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狄青

聽完黑蛇衛的彙報,歐陽朔眉頭緊鎖。

整個肇慶郡北部,包括武隆縣在內,共十二座領地。每座城池的駐軍,都在一兩千左右,倒是不足爲慮。

棘手的,還是那五萬巡視的鐵騎。

五萬鐵騎的大營,設在天霜縣以北十五公里。

據黑蛇衛瞭解到的情況,十二座城池已經結成戰時聯盟。但凡有一座城池遇襲,五萬鐵騎都能第一時間獲悉,及時趕去增援。

看來【南盟】之中,有高人指點啊。整個肇慶郡北部,被盟軍佈置得密不透風,互相策應,沒有絲毫的破綻。

歐陽朔此行的目的,是攻下天霜縣,切斷盟軍的糧草。

武隆縣距離天霜縣,有三天的行程。

盟軍的五萬鐵騎,在整個肇慶郡北方巡視。因此,要想攻擊天霜縣,就必須先解決巡邏的五萬鐵騎,否則容易被前後夾擊。

以一個師團,對抗五萬大軍,又是以一敵五。

考慮到戰後還要出擊有三萬盟軍駐守的天霜縣,此役只能智取。現在沒有詳細的情報,歐陽朔也不敢輕易出擊。

當天,歐陽朔就派出十餘支斥候隊,去偵查敵軍的動向和活動規律。

*****

肇慶郡,雲安縣。

二十二萬盟軍,已經在雲安縣集結完畢。隨軍運抵的,還有大量的糧草和攻城器械。源源不斷的糧草,自天霜縣運至雲安縣。

五萬先鋒部隊,已經將山海城大軍的部署偵查清楚,【南盟】成員再次聚在一起,商議具體的作戰方案。

此次議事,再不是禾佛等人唱獨角戲。

諸領地帶來的謀士和武將,一一登場。畢竟,具體的作戰指揮,還是他們擅長。禾佛等人,也只是負責戰略決策。

諸將當中,又以一人最爲耀眼,他就是北宋名將狄青。

狄青,字漢臣,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其出身貧寒,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每戰披頭散,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卓越戰功。

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重臣都與他關係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

狄青平生前後二十五戰,以夜襲崑崙關最著名。生前備受朝廷猜忌,導致最後抑鬱而終;死後,卻受到了禮遇和推崇,追贈中書令,諡號“武襄”。

“軍中之事,最是忌諱外行指揮內行。”禾佛環視一圈,道:“因此,我提議,自今日議事起,我等領主就隱居幕後,不再插手軍務。軍中之事,交由諸位將領便宜行事,諸位以爲如何?”

“盟主說的不錯,我同意!”

“同意!”

“好,那就這麼定了。”禾佛拍板,接着說道:“既然如此,就得選出一位統帥,統領全軍。統帥之令,就是我等之令,任何領地的將領,膽敢違抗軍令者,皆交由統帥按軍法處置,我等領主,不可爲其求情。諸位以爲如何?”

“善!”

“正當如此!”

諸位領主深知,盟軍雖然強大,卻也不是沒有隱患。最大的隱患,就是軍中士卒,來自數十個領地,如果沒有軍法約束,就是一盤散沙。

禾佛三言兩語,就掃清此戰聯盟最大的兩個隱患,當真了不起。就算是阮平,也不得不心服口服,沒有跳出來搞事。

沒有任何的意外,狄青被推舉爲全軍統帥。

當着諸領主和將領的面,狄青獲得指揮權。禾佛等人,當即退出營帳,將整場戰役,交由狄青指揮。

狄青爲人縝密寡言,謀事必先仔細考慮成功的把握,選準制勝的機會然後再出擊。倒是跟白起的作戰風格,有些類似。

肇慶郡北部的佈置,正是出自狄青之手。

狄青深知,一場大戰,糧草最爲關鍵。天霜縣作爲盟軍的糧草中樞,務必派重兵堅守,不容有失。

領主們退下,狄青正式升帳議事。跟傳言一樣,狄青戴着青銅面具,披頭散,端坐位,不怒自威。

盟軍諸將,莫有不服者。

“敵軍三城,成掎角之勢,該如何破之?”

狄青倒是特立獨行,一上來就把最大的難題,拋給在座的諸位將領。

諸將聞言,面面相覷,不知主帥是何意。按理來說,即是升帳議事,說明主帥心中已有計較,佈置下去便是,何須詢問諸將的意見。

殊不知,此正是狄青高明之處,他深知軍旅之事。別看在座的將領,對他擔任統帥沒有提出異議,心中如何想的,是一概不知。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因此,狄青纔不會一上來就獨斷專行,而是藉此機會,摸清在座將領的秉性,待互相熟悉之後,再做計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狄青此行,不在知彼,而是知己也。

“怎麼,諸位無策嗎?”

見營帳一片沉寂,狄青適時出言,遣將不如激將。

“自當集中兵力,攻其一城。”

果然,有將領忍不住,站起身來,高聲說道。

狄青搖頭,道:“敵軍三城既成犄角,自然是互相呼應。攻其一城,實則是牽一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敵軍抓住破綻,反將一軍。不要忘了,敵軍統帥,可是戰無不勝的白起。除此之外,就連兵仙韓信,都在對方陣中。這二位的統兵之能,不用本將贅述,諸位想必都清楚吧?”

“……”

諸將無言以對。

“大帥未免太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軍中武將,一身是膽,沒有一個是孬種,有人起身,反駁說道:“我軍佔有絕對的兵力優勢,自然可以在集中兵力攻其一城的同時,還能分兵防範其他二城,切斷三城之間的聯繫。如此一來,三城便是孤軍奮戰,該如何取捨,還不是取決於大帥一句話。”

“說的好!”

諸將領一陣叫好,一掃方纔的頹勢。

狄青聞言,也是微微點頭,道:“將軍所言,也算有理,只是忘了一點。”

“還請大帥明示!”

出言反駁的武將,倒是不敢真的放肆。

“敵軍三城,便是三才之陣,切換自如。我軍雖然佔有兵力優勢,一則戰力跟敵軍相比,有些不足;二則匆匆成軍,默契不足。憑此兩點,就足以抵消一部分兵力的優勢。因此,兩軍實質上的兵力差距,並無看上不那般大。”

其實還有一點,狄青因是照顧諸將的顏面,沒有當麪點出。那便說盟軍之將,跟敵軍相去甚遠。

山海城諸將,隨便一位,都是當世名將,隨機應變之能,遠強於在座的諸位。在這種大軍團作戰中,優勢實在太過明顯。

果然,諸將雖有小小的不服,卻是沒有出言反駁。

狄青見此,環視一週,沉聲說道:“正是如此,當前的情勢,並不容許我軍隨意佈陣。負責進攻的部隊,倘若太少,那便拿不下城池;倘若太多,負責防禦的部隊又會相應的變少,可能無法抵擋敵軍。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此言,可見狄青用兵之謹慎。

諸將聞言,無不歎服。

“請大帥訓示!”

直到此時,諸將方纔醒悟過來,對於此戰,大帥必是有全盤考慮。

狄青聞言,知道時機已經成熟,諸位將領對他已是基本認可。至此,他才說出作戰計劃,道:“此戰之關鍵,當在虛實二字。”

“何謂虛實?含義有二。其一,敵軍的虛實。敵軍三城,我們現在只知道他們的守城大將,守城部隊到底有幾何,還是一無所知。如果不能摸清敵軍的虛實,此戰就無從說起。哪一座城,都可能是陷阱,不能輕動。”

諸將聞言,又是齊刷刷地點頭。

“其二,我軍之虛實。既然我軍兵力,並不佔有絕對的優勢,那麼就要讓敵軍無法看清我們的虛實。在正式起進攻前,讓敵人無法確定,我們到底要攻擊哪一座城池。等待底牌揭曉,戰局已定。此謂虛實也。”

“啪啪~~~”

營帳之中,響起陣陣掌聲。

經狄青這麼一分析,諸位將領對此戰,是信心倍增。

狄青伸手下壓,平息帳內掌聲,接着說道:“虛實二字,說起簡單,執行不易。最關鍵的,就是偵查和試探。因此,議事結束之後,還得派出更多的斥候,去打探敵軍之虛實。三城周邊,任何一地,都不能放過。”

“謹遵帥令!”

“斥候偵查,只是前奏。敵軍駐守在城內,各城門想必已是嚴加封鎖,很難探聽到詳細的情報。因此,要想摸清敵軍虛實,最有效的,就是對三城試探性的攻擊。用少量的犧牲,來換取第一手的情報。”

狄青一言之下,不知多少士卒,要葬送在戰場之上。

諸將心中都明白,敵軍不是易於之輩,要探出敵軍城防的虛實,一般性的試探,根本就沒有用。說是試探,其實就是真正的猛攻。只有綿綿不斷的攻擊,才能讓敵軍露出破綻。

即便如此,也沒有一人出言反對。

慈不掌兵,諸位將領,沒有誰,會有什麼婦人之仁。

“諸將聽令!”

“請大帥令!”

十幾位將領,齊刷刷地起身,聲音高昂。

“明日起,大軍兵分三路,對三城起試探性的攻擊。敵軍不露出破綻,絕不退兵。但凡有不盡死力者,休怪不帥軍法無情。”

“刷”的一下,狄青抽出腰間寶劍,劍光閃過,案臺一角,應聲而落。一股凜然的氣勢,自狄青身上散出來,配合青銅面具,越的駭人。

“謹遵將令!”

諸將心中凜然,不敢懈怠。

次日,盟軍兵分三路,對腰古縣、蒼城縣以及更樓縣,起試探性進攻。(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九章 遮絕圍剿第一百六十五章 引爆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帝祠第六百二十二章 神一般的男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征 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百一十八章 龍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帝國繼承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王師已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市井第五百三十章 摔了個大跟頭第六百三十八章 尚方寶劍第七百九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章 魔神血脈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綻第一千零六十章 強與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涿鹿之戰 三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螺旋式騎兵突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四百九十六章 蠻荒戰歌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十大名劍之承影第二百七十八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界格局第九十七章 三顧酒樓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大戰起兮雲飛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王之怒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五十三章 加冕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八百零八章 哥哥,不要怕第六百六十三章 無敵艦隊隕落第四百一十七章 韓信獻計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崛起--萌芽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魏徵入閣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器套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夏軍的反常舉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糧丸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暴力機構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戰獎勵第三百九十二章 中計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會師第五百一十七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斷臂求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八百二十八章 退位讓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江戶之劫第四百二十六章 活捉范增第八百零二章 國號之議第七百零二章 王於興師第四百九十七章 韓信用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楚王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衛軍統領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四十七章 百家之商家第六百二十六章 傾國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禁衛軍灰暗的一天第六十二章 考評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魔槍第五百六十五章 牽星術第九十七章 三顧酒樓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七十二章 水匪 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狼煙第三百二十五章 鐵甲獸第四百一十六章 霸王項羽第一百二十八章 涿鹿之戰 二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長安第六百二十章 龍脈第五十八章 木蘭月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鋼鐵防線第五十九章 八極拳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何爲特種作戰第九百八十章 裴氏父子第三百零五章 資料片:揭竿而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閣首輔
第二百七十九章 遮絕圍剿第一百六十五章 引爆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帝祠第六百二十二章 神一般的男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征 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百一十八章 龍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帝國繼承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王師已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市井第五百三十章 摔了個大跟頭第六百三十八章 尚方寶劍第七百九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章 魔神血脈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綻第一千零六十章 強與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涿鹿之戰 三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螺旋式騎兵突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四百九十六章 蠻荒戰歌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十大名劍之承影第二百七十八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界格局第九十七章 三顧酒樓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大戰起兮雲飛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王之怒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五十三章 加冕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八百零八章 哥哥,不要怕第六百六十三章 無敵艦隊隕落第四百一十七章 韓信獻計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崛起--萌芽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魏徵入閣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器套裝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夏軍的反常舉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糧丸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暴力機構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戰獎勵第三百九十二章 中計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會師第五百一十七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斷臂求生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八百二十八章 退位讓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江戶之劫第四百二十六章 活捉范增第八百零二章 國號之議第七百零二章 王於興師第四百九十七章 韓信用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楚王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衛軍統領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四十七章 百家之商家第六百二十六章 傾國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禁衛軍灰暗的一天第六十二章 考評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魔槍第五百六十五章 牽星術第九十七章 三顧酒樓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七十二章 水匪 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狼煙第三百二十五章 鐵甲獸第四百一十六章 霸王項羽第一百二十八章 涿鹿之戰 二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長安第六百二十章 龍脈第五十八章 木蘭月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鋼鐵防線第五十九章 八極拳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何爲特種作戰第九百八十章 裴氏父子第三百零五章 資料片:揭竿而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閣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