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黃雀在後

第015章 黃雀在後

寧遠伯府位於朝陽門內左側朱雀街頭,院子比較大,一開始是萬曆賞給李成樑的宅子,爾後便成了遼東李家在京城的落腳點。

望着大門上的白色輓聯,陳操有些感嘆,那個老頭子雖然狡詐了一些,但卻是忠於大明朝廷的,現在被流言蜚語害死,想來也是東林黨對這些不聽話的人所施行的一種清算罷了。

一名僕役走上前,朝着陳操恭敬的拱手道:“不知道這位大人貴姓,與我家伯爺什麼關係?”

陳操一身錦衣衛千戶飛魚服,挎着繡春刀,別人一眼就看得出這人是錦衣衛的官:“勞煩通稟,就說錦衣衛南京南鎮撫司陳操前來弔唁李總兵。”

僕役愣了一下,好像知道陳操這人一樣,點頭拱手便朝着府內跑去,剛一會兒,便有吵雜聲響起,便見一戴孝女子持着長劍衝出,身後有一男子追逐,更有不少戴孝男女一同追在後面。

跟隨而來的趙信和許開先喊了一聲,麾下四五名錦衣衛紛紛拔出繡春刀擋在陳操面前。

“潑賊...”還是那熟悉的聲音:“你個混蛋...”

女子便是李婉兒,跟在他身後的青年男子正是老熟人李紹寬,只見他訕笑着擋在李婉兒面前,朝着趙信等拱手笑道:“諸位大人誤會了,誤會了,我們與陳大人都是老朋友...”

趙信和許開先都認識李紹寬和李婉兒,只是剛纔情況特殊,當下便收刀道:“原來是李將軍,幸會...”

李家現在在京城可是受盡了流言蜚語,從剛開始的怯戰到最後的無能,都把矛頭指向了李如柏,言官御史一致認爲李如柏比之父兄連一點皮毛都跟不上。

要說李如柏不懂兵,那是對將門出身的他的一種侮辱,但要說他懂兵,又是將李成樑、李如鬆對兵法的理解所拉低,所以,李如柏不溫不火可以說是因爲其父兄光環太盛了的緣故。

“李兄...”陳操推開趙信等,朝着李紹寬拱手:“陳某來遲了一步,可否讓我先進去拜謁了李總兵?”

“不準去...”李婉兒紅着眼睛盯着陳操,眼淚止不住的流:“你個混蛋...”

“小妹,”李紹寬難得生氣,當即呵斥了李婉兒,然後面帶歉意的伸手:“陳兄請...”

李如柏的棺材就在大堂正中,周邊跪了不少孝子孝女,陳操走上前,接過趙信點燃的香,然後跪在棺材前,正聲道:“李伯父,晚輩來遲了...”

這個稱呼怎麼也不對,面對周邊人疑惑的眼神,陳操拿出了影帝級別的表演,活生生的擠出了兩行清淚,慢聲道:“晚輩不該讓您來京城獻俘,來京前晚輩答應過李姑娘要到京師來向您求婚的,而如今...”

“啊...”

周邊的婦孺見陳操如此,紛紛流下了眼淚,就連一旁的趙信都深有感觸。

整個哭靈持續了半個時辰,最後連李紹寬都看不下去了,讓趙信攙扶着陳操離開,至於與李婉兒的婚事,也得以後再說,畢竟李如柏只有一個女兒,按理要守孝三年,這三年是不可能談婚論嫁,不過可以先把事情定下來。

“大人,您哭的太假了...”趙信訕笑着說道。

“假嗎?”出門時陳操還是眼淚鼻涕長流,被趙信這麼一問,頓時就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我已經很真誠了,就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岳父一樣。”

趙信點點頭:“您哭的那樣子,就好像欠了你的錢沒還然後人就死了的那樣。”

“是嗎?”陳操擡起眉毛:“趙信,我有一件事情你幫我辦一下。”

“請大人示下。”

“穿上孝服,到李家幫我哭一天,讓我觀摩觀摩...”

趙信:“...”

...

兩天後,宮中下旨,追封李如柏爲寧遠侯、鎮東大將軍,賜葬神宗皇帝陪陵,這種規格已經算是李家的無上榮耀了。

北鎮撫司中堂內,駱思恭老神在在的眯着眼:“內閣商議給李如柏的女兒李婉兒封了個鄉君,又把李紹寬從遊擊升到了參將,又命李如楨爲鎮遼總兵官,接手瀋陽的防務。”

陳操仔細的聽着駱思恭的話,因爲他知道大佬說話喜歡斷開讓人猜,所以他不敢絲毫怠慢。

“袁應泰現在是遼東經略,聽說穆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聚兵準備報仇,目標就是瀋陽。”

停下沒話了,現在輪到讓陳操猜了,不敢出差錯的陳操拱手道:“朝中大臣害怕李如柏的死嚇住他們,使他們背叛朝廷,所以也算是有所防備罷...”

駱思恭哼笑一聲,依然面無表情:“你這廝,倒是機靈,內閣勸諫,陛下已經同意,讓李紹寬回瀋陽備戰,新任鐵嶺鄉君李婉兒留京,我看吶,今年遼東又有大的戰事。”說着睜開眼睛看着陳操道:“督軍一事還得南鎮撫司,你這廝好好幹,將來我錦衣衛光大,還得靠你。”

“卑職不敢...”陳操低身道:“卑職盡本分,還請大人安心。”

“嗯...你辦的事情如何了?”

陳操早就料到了駱思恭不會這麼輕易的召見自己,在來之前就把幾個月前收集的消息給重新過了一遍,然後拱手道:“回大人,許大人與壽寧侯來往頻繁,卑職曾查到過京中有人前來南京,與他們二人分別見過面,都在南京的即心坊內,內閣...”

“說罷,此間很安全。”

聽駱思恭如此說,陳操點頭:“內閣首輔葉大人曾派人前來南京東林書院,與壽寧侯談過不少時間,當中有一件其他事,壽寧侯的族內人與一樁人命案子有關,當中有些牽連,卑職正在仔細詳查。”

“嗯,接着說。”

“是...”陳操嚥了嚥唾沫,接着道:“浙黨的人曾秘密接觸過許大人。”

原本閉目養神的駱思恭猛的睜開眼睛,轉了幾圈之後,慢慢的坐直身體,問道:“可知道是誰?”

“前內閣首輔方從哲方大人。”陳操正聲道。

“方從哲...”駱思恭將名字又唸了一遍,然後皺起了眉頭,臉色已經凝固了許多:“這件事情你乾的不錯,剩下的你不用跟進了,還是做你以前做的事情。”

陳操愣了一下,然後點頭:“卑職遵命。”

陳操要離京前碰到了自己的老熟人----李湘。

“先生...”李湘坐在馬車上,上面的官燈寫着‘太僕寺少卿’五個楷字:“先生可是要回南京了?”

“喲...”陳操但見故人,也是很高興:“李小姐,”但突然想起李湘在離開南京時曾上門詢問過自己,然後又是不免尷尬道:“額,陳某公務確實繁忙。”

李湘一臉的蔑笑:“是,先生公務很忙,不就是納了個妾然後到京在已經故去的寧遠侯靈前提了個親?”

咳咳...

趙信等使勁忍住不敢笑出聲,卻也憋出了咳聲。

陳操一臉的訕笑,然後抱拳道:“李姑娘,是陳某錯了,但現在連你都知道了陳某的事情,這個時間點去找李大人,恐怕這次就不是鴻門宴那麼簡單了。”

李湘怎麼不知道陳操的話裡意思,也不追究他,就笑道:“行了,虧不得是寫話本的,嘴皮子功夫厲害,我說不過你,”話風一變道:“我就要回南京了,咱們通路?”

路上有一美麗女子陪伴總好過一羣大老爺們一起聞腳臭啊。

運河之上,夕陽偏斜,映照在李湘的臉上,更加襯托出她的成熟柔美,這是陳操在那一世最好的一口所謂人妻美,卻也看得他連口水都要流出來的感覺。

李湘眼神一撇,見着陳操憨癡癡的望着自己不動,捂嘴輕笑一聲:“公子,你可是自詡德才兼備之人,怎可有這幅癡像?”

陳操收斂心神,伸手擦了擦嘴邊的哈喇子,然後笑道:“本官...不是,鄙人失禮,失禮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湘望着天邊的落日,不禁發出感慨,然後轉頭柔情的看着陳操道:“先生可有好的詩詞即興而來?”

李湘念得誰的詩陳操記不起來,但卻曉得自己讀書時肯定背過,眼下望着這斜陽,陳操打開手裡的摺扇,在李湘和幾個侍女的注視下,高聲道:“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最後兩句詩陳操是看着李湘念得,虧得是大才女,頓時臉腮通紅,又好似夕陽照射一般。

“好詩...”

話是從別處傳來的,李湘和陳操都轉頭望去,運河上兩座大船並派而行,就在陳操座船旁邊有一艘船與他們並肩而行,而剛剛自己吟詩恰巧被隔壁船上的人聽了去。

說話的是中年人,朝着陳操這邊抱拳道:“我家大人誇讚這位公子詩詞意境高,不知道公子高姓大名?”

陳操正要說話,旁邊的李湘卻接聲道:“金陵納蘭容若...”

陳操仔細一看,隔壁船的確也是官船,而且打着的旗號乃是吏部尚書的旗號,大明朝天官...

陳操思緒正在騰飛,那邊船走出一個白鬍子老頭,帶着笑意望着陳操道:“原來是納蘭先生,今日得見,幸會幸會...”

陳操趕緊朝對方拱手道:“不敢不敢,不知道尊駕...”

“我家老爺乃萬曆十一年進士,現任吏部尚書張問達...”旁邊的中年人高聲唱名道。

“原來是張大人當面,晚輩失禮了...”陳操說着又行了一禮。

“原來是張叔叔,您身體可好?”李湘朝着那邊說了一句。

張問達眼神不是太好,再加上夕陽斜下,仔細看了許久,才道:“對面可是太僕寺李大人的千金?”

兩座官船都在德州靠岸休息,碼頭上有專管的驛站,飯堂修繕與客棧差不多,當下兩邊人都聚集在了一起,此刻陳操才發現,張問達身邊除了一些青袍官員外,還跟着不少錦衣衛。

而自己這邊他卻沒有穿飛魚服,卻是趙信幾個穿着飛魚服,兩下一看,原來都是通道。

張問達只以爲錦衣衛護送李湘回南京估計是有什麼公務,身後便有人提點最近有押解松江衛指揮使盧華的南鎮撫司的錦衣衛來京,很有可能就是對面的這羣人。

“侄女見過張伯伯。”張問達坐定,後入的李湘趕忙上去屈膝行禮。

李懋檜是萬曆八年的進士,比之張問達早了三年,在大明官場這個最重出身的地方,即便李懋檜官不高,但資歷卻比張問達要多,更何況兩人師出同門,兩家關係非常要好,李懋檜能入京爲官,張問達在背後也出了不少力氣。

腦海中閃現着張問達的資料,但也很少,陳操只知道這個張問達乃萬曆至天啓朝內有名的官,名在這個老頭子不結黨不營私,是少有的正直中間派,而且其本身是有一定學問實力的。

張問達笑着點點頭:“你怎麼南下了,你父親可知道?”

李湘含笑道:“伯伯不必擔憂,家中在金陵有些產業,家父在京中用度,還得靠這些去支撐,我家就我一個後人,可不能斷了這生意,否則家父在京中連宅子也買不起。”

“也是,”張問達以老奸巨猾形容最不爲過,轉頭看着陳操,再看他身邊的趙信等,便道:“方纔聽聞納蘭先生佳作,再看其人,與京中傳言相差無幾,”

話裡兩頭懵,還未等陳操作答,只聽張問達道:“你怕就是錦衣衛千戶官陳操吧?”

既然被識破了身份,陳操也不敢再裝了,對方可是吏部尚書,於是拱手:“下官見過尚書大人。”

“嗯...”張問達上下打量了陳操,先是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卻又露出了嚴謹的表情,指着身後的錦衣衛道:“本官身後這些個錦衣衛,乃是你們北鎮撫司的人,你可知道他們去哪裡?”

陳操拱手:“還請尚書大人明示。”

張問達看了看和陳操站在一起的李湘,不禁搖頭:“數日前,有人接到舉報,言南京錦衣衛在一樁公案上徇私舞弊,擅改刑獄,錦衣衛乃天子親軍,事情經通政司傳到內閣,陛下知曉後,龍顏大怒,命本官南下之時,好好看看是怎麼回事,這幾位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就是南下負責監督的。”

陳操心裡一驚,張問達這個老油條乃是吏部尚書,按理是完全不用理會陳操這個錦衣衛千戶小官的,而且錦衣衛在文官心中形象一直不好,沒幾個文官會和錦衣衛打交道,現今卻對陳操說出了這麼多話,想來定是有原因:“下官愚鈍...”

站在張問達身旁的錦衣衛前出,朝着張問達欠身,然後又朝陳操抱拳道:“陳大人,卑職乃北鎮撫司經歷司參事張偉,奉指揮使大人命,前往南京調查這次事情的起因以及旁聽過程。”

“既然在這裡碰見了陳大人,卑職索性就當着張尚書的面,先詢問一下大人,數日前,有一封舉報奏章寫到了都察院一名監察御史手裡,當中寫着南京北城兵馬司總旗宋澈殺江寧秀才張亮一案...”

陳操聽到這裡心中一陣顫抖,宋澈案子都結了,怎麼會有舉報信,而且看樣子是直接找自己的。

只聽張偉接着道:“舉報信上說,時任南京錦衣衛千戶官陳操與宋澈關係匪淺,並有私下幫宋澈擺平案子的舉動,宋澈以總旗身份殺秀才張亮,按律是要斬立決的,不過因爲陳大人的關係,應天府判了一個過失致人死亡的罪名,苦主家人又告到了京師刑部,負責卷宗的員外郎查閱了南京送來的卷宗,而後便產生了懷疑。”

嘶...

陳操心中猛跳,說白了,這下是有人整自己,但仔細回想自己在南京從未得罪過權貴,到底是誰?

“納蘭先生,”張問達並未改稱呼:“怎麼了,你有心事?”

臥槽...

居然被張問達看出來了,陳操索性不避諱,既然張問達會在這裡提出,那麼就能證明一件事情,這個老傢伙不會害自己,當下抱拳道:“尚書大人明鑑,宋澈案子乃是應天府斷的,卑職從未插手過,更不會去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陳操猛然回想剛纔張偉說過刑部的員外郎,而後腦子轉的飛快,頓時想起一件事情,然後歉聲道:“勞請尚書大人,接狀子的刑部員外郎是哪一位大人?”

張問達眯着眼想了想:“好像是顧大章,”說着轉頭看着自己的管家:“是他吧?”

管家點頭,陳操長吸一口氣,露出一種坦然的感覺,然後又問道:“他可是有一個兒子叫顧麟生?”

“你認識他?”張問達眼神有些精光,這老頭好像知道了些什麼事情。

“那就沒錯了...”

陳操這下心裡很舒坦,至少知道對手是誰,這種栽贓的事情最怕對手在暗地裡下狠手,否則自己連應對的出發點怎麼找都不知道。

張偉看着陳操的表情,然後又道:“陳大人,卑職這裡有一封公文,指揮使大人說到南京之後就得公佈。眼下這裡既然見着了,卑職想着同爲衛中同僚,可先告知陳大人。不知道尚書大人的意思。”

張問達冷哼一聲不說話,張偉才掏出那一卷公文道:“指揮使大人有令,抵達南京之後暫時停止掌刑千戶陳操的職位,等事情真相大白之後再恢復,在此之前,陳操一切行動,必要聽從官府的安排。”

嘶...

這下陳操可是打心底慌了起來。

李湘看在眼裡,多少也知道了事情的起因,畢竟是針對陳操的,當下便露出着急的表情,然後看着張問達,急聲道:“伯伯,陳操定然是被冤枉的。”

“公道自在人心...”張問達說着,轉換了一種表情,然後站起身道:“行了,聽說山東內的運河風景名勝比較多,本官難得下一次江南,也得趁着這個時候好好玩耍一番,侄女,你可願意陪着老夫我一起遊玩?”

李湘此刻爲了陳操也慌得很,但見張問達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也不得不點頭:“一切全憑伯伯做主。”

張問達點頭,有轉頭看着張偉:“張參事,你呢?”

張偉收起公文,異常謙虛道:“下官奉指揮使大人之命護送尚書大人南下,自然是尚書大人去哪裡,下官就跟去哪裡。”

“嗯...”張問達滿意的點點頭。

陳操愣了片刻,見張問達面帶笑意看着自己,心裡頓時就明白過來,然後朝着張問達躬身行禮道:“多謝尚書大人,下官還有些事情,這就告辭了,南京再見。”

出了驛站,陳操趕忙召集趙信幾個人,然後沉聲道:“準備快馬,一人雙馬,兩天之內趕回南京。”

“啊?”趙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德州距離南京正常速度走下去怎麼要七天時間,兩天回南京就好像陳操第一次騎馬被劉磊逼着五天到天津一樣:“大人,這麼下去胯可受不了啊。”

“哼...”陳操盯着趙信冷笑一聲:“你要是兩天內回不去南京,老子倒臺了,你們幾個別說升官了,還能不能保住你們現在的位子都是一個未知數。”

趙信見陳操說的這麼正式,也感覺陳操不是開玩笑,便下令人去驛站牽馬:“大人,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回去再說...”

兩天之後,陳操一行人準時出現在江寧縣城門之前,當中一匹馬已經累得吐了白沫被扔在了路邊。

風把臉颳得破了口子,嘴脣也因爲風的緣故出了不少破口,上面還有不少乾涸的血跡,但這些對於陳操來說,問題不大。

“大人,進去嗎?”趙信沉聲道,路上陳操已經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幾人,趙信氣得更是想要殺人。

“只要張問達不到,扣押我的命令也就沒有來,想來指揮使大人也肯定當中有什麼誤會,纔會這麼對我。”說到此處陳操心中對駱思恭的好感又多了許多:“現在老子還是掌刑千戶,誰都不敢拿我怎麼樣。”

“進城之後,分人把守四門,以查倭名義只准進不準出。”

“是...”

江寧縣衙內,陳操正在調查卷宗,然後打包帶走,縣令七品官,不敢把陳操這個錦衣衛千戶怎麼樣,也是小心翼翼的滿足了陳操的要求。

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444章 全線準備第034章 大家都是年輕人第014章 帝國陸軍第142章 櫻花綻放的地方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239章 農民不交稅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396章 淮安大戰III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089章 爭鋒相對第220章 守陵的也能成事第009章 女真貝勒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452章 兵臨城下II第046章 方圓四里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208章 誰也不能動第087章 陳氏青天第174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I第024章 大明文聖第463章 任重道遠第118章 撒網捕魚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264章 堅守無錫城第357章 決戰,生死不論II第184章 大朝爭鋒II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008章 偷樑換柱II第187章 資本主義的萌芽第204章 先進的裝備是關鍵第352章 揚州血戰第223章 八月乙卯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089章 爭鋒相對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311章 打造工業化強藩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349章 這是去送死第105章 和諧社會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150章 談判的誠意第002章 這是新的一天第392章 泅水襲高郵第207章 圖窮即是匕現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462章 漢家的天下II第185章 另投明珠第404章 淮安終結戰V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409章 飲恨江北V第429章 定鼎決戰IV第451章 兵臨城下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362章 都是朱家子孫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044章 上京述職第317章 暴雨分水關III第466章 天下一統,大明永昌第111章 校場比試第272章 血戰華亭II第372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V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375章 山雨摧滿樓III第270章 洪承疇的本事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293章 不一樣的選擇第017章 事態擴大第073章 廣寧之役V第117章 不識擡舉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225章 定元崇禎第302章 南都攻防戰II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053章 淮安漕幫IV第065章 蓋州之戰第197章 生產建設是關鍵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第203章 錢和命都要第464章 任重道遠II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385章 各方準備第317章 暴雨分水關III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
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444章 全線準備第034章 大家都是年輕人第014章 帝國陸軍第142章 櫻花綻放的地方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239章 農民不交稅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396章 淮安大戰III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089章 爭鋒相對第220章 守陵的也能成事第009章 女真貝勒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452章 兵臨城下II第046章 方圓四里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208章 誰也不能動第087章 陳氏青天第174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I第024章 大明文聖第463章 任重道遠第118章 撒網捕魚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264章 堅守無錫城第357章 決戰,生死不論II第184章 大朝爭鋒II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008章 偷樑換柱II第187章 資本主義的萌芽第204章 先進的裝備是關鍵第352章 揚州血戰第223章 八月乙卯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089章 爭鋒相對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311章 打造工業化強藩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349章 這是去送死第105章 和諧社會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150章 談判的誠意第002章 這是新的一天第392章 泅水襲高郵第207章 圖窮即是匕現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462章 漢家的天下II第185章 另投明珠第404章 淮安終結戰V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409章 飲恨江北V第429章 定鼎決戰IV第451章 兵臨城下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362章 都是朱家子孫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044章 上京述職第317章 暴雨分水關III第466章 天下一統,大明永昌第111章 校場比試第272章 血戰華亭II第372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V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375章 山雨摧滿樓III第270章 洪承疇的本事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293章 不一樣的選擇第017章 事態擴大第073章 廣寧之役V第117章 不識擡舉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225章 定元崇禎第302章 南都攻防戰II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053章 淮安漕幫IV第065章 蓋州之戰第197章 生產建設是關鍵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第203章 錢和命都要第464章 任重道遠II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385章 各方準備第317章 暴雨分水關III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