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

(感謝三百二十四橋的月票支持!)

乾符二年五月初五,端午節。

昨天,鎮國軍在掃清了汴水西岸的草賊殘軍之後,各部陸續返回宋州。這是一場輝煌的大捷,這一戰的戰績已經統計出來,掌書記郭承安拿着一個手卷興奮的站在宋州刺史府堂上,向着堂中的鎮國軍軍官以及宋州的文武官員,還有一衆有頭有臉的官紳士族通報此次的戰果。

“截止昨天爲止,此次我鎮國軍進入宋州,與草賊先後交鋒數次,最後在李大帥的英明指揮之下,在鎮國軍將士們的英勇奮戰之下,在宋州官府以及地方義民慷慨相助之下,我們取得了一次輝煌的大捷。據統計,我軍一共斬殺包括草賊主要頭目李重霸、楚彥威在內的兩萬七千名草賊,俘虜包括草賊主要頭目劉漢宏、蔡溫球在內的四萬三千餘人,並解救爲賊寇所裹挾五萬餘流民。並已經收復了虞城、碭山二縣,另外楚丘、單父二縣也已經剛剛收復,宋州境內草賊,已經或死或俘或逃,再無一人。”

饒是張蕤等人久歷官場,可聽到這樣的戰績,也是不由的直吸冷氣。殺敵近三萬,俘虜四萬餘,這個戰績太驚人了。可這兩天,在座的許多人都暗中派人去打探了,回來的人都是臉色蒼白,據他們說,虞城城下,以及虞城往東的五十里範圍之內,到處都是鮮血染紅的土地。那些被斬殺的賊軍屍體,首級全部斬下,除了那些賊軍頭目們的首級用石灰保存好,帶回了宋州。其餘的兩萬多顆首級,被鎮國軍的將士在虞城東面二十里壘成了一個巨大的京觀。那座京觀用兩萬七千餘名草賊的首級和石灰、黃土等一起壘就。高達十八丈,極爲懾人。

鎮國軍在宋州的表現,讓他們相信,李璟不是那種殺良冒功之人。更何況,四萬多俘虜。還有五萬多的流民,將近十萬人已經被押到了宋州城外。這近十萬人可是實實在在不會有差的,況且,這幾天選鋒軍將士們放假回家,也是親口說了這些天鎮國軍與草軍做戰的經過,特別是李璟親率五千兵馬主動進攻數萬草賊增援虞城。並最後以五千兵馬將數萬草賊擊退的事情,傳的更爲廣泛。

“王仙芝等人逃往何處?”李璟主動問起草賊賊首的消息。

起身回答的是李維,“賊軍大敗之時,分散突圍,王仙芝等賊首十分狡猾,他們都有戰馬。完全不顧手下兄弟,直接逃竄。我們一路緊追,但賊兵太多,影響了速度,最後王仙芝等人在汴水安排有一些船隻,直接坐船逃過汴水了。”

說到這裡,李維覺得有些可惜。如果不是李璟先前下的那道不許追過汴水的命令。也許他們就能把王仙芝等人擒拿了。

他悄悄觀察了下李璟的臉色,卻見他對於王仙芝逃離的消息並不怎麼生氣,依然是那副微笑的樣子。

“王仙芝不過如此,一戰就將他的十萬大軍徹底擊潰,眼下不過是落荒而逃的喪家之犬而已,不足爲懼。”李璟笑着安慰了下李維,然後大笑幾聲:“郭書記,你給大家說說,咱們這回除了斬殺李重霸,楚彥威。生擒蔡溫球,劉漢宏外,可還斬殺擒拿了多少將軍?”

將朝廷官兵的編制引入到草軍的隊伍,這是當初黃巢向王仙芝提出的一個創舉。連王仙芝當初的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都是出於黃巢的謀劃。

一開始之時。草賊是沒有旗號,更沒有這樣整齊的編制的,一切都是按山寨的那套做法,什麼當家、票帥等等。是黃巢這個有文化的鹽販,給這支隊伍起了個草軍的稱號,並且從王仙芝到下面的嘍囉都給了一整套完整的官兵軍制。王仙芝是大將軍,下面的十票帥最初只是兵馬使,後來成了都知兵馬使。

在沂州擊敗李系之後,草軍的將士除了軍職外,還多了軍階。如尚君長,除了是草軍行軍司馬之外,還有一個輔軍大將軍稱號。而如尚讓,除了都知兵馬使之職外,還有冠軍大將軍的軍階,處處與官軍的軍制對齊。

沂州之戰後,草軍迅速膨脹,不但大量招兵買馬,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賊馬賊水賊等來投奔。爲了收籠人心,王仙芝給這些人委派了大量的官職,而且,王仙芝委派的這些官職,比起官軍來都相應要偏高許多。在草軍之中,一個統領十人的夥長,便能得到從九品下的陪戎副尉,一個帶五十人的隊頭,便能得到從八品上禦侮校尉,一個百人都將,正七品致果校尉。一個五百人營指揮使,便是正六品上昭武校尉。一個千人廂兵馬使,便是正五品定遠將軍。再往上,草軍還有兩千人廂兵馬使,三千人廂兵馬使,甚至四千、五千人兵廂兵馬使,每多一級,就要高上一兩級。兩千人一廂,便是從四品上宣威將軍,帶三千人,就是正四品上忠武將軍,帶四千人,正三品冠軍大將軍,帶五千人,從二品鎮軍大將軍。如草軍的幾個副職,更是直接封正二品的輔軍大將軍。

草軍的官職如此之多,以制於官印都刻印不及,大將軍級的軍官用金印,將軍級的用銀印,校尉級軍銅印,再下面的就是鐵印,而那些數量龐大的隊夥級,甚至直接用木頭印。

以致於,現在鎮國軍抓到俘虜,有時直接搜一下他們身上的官印,便知道他們的級別了。

郭承安嘿嘿笑了幾聲,“這回一共斬殺了兩個鎮國大將軍,生擒一個輔國大將軍,一個鎮國大將軍。除此外,斬殺、生擒的雲麾將軍、忠武將軍、壯武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定遠將軍、寧遠將軍、遊騎將軍、遊擊將軍等各級將軍加起來足足五百多個,另外那各種校尉更是數千。光是繳獲的金印銀印還有銅印,都是一大筆錢了。鐵印有近萬塊,木頭印更是多達近兩萬塊。”

大堂上的衆人聽到草賊如此濫授官職都不由鬨堂大笑,笑完後都不由的搖頭。這樣的草賊怎麼可能成事。難怪被一戰就打的潰不成軍,官職之玩意,就算是皇帝,也不敢亂來的。秦孝公曾經說過一句話,惜官吝爵,人君大患。濫官濫爵,國之大患。皇帝捨不得封給臣下官爵。這樣的皇帝難以得到臣子的擁戴。可如果皇帝拼命的亂封官爵位,這對於一個國家朝廷來說,就是一個禍亂的開端。

看看大唐就知道,大唐建國之初,封賞了諸多王爵、公爵,封賞很濫。到了太宗李世民執政後。便開始削降爵,還因此引來了李藝等人的起兵叛亂。自那以後,封賞這方面都比較謹慎,王爵很少,甚至宰相也只有三品。可到了玄宗之時,又開始濫封。甚至封了許多郡王,不但給安祿山這樣的封王,甚至讓王忠嗣掛四鎮節度使帥印,安祿山掛三鎮節度使帥印,更統十萬精兵。開啓了藩鎮節度使這個滅唐的官職,並且還一度給節度使們兼任宰相職。

到了眼下的晚唐,朝廷的官職更濫。動不動就加各種官職,節度使們更是不是加同平章事,就是加左右僕射,中書令,尚書令,三公三師這樣的頂級尊榮爵位。

除了死掉的那兩萬多人,剩下的四萬多人才是一個麻煩事。這麼多人,按規矩是要處死。可李璟卻不想處死這些人,“戰亂之時,死的多是豪傑!”

李璟也不由的搖頭感慨。大唐到了此時,門閥政治越盛,普通的子弟雖然還有個科舉入仕的渠道,但到現在,這條路其實也基本上爲門閥豪族所壟斷。那些山野鄉里間的豪傑之士。要麼給藩鎮做了爪牙,要麼就做了強盜鹽販。

其實若是能給這些人一個出頭的機會,他們便不太可能都來做強盜鹽販叛軍。

眼前的這些,讓李璟不由的心中更加堅定自己的看法。唯有將天下的人才,都拉攏到自己的門下,或者說,給天下所有的人才,一個能夠到達自己門下,並且出頭的機會。那樣一來,精英都與他站到了同一面,這天下,自然無人可與他爭鋒。

“如果有機會謀得出身的話,誰又願意做反賊呢,據說,那個王仙芝也曾想着要謀招安,那個黃巢,更是參加了多次科舉。叛軍王敬武,不也只想着謀一個節度使而已嘛。”張蕤確也很是心細,在一邊感慨的與李璟輕聲說道。

李璟與張蕤二人的話雖然聲音不大,但卻與讓堂上人都聽到了,引來一陣嘆息。早在裘甫做亂時,還只有一羣普通百姓。而到了龐勳作亂時,已經有許多士兵加入。而眼下的草賊,雖然勢力並不自太大,規模也還沒有超過龐勳之亂,但是他們中間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藩鎮低級軍官,官府的底層吏員,甚至是不得志的讀書人,乃至許多災難破產的地主等。有了這些人在草賊之中,他們甚至已經有些脫離了普通賊寇的小打小鬧了。

“把所有的草賊官印,還有那些斬殺的賊軍頭目首級差人送往長安。”雖然打了一個大勝仗,可李璟心頭並沒有多少興奮。反而感覺一陣胸悶。

“這些俘虜怎麼處理?”郭承安問。

李璟沉默,伸手揉着太陽穴。多達四萬多的俘虜啊,這些人中真正的草賊並不多,多是一些沒飯吃的饑民而已。讓他把這些人了,李璟做不到。想了半天之後,李璟緩緩道:“佩銅印以上者,審問登記之後,一同送往長安吧。到期銅印以下的那些,就將他們押到院落去戍邊囤田,既算是流放充軍,也算是一個改過贖罪的機會。而且發往遼東,有我鎮國軍監管,也不用擔心再起亂子。”

這樣一分,雖然最後要押往長安的還是多達兩三千人,但起碼其它的四萬餘青壯是留下來了。帶往遼東,也能開發遼東。

聽到這個安排,張蕤有些震驚。這樣的大事,起碼得由招討使宋威來決定,並且還得請示皇帝和政事堂才行。李璟居然就這麼拍板決斷了?不過想想,心裡又有些讚賞李璟的這種獨斷專行。畢竟,讓朝廷來決斷的話,這些人很有可能不是殺掉就是貶爲奴隸。現在李璟這樣決斷,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那五萬餘的流民要如何安排?”

說到這些流民李璟也有些爲難了,畢竟這些流民中雖然也有青壯,但更多的是老弱婦孺。登州、遼東現在暫時已經處於人滿的狀態了,除非李璟向遼東打下更多地盤,不然真的安排不下。更何況,就算需要人,現在登州外面想要進入登州的百姓多的是,而且大多都是青壯。

“張使君如何打算?”李璟把這個麻煩的問題拋給了宋州,畢竟這些流民中很多人是宋州當地百姓。

張蕤想了想,“經此次賊兵襲境,宋州也是損失巨大,暫時間我們只能把流民中宋州之民安置,其餘流民無能爲力。”

李璟點了點頭,這也是實話。“這樣吧,宋州籍的流民由張使君安置,其餘的,我返回登州時帶上,正好帶他們返回原籍,交由各地官府安置吧。”

把幾件重要的事情決定之後,大家面上也愉快了許多。

雖然王仙芝、尚君長、畢師鐸、柴存、柳彥璋,曹師雄等這些賊首還沒有抓到,不過這次草賊幾乎盡沒,被殲滅了兩萬多,俘虜四萬多,最後逃過汴水的,只有三千人左右而已。這麼點人,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不過,最後李璟還是向宋州一衆官員表示,在渡過端午節後,鎮國軍將全軍拔營,繼續向東追擊草賊,一定要徹底剿滅這些賊寇。聽到李璟這麼快就要率軍離開,宋州上下,充滿了複雜心情。鎮國軍呆在宋州,雖然秋豪無犯,可大軍供給全靠宋州,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是雖然王仙芝大敗而逃,可隔頭不遠的東北面的曹州,卻還有另一個草賊副都統黃巢率領的賊兵。他們心裡也擔心,萬一李璟走了,黃巢又殺下來怎麼辦?

此時此刻,宋州大小官員,居然沒有一個想起本鎮節帥穆仁裕他宣武軍!

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595章 不疑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536章 遺表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410章 猛虎不可爲犬欺第453章 留下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869章 跳船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89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892章 秒殺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971章 真龍第489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26章 分功分錢第15章 團結兵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28章 轟動蓬萊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4章 赤山鎮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860章 英雄立馬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547章 平盧軍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246章 鈔票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318章 取登州第382章 出燕入晉第47章 變動第1015章 智取河陽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919章 禍起第961章 懲戒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699章 前戲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74章 事泄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987章 精英第84章 白衣女子第522章 鉅野之戰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902章 子弟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638章 十六州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322章 少帥(一)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225章 槍出如龍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843章 除根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936章 肅清第239章 招安第177章 形勢第289章 裴宥奇謀大破聯軍 李璟詐亡反敗爲勝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525章 會獵於野(一)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673章 內需、國債 、爵位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617章 三十稅一第692章 鐵騎五萬第952章 征服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510章 女神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
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595章 不疑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536章 遺表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410章 猛虎不可爲犬欺第453章 留下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869章 跳船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89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892章 秒殺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971章 真龍第489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26章 分功分錢第15章 團結兵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28章 轟動蓬萊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4章 赤山鎮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860章 英雄立馬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547章 平盧軍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246章 鈔票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318章 取登州第382章 出燕入晉第47章 變動第1015章 智取河陽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919章 禍起第961章 懲戒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699章 前戲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74章 事泄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987章 精英第84章 白衣女子第522章 鉅野之戰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902章 子弟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638章 十六州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322章 少帥(一)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225章 槍出如龍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843章 除根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936章 肅清第239章 招安第177章 形勢第289章 裴宥奇謀大破聯軍 李璟詐亡反敗爲勝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525章 會獵於野(一)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673章 內需、國債 、爵位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617章 三十稅一第692章 鐵騎五萬第952章 征服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510章 女神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