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66章 軍亂

bookmark

(感謝miggie、炎龍滅天、幸福象花一樣盛開、大衛.查爾斯、夢夢夢夢夢夢、無畏所謂支持!)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大唐幾乎就已經是烽煙四起,處處告急,彷彿即將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自即位以來,天子李儇的日子一直過的還不錯。

朝中事務盡交給田令孜、盧攜等重臣,自己整日騎馬射箭、下棋擊球,日子過的好不輕鬆。特別是到了乾符四年底、乾符五年初的時候,好消息更是一個接一個的到來。

南詔王酋龍去世,新的南詔王終於終止了酋龍在位十八年來的兩國連年大戰。崔安潛又率軍在東南大敗草賊、擊滅草賊匪首王仙芝以及諸變節頭目。李璟更是率軍出擊,一舉收復了遼東、遼西,大敗渤海、高句麗、契丹,更威懾震服韃靼、奚。

志得意滿的李儇甚至因此心中升起一股雄心壯志,開始對朝堂政事有了渾厚的興趣,整日在之間,探討形勢,佈置方略,只待高駢徹底的掃蕩東南的草賊之後,便要親征遼東,將契丹、渤海、高句麗一舉掃滅,收復此漢之舊地,然後挾此大勝之餘威,動手收李璟之兵權,削河北之藩鎮,去掉大唐百年之患。徹底改變唐宗皇帝安史之亂以來百年沉痾,開創大唐中興,再續大唐盛世。

如此將養數年,積蓄國家財力,勤練將兵,修繕戰備,只待休養之後,便徹底的取消地方藩鎮手中權力,將權力重新收歸於皇家朝廷,恢復唐室之威嚴。

只待天下太平。國富民強,時機一到,大唐將再調大軍,恢復西域,甚至要與大食軍隊再來一次恆羅斯戰役。討回當年之辱。

李儇幾乎已經看到自己將來在歷史上的評價,能與唐太宗比肩,甚至不比秦皇漢武遜色。

每次想到這些,李儇便不由的熱血澎湃,激昂萬分。

然而,到了乾符五年底。天下形勢陡轉直下。

河北三鎮叛亂,轉眼河北就多了四位反王。

而河北四鎮叛亂消息傳來後,更是禍不單行,東南原本節節勝利的高駢,卻突然被黃巢一戰喪膽。

黃巢十萬大軍已經越過長江,穿過了高駢的防區。一路殺到了淮水南岸。

而被朝廷倚之爲柱石干城的高駢高侍中,卻手握五萬兵馬,退縮長安城中,擁兵觀望。

李儇很清楚,高駢並不是因爲張璘兵敗之後就喪膽,張璘是在學李璟。

李璟坐擁二十萬軍隊,河北叛亂消息傳出。天子派人詔李璟軍隊入關。結果李璟卻以滅高句麗更重要爲由,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荒唐理由拒不聽旨。

忍着心中的憤怒,李儇給李璟加東北道兵馬元帥,河北道兵馬元帥、河北四面行營兵馬都統的重職,將原本剛解除掉的軍權兵馬重交還給李璟後,李璟終於肯出兵了。當然,明面上,李璟是因爲他已經滅掉了高句麗而接受皇帝的詔令出兵。

可李儇沒高興不久,李璟重新得到兵權之後。雖然已經同意出兵。可到現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李璟的軍隊卻還依然分散在遼東各地。他再次派去催促的使者上奏稱,李璟還在調動集結兵馬。

有李璟這樣的惡劣,朝廷另一位‘名將’高駢也開始有樣學樣了。在對付黃巢的關健時候。他退縮於揚州城中,給草賊讓出了北上中原的大道。

高駢表面稱黃巢勢大,賊軍六十萬。但實際上主要的原因卻是他害怕他與黃巢做戰之時,李璟駐紮在長江口的三萬鎮國軍會乘機對他不利。另一方面,高駢卻也學李璟,更想保存實力,擁兵觀望。

然而自高駢退縮揚州,拒不發兵的消息傳出之後,禍不單行,更多的噩耗傳來。

面對黃巢兵馬的北上,天子接受了盧攜宰相提出的建議,集結中原兵馬在淮河北岸的重鎮泗州憑河防禦。這個計劃,看起來確實比任由黃巢突入河南之地,或者給黃巢加封廣州節度使這樣的建議更合理。

盧攜一大早起牀之後,眼皮就一直跳個不停。早早的剛走入禁中政事堂的院中,宰相豆盧瑑就焦急的迎了出來,“子升,大事不好。”

盧攜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三十二歲那年中的進士,然後一直官運不錯。做過御史也當過長安縣令,如今擔任着翰林學士承旨,門下侍郎兼任兵部侍郎,弘文館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再次復相之後,盧攜盡掌朝中軍政大事,他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相國鄭畋與王鐸所任命的潼關以東,汝、陝、許、鄧、汴、滑、青、袞等州都換了統帥。

朝中沒有了鄭畋、王鐸這兩位強力反對派,豆盧瑑、崔沆、於琮、李蔚這四相,基本無人可以挑戰他的地位。雖然如今因爲他舉薦的高駢避戰,使得天子有些遷怒,但地位不損。

“豆盧公,發生了什麼事情?”

“五日前,鹽州軍亂,逐刺史王承顏!”

www ¸тт kΛn ¸¢O

“三日前,陝州軍亂,逐觀察使崔碣!”

“又是三日前,河中軍亂,逐節帥劉侔!”

一連三條兵變的消息,盧攜臉色立時慘白,他陰沉着臉看了豆盧瑑一眼。豆盧瑑已經是手足無措的樣子,而政事堂的其它三位相國,還有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的官員們,都是異常的沉默。

軍亂兵變不算什麼,自安史之亂後,朝廷哪一年不來上幾次軍亂?

如幽州軍百年來亂兵變了幾十次,昭義鎮也兵變過二十多次,就連關中的各鎮也經常軍亂,甚至連神策軍都有軍亂的時候。

可現在的問題是,如今朝廷這個時候,已經承受不起兵變了。

河北四鎮剛反,叛軍聲勢正盛。偏偏這個時候黃巢又一路北上,無人可擋。

朝廷最爲倚重的兩員大將李璟與高駢,現在全都手握重兵,擁兵觀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五日內。連續三起軍亂,政事堂這樣宰相官員們也都是驚的手足冰涼。

更何況,這次軍亂的三個地方,可都是緊靠着京畿之地。

鹽州,屬朔方節度使下,在隴右。位於關中通往靈武的靈鹽道上。而陝州,就在潼關以東,是護衛着關中東大門潼關的前沿,位於東西兩京之間,爲陝虢節度使治所。

河中軍,則正好在陝虢的北面。隔黃河相對。不但臨控着東西兩京之間的黃河漕運,而且這裡還是關中與長安,西京與北都之間的通道。特別是河中境內的兩大鹽池,這裡不但是中原關中山南一帶的鹽供應產地,而且這裡每年還要向朝廷提供差不多兩百萬貫的鹽稅。

對如今的朝廷來說,兩百萬貫錢十分重要。更何況,河中不但有鹽利。還有地利,是長安與洛陽,甚至是北都太原之間的重要藩鎮,翼護着大唐的三都。

可在這樣關健的時候,陝虢和河中居然先後發生了軍亂,崔碣與劉侔兩位朝廷委派的大臣都被地方軍頭們給趕走了。

真是屋漏人偏逢連夜雨!

鹽州刺史王承顏和陝州觀察使崔碣都素有政聲,不過最終以嚴肅被兩地軍頭軍亂驅逐。

安史之亂以來,朝廷與地方藩鎮博弈,勉強維持着平衡。朝廷無法削藩,一直以來都是靠提升屬州的地方。利用朝廷派駐節度使以及地方上的屬州來上下鉗制藩鎮。

雖然一直以來無法完全消除藩鎮,但正因爲兩稅三分制下的這些措施,纔是最終維持大唐安史之亂後一百餘年的根本。在朝廷的這些策略下,除了河北三鎮,各鎮節帥一般都由朝廷派任。朝廷牢牢把持着節帥之位,絕不讓那些地方軍頭輕易掌握到這一職務。

同時不但加大屬州的權力,到如今,屬州一面擁有兩稅三分中的留州兩稅財權,同時在藩鎮的地方軍隊中,掌握着縣鎮兵、支州兵、甚至是團結兵。而藩鎮的牙將等軍頭,反而往往只掌控着牙城和牙兵,有的還掌控着外鎮兵。

在大多數藩鎮,其實藩鎮內部並不是統一的,上有朝廷派遣的節帥,雖無太大實權,可卻掌握着平衡,協調着藩鎮牙將、刺史這些軍頭之間的關係。甚至在一些朝廷控制的較好的藩鎮,連刺史之位,都是由朝廷所派官員佔據。

這個平衡很微妙,也常常有打破的時候。有時朝廷所派官員如果太過公正嚴明,便有可能侵犯到地方軍頭們的利益,如果矛盾激烈,往往就會爆發軍亂。這種事情很常見,每年都來上幾次,朝廷一般總能平息。多數情況下,是朝廷這方佔優勢,以往朝廷甚至很樂意借這些軍亂,打擊那些地方軍頭勢力,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

但是現在,這樣的關頭,一個處理不好,說不定就會如河北一樣失控了。

特別是河中與陝虢這兩個藩鎮,距離河北並不遠,都只相隔了一兩鎮而已。一旦他們從軍亂驅逐朝廷派遣的官員,上升到直接造反,那就麻煩了。

盧攜在腦中裡轉了一圈,很快就已經拿定了處置的方案。這次關健在撫而不在打壓,因此,雖然崔碣、王承顏、劉侔三人官聲不錯,但這個時候,也不是找對錯的時候了。

“貶王承顏爲象州司戶,詔牛從圭往鹽州慰諭。”雖然這事明擺着是鹽州軍頭的錯,但爲了安撫住這些軍人,盧攜也只得把處理王承顏,然後安撫鹽州軍。”

“貶崔碣懷州司馬,以給事中楊損爲陝虢觀察使!”

“以竇璟爲河中節度使、河中宣撫置制使!”

一連下達了數道調令,盧攜心中長嘆一聲,但願他這樣的處置,能讓三地的軍亂平息。

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225章 槍出如龍第833章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845章 敗訊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156章 公孫蘭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869章 跳船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756章 擒虎第918章 挑戰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598章 復國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41章 開訓動員第86章 巫山雲雨第505章 王者之師第599章 求援信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912章 王者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978章 樑藩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41章 開訓動員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587章 鎮國四賢第623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406章 王者爭霸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837章 逼反第371章 窟頭劉仁恭第134章 備戰 海賊來襲第944章 毒魚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900章 幹了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576章 畝產三千斤第255章 佔領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16章 替人從軍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172章 破城第641章 不聽調,不聽宣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788章 暗箭第277章 噩耗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278章 翻盤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600章 碰撞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75章 攤牌第77章 交換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853章 楊行密第701章 進退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891章 龍騎兵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338章 鎮軍錢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720章 反制第393章 李橫衝
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225章 槍出如龍第833章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845章 敗訊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156章 公孫蘭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869章 跳船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756章 擒虎第918章 挑戰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598章 復國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41章 開訓動員第86章 巫山雲雨第505章 王者之師第599章 求援信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912章 王者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978章 樑藩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41章 開訓動員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587章 鎮國四賢第623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406章 王者爭霸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837章 逼反第371章 窟頭劉仁恭第134章 備戰 海賊來襲第944章 毒魚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900章 幹了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576章 畝產三千斤第255章 佔領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16章 替人從軍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172章 破城第641章 不聽調,不聽宣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788章 暗箭第277章 噩耗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278章 翻盤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600章 碰撞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75章 攤牌第77章 交換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853章 楊行密第701章 進退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891章 龍騎兵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338章 鎮軍錢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720章 反制第393章 李橫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