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從來都是一個好人

第242章 從來都是一個好人

徐弘基沉默了許久,然後纔在陳操人畜無害的笑容中開口:“耀中,你是要在松江府裂土封王還是自立朝廷?”

陳操打哈一笑:“在我回答公爺的話之前,不若讓我先問一問公爺,此次公爺是代表朝廷而來,還是代表自己。”

“自己...”

得到徐弘基肯定的答覆之後,陳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後回答:“松江府裂土封王,實在是太小了...

再說,我也沒有打算在松江府裂土封王...”

徐弘基覺得陳操說了兩手話:“你在松江施行均田免賦,然後又以松江巡撫衙門的名義幫他們繳納賦稅,耀中啊,這是造反啊...”

“公爺此言差矣...”

陳操漫不經心的搖頭:“如果公爺現在下到松江府治下的鄉下去看看,你就會發現百姓現在是真正覺得生活有了盼頭,本該繳納給國朝的賦稅,他們現在可以留爲己用,再也不用擔心交稅之後的幾個月如何生活。”

“國朝稅賦制度是從開國時制定下來的,你現在既然承認自己是松江巡撫,那就該接受朝廷的管制,這等免去賦稅的政令,還是算了吧,南直隸大亂,對你耀中也沒有任何好處。”

陳操端起茶喝了一口,他可沒有端茶送客的意思:“公爺到了現在還是固步自封,始終停留在大明朝處於洪武、永樂年間?

彼時朝廷軍力強盛,百姓則安居樂業,然今公爺便可盡心看看,陝西的民亂已經波及了三邊之地,山西、河南等地相繼有人起事造反,公爺能不能說出一個理由?

若是放在開國之時,這等人估計要被誅十族...”

“這就是耀中你要造反的理由?”

“誰說我要造反的?”

“你那還不是造反?”

陳操咳咳一聲:“大明朝終究是大明朝,我陳操忠於大明朝,但我陳操從未說過忠於朱家皇帝...”

徐弘基終於親耳聽到陳操說出這句話,頓時就鬆了一口氣:“大明朝是朱家皇帝開創...”

“我是漢人...”

陳操接話:“朱元璋也是漢人...”

敢這麼直白的稱呼太祖皇帝的名諱,放在以往若是被官府聽到,那便是大不敬之罪,要殺頭的...

“朱家皇帝從萬曆時期開始便走了下坡路,你看看現在,山東大旱、河北大旱、南直隸大水,各地災禍連連,朝廷到現在也拿不出一分救災錢,全部要我陳操給...

哈哈哈,當年我便問過公爺你,這一千一百萬兩朝廷吃不吃得下,拿了我這錢,就得承擔相應的後果...”

徐弘基面露苦澀,他從中一分錢都沒有落下:“耀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不不...”

陳操連連擺手:“是君要臣死,臣真的不想死...”

徐弘基內心不知道陳操哪裡來的這些胡話,便道:“果真如宋寧侯所言?”

陳操站起身,朝着徐弘基恭敬的一拜:“陳操起家於魏國公府,不管他日如何,定然給魏國公府一個機會...”

拜完之後陳操便坐回了位置上:“感謝當年國公阻攔了宋寧侯,否則現在陳操還沒有機會與公爺平起平坐。”

徐弘基早就不知道後悔了多少次,要不然現在哪裡有陳操這個麻煩事...

“我陳操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好人,從來不會做什麼壞事,當然了,當皇帝就要有當皇帝的覺悟,百姓纔是根基,公爺看看現在,除了搞黨爭、處理官員,能辦什麼事?

國庫沒錢依舊沒錢,那些個自詡清廉的東林黨,一個個富得流油,卻在皇帝面前表現的清如鏡明如水,國公,咱們都是一路人,大家手裡有多少錢,在一路人眼中都是清楚的。”

徐弘基不能否認陳操的話,自從陳操撤走大明外貿集團和銀行之後,他們當年參與的勳貴一個個都沒了最大的一筆收入,紛紛重操舊業。

“公爺,今日與你說了這麼多,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說吧公爺,今日來此不單單是爲了打聽一下虛實吧?”

徐弘基擡眉道:“陛下得知你在松江府的行徑,已經下令革去了你涼國公的爵位,撤了你一應職權,另外下令給南直隸守備衙門,讓我與南京兵部並五軍都督府徵調南方衛所部隊,全力清剿松江反賊...”

“公爺,我給你見一個人...”

徐弘基久在南京,哪裡見過魏忠賢,只是覺得眼前這個瘦削的老人有些皇家的氣勢,隨後一驚:“此人是內宦?”

“奴婢魏忠賢,見過魏國公...”

“魏...”

徐弘基聲音顫抖,然後驚慌失色的看着陳操:“陳操,果真是你劫了魏忠賢?

那麼被髮配的營州都督趙文會?”

“趙都督現在恰在我軍中...”

“哎...”

徐弘基哀嘆一聲,便連連搖頭...

“再說...”

陳操見着徐弘基嘆氣,便又決定小氣他一下:“如今進入松江的官道與兩關已經被我封閉,朝廷的敕書能不能進松江府都是一個大問號...”

徐弘基聽了果真有些氣,不過眼前卻不是與陳操鬥氣的時候:“耀中,大明朝已經是內憂外患了,你果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登基稱帝?”

“沒錯...”

陳操徑直回答了徐弘基的話,然後冷聲道:“日後我將成爲新一任的大明皇帝...”

徐弘基當下就懵了,新皇登基居然不改國號,這是幾個意思?

“魏公公,講一講你在京城的所聽所聞...”

魏忠賢朝着徐弘基輕輕躬身,然後道:“魏國公,大行皇帝殯天前曾言,魏國公乃國朝第一棟樑...”

幾個意思...

爲了防止徐弘基猜錯,陳操索性來一個一問一答:“魏公公,陛下落水前,是什麼情況,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你可要將你曉得的事情全數說給魏國公知曉。”

深宮內闈的禁事如果沒有內侍的泄密,即便是頂級勳貴徐弘基也沒辦法知曉其中的奧秘,聽到此處,徐弘基便內心打鼓,皇帝正值青壯之時,怎麼會突然暴斃。

魏忠賢躬身道:“那天奴婢與客氏陪着先皇在西苑內飲酒,先皇興致大發,要到湖中游湖玩耍...”

其實內裡大家都不知道,皇帝之所以要遊湖,也是想要和客氏在船中雲雨一番,只不過當時喝多了酒,辦完事腳下虛浮不已。

“那天不知道爲何,原本大晴的天氣突然在湖面上颳了一陣風,先皇原本喝了些酒便腳下不穩落下了水,兩位公爺,奴婢不敢虛言,先皇落水之後便被及時救了起來,僅僅嗆了些水入肺腑而已,太醫院的太醫醫治之後便好轉了...”

陳操說着看向徐弘基:“國公,這裡是南直隸,不是北直隸,況且這是松江府,我便要暢所欲言了,請國公試想,先皇才二十一歲,正值青年大盛之期,即便是嗆咳了水入肺腑,那也無法造成致命傷害,我想國公不會連這點也想不明白吧。”

徐弘基這等南直隸的勳貴及官員本就對天啓皇帝的死抱着懷疑態度,但這種事情可不敢胡說八道,即便自己是國朝頂級勳貴,對於皇帝殯天一事也是諱莫如深。

而現在被魏忠賢這麼一解釋,心中頓時便覺得有些豁然開朗的感覺。

陳操見狀便冷聲道:“國公爺心中所想只是不敢說出來罷了,不過我倒是覺得有些話想提醒一下國公,當年的紅丸案和隆慶爺在時都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徐弘基雖然是勳貴,但屬於國朝第一,自然不是什麼紈絝子弟,對於國朝的歷史乃是從小被灌輸在腦子裡的。

紅丸一案已經被定成了逆案,李可灼一黨人但凡有涉嫌的或殺或抓,而穆宗皇帝在位僅僅六年就大行而去,除了喜好女色之外,最爲重要的便是好服丹藥,最終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但這種事情乃是深宮大忌,徐弘基雖然知道當中的一些隱秘部分,卻也從未在外人面前提起過,而陳操又是從哪裡知道的?

不過隨着他的目光看向魏忠賢這個老傢伙,頓時也就豁然了,魏忠賢乃是天啓皇帝的心腹,執掌大明權柄數年,對於這些塵封在內務府的事情自然是知之甚多,要告訴陳操也是小事情。

“此乃天家的事情,我等臣子哪能隨意置喙?”

陳操覺得徐弘基太保守了,於是便朝着魏忠賢使了個眼色...

魏忠賢心領神會,便道:“奴婢久爲深宮大內的總管,但此次先皇殯天一事,確實蹊蹺萬分,奴婢頂着一個謀逆的大帽子,就是死了,也無臉去見先皇,是以不管如何,都要洗清自己的嫌疑。”

徐弘基擡眼看着魏忠賢,便聽他道:“霍維華那廝雖然是奴婢一手提拔上來的,但這廝爲了保全自己,私下投靠了東林黨,他所獻靈露飲便是從太醫院副使陳正忠手裡流出來。”

徐弘基大驚,若是按照魏忠賢所言,那麼天啓皇帝的死當真是人故意爲之。

陳操開口道:“國公試想一下,魏忠賢不過天家的奴婢,他的生死掌握在天子手裡,大行皇帝正值青壯之年,對其又信任有加,只要大行皇帝多活一年,他就能掌握朝局多一年,這種情況之下,國公覺得他會不會對自己的主子下殺手...”

徐弘基倒吸一口涼氣,他們在南京的勳貴都早有這個想法,只是從未提出過而已...

第409章 飲恨江北V第162章 神谷川合戰第182章 深夜拜訪第190章 辦事不能急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039章 緋聞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342章 一雪前恥II第025章 堂堂正正第445章 大清何在第035章 你來我往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227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025章 堂堂正正第327章 成均館沒有緋聞II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399章 司吾山II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107章 組建商行第009章 人情世故第234章 採花大盜楚留香第140章 登陸後的第一槍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439章 全面佈局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052章 淮安漕幫III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078章 目標東邊第423章 火炮陣地II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277章 援軍抵達第267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244章 賊子都該死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007章 趕赴遼東第112章 新式商業第286章 杭州志在必得第278章 杭州美女遍天下第018章 不死不休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402章 淮安終結戰III第257章 地主豪紳皆可搶第007章 趕赴遼東第135章 送給薩摩藩的禮物第141章 薩摩藩的抉擇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155章 大雪之下的六紋錢第181章 橫生變故第183章 大朝爭鋒第026章 留個印象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457章 天下歸元IV第154章 錯誤的信號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257章 地主豪紳皆可搶第115章 水太涼否第021章 寧波之禍II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121章 龍虎山水III第379章 蓄勢待發第355章 血戰揚州IV第298章 攻伐鎮江III第134章 親自帶兵的總大將第312章 能否獨善其身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207章 圖窮即是匕現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250章 議定蘇州府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368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第096章 關原之後第244章 賊子都該死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423章 火炮陣地II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095章 台州樓氏第192章 本侯可不是土豪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051章 淮安漕幫II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323章 仁川登陸第113章 良性競爭【鎖】 該章節已被鎖定第393章 泅水襲高郵II第425章 肘腋之變第246章 休養生息第214章 明季第一良將就是你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406章 飲恨江北II第314章 死幾個熱鬧一下第387章 倒黴的鮑承先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
第409章 飲恨江北V第162章 神谷川合戰第182章 深夜拜訪第190章 辦事不能急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039章 緋聞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342章 一雪前恥II第025章 堂堂正正第445章 大清何在第035章 你來我往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227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025章 堂堂正正第327章 成均館沒有緋聞II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399章 司吾山II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107章 組建商行第009章 人情世故第234章 採花大盜楚留香第140章 登陸後的第一槍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439章 全面佈局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052章 淮安漕幫III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078章 目標東邊第423章 火炮陣地II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277章 援軍抵達第267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244章 賊子都該死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007章 趕赴遼東第112章 新式商業第286章 杭州志在必得第278章 杭州美女遍天下第018章 不死不休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402章 淮安終結戰III第257章 地主豪紳皆可搶第007章 趕赴遼東第135章 送給薩摩藩的禮物第141章 薩摩藩的抉擇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155章 大雪之下的六紋錢第181章 橫生變故第183章 大朝爭鋒第026章 留個印象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457章 天下歸元IV第154章 錯誤的信號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257章 地主豪紳皆可搶第115章 水太涼否第021章 寧波之禍II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121章 龍虎山水III第379章 蓄勢待發第355章 血戰揚州IV第298章 攻伐鎮江III第134章 親自帶兵的總大將第312章 能否獨善其身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207章 圖窮即是匕現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250章 議定蘇州府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368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第096章 關原之後第244章 賊子都該死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423章 火炮陣地II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095章 台州樓氏第192章 本侯可不是土豪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051章 淮安漕幫II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323章 仁川登陸第113章 良性競爭【鎖】 該章節已被鎖定第393章 泅水襲高郵II第425章 肘腋之變第246章 休養生息第214章 明季第一良將就是你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406章 飲恨江北II第314章 死幾個熱鬧一下第387章 倒黴的鮑承先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