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痛失左臂

第074章 痛失左臂

“李思忠?”陳操皺起眉頭來:“據我所知,你們李家本族好像沒有這號人物啊?”

李婉兒一臉的不悅:“他是我祖父的堂弟一族,撫順失陷,我李家遭了大災,他們一族就在撫順,李如梴降了韃子後李思忠就爲韃子辦了很多事情,鐵嶺失陷就有他參與。”

陳操這纔想起李婉兒當時會表情難堪,而且問死了不回答,屋子裡只有張春瑤和小春兩個女眷,陳操便道:“念在寧遠伯的功績,想來陛下不會追問你們李家偏族的罪過,你也不用擔心。”

說着陳操在張春瑤的幫助下脫下鎧甲,然後一身輕鬆:“春瑤,以後婉兒就是與你湘兒姐姐乃是一輩,你得好生記得。”

張春瑤再次朝着李婉兒蹲身行了個禮:“婉兒姐姐...”

李婉兒在府上聽慣了張春瑤不好的話,她對張春瑤的印象並不是太好:“客氣了。”

七月二十六

一直遊曳在大淩河內灣的陳操所部在岸邊接收了一大批殘兵敗將,因爲人數太多,不得不前往就近的覺華島,將這些人安置在上面。

“聽聞是孫得功跑回廣寧城,言及前方大敗,韃子的追兵緊隨其後,王巡撫在閭陽撞見了熊大人,被熊大人奚落了一番。”

陳操對於祖大壽這個歷史上的漢奸還是持保留態度的,這廝雖然反覆降清,但也是形勢所迫,若是局勢有利於明朝,祖大壽在錦州還是不會降清的。

“伯爺,”祖大壽有些尷尬:“末將都是騎兵,所以跑的快了些。”

“你不用擔心,”陳操擺手:“本伯也敗了,能理解。”

祖大壽更不好意思,因爲在西平堡戰事潰敗之前,陳操所敗正在硬抗韃子的進攻,而他跟着孫得功抵達後還未抽刀就跟着跑了,王化貞花了幾萬兩銀子給他打造的三千騎兵那是一個沒用上,全部跑到了覺華島。

“現在廣寧如何?”

祖大壽尷尬道:“王大人先行撤退了,熊大人掩護遼東百姓撤往關內,韃子騎兵一直在後面追擊,各鎮、堡、寨等軍事要衝之地全部撤了。”

“廣寧若失,朝廷如失左臂,”經略參議邢慎言嘆息道。

大撤退時因爲慌亂,帶着少量家眷與熊廷弼的大部隊走散,幸好與祖大壽在一起,被他保護一起帶到了覺華島。

韃子並無船隻,雖然祖大壽有三千騎兵,但困守孤島,韃子只是派兵守在岸邊,並沒有管,畢竟還是整個廣寧重要。

“廣寧全完了啊...”陳操嘆息,這就是一個蝴蝶效應,若是孫得功不叛變,也就不會獻出廣寧城,王化貞不跑,熊廷弼也不會跟着開溜。

陳操幸好知道些歷史,知道清兵打到山海關之後就撤了,沿途掠奪整個廣寧之地的百姓和糧食,使得整個遼西成了荒地,韃子和蒙古人隨意跑。

“可恨的兀良哈蒙古人,居然聯合韃子一起進攻咱們,”邢慎言是文官,對於那種吃裡扒外的人最惱恨:“林丹汗承諾的四十萬蒙古騎兵也是誆騙咱們的,他們就出兵了一萬人,在廣寧城失陷之後就跑了。”

“邢大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陳操說着便嘆息道。

“伯爺,咱們什麼時候撤?”趙信詢問。

“撤?”陳操環顧了一下在座的各個高官將領,然後搖頭:“你們想回去遭問罪?”

文官曆來就有失地則死的說法,邢慎言沒有學高邦佐自殺在閭陽而是跟着逃跑想來也是怕死,陳操手下還沒有幾個正經的心腹文官,而此刻卻是一個收買邢慎言的大好機會。

便問道:“邢大人,遼西百姓無罪,本伯準備重整旗鼓,待韃子退卻之後,將功補過,不知道邢大人有沒有想法?”

祖大壽當下就聞出了味道,他可不是傻子,他是王化貞的麾下,王化貞身爲遼東巡撫,丟了廣寧城,必定遭罪,他自己也逃不掉,便當先拱手:“伯爺,末將身爲武人,一味的逃跑就是給咱們武人丟臉,末將願以麾下三千騎兵跟隨伯爺,將功補過。”

祖大壽是個聰明人,陳操比較喜歡這種識時務的人,況且雖然這廝在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但其打仗,特別是在用騎兵方面確實有兩把刷子。

“嗯,本伯本來總督南軍援遼,若是沒有建樹就回去,恐怕拉不下這勳貴的面子。”陳操點頭道。

邢慎言腦子還是好使的,王化貞和熊廷弼都頂替了先前的遼東官員,此次廣寧之敗朝廷定然會選擇幾個替罪羊,他身爲熊廷弼的參議,說實話,熊廷弼一旦出事,他根本跑不掉:“定武伯,下官願隨定武伯在此將功補過。”

“好,”陳操拍手:“正好本伯缺幾個熟悉遼東境況的人,有你和祖大壽在,本伯倒是覺得有了助力。”

“伯爺當真客氣了。”祖大壽拱手道。

“伯爺,”許開先走進大帳:“覺華島參將金冠求見。”

金冠也是遼東人,以參將身份鎮守覺華島:“末將金冠,見過定武伯爺。”

陳操擡了擡手:“金將軍客氣了,不知道金將軍隸屬誰麾下?”

“末將隸屬於王巡撫麾下。”

難怪...

“金將軍,你麾下有多少人?”

金冠拱手:“回伯爺,末將在覺華島有舟師一千八百人。”

“你的意思是?”陳操皺眉看着他。

“末將困守覺華島,定然沒有出路,不如跟着伯爺。”金冠說着就笑了起來。

感情確實是來找靠山的。

陳操點點頭:“可以,正好缺人,以後有你的事情做。”

“謝伯爺...”

陳操趁着這個空閒時間趕緊去了軍營,全軍此次損失太大,宋澈正在登記各衛所的傷亡情況。

“時秀,”陳操走進大營:“如何了,統計出來沒有?”

“正好等下去找你,”宋澈手裡拿着文冊,然後遞給陳操:“我衛陣亡千戶一人,副千戶三人,百戶十七人,總旗十三人,小旗一百二十四人;全衛陣亡將士一千七百六十二人,重傷兩百三十八人,輕傷七百二十二人,失蹤二十七人。”

陳操眉頭緊皺,看着文冊道:“全衛傷亡數字兩千七百四十九人,達到三分之二了,”陳操擡頭看着宋澈:“還有不到三千人可以作戰,傷亡比例太大,其他衛所呢?”

宋澈接着道:“松江衛全衛剩下一千兩百三十二人,將校僅有指揮同知王孝傑、指揮僉事一人,餘下的各個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全部戰死,指揮使田孝年下落不明;

揚州衛剩下四千兩百一十人,指揮將校無人傷亡,各級千戶以下將校傷亡十七;

鎮江衛剩下兩千四百人,指揮僉事張達臨陣脫逃,已經抓了,其餘官校傷亡三十一人;

大河衛剩下三千一百人,官校傷亡五十七;

觀海衛剩下兩千八百二十人,官校傷亡一百二十四。”

陳操仔細的聽着,然後看着宋澈道:“指揮僉事臨陣脫逃,就地正法。”

“是...”

陳操轉念一想:“對了,咱們不是收攏了不少遼東各級的潰敗士卒嗎?就地補充,他們都是老兵油子,只要有錢打仗都是小事,除卻咱們右衛之外,其餘五衛全部將兵員補充完整。”

“好...”宋澈點頭。

七月三十

“伯爺,”趙信湊到陳操身邊:“急報,經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督師孫承宗等全部退進了山海關,韃子一直打到山海關的關城之下,現在整個遼東都是韃子的手裡。”

“這麼快?”陳操皺起眉頭:“百姓呢?”

“屬下正要說及此事,”趙信一臉的凝重:“韃子擄掠了沿途的百姓十幾萬人,正在押往瀋陽的路上。”說着便低頭說道:“萬青傳來消息,言及韃子很有可能會在沿途殺掉那些老弱婦孺,地點說了兩處,雙臺子河口和大遼河河口。”

見陳操眉頭緊皺,趙信補充道:“萬青的意思,韃子嫌這些人耽誤他們時間以及浪費糧食,在河口處決之後不用掩埋,直接扔進河口然後衝入大海。”

陳操擡頭:“咱們的輜重船什麼時候可以抵達。”

“應該快了,伯爺上船之後便讓他們回了金陵運彈藥,如果順利的話,當有十日時間可以抵達。”

陳操看着趙信道:“韃子帶着這麼多輜重百姓當是走不快,你去聯繫萬青,看能不能弄清楚他們到底在哪個河口動手,咱們能救則救。”

“是...”

八月十日

“伯爺,”趙信快步走到陳操的大帳:“咱們的輜重船到了,還有,”說着從懷裡掏出密信:“韃子昨日驅趕百姓抵達了雙臺子河口,按照伯爺的吩咐,咱們在那沉了不少民船,萬青說,韃子已經決定明日在大遼河口屠殺我朝百姓,共計四萬餘...”

“這麼多?”陳操擡眉:“消息準確?”

趙信點頭:“千真萬確,信上是這麼說的,韃子知道咱們在覺華島,但好像島上有奸細,向韃子說了咱們的實際情況,萬青說奴酋當着一衆將領的面直接說伯爺的軍隊沒有火炮和火槍彈藥,根本不敢上岸,還知道咱們的建制被打殘,所以他們大部隊已經離開,只派了五千騎兵和兩萬包衣軍隊押送百姓。”

“都說咱們大明朝每一次軍事失利都有內奸幫助,以前我倒是不覺得,現在看來,暗地裡下黑手的人還真他嗎的不少,”陳操難得爆粗口,但也是那麼文雅:“內奸這個事情讓萬青仔細甄別一下,對了,咱們的人有沒有打進韃子內部的?”

趙信左右一看,見帳中無人,便小聲道:“屬下已經讓劉守文帶着一干人剃髮易服,混進了韃子的隊伍中,並且萬青在暗中幫助,安插到了他們各旗之中。”

“好,”陳操點點頭:“你做的不錯,還有什麼有價值的消息沒有?”

“這回兀良哈三衛出兵四萬幫着韃子趁火打劫,洗劫了廣寧境內四城六堡十七寨,因爲太過貪心,和奴酋產生了衝突,奴酋趁着這個機會,想要一鼓作氣解決兀良哈佔據的河套之地,已經帶着大軍去征討兀良哈了,”趙信說着又道:“林丹汗因爲出了一萬兵馬,奴酋懷恨在心,準備在征討兀良哈之後去征討林丹汗。”

陳操都覺得努爾哈赤有些膽大:“他們疲憊之師,膽子這麼大?”

趙信搖頭道:“伯爺不曉得,韃子打到山海關城下,蒙古諸部前往歸附投誠。”

“哦...”陳操恍然大悟:“韃子攻打朵顏三衛,就是震懾蒙古諸部,趙信啊,看來我要另外打算了。”

“伯爺,咱們什麼時候行動?從覺華島出發最快也得一日時間。”趙信拱手。

陳操站起身:“即刻傳令,覺華島上所有部隊全部登船,立刻前往大遼河口。”

“是...”

...

屠殺令一下,負責的正好就是徹爾格和阿達海兩兄弟,兄弟兩人在陳操那裡吃了大虧,滿腔怒火只能在這些手無寸鐵的平民當中施展,找場子這種事情徹爾格還是第一次做。

費英東的兒子索海報不了仇,也被分於了屠殺的任務,總之都是殺人,管他殺的是誰。

“索海,”徹爾格找到正在押送的索海:“大汗的命令是在三天內完成任務,人太多了,不如這樣,將他們全部趕到大遼河的入海口,淹死他們。”

索海想了想點頭道:“有道理,咱們儘快結束這邊的事情,然後退回瀋陽,阿瑪的後事還需要處理。”

“如此就趕緊行動,我這就讓奴才去找阿達海,儘快把這幫明狗處理完。”

大遼河的入海口比較寬,陳操的船隊剛剛抵達,便見着韃子正在驅趕人羣下海。

阿達海見着海上的船隊,立馬去找到了徹爾格:“阿哥,明狗的船隊。”

徹爾格擡眼望去,然後笑道:“他們不敢登岸,大汗說過,明狗的船隊沒了火炮補給,他們沒有騎兵不敢上岸,再說,他們要是敢登岸,咱們就守在這裡,你別忘了,他們的大炮全部扔在了西平堡那裡。”

第035章 你來我往第133章 首要目標就是薩摩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253章 迫不得已第335章 決戰碧蹄館IV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013章 青春期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413章 殺人就要償命III第166章 從大海而來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071章 廣寧之役III第061章 北上援遼第174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I第068章 大獲全勝第450章 不對稱作戰第421章 以身爲餌II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223章 八月乙卯II第259章 蘇鬆大本營第213章 奪命書生II第234章 採花大盜楚留香第094章 戚家宗族第215章 聲威震懾你等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242章 從來都是一個好人第349章 這是去送死第172章 當真是驚喜第363章 上方橋爭奪戰第039章 緋聞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459章 天下歸元VI第268章 轉戰松江第297章 攻伐鎮江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021章 需要整治第037章 當場表白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015章 黃雀在後第244章 賊子都該死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307章 吾乃國朝忠義II第330章 阿敏撤退第235章 魏公公當爲英雄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399章 司吾山II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059章 敕定武伯第102章 學術問題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286章 杭州志在必得第166章 從大海而來第163章 神谷川合戰II第056章 激烈交鋒第014章 帝國陸軍第385章 各方準備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062章 登陸蓋州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026章 運河賊匪第318章 福州第143章 第一個天守閣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362章 都是朱家子孫第343章 奠定基礎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第142章 櫻花綻放的地方第445章 大清何在第094章 戚家宗族第382章 示敵以弱第028章 官大一級第051章 淮安漕幫II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108章 一勞永逸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006章 卿本佳人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187章 資本主義的萌芽第169章 迷人的江戶城II第104章 秘密協商第264章 堅守無錫城第031章 鄭和寶船第240章 刀子不鈍可殺人第095章 台州樓氏第207章 圖窮即是匕現第416章 徐州會戰II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215章 聲威震懾你等第117章 不識擡舉第025章 秦淮八豔III第140章 登陸後的第一槍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180章 大家都是自己人
第035章 你來我往第133章 首要目標就是薩摩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253章 迫不得已第335章 決戰碧蹄館IV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013章 青春期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413章 殺人就要償命III第166章 從大海而來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071章 廣寧之役III第061章 北上援遼第174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I第068章 大獲全勝第450章 不對稱作戰第421章 以身爲餌II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223章 八月乙卯II第259章 蘇鬆大本營第213章 奪命書生II第234章 採花大盜楚留香第094章 戚家宗族第215章 聲威震懾你等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242章 從來都是一個好人第349章 這是去送死第172章 當真是驚喜第363章 上方橋爭奪戰第039章 緋聞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459章 天下歸元VI第268章 轉戰松江第297章 攻伐鎮江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021章 需要整治第037章 當場表白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015章 黃雀在後第244章 賊子都該死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307章 吾乃國朝忠義II第330章 阿敏撤退第235章 魏公公當爲英雄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399章 司吾山II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059章 敕定武伯第102章 學術問題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286章 杭州志在必得第166章 從大海而來第163章 神谷川合戰II第056章 激烈交鋒第014章 帝國陸軍第385章 各方準備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062章 登陸蓋州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026章 運河賊匪第318章 福州第143章 第一個天守閣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362章 都是朱家子孫第343章 奠定基礎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第142章 櫻花綻放的地方第445章 大清何在第094章 戚家宗族第382章 示敵以弱第028章 官大一級第051章 淮安漕幫II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108章 一勞永逸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006章 卿本佳人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187章 資本主義的萌芽第169章 迷人的江戶城II第104章 秘密協商第264章 堅守無錫城第031章 鄭和寶船第240章 刀子不鈍可殺人第095章 台州樓氏第207章 圖窮即是匕現第416章 徐州會戰II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215章 聲威震懾你等第117章 不識擡舉第025章 秦淮八豔III第140章 登陸後的第一槍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180章 大家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