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虎去狼來

張德威大敗而走,王重引兵追殺。逃不多時,半路突然又一彪兵馬橫空殺出,火光之下,當先一面青狼大旗飄蕩,只見一彪人馬,兵精械良。前頭清一色的鐵札甲鐵盔,個個人高馬大,一方提着四尺方鐵盾,一手持八尺三棱刺槍,在他的前路,立起一道鐵壁,樹起一片刺林。

在這鐵壁刺林的後面,還晃動着許多人頭,只見後面是無數同樣鐵盔鐵甲的高大漢子,卻手持着一把把丈長的兩刃陌刀,兩側還有無數團牌刀盾手立在一側。更後面,則是諸多弓弩手張弓以待。

張德威心中大叫一聲苦也,雖然對面看似只有七八百人不足千,可光看那陣勢,看士兵的氣勢和裝備,他就知道,這定是一支精兵。

此時前有攔截,後有追兵,雖然明知對方是一塊鐵壁,也只能硬着頭皮往上撞了。張德威大鐵槍向前一指,大喝一聲:“有進無退,殺出去!”

前方攔截的正是青狼營八百兵馬,除了騎兵都被抽調跟隨李璟而走,剩下的全都在此。早在開戰前,參謀李良就已經提出建議,把最精銳的青狼營在城東數裡外埋伏,以攔截張德威。當時李良提出這個安排時,王重還充滿了懷疑。張德威的沙門軍可是足有三萬人馬,就算先前戰死了二千餘,又分兵了五千包圍黃鬍子等人,再除去三千已經收買了的蕃兵,可人數依然有兩萬。

李璟交給他的總共才六千人,還有五千是八部聯兵,如果把精銳的青狼營調走,如何打的張德威。要知道他們雖然有內應和飛火,可對方卻是完全可以退入城中的。

不過現在看到青狼營攔住敗逃的張德威,王重也不由的對那個看似個私塾先生似的參謀李良充滿敬佩,真是料敵先機,料事如神啊。

張德威及一衆敗兵本就是馬賊出身,見到此時陷入絕境,一個個反而發狂起來,亡命直衝青狼營陣地。

“放箭!”青狼營副十將劉守謙雖是騎將,但這次卻留在青狼營中指揮伏兵,見敵人衝來,當即喝令。

頓時,八百青狼兵,不論是奇兵還是跳蕩兵甚至是陌刀兵,通通都將手弓拉開,將早插好在地上的箭支搭上,對着敵軍就是一次拋射。

射完一箭之後,也不管戰果如何,這時所有青狼兵堅守着訓練時的條例,只管緊張弓,快射箭。

沙門鎮軍所有的士兵都裝備了長弓,而且長弓是所有兵種必備的訓練科目。基本上,沙門鎮士兵的長弓考覈標準就是每分鐘精準瞄射十二支箭,亂箭十五箭,而好些特別優秀者,甚至能達到一分鐘二十支箭。如李璟和李遠這些箭術極佳者,基本上都能達到三秒一箭。

在一次箭術考覈中,李璟與一名士兵做當場比試,他連開了五箭,那個士兵還剛射出一箭。

一百二十步的距離,陣列衝鋒的輕步兵大約需要一分鐘左右,而配鐵甲的步兵需要一分半鐘左右,騎兵甚至只需要十五秒。對付這樣的移動目標,緩慢而精準的射擊顯然已沒有意義。關鍵是發射的密度,多射出一箭就多一分生與勝的希望。

提高打擊密度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增加人數。在馬賊的手中,長弓只是一種只有少數人才能出色使用的單兵武器。而在大唐的傳統中,弓箭則是百分之一百二的裝備率,人人配弓。戰鬥時,唐軍通常把數以千計的長弓手集結起來,從步兵陣線的側翼及陣列的間隙中展開齊射。一千名長弓手同時發射,一分鐘就能射出上萬支箭,形成不折不扣的羽箭風暴。

眼下的盛唐不再,晚唐因爲成了各藩鎮半割據的局面,兵都是藩鎮自己養兵,所以裝備下降許多,很少再有藩鎮全軍配弓。但沙門鎮不同,沙門鎮不但全軍配甲,同樣全軍配弓。

面對着衝鋒而來的敵軍,青狼營並沒有驚慌,而是有條不紊的全營開弓,八百把長弓,在敵軍進入射程到衝到陣前的短短大約一分多鐘的時間裡,基本上每個人都射出了十箭以上,八百人短短時間內,一下子射出了上萬支箭。如此密集的箭支,將那百步之內形成了一道死亡的金屬風暴,無數衝在前面的卑沙軍不斷的倒下。

“舉盾!”敵軍接近二十步內,劉守謙果然的命令奇兵和刀盾兵停止射擊,改爲舉盾迎接衝擊。

“殺!”奇兵都二隊二百名奇兵大喝一聲,在都將頭、隊頭、夥長、伍長們的紅色槍旗引導之下,紛紛舉盾持槍。後面的弓弩兵也放下了弓,開始端起了弩機。弩機擁有更強勁的動力,射程更遠,同樣也更省力,更容易精確打擊。唯一的缺點是射速較慢,往往開了兩三箭,才能射出一弩。但對於弓手們來說,連續射出十幾箭之後,也耗去了極多力氣。此時換上弩機,不但能恢復力氣,而且也更適合短距離內的精確瞄準射擊。

卑沙兵頂着圓盾繼續衝鋒,衝在最前面的是千餘騎兵,這些輕騎兵此時被張德威當成了重騎兵來破陣。一般的情況下,看到千餘騎兵衝陣,對方那幾百兵馬定然直接就嚇退了。可讓他驚訝的是,對方不但沒有後退,反而緊緊的釘在原地之上。隨時一聲氣壯山河的吼殺聲響起,那堵鐵壁之後,突然刺出無數長槍頭。

尖銳的刺槍棱尖閃着幽幽寒芒,如同死神的凝望。

青狼兵的盾陣後,第一排的奇兵單膝跪地半蹲在地上,手中的八尺三棱刺槍的尾端狠狠的插入地上,長槍斜斜的指向前方。每二排奇兵的刺槍則架大第一排的肩膀上,然後是第三排。這是標準的以步對騎的槍刺陣。

馬蹄隆隆,戰馬踏起無數泥土塵屑飛揚。看着越來越接近的敵軍騎兵,青狼營的士兵們沒有恐懼,只是更加緊緊的握住了長槍桿。

如同海浪撞上礁石,奔騰的鐵流猛的撞上了盾陣槍林,衝在最前方的戰馬直接被長槍刺中,鮮血流出。戰死臨死前帶着巨大的慣性猛的撞上了盾陣。後面的奇兵們斜側着身子,用肩膀狠狠的頂住四尺高的鐵盾,雙腳牢牢的釘在地上。

第一排的盾手們成功的擋住了最猛的第一波衝擊,後面的奇兵們在前排盾手,和後面弓弩手的掩護下,不斷的將手中的長槍刺出,收回,刺出。

一個接一個的卑沙兵在那堵磐石般堅定的盾陣槍林前倒下,壘起了一座屍山,鮮血流滿一地。

衝擊,衝擊,再衝擊。

頂住,頂住,再頂住。

短短的一刻鐘內,雖然驚濤駭浪,可青狼營八百將士根本沒有後退一步,在他們面前倒下了無數的卑沙軍,卻依然衝不開這座關卡。

王重率軍趁這個時間已經追到,從後面大舉掩殺過來,卑沙軍前面衝不過去,後面又被追兵殺到,登時潰敗,衆軍四散而逃。不少卑沙城逃走的時候還帶着諸多攻入青泥城中時搶來的金銀珠寶錢帛。

這個時候逃命不及,張德威便下令將所有的錢帛金銀一路拋棄。沙門鎮軍不爲所動,只顧追殺。奈何登州八部兵馬見了這些錢帛,卻都動了心。顧不得追擊逃兵,反而四下爭奪哄搶財物,任由那卑沙軍四處逃竄。王重眼見只剩下自家兵馬追擊,也恐有失,大殺一陣,便恨恨收兵。張德威則如驚弓之鳥,引着敗軍頭也不敢回,直接奔回卑沙城去了,連還在圍困赤山谷的五千部下也顧不上了。

王重大勝回兵,李居仁對沙門鎮軍來援大爲感激,當下便邀請王重與登州八部還有三蕃兵馬一同返回青泥城。李居仁只見到王重不見李璟,忙追問:“不知叔父大人在哪?”

王重道:“將軍正率軍前往解救居義居禮二位公子,天明當得勝凱旋。”

李居仁當下欲率軍前來增援,李孟忙勸道:“少主不可,眼下雖然擊敗張德威,但我青泥城一片混亂。此時我們當信任李璟將軍之安排,我們還是應當派兵四處掃蕩敵軍潰敗殘兵,將流散百姓召回,恢復秩序爲上。”

王重也點頭道:“李總管所言不差,眼下雖然擊敗張德威,但是也只是擊敗而未殲滅。卑沙軍隨時有可能捲土重來,先前衙內就交待過,說如果擊敗卑沙軍,那麼便讓我率本部暫時留在青泥城協且防守。至於居義和居禮二位公子那邊,請不要擔心,有衙內親自出馬,定保無事也。”

李守仁聽後纔算定下心下,不再出兵。當下吩咐老總管李孟大排筵宴管待青狼營與登州八部將校們,軍士也都有犒賞。宴席中,王重私下裡悄聲問李良:“爲何不出兵增援衙內,反而要留在此處?”

李良輕笑一聲,輕聲道:“這其實也是主公是先定好之策,出兵前,主公以爲此次青泥城難保,所以我們的目的是接應青泥浦的人退回大謝砦。但現在局勢變化,事情比我們計劃的要順利。成功的擊退了卑沙城,而且不出意外,都裡鎮的援兵也很有可能被擊敗。如此一來,局勢就大爲改變了。因此,主上以爲我們可以保下青泥浦。不過李靈甫已死,青泥浦眼下全軍覆沒,獨自難支。主公的想法是,以後我們派兵長駐青泥浦。這樣既能揚我軍威,震懾牽制都裡鎮這個大敵。而且,時間一久,也許青泥浦就將成爲主公所屬了。”

聽到李良這麼一解釋,王重突然明白他最後一句話的意思,青泥浦就算這次解救下來了,沒有了兵馬他們也難支撐了。與其把這塊肥肉讓給都裡鎮和卑沙城給啃去,還不如自己想辦法給吞下來。

青泥浦擁有遼東第一大港,而且只要沙門鎮擁有了青泥浦,那就等於在通向遼東的南端打開了一扇大門。有這麼顆楔子楔入遼南之地,以後對付都裡鎮可就要容易多了,原先因爲李靈甫戰敗身死而被逆轉的不利局面,就能立馬再翻轉過來。

只是,這奪人基業之事,是否有些趁人之危呢?

王重想了想,最後還是告訴自己,就算沙門鎮不取青泥浦,青泥浦最後也難逃脫滅亡的命運。不是亡於都裡鎮,定然就是亡於卑沙城。還不如沙門鎮取了,至少還能保證善待李家一家人。

李良輕抿了一口美酒,笑着對他道:“想明白了?如今天下,弱肉強食,天子失威,難以號令天下。諸鎮之間,也是難有安寧。主公現在可不再是一個小小的鎮將了,他已經有了如此大的基業。如果不奮力向上,那隻會白白便宜了他人。你我都是主公的部下,自然是希望主公能有更大的發展,你說是否如此?”

“更大的發展?”王重有些驚訝,然後是若有所思。

卻說都裡鎮設下計謀大敗了李靈甫,不但將多年來一直困擾他們的李靈甫殺死,而且還成功的將四萬聯軍殲滅。經此一戰,上次因爲與封彰聯手出兵沙門鎮而使得聯合艦隊覆滅的不利局面,頓時逆轉翻盤。不過雖然殺死了李靈甫,殲滅了李靈甫的聯軍,但讓都裡鎮諸家族和王普有些遺憾的是,雖然這一點也滅掉了李璟麾下的千餘人,但根本沒有真正傷害到李璟。

當李璟在李靈甫全軍覆沒之後,依然起兵的時候,確實讓都裡鎮的人一陣憤怒的驚懼。憤怒的是李璟拿了錢財,現在卻又還起兵。驚懼自然是因爲李璟從沒有戰敗過,而且每次都是以少勝多,這讓他們不由擔憂。特別是這一戰雖然徹底滅了李靈甫,可都裡鎮的傷亡也不小,最後的魚死網破,都裡鎮戰死六千餘人,加上受傷的,差不多損失了七八千人,對於都裡鎮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不過在接到卑沙城的求援信後,王普還是不顧許多家族代表的反對,最後說服了大多數代表,同意了他的出兵提議。派出了僅有的三千騎兵飛速趕往青泥城,與張德威共同對付李璟。

李靈甫已經戰死,現在唯一對都裡鎮還有巨大的威脅的就是李璟了,對於李璟的跨海來攻的挑戰,他們必須迎戰,並且徹底擊敗李璟。

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611章 半島第646章 底氣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1027章 登極第458章 玩於股掌之上第46章 魔鬼訓練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791章 征服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5章 攤牌第936章 肅清第839章 失控第393章 李橫衝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763章 死棋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09章 合作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874章 天梯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837章 逼反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547章 平盧軍第336章 榮升郡公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694章 驚蛇第432章 截殺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80章 拉兄弟入夥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766章 吾王萬歲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194章 春雷動第19章 遇匪第505章 王者之師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897章 借威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379章 跪服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429章 突圍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501章 選鋒第867章 金城大捷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275章 再見舊情人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723章 緊迫第320章 孰輕孰重?爲勢所屈!第547章 平盧軍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83章 返鄉第40章 捷報第614章 勝利者的煩擾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855章 妻相隨第463章 長安第246章 鈔票第26章 分功分錢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578章第407章 反戈一擊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774章 雙妻第1005章 進攻太原第1014章 議政王第772章 秦晉之好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
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611章 半島第646章 底氣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1027章 登極第458章 玩於股掌之上第46章 魔鬼訓練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791章 征服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5章 攤牌第936章 肅清第839章 失控第393章 李橫衝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763章 死棋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09章 合作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874章 天梯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837章 逼反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547章 平盧軍第336章 榮升郡公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694章 驚蛇第432章 截殺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80章 拉兄弟入夥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766章 吾王萬歲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194章 春雷動第19章 遇匪第505章 王者之師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897章 借威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379章 跪服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429章 突圍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501章 選鋒第867章 金城大捷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275章 再見舊情人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723章 緊迫第320章 孰輕孰重?爲勢所屈!第547章 平盧軍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83章 返鄉第40章 捷報第614章 勝利者的煩擾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855章 妻相隨第463章 長安第246章 鈔票第26章 分功分錢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578章第407章 反戈一擊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774章 雙妻第1005章 進攻太原第1014章 議政王第772章 秦晉之好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