這酒中極品。

阿真,你還愣着幹什麼,快拿杯子過來。這燒酒你嘗過以後,包你一輩子都忘不了。”

全程一直在裝死的池非這才如夢初醒,趕緊把杯子遞過去。

如果,如果他沒猜錯的話,他們口中的“高人”很可能就是他本人。

而岳父寧志遠口中的那個下屬軍醫,很可能就是去年來找過他的校醫盧靖。

池非沒想到盧靖真的提練出高純度的燒酒。如果今天不是聽岳父說起,他還不知道這件事呢。

當然,這事他自己心裡清楚就行,並不打算讓任何人知道。畢竟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何必再提。

…………………………

家宴結束後,寧志遠送走了姚敬君和姚敬堂一家子,並叫人把酒醉未醒的大女婿裘宇辰擡上了馬車,讓長女寧雅珊跟着他一起回到了慶平長公主府。

用熱毛巾好好擦了一把臉恢復幾分清醒後,寧志遠對單獨留下來的池非說:“阿真,趁着今晚你在這,我正好把一些事告訴你,好讓你提前做好準備。”

“岳父請說。”原本已經有了五、六分醉意池非趕緊振作精神看着他。

“聽說過最近到處都流傳着胡人準備入侵的消息嗎?”

“小婿聽過,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這個消息半真半假。

胡人那邊確實有異動,但並沒有大舉進軍的跡象。

這個消息其實是皇上有意散佈出去的,目的是引開衆人的注意力。

之所以要這樣做,那是因爲北方邊境有多個縣城出現了瘟疫。”

“什麼,瘟疫?”池非一聽,臉色頓時一變。

他很清楚,由於古代和現代醫療水平相差甚遠,古代瘟疫遠比現代大範圍的傳染病要可怕得多。

現代社會由於各種醫學檢測技術和隔離措施已十分完善,就算遇到無法用藥物控制的可怕傳染病,也可以通過科學隔離的方法來避免疾病進一步擴散。

但古代社會卻不行,雖然也有隔離措施,但卻十分簡單粗暴,通常是把爆發瘟疫的整條村甚至整個縣城封鎖起來。

這樣做雖然有利於阻止瘟疫的大範圍擴散,但往往會導致瘟疫在封鎖區內迅速傳播,然後整個封鎖區內幾千上萬人,甚至十幾萬人被感染瘟疫,最後病死無數。

在他那個世界裡,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是爆發在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這場大瘟疫足足奪去了兩千多萬人的生命,死亡人數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那時的歐洲人也採取了同樣的隔離方法,但卻幾乎沒什麼效果。

原因是他們根本想不到,真正的病原體不在患者身上,而是在老鼠身上。

大批帶有鼠疫菌的老鼠到處流竄,把黑死病的原兇鼠疫菌傳遍了整個歐洲,這才導致這麼多人感染髮病。

如果換作現代的話,早就通過顯微鏡找到病原體了,但中世紀的歐洲人卻對此一無所知,這就是醫療技術所帶來的巨大差異。

古代瘟疫之可怕,遠超人們所想象。

一旦爆發,很有可能會造成十室九空,屍橫遍野的慘況,因此古人才會聞瘟色變。

寧志遠表情凝重地說:“爲了避免民間恐慌甚至發生大範圍的逃亡潮,今上已經下令將消息封鎖,不讓京城以及各地平民知道詳情。

至於爆發瘟疫的村子和縣城,今上已經派兵圍村圍城,不讓任何人出去,並沿途抓捕有可能得病的人。

我告訴你這件事,是想讓你提前做好準備。一旦瘟疫真的漫延至京城周邊一帶,我會派人護送你和小芷離開京城到江南暫避。

這事我也已經告訴了小芷的姐姐,到時你們兩家會一起走,這樣相互有個照應。”

“那岳父岳母你們呢?你們不跟我們一起走嗎?”

寧志遠搖了搖頭說:“除非今上有任命,否則我跟你岳母是不會離開京城的。

不止是我們,包括老姚兩兄弟,慶平長公主及駙馬,以及所有在職官員和有爵位的世家家主都不能走,否則會被今上直接除名,日後再無容身之地。

因爲我們這些聲名顯赫的世家家主和在職官員一旦離開,會導致整個京城產生恐慌,到時一定會發生大範圍的逃亡潮。

京城是大魏的國都,也是整個大魏的心臟,今上是絕不會允許此事發生的。

雖然我們不能走,但你們這些小輩如果悄悄離開的話,今上表示會睜隻眼閉隻眼放任不管。

這也算是給機會讓我們這些老傢伙留下血脈香火,不至於因此而斷絕。

所以到時離京的話,很可能就你們兩家人一起走,最多再加上慶平長公主的另外兩個兒子一家。到時你們要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池非想了一下之後鄭重承諾道:“請岳父放心,假如真有什麼事的話,我一定會盡我所能保護大姐及大姐夫他們兩個,至於其他人我就不敢保證了。”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寧志遠十分滿意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相比於大女婿裘宇辰這個文弱書生,他更相信池非這個聰明謹慎的小女婿。

尤其從他說的這句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分得清真正要保護的是哪些人,不會頭腦發熱地去做些不自量力的事。

所謂大難臨頭各自飛,人都是有私心的。

即使換作寧志遠自己,真到了關鍵時刻,也只會優先選擇保護自己的親人,其他人關係再好也只能放在其次的位置。

238 水路361 胡來084 請人068 仗義376封城285 和安068 仗義158 稚子387遠征219 殺局205 十二卷123 百花齊放327 馬鎧041 置業260 山寨240 蘇元府346 民情193 推行031 新稿054 試劍305 推廣014 手稿355 落炮120 計劃223 提議232 改良111 開賣156 現世報128 紅影101 閒聊380巷戰303 初臨315 畏戰326 糧草012 往事如煙259 南下290 親事128 紅影108 報童256 重聚231 盤庫223 提議013 慢工出細活080 後言039 畫作004 入職103 面談269 火槍140 薄冰057 上門358 宛州287 望江樓052 試驗324 映林039 畫作299 通報099 臨江之上106 爭論133 心事126 佈局396接受390條件020 熱銷260 山寨192 回稟239 私鹽112 開局204 春去秋來140 薄冰176 西北379內城161 及笄189 驗證354 大港042 張小娥273 選拔390條件252 編修088 第七卷346 民情207 傳話074 大夫172 機緣117 女作者196 組閣271 御駕親征095 眷侶373 佔領179 條文075 烈酒371 反水384入城072 手術093 第八卷171 抗倭163 阿芷112 開局195 審查286 九江港208 安國公
238 水路361 胡來084 請人068 仗義376封城285 和安068 仗義158 稚子387遠征219 殺局205 十二卷123 百花齊放327 馬鎧041 置業260 山寨240 蘇元府346 民情193 推行031 新稿054 試劍305 推廣014 手稿355 落炮120 計劃223 提議232 改良111 開賣156 現世報128 紅影101 閒聊380巷戰303 初臨315 畏戰326 糧草012 往事如煙259 南下290 親事128 紅影108 報童256 重聚231 盤庫223 提議013 慢工出細活080 後言039 畫作004 入職103 面談269 火槍140 薄冰057 上門358 宛州287 望江樓052 試驗324 映林039 畫作299 通報099 臨江之上106 爭論133 心事126 佈局396接受390條件020 熱銷260 山寨192 回稟239 私鹽112 開局204 春去秋來140 薄冰176 西北379內城161 及笄189 驗證354 大港042 張小娥273 選拔390條件252 編修088 第七卷346 民情207 傳話074 大夫172 機緣117 女作者196 組閣271 御駕親征095 眷侶373 佔領179 條文075 烈酒371 反水384入城072 手術093 第八卷171 抗倭163 阿芷112 開局195 審查286 九江港208 安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