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

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

‘啪...’

陳操一個響亮的巴掌拍在了朱壽鋐的臉上,然後直起身體,一臉正氣的看着被打蒙的朱壽鋐:“朕帶着數十萬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你這廝倒好,在後方還想着搗亂,若不是南京守備司令部挫敗了你們的陰謀,怎麼?現在你們是不是要在南京迎立才兩歲的朱慈烺回來做你們的皇帝?

便是朱慈烺活着也就罷了,你們連他是不是活着都不清楚就敢搞什麼‘大政奉還’,朱壽鋐,你這個王爺是不是當得糊塗了?”

朱壽鋐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然後一個勁的捶胸頓足在陳操面前表示自己的糊塗,被奸佞小人蠱惑,才做了這等糊塗事。

當然了,朱壽鋐雖然蠢,但他還是從陳操的話中聽出了陳操給他定性爲‘糊塗’,所以才順着這個話頭往下走。

陳操倒是覺得這老小子也不傻,於是看了看趙信道:“朕在前線,聽聞魯王多病,可有其事?”

趙信抱拳:“回皇爺,據看管魯王殿下的錦衣衛回報,魯王在看押期間確實多次請名醫診治,據說是患了肺病,臣也不是太清楚,或許問問診治的大夫可以確認。”

朱壽鋐再蠢也算是聽明白了當中的意思,雖然千不情萬不願,但爲了活命還是忍着說道:“是是是,陛下,臣多年來患病不治,延請山東和南京名醫都束手無策,請陛下開恩,讓臣歸鄉養老。”

陳操斜睨着朱壽鋐,盯着他匍匐下去的樣子,良久纔開口:“魯王朱壽鋐多行不法之事,朕念其體弱多病,又是朱家藩王當中的長者,特賜開恩,免其造反死罪,褫奪魯王爵位,其妻妾與其一起,發配瓊州養老。”

雖然是發配,但結局卻是養老,這讓朱壽鋐心裡安全了許多,也一個勁的給陳操磕頭謝恩。

聞訊趕來的宗人府宗正桂王朱常瀛與朱壽鋐年紀無二,但輩分卻比朱壽鋐小一輩,不過縱觀朱家能用的王室,陳操選來選去只能是桂藩和唐藩兩個,唐藩朱聿鍵太年輕,不適合做宗正,這選角只能落在朱常瀛的身上。

趙信把事情簡單給朱常瀛說了一遍,朱常瀛看着自己這個年紀不差的王叔,先是嘆了一聲氣,然後朝着陳操躬身道:“陛下,臣贊同陛下的決定,褫奪魯王府一脈...”

陳操能夠從朱常瀛的語氣當中聽出了對不爭氣的朱壽鋐的惋惜,畢竟朱家的王室已經是特例,現在是新朝皇帝,皇帝姓陳不姓朱,要想保全朱家一脈,凡事都要從大局出發。

未等陳操開口,朱常瀛接着道:“陛下,魯王府所作所爲完全是咎由自取,一切賞罰皆有陛下定奪,只是臣請陛下念在魯王世系山東一脈之上,暫封魯王府其他人,臣代表朱家謝過陛下。”

陳操眼珠子一轉,心想這個朱常瀛也是膽子大,直接在自己面前給朱家人求情,不過他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偏遠地區的省份認得還是朱家,自己登基之後畢竟是尊崇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想來想去朱常瀛的話還是很有道理,於是點點頭:“桂藩言之有理,趙信,魯王府如何?”

趙信抱拳:“回皇爺,魯王府無嗣,僅有郡主朱薇姒,無法承襲爵位。”

“朕登基之時便說過,便是我陳家的王爵,日後也有流爵,親王世襲的爵位少之又少,朱家後續也是如此,朕不會因爲什麼特殊的原因就網開一面,既然魯王府無嗣,這魯王爵位肯定不能再留。”

朱常瀛暗歎一聲,便拱手:“謹遵陛下之意。”

陳操在大堂又囑咐了幾句朱常瀛要在藩王一事上認真,並且暗示了只要他能夠公平公正的處理藩王之事,他桂藩就可以世襲宗人府宗正一職,朱常瀛不傻,也是聽出了暗示,心中默默有了算盤。

陳操離去之後,趙信留在了最後,見到皇帝離去,他作爲錦衣衛頭子自然還有別的事情要處理,不過眼見大堂沒了其他人,趙信便故意嘆氣一聲:“哎,可惜啊...”

朱常瀛知道趙信的地位,便拱手:“趙大人何故嘆息可惜?可是有什麼可以教授與本王?”

趙信欲言又止的做作了一番,然後看着剛剛被扶起身的朱壽鋐:“哎,桂王殿下,這魯王府眼看着是要沒了,朱家的後續往日後只會越來越少,陳氏宗王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慢慢的替代朱家,不是本官胡說,至多三十年,朱家就只會剩下桂藩與唐藩兩個朱姓藩王,本官卻是這般嘆氣而已,朱家開國兩百多年啊...”

朱壽鋐突然大哭起來,朱常瀛不管,只是看着趙信,想到他能夠在自己的面前說這些話,肯定有原因,再想到他是皇帝的絕對親信,甚至想這些話是不是皇帝暗示他說的,於是趕緊將趙信拉到一邊,謙虛請教道:“趙大人,還請不吝教授本王。”

趙信趕忙擺手:“桂王殿下謙虛了,本官只是實話實說而已,”說着便一本正經道:“想必你也知道陛下的喜好,”說着趙信朝着門外站着的沒有離開的魯王府親眷方向努了努嘴:“魯王府郡主年輕貌美,若是能夠入宮...嘿嘿...”

朱常瀛看向朱薇姒,突然靈光大現,連忙點着頭,也暗暗笑了起來:“本王確實忘記了這一茬,按輩分朱薇姒與本王是同輩,倒是可以去說一說,只要她同意,想來這邊也沒有意見...”

說着朱常瀛看着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朱壽鋐,不禁暗暗嘆了聲氣:“趙大人言之有理,令本王茅塞頓開。”

趙信趁熱打鐵,故作神秘道:“朱壽鋐這一去瓊州路途遙遠,想要保命尚且足夠,若是帶着這麼多家眷同行,恐怕很難,而且他的身體大不如前了,或許會死在路上也說不一定,他若是一死,他的家眷落得何種下場本官不知,確實能夠知道只有一個慘字來形容。”

朱常瀛再次望向了一堆家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本王知曉厲害了,”說着朝着趙信拱手:“多謝趙大人提醒...”

趙信擺擺手轉身離開:“桂王殿下自便,本官還有要事。”

第二天一大早,陳操便收到了一個讓他啼笑皆非的奏摺,上的人是朱壽鋐本人,而附議贊同居然就是桂王朱常瀛以及唐王朱聿鍵兩人。

內容很直白,請送郡主朱薇姒入宮,並裁魯王府一衆奴役婢女,僅有王妃及兩位側妃,凡餘側室妾室,一併送入教坊司。

陳操哼笑一聲,然後看着送奏摺的趙信,冷不丁道:“朕不信朱壽鋐的腦子有這麼靈光,而且還拉上了朱常瀛和朱聿鍵兩人,朱常瀛也就算了,朱聿鍵那個小子年輕氣盛,當年恨不得與我打一架的人還會顧全大局?趙信,你乾的吧?”

趙信趕忙朝着陳操躬身:“不敢欺瞞皇爺,臣只是說明了魯王府日後的境遇,況且那朱壽鋐的身體確實不好,瓊州路途遙遠,想要活着到達瓊州還真的不可能,除非皇爺開恩讓他做海船。”

“你小子...”陳操將奏摺放在一邊,良久之後又拿起來,然後詢問道:“既然上了奏摺,你肯定有準備,說吧。”

趙信嬉笑一聲,然後正色道:“陛下,魯恭王庶七子封泰興王,與一衆山東郡王都在玄武湖周邊暫居。”

說完便看着陳操,陳操定了定身子道:“去把鄒維璉和陳演叫來。”

不多時兩人抵達,路上已經聽了趙信給的彙報,緒禮之後鄒維璉便道:“陛下,臣以爲朱家藩王至多保留兩個親王與兩個郡王即可,若是因爲聯姻問題處置的話,臣擔心朱家的人紛紛效仿,到時候有違陛下當時的初衷。”

陳演點頭拱手:“臣附議,陛下,酌情處置。”

陳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便道:“那孔氏是孔家的人,朕雖然尊崇孔子,但早就說過儒學的根本不是治國,只能治人,況且孔家在當時當着朕的面就敢投降韃子,還讓朕撞了個正着,這種人傳襲衍聖公當真可恥。”

鄒維璉拱手:“陛下,孔家南宗還可用...”

“嗯,”陳操點點頭:“令孔氏入宮役使,朕也就託朱常瀛的人情,將朱薇姒納入後宮,念其魯藩兩百年根基,照常褫奪魯王爵位,讓朱壽鏞的泰興王爵世襲罔替,念其體弱多病,原府留籍養老,此生不得踏出魯王府半步。”

“陛下仁慈...”

“鄒卿,你以爲剩下一個郡王選誰?”

鄒維璉和陳演對視一眼,便道:“太祖子侄,靖江王府可承襲...”

陳操默想了一遍,也覺得可以,畢竟朱家的郡王多如牛毛,僅周王一系便有七十多個郡王,分封下去更加的誇張,便是南京現在留檔的朱家郡王便有一千多位,甚是誇張。

而靖江王府特立獨行,也算是恭順,與之親王比起來辦事也算是牢靠,便點頭同意道:“朕也認爲可行,便照着你們的意思辦,將泰興王與靖江王冊立爲世襲罔替的郡王。”

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311章 打造工業化強藩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099章 春意盎然第408章 飲恨江北IV第025章 秦淮八豔III第206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189章 屬於大明朝的保險第382章 示敵以弱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365章 雨花臺名將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296章 攻伐鎮江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306章 吾乃國朝忠義第027章 基礎發展第290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I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355章 血戰揚州IV第067章 蓋州之戰III第355章 血戰揚州IV第026章 運河賊匪第079章 新軍軍制第200章 只有鹹魚要不要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041章 其人之道第285章 兩敗俱傷否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019章 清白無辜第400章 淮安終結戰第219章 落水是陰謀第373章 山雨摧滿樓第374章 山雨摧滿樓II第166章 從大海而來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306章 吾乃國朝忠義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310章 強藩強軍第016章 大風起兮第458章 天下歸元V第055章 明爭暗鬥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143章 第一個天守閣第224章 八月乙卯III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303章 南都攻防戰III第086章 坐一回牢第235章 魏公公當爲英雄第310章 強藩強軍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448章 濟南戰事II第250章 議定蘇州府第094章 戚家宗族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269章 不善良的誘餌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361章 困守聚寶山第066章 蓋州之戰II第031章 鄭和寶船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456章 天下歸元I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337章 決戰碧蹄館VI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189章 屬於大明朝的保險第079章 新軍軍制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252章 福王的野望II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443章 冊封諸王,立太子妃第022章 學術大家第388章 長江天塹第061章 北上援遼第120章 龍虎山水II第067章 蓋州之戰III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310章 強藩強軍第118章 撒網捕魚第387章 倒黴的鮑承先第103章 集體訓練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256章 奉大行皇帝遺詔II第330章 阿敏撤退第190章 辦事不能急第028章 新式火槍第241章 民心是關鍵第437章 多年再見第150章 談判的誠意第117章 不識擡舉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327章 成均館沒有緋聞II
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311章 打造工業化強藩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099章 春意盎然第408章 飲恨江北IV第025章 秦淮八豔III第206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189章 屬於大明朝的保險第382章 示敵以弱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365章 雨花臺名將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296章 攻伐鎮江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306章 吾乃國朝忠義第027章 基礎發展第290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I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355章 血戰揚州IV第067章 蓋州之戰III第355章 血戰揚州IV第026章 運河賊匪第079章 新軍軍制第200章 只有鹹魚要不要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041章 其人之道第285章 兩敗俱傷否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019章 清白無辜第400章 淮安終結戰第219章 落水是陰謀第373章 山雨摧滿樓第374章 山雨摧滿樓II第166章 從大海而來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306章 吾乃國朝忠義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310章 強藩強軍第016章 大風起兮第458章 天下歸元V第055章 明爭暗鬥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143章 第一個天守閣第224章 八月乙卯III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106章 琴聲曼妙第303章 南都攻防戰III第086章 坐一回牢第235章 魏公公當爲英雄第310章 強藩強軍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448章 濟南戰事II第250章 議定蘇州府第094章 戚家宗族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269章 不善良的誘餌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361章 困守聚寶山第066章 蓋州之戰II第031章 鄭和寶船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456章 天下歸元I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337章 決戰碧蹄館VI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189章 屬於大明朝的保險第079章 新軍軍制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252章 福王的野望II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027章 睚眥必報第443章 冊封諸王,立太子妃第022章 學術大家第388章 長江天塹第061章 北上援遼第120章 龍虎山水II第067章 蓋州之戰III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310章 強藩強軍第118章 撒網捕魚第387章 倒黴的鮑承先第103章 集體訓練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256章 奉大行皇帝遺詔II第330章 阿敏撤退第190章 辦事不能急第028章 新式火槍第241章 民心是關鍵第437章 多年再見第150章 談判的誠意第117章 不識擡舉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327章 成均館沒有緋聞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