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

劉魁的頭上都冒汗了,剛纔那個蒙古士兵頭目在死亡之前,兩次發出慘叫,夜色中應該傳得很遠,如果有蒙古士兵過來查崗,那就麻煩了,他們這三個傷兵,根本不是兇殘的蒙古士兵的對手。

李行得到城外士兵的招呼,已經率大軍來到城下,但城門依然緊閉。

“用刀。”劉魁豁出去了,“你和我先用刀砍斷鐵鏈,你,先去打開城門,再回來幫助我們。”

“這麼粗的鐵鏈,怎麼能砍斷?”那名士兵已經沒什麼力氣了,剛纔刺殺了蒙古士兵頭目的時候,他就嚇得哆嗦。

“沒有辦法了,必須砍斷,否則,等蒙古士兵來了,我們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李行打斷了他的話,“別囉嗦了,快點,蒙古人就要來了。”

那士兵無奈,只好和李行輪流用手中的彎刀,砍在吊橋的鐵鏈上。

“丁零,噹啷!”在寧靜的午夜,鐵器相撞發出的鏗鏘聲傳出很遠,城下的李行就聽得清清楚楚。

“快點,用力。”劉魁急得都快哭了,他已經汗如雨下,到底誰造了這麼粗的鐵鏈?他不知道自己的傷口是否迸裂,他根本沒有時間去摸繃帶,甚至沒有時間去想自己的傷口。

“咔……哦!”

一聲清越的響聲從劉魁的刀口傳來,彎刀突然無處受力,劉魁一個趔趄,險些摔倒在地。

劉魁大喜:“斷了。”他根本沒想到摔倒會給身體造成什麼新的傷害。

但鐵鏈還有一根,他們的刀口不是捲曲,就是豁口。

“換刀,快!”劉魁催促着那名士兵。

“丁零,噹啷”的聲音再次打破夜的寧靜。

人的耐力是有限的,他們的力氣一點點消失。

幸好那名去開城門的士兵已經回來,他操起地上的彎刀,加入到砍斷鐵鏈的兩人之中。

內城傳來了叫罵聲,夾雜着馬蹄踏地的“噠噠”聲。

劉魁大驚:“不好,蒙古人來了,快砍。”

如果蒙古士兵趕到城頭,他們這三名士兵,都不用蒙古人動手,光蒙古人馬蹄的踐踏,就能讓他們亡魂三千里。

三人都明白,他們現在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趕緊砍斷吊橋,讓城外的第一旅士兵進城。在前屯的北面,他們親眼看到,五百多名建奴和蒙古的士兵,就是倒在第一旅士兵的燧發槍下,寧遠城內只有百十名蒙古的士兵,根本不是第一旅的對手。

三人顧不上身上的傷口,蒙古人的馬蹄聲越來越清晰。

“咔……哦!”

終於傳來了他們渴望已久的聲音。

這一聲“咔……哦”,比“久旱逢甘雨”,比“洞房花燭夜”更讓他們期待。

第二根鐵鏈斷裂,吊橋也極速下墜,“咚”的一聲,吊橋重重滴在砸在地面,三人的心也隨着從嗓子眼落回前胸。

三人的身上全部溼透,在鐵鏈斷裂的那一刻,他們就軟癱在地面上,再也無力站起來。

第一軍的士兵早就下了馬,等待進城。端着燧發槍在馬上,既還不能瞄準,也無法裝填彈藥。

“快點,搶佔城門兩側。”李行見吊橋已經落下,大聲呼喝着士兵。

第一旅的士兵潮水般漫過吊橋,又涌入城門。

已經看到蒙古人的蹤跡了。

明軍士兵越過城門後,迅速向兩側搶佔城頭,將中間前進的通道讓出來。

“扇形列隊。”李行只來得及說出這一句,蒙古人的身影已經隱約出現在士兵的視線中。

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連隊的百餘名士兵在端槍瞄準,其餘的士兵正不斷加入到他們的身後。

“射擊。”黑暗中,李行無法準確判斷蒙古人是否進入射程,只好先下達射擊的命令。

“砰!”

“砰!”

“砰!”

……

“卜登,卜登。”

衝在最前面的蒙古士兵紛紛從馬上墜落下來,蒙古人前進的勢頭被遏制。但他們的弓箭也出手了,前排的幾名士兵慘叫着倒在地上,燧發槍被扔在一邊。

不斷加入後排的士兵開槍了,雖然他們看不清蒙古人的確切位置,但仗着人多,燧發槍的子彈在他們前面形成一道緻密的火力網。

更多的蒙古人從馬上墜落,更多的燧發槍手加入射擊的行列。

落到燧發槍手面前的弓箭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無主的馬匹,在燧發槍子彈爆炸的聲音和火光中絕望地哀鳴。

胡兀兒查的前胸中了兩彈,他搖晃着從馬上栽下來,跟在他身邊的親兵急得大叫:“不好了,額真墜馬了……”

他的話還沒說完,自己就栽下馬來,胸前正汩汩地流着血。

“不要停,繼續射擊,壓制蒙古人的弓箭。”李行已經來到城門口,就站在槍手的身後,現在蒙古人傷亡的情況不明,他不敢大意。

燧發槍手們又射擊了一輪,前面再也沒有弓箭射過來。

難道蒙古人死傷殆盡了?李行知道城中只有一個不滿員的蒙古牛錄,百餘名蒙古士兵。剛纔都有蒙古人的箭矢射到槍手,說明他們已經進入燧發槍的射程,這麼多發子彈密集地射過去,蒙古人死光了,也不是沒有可能。

“停止射擊。”李行希望判斷一下蒙古人的情況。

北城門恢復了黑暗,比剛纔還黑。

沒有火光,受驚的蒙古人戰馬也停止了狂奔,它們也許是累了,正慢悠悠地在第一旅和蒙古士兵之間晃悠,有數匹戰馬正豎起耳朵,聽着後面的蒙古士兵在地上呻吟,也許那呻吟的士兵中就有它的主人。

“點起火把,將蒙古人包圍起來。”李行再次下達了命令。剛纔沒有點火把,一是根本沒有時間,二是不想成爲蒙古弓箭手的靶子,現在,李行準備打掃戰場了。

士兵們一手舉着火把,一手提着馬刀,從兩側緩緩前進,迂迴包抄蒙古士兵。

的確有蒙古士兵還活着,但他們不是在端坐在馬背上,而是在地面上翻滾,口中發出各種聽不懂的慘叫或者呻吟。

“割下他們的首級。”

士兵們分組去收割蒙古士兵的首級,李行則去看望仍然倒在城頭的劉魁三人:“劉魁,你們辛苦了,你們的功勞,我們不會忘記,軍座的承諾依然有效。”

“多謝旅座。”劉魁掙扎着,想要叩頭謝恩,但身子卻不停使喚。

“劉魁,不用多禮,先好好休息。”

收割蒙古人首級的事,很快就結束了,親兵來向李行報告:“旅座,一共有七十八個蒙古人的首級。”

“奧?這麼少?還不到一百人。”李行隨口答

道,“蒙古人真是越來越不成氣候了。”

劉魁聞言大驚:“旅座,蒙古人每個牛錄,都超過一百人,怎麼會只有七十八個首級?”他平時生活在寧遠,和建奴、蒙古人打成一片,對蒙古人的情況非常熟悉。

“難道有蒙古人逃跑了?還是他們根本就沒來?”李行自言自語,“不管是那種情況,我們都要將城中的蒙古人挖出來。”

“旅座,寧遠城這麼大,二、三十蒙古人,怎麼找?”親兵在提醒李行。

“一定要找出來,否則,他們可能躲在暗處,隨時會給我們一箭。”李行向蒙古人來的方向看去,他突然明白了:“劉魁,你知道蒙古人的軍營在哪裡嗎?”

“回旅座,小的知道。”

“劉魁,蒙古人還沒有完全消滅,戰爭還沒有結束,勞煩你帶着我的士兵去蒙古人的軍營搜索一番。”

“是,旅座。”劉魁的體力嚴重透支,現在還沒有恢復,但第一旅有大量的馬匹,現在又繳獲了三十多匹蒙古人的戰馬,他在第一旅士兵的攙扶下,慢慢爬上馬背。

李行爬出了兩個連隊,也就是二百多士兵,隨劉魁去清繳蒙古人的軍營。

劉魁走後,劉魁又將其餘的士兵,分出十五個連隊,在各自連長的率領下,去搶佔其餘三個城門,並且在城內搜尋建奴、蒙古人的殘兵。

拂曉時分,又有三十二名蒙古士兵被斬殺,同時,留守在城中的十四名建奴和他們的家屬被斬首,連建奴甲喇額真巴克什在城中的家眷,也被士兵們全部斬殺。

天亮以後,城中清繳建奴、蒙古人的工作基本結束。

第一旅以大明朝廷的名義,在城內到處貼出告示,安撫城中的漢人,四個城門都被第一旅接管,所有百姓暫時不準進出,但大街上沒有實行戒嚴。

寧遠城中爲建奴服務、種地的,全部是漢人,一共有三千多戶,約兩萬人口,第一旅將他們重新登記,分區管理。

這些政務上的事情,李行沒有興趣,他將這些事情交給軍中的參謀嶽景升打理,由劉魁他們協助。

李行找來工匠,將北城門的鐵鏈重新焊接起來,以防建奴的援軍來襲擊寧遠。

遠在廣寧的鑲紅旗旗主嶽託,並不知道寧遠城已經易手。

烏烈在派人向他報告時,只說寧遠有一個牛錄失去了蹤跡,根據他的判斷,這個牛錄有可能已經被明軍殲滅,他的依據是:有一個蒙古牛錄在前屯被明軍殲滅了,只剩下四名士兵逃回寧遠。

嶽託接到烏烈的報告以後,眉頭就沒有舒展過。聯想到孫承宗重新經略薊遼後,屢屢派明軍出前屯,偷襲小股大金國的士兵,他也估計,這個失蹤的牛錄凶多吉少。

這是一整個牛錄,如果完全被孫承宗吃了,那孫承宗得有多少人出前屯?難道明軍準備反擊了?

嶽託摸不透孫承宗的心思,所以他不會主動進攻山海關,而是接受皇太極的建議,坐等孫承宗老死,或者被調離山海關。

但孫承宗吃了他一整個牛錄,嶽託無論如何咽不下這口氣,就是他忍了,其他的旗主也會笑話他,他的手下也會看輕他。

他指示錦州守將蘇赫巴魯,立即增援寧遠。

在李行襲佔寧遠的當天下午,蘇赫巴魯的援軍就趕到寧遠。

(本章完)

第216章 別了,朵顏第90章 陝西新政 (第二更)第87章 以茶代酒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383章 呂宋省與福林府第450章 婆羅洲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19章 放鬆第480章 變革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81章 王二逃跑 (求收藏,求紅票)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3章 就做朱由檢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435章 三個條件第59章 箭在弦上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485章 私授銀兩入罪第105章 守歲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38章 慈不掌兵第85章 再下一城第501章 刺客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222章 偷襲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500章 明州絲綢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72章 燕山餘脈第442章 屍牆第171章 漢軍士兵與蒙古士兵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01章 喂酒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29章 朝議第400章 不頂事的女人第226章 貓和老鼠的遊戲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59章 箭在弦上第79章 偷營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118章 軍隊改革第472章 新政第22章 勇將與謀將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483章 甘蔗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39章 一個不留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90章 皇宮中唯一的男人第27章 武略將軍第176章 科爾沁的臺吉第74章 臨時朝會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375章 賣島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463章 商品與貨幣第457章 海外見聞
第216章 別了,朵顏第90章 陝西新政 (第二更)第87章 以茶代酒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383章 呂宋省與福林府第450章 婆羅洲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305章 入藏第一戰第19章 放鬆第480章 變革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81章 王二逃跑 (求收藏,求紅票)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3章 就做朱由檢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435章 三個條件第59章 箭在弦上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第297章 首領送的女人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485章 私授銀兩入罪第105章 守歲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38章 慈不掌兵第85章 再下一城第501章 刺客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222章 偷襲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500章 明州絲綢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72章 燕山餘脈第442章 屍牆第171章 漢軍士兵與蒙古士兵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201章 喂酒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29章 朝議第400章 不頂事的女人第226章 貓和老鼠的遊戲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59章 箭在弦上第79章 偷營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118章 軍隊改革第472章 新政第22章 勇將與謀將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483章 甘蔗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39章 一個不留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90章 皇宮中唯一的男人第27章 武略將軍第176章 科爾沁的臺吉第74章 臨時朝會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375章 賣島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463章 商品與貨幣第457章 海外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