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新政推行天下

第383章 新政推行天下

杭州

新政推行下來第一站便是浙江全省,在新的命名下,行省三司已經不再是掌握一省的衙門,取而代之的是‘省長’這個名號,另外還有限制省長權力的‘省委會’。

齊尚文走了自己女兒的裙帶關係,在改制之後便從布政使左參政直接變成了浙江行省的省長,從分配權力的角度來看,省長與布政使的區別不大,也是主管一省的所有政事。

衙門也被‘政府’兩個詞代替,當年的布政使司衙門現在改名‘浙江行省政府’,雖然齊尚文現在是浙江的省長,但被陳操派到浙江主持均田免賦的魏忠賢才是最大的話事人。

政府大堂內,齊尚文與魏忠賢對等而坐,此刻正在商議浙江諸府的具體安排。

“陛下意思是,諸府名稱不變,一府官長仍爲知府,僅在府下各縣進行具體安排,一縣官長改稱‘縣長’,人口超過四十萬者,稱縣,若是不滿四十萬者將改設‘市’,稱爲‘市長’,至於行政權力,縣管市,府管縣,至於各級區域下有多少鄉鎮,便是一府進行直接安排...”

解說的是學院出來的學生,作爲配套人員分配到浙江,對新政進行解釋以及宣傳,這些人全部都是大明黨的黨員。

魏忠賢看了一眼齊尚文,他可是知道眼前這個官乃是當今皇帝的妃子的爹,憑着這層關係,可是對齊尚文恭敬有加:“齊大人,現在可是要稱呼大人爲省長了...”

齊尚文拱手回禮:“一切憑陛下安排便是。”

學生接着道:“陛下已經着手組建內閣總理府以及國務院,並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一系列的新詞語聽得二人一臉的懵,魏忠賢當先發問:“敢問這個小哥,可能細緻的講解?內閣咱家倒是知曉,可這內閣總理府又是何職?還有國務院的職能,以及那麼甚人民大會?想必齊省長與咱家都是一個想法罷?”

齊尚文拱手:“本官正是這個意思。”

學生笑了笑,然後朝着二人拱手:“陛下就是擔心諸省不能領會要義,所以纔派了數百如學生這般的人跟着前往各省宣講,且請兩位大人仔細聆聽;

陛下以皇帝爲我大明最高統帥,並在此之下,結合前朝更新之後,設立內閣總理府,與以前一樣,內閣閣員一共七人,設內閣總理大臣一名,稱爲‘首相’,內閣副總理大臣兩人,稱爲‘副首相’,內閣協辦大臣四名,以此七人組成內閣總理府,除卻內閣首相之外,其餘六人皆由國務院下設的全國人民大表大會進行公開選舉產生;

陛下爲了分擔國事,已經下令,自總理府設立之後,大明以後的政事皆由內閣總理府處理,由內閣總理大臣決斷,當然了,決斷之事悉數交由內閣軍機處,陛下會統一過目;

陛下原話:除卻軍國大事之外,悉數交內閣總理府決斷,朕不過問,若是朕有意,自然會臨時抽查...”

魏忠賢深吸一口氣,皇帝的這個決斷實在是太大膽了,這麼做,相當於是設立了漢朝時期獨柄朝綱的宰相府,太祖上皇帝創立大明時爲了這等事殺了多少人,而現在...

學生好像看出了兩人的不自在,便笑道:“二位大人莫要擔心,陛下已經想到了重蹈前漢覆轍之時,於是設立了國務院,並在設國務主·席大臣一人,副主·席大臣兩人,國務委員一十五人,雖國務院分數內閣之下,但國務院有監督內閣總理府的職權,且內閣總理府下達的行政命令必須交由國務院執行...”

“通政司啊...”齊尚文莫嘆一聲。

“正是...”學生點頭:“只不過陛下已經裁撤了通政使司,而國務院行使的權力便是原來的通政使司,只不過用處變大了而已;

除此之外,還在國務院內設兩院議會制度,分別是上議院與下議院,陛下明令,上議院由皇室宗親、五常爵勳貴及退休高官組成,而下議院,則由天下普通百姓及各黨派人士組成。”

“啊?”齊尚文大驚:“這...陛下公然支持結黨,還讓天下百姓入議會,這大明天下豈不是要大亂?”

學生搖頭:“齊大人多慮了,你能想到的事情,陛下早就想到了,陛下說了,日後大明祖訓中有一條乃是‘一黨專治,多黨派聯合執政’制度,這個制度當先就明確了若是要成爲內閣總理大臣,必須是陛下一手創辦的‘大明黨’黨員出身,而我大明的首黨,自然是‘大明黨’...

至於大人口中天下百姓,那便是人中拔高個子了,這樣,學生換一個說法,兩位大人一聽便明白了;

首先,在各省設立參議院與衆議院,這個被稱爲省委會兩院,參議院的議長由一省省長兼任,副議長則由省內各級官員充任,議員也是如此,衆議院,組成則全是百姓及黨派人士,議長一人,副議長兩人,議員三十六人,一共三十九人,兩院組成省委會,省委會設立省委書記一人,由都察院派遣合適官員擔任;

如此,省委會負責協助省長處理一省事物,並起到監督作用;

省委會兩院組成之後,而國務院下設的下議院所有議長及議員的來源,全部從各省衆議院選舉產生。”

“陛下這是充分考慮到了文官把持朝政的後果,所以分設了各級監督機構以及政府的組成機構,那陛下可有考慮到省委會不作爲的後果?以及國務院出現不執行的後果?”

面對魏忠賢的疑問,那學生笑道:“這個不用大人操心,自錦衣衛之後,陛下已經下令重建東西兩廠,大人所想的局面,永遠不會發生,更何況,在多黨派聯合執政之下,若是一黨不願意做事,他身後可是還有其他黨派盯着那個位置的,人多得是。”

嘶...

魏忠賢深感害怕,他怕的是這個新皇帝,居然把帝王心術直接擺在了檯面之上,這樣一來,擁護皇帝的以後恐怕不再是士大夫貴族階層,而是...

天下百姓...

“敢問,陛下可有下達關於組建黨派的要求?”

“當然了,新建各黨各派,人數必須在300人以上,這是其一,其二,便是要在刑部備案,還要交出一份關於新黨的黨派宗旨,以及行事章程,並且,陛下特許,一黨的黨首可以是不限品級的官員。”

‘嘶...’魏忠賢倒吸一口涼氣,不過,他從這學生的話中聽出了一絲絲的端倪,皇帝不會這麼好心的,這一定有問題。

“對了,差點忘記一句話,陛下說了,大明黨黨員優先考慮擇仕爲官...”

這句話猶如一計炸雷轟的兩人有些蒙圈,那學生猶自笑了笑,便將國務院及全國人民大表大會的章程細說了一遍,見二人已經記好,便拱手:“重要的事情學生已經說完了,餘下還有一件事,陛下新設教育部,歸入禮部管轄,並且在各省設立教育廳,廳長一職會從教育部派遣,例如浙江吧,浙江新設浙江教育廳,辦公地設在杭州城,學生榮幸,被陛下委派爲浙江教育廳長,並在杭州建立浙江大學,而大學校長將會由學生兼任。”

兩人一聽,立馬起身,朝着其拱手:“失禮了,原來小哥與咱們份數同僚,不知道如何稱呼?”

“咳咳,我叫姜宗成,原南京軍事學院理學科畢業,現在則是帝國大學了,”姜宗成笑了笑,然後抱拳:“兩位大人,陛下說了,大明要想強大,首先則要國富,而國富必須民強,而民強者當先要開智,所以,教育一事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絕對不能馬虎,還請兩位大人在浙江大學設立一事上多多幫忙,我自然是感激不盡了...”

兩人都拱手應和,卻都在想着開智這個問題,百姓開智,還會相信君權天授這個思想嗎?

或許是姜宗成看出了兩人的心思,便道:“陛下說了,百姓從幼兒園教授一直到大學,都有一個專門的課程叫做‘保皇課’,主要講授忠君愛國,而教師必須是儒學出身的教師。”

說着姜宗成長嘆一聲,小聲道:“陛下不喜儒家,但也知道儒學教育人是一個好東西,所以爲了提升儒學教師的待遇,特許有重大教育表現的教師以後授予文華殿學士的榮譽稱號,並享有特權,正是這一命令,那些個儒學老生們才願意出山教授學生啊...

除此之外,陛下還宣佈恢復前唐舊制,分九品十八階爲九品三十六階,並下令若是沒有授予官階者,不可自稱‘本官’,不可他人稱呼其爲‘大人’,一旦發現,立刻開除公職,子孫三代以內不可入仕。”

齊尚文只有一個女兒,他倒是不怕:“敢問姜廳長,省長一職在幾品?”

姜宗成嘿嘿一笑:“不敢欺瞞齊大人,各省省長官階都是秩正五品上,副省長爲正五品下,省委書記爲正五品上,至於我嘛,嘿嘿,按照規制是正七品上的,只是我並未授階,是以不敢自稱,也不敢讓別人稱呼我爲‘大人’,倒是齊大人懂得快,稱呼我爲姜廳長,哈哈哈...”

第209章 太祖皇帝的親衛啊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198章 大明治世下的海賊第023章 身驕肉貴第113章 良性競爭第199章 南洋海路第012章 雨花臺第440章 調兵遣將第096章 關原之後第202章 沒權沒勢的國公第015章 頭腦聰慧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009章 人情世故第018章 我來請客第233章 我說了算第129章 琉球世子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017章 都是誤會第297章 攻伐鎮江II第231章 給我一個面子罷第049章 我是好人II第422章 火炮陣地第395章 淮安大戰II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108章 一勞永逸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255章 奉大行皇帝遺詔第030章 官大一級III第019章 清白無辜第001章 穿越第357章 決戰,生死不論II第364章 我又回來啦第308章 奉朱由崧爲皇帝第068章 大獲全勝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022章 學術大家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029章 官大一級II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200章 只有鹹魚要不要第008章 偷樑換柱II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348章 軍心,人心,意志力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105章 和諧社會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037章 落錘定音第226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037章 當場表白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342章 一雪前恥II第112章 新式商業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第286章 杭州志在必得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419章 徐州會戰V第026章 留個印象第452章 兵臨城下II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205章 大炮就是真理第284章 難啃的骨頭第402章 淮安終結戰III第126章 明末醫聖第027章 基礎發展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017章 事態擴大第069章 廣寧之役第336章 決戰碧蹄館V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026章 留個印象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440章 調兵遣將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075章 救濟百姓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465章 任重道遠III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209章 太祖皇帝的親衛啊第154章 錯誤的信號第367章 南京易手第287章 杭州大亂破城在即第011章 皇太子第388章 長江天塹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309章 南京非久留之地第435章 徐州封爵
第209章 太祖皇帝的親衛啊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198章 大明治世下的海賊第023章 身驕肉貴第113章 良性競爭第199章 南洋海路第012章 雨花臺第440章 調兵遣將第096章 關原之後第202章 沒權沒勢的國公第015章 頭腦聰慧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009章 人情世故第018章 我來請客第233章 我說了算第129章 琉球世子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017章 都是誤會第297章 攻伐鎮江II第231章 給我一個面子罷第049章 我是好人II第422章 火炮陣地第395章 淮安大戰II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108章 一勞永逸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255章 奉大行皇帝遺詔第030章 官大一級III第019章 清白無辜第001章 穿越第357章 決戰,生死不論II第364章 我又回來啦第308章 奉朱由崧爲皇帝第068章 大獲全勝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022章 學術大家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029章 官大一級II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200章 只有鹹魚要不要第008章 偷樑換柱II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348章 軍心,人心,意志力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105章 和諧社會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037章 落錘定音第226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037章 當場表白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342章 一雪前恥II第112章 新式商業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第286章 杭州志在必得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419章 徐州會戰V第026章 留個印象第452章 兵臨城下II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205章 大炮就是真理第284章 難啃的骨頭第402章 淮安終結戰III第126章 明末醫聖第027章 基礎發展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017章 事態擴大第069章 廣寧之役第336章 決戰碧蹄館V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026章 留個印象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440章 調兵遣將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075章 救濟百姓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347章 進攻與防守第465章 任重道遠III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209章 太祖皇帝的親衛啊第154章 錯誤的信號第367章 南京易手第287章 杭州大亂破城在即第011章 皇太子第388章 長江天塹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309章 南京非久留之地第435章 徐州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