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01章 進退

(感謝扣底的月票支持!)

歸義一敗,莫瀛空虛,也就等於把南下門戶洞開。

在莫州北面邊境,這裡原本設有三關,加上莫瀛二州之地,擁有好幾個大泊,一到春秋兩季,就是一片澤國,加上諸多河流,因此莫瀛一直以來都是河北自北南下除了燕山外的第二道重要防線。

也正是因爲如此,王景崇纔會把重兵集結於滄州。全因爲四鎮都認爲,莫州有三關防禦,而且幽涿既在四鎮手中,那麼李璟輕兵南下,只有七日之糧,絕不敢去打莫瀛,只能走滄州這一線海邊。

“三關能守住嗎?”王景崇召集諸將,在堂上黑着臉詢問剛梳洗過的劉仁恭。

劉仁恭苦着臉搖了搖頭,實際上劉仁恭突圍出城之後,想到的便是立即趕回莫州,依靠三關防守,然後向李全忠和王景崇借援兵。

可他一路之上被遼騎追殺,等好不容易趕到莫州瓦橋關下,看到瓦橋關還在,當時萬分驚喜。不過在關上打開關門,他準備入關時,卻驚醒的發現了一些可疑之處,然後連忙調頭。結果他一退,關上立即紅旗搖動,頓時伏兵四起,一起殺將出來。

原來李璟先前派出的三軍騎兵早已先一步直接南下,先一步奪下了瓦橋關。若不是他警醒,差一點就關門打狗了。可就算如此,在關內騎兵追擊之下,他一路逃竄,最後兩千騎兵加上路上收攏的一些敗兵,也損失了差不多一半。

隨後他不死心的又往東面二關而去。這次他警惕小心了一些。到了附近後。先派了斥候前去觀看。結果最後發現,這兩關也都被攻佔,雖然外表好似莫州兵依然把守着二關,可實際上剛戰鬥過的一些痕跡還在。

聽到這消息,劉仁恭才一路帶着千餘騎繞到更遠的東面南下,結果在景城附近還是被景城的騎兵發現,一路追殺到滄州城下。

“三關都丟了,如果我猜的沒錯。估計此時莫州和瀛州都已經丟了。”劉仁恭嘆聲道。

三關一失,而莫瀛主力又盡失,成德軍主力在滄州和德棣,義武軍主力現在幽州。這個時候,不說三關,就是整個莫瀛二州,甚至是成德鎮與義武鎮都已經空虛了。

莫瀛本來除了三關還有河泊防線,可眼下這個時候雖然已經是二月,但河北之地,這個時候依然沒有解凍。北方不似南方。南方的河流沼澤這些,往往就是天然防線。可到了北方。一到冬季,河流結冰,便如坦途,根本是一馬平川。春夏秋三季還能有效果,此時卻是一點用也沒有。

面對着李璟的七萬兵馬南下,劉仁恭的莫州各城中的守兵也只有數千,瀛州的情況估計也差不多。王景崇的成德四州,還有三萬兵馬留守。

這數州兵馬加起來都不到五萬,卻分散在六七州之中,簡直就是一盤散沙,如何對抗李璟?

至於說李璟只有七日糧草,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笑話,李璟此時光只攻下歸義,就擁有了數萬大軍的糧草,完全不缺糧草。

四鎮想要關門打狗,結果如今卻成了李璟直搗四鎮腹心了。

“大王,眼下當速將當前局勢報與燕翼魏三王得知,請幽州的燕翼二王立即率兵南下,同時請魏王立即北上,我們再回兵西進,三路大軍與李璟決戰於莫瀛之間。”劉仁恭出聲提議道,他的莫州肯定已經完了。憑他的實力是不可能奪回來的,眼下只有靠四王兵馬了。

王景崇未及回答,便有人回道:“劉使君此言不妥,眼下莫瀛已經難保。這個時候,我成德軍當立即順運河南下,速返回成德四州,如此,方有勝算。不然,不等三鎮兵馬回援,只怕我們就要先被李璟圍於滄州。滄州糧少,援兵尚遠,遼軍擁有攻城利器,歸義半日不到既破,這滄州也難守。”

劉仁恭冷笑一聲道:“李璟現在估計已經攻佔了莫瀛,這個時候若是離開滄州,想回成德只怕不易。大家不要忘記了,李璟可是有四萬騎兵。而滄州城中,卻多是步軍。一旦離開了城池保護,大家認爲我們拿什麼來與遼騎戰於平原之上?”

先前遼兵三千騎兵的威猛,是所有人看的清楚的。一想到有四萬這樣的騎兵在平原上奔馳攻擊,所有的將領也都覺得劉仁恭的話有幾乎分道理。以步對騎,那得步兵佔據多數,且最好是依城據寨而守。

而在平原野戰,哪怕六萬步兵對四萬騎兵,那也是必敗之局。

可王景崇此時卻又無法就坐守滄州,不說滄州糧少。單說成德只有三萬餘兵馬留守,若是李璟不來打滄州,而是直接殺入成德四州,那老巢就將有失。況且,全軍將士家眷都在成德,這個時候,軍心如何穩固。

到了這個時候,王景崇真的是後悔萬分。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好不容易搶下義昌三州,結果轉眼之間自己的成德四州卻要被李璟殺過去了。

真是瑪勒戈壁,這李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劉仁恭看着王景崇的模樣,心裡未免有些幸災樂禍,倒黴的也不是自己一個啊。

“趙王,某倒是覺得,李璟若是攻打成德還並不是最壞的。若他此時拿下莫瀛又去攻打成德,那麼李璟一來必然要留下兵馬分守莫瀛各州縣分減兵馬。二來李璟攻打成德,正好給我們各路兵馬應對的時間。怕就怕李璟不打成德,而是直接來打滄州啊。”

劉仁恭分析的很有條理,李璟這個時候打成德,不說成德還有數萬兵馬,臨時徵召據城而守,李璟也不可能一下子吞的下去的。如此一來,李璟反而要分兵。且最後陷入泥潭之中。而這樣一來。四鎮就有了反應時間。可以把兵馬調過來與李璟決戰。

但李璟是什麼人,既然這次他就出其不意,沒打滄州而去打了歸義。那李璟這麼聰明的人,怎麼可能會去打成德?反正若他是李璟,在眼下局勢下,橫掃空虛的莫瀛二州後,就當分一部份兵守莫州三關,阻擋幽州燕翼二王兵馬南下。與此同時。直接率主力殺奔滄州,把滄州這支孤軍給圍了,若是能再敗滄州中的成德軍,那四鎮兵馬合起來再強,結果也只是被各個擊破的結果。

哪怕滅不子滄州,也能把四鎮的兵馬南北切斷,至少,莫瀛二州甚至別想再搶回去了。

這番話如同在王景崇耳邊響起五個炸雷,說出了他心中深處最擔憂的一個可能。

到了此時,他還真是騎虎難下。

滄州也不好守啊。眼下已經是二月。按往年情況,再有半個月。遼海上通航就恢復了。滄州靠海,到時李璟的兵馬就不止這八萬人了。到時會有源源不斷的兵馬從海上直接在滄州登陸,八萬兵可不是李璟的全部,按情報所知,李璟光戰兵就有十八萬,還有團結兵十萬,鄉兵十萬。真要等到那個時候,滄州肯定守不住。

五景崇陷入兩難之中,此時撤,擔心李璟的四萬騎兵追上來,抵擋不住。留下堅守,卻擔憂堅持不到援軍到來,反而到時遼海一通航,李璟的增援兵馬反而會先到。

就在此時,一名侍衛走到王景崇跟前,稟報道:“大王,城外又來了一支人馬,爲首者自稱是翼王長子、瀛州刺史李匡威。”

“李匡威?”王景崇不由的一愣,他當然知道李匡威。只是聽劉仁恭所報,李匡威在歸義之戰中棄友軍逃跑,是導致歸義大敗的重要原因。而他當時是往西逃去,卻沒有想到,居然出現在這裡。

“他如何出現在此處?”一面吩咐道:“快請。”

很快,李匡威便已經前來,他穿着一身銀甲,外罩錦袍,倒是看不出兵敗的狼狽模樣。進來見到王景崇等人,便連忙上前一步,欠身抱拳道:“侄匡威見過趙王叔!”

四鎮稱王,並稱兄弟,李匡威雖然比王景崇小不了多少,可他父親李全忠是翼王,與王景崇算是兄弟,因此他自稱侄子。

“將軍怎麼出現在此?”劉仁恭充滿疑惑的問道。

李匡威這才發現原來劉仁恭也在此,他愣了一下,倒沒有當日率先逃跑的愧疚,直言道:“某此次來是來請援兵的。”

“請援兵?”王景崇問道。

便見李匡威點頭道:“正是,歸義兵敗之後,某退回瀛州堅守。李賊雖然狡詐勢大,但憑我義武軍將士用命,眼下瀛州六縣,除了高陽與平舒二縣落入李賊之手,其餘博野、河間、束城、樂壽四縣依然在我軍之手。只是我軍雖勇,然此時瀛州四縣兵不過萬餘,因此,某親來滄州請趙王叔發兵救援。”

“什麼?瀛州現在還沒有失守?”這下輪到劉仁恭和王景崇都驚呼起來。

“李賊攻下歸義之後,橫掃莫州,連克瓦橋關等三關,然後兩日內已經連奪清苑、唐心、莫縣、文安、任丘、長豐與我瀛州高陽、長舒等共一州九縣三關。”

若是加是魯城與景城,這不到十天的時間裡,李璟已經連續拿下了十一縣三關,這個攻擊的速度,已經可謂是驚人至枚。

“趙王叔,李璟眼下正分兵劫掠各縣,蒐集糧草。還請趙王叔立即發兵支援河間,若河間不失,則可保成德,若河間一失,不但滄州將被圍,只怕成德四鎮亦將遭災。”

莫瀛二州是南北並列,而在莫瀛二州的西面,便是成德鎮的定州,南面則是翼、深二州。

莫瀛二州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而定州境內卻是太行山脈,平原極少。因此,如果守住瀛州,那麼也就等於擋住了李璟南下的步伐。這也正是爲何,在歷來河北征戰之中,河間在河北中樞處於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

李匡威的到來,讓王景崇的眉頭稍稍舒展了一些。瀛州還未失守,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很重要。

“趙王,這滄州非久留之地啊。”半日後,率三萬兵馬新趕到的魏博博州刺史樂行達見到王景崇,聽說了眼下的最新消息後,立即道。

“哦?”王景崇也知道樂行達是魏博大將,家中世代爲魏博軍校,樂行達曾爲魏博馬步軍都虞侯,後任博州刺史。此次爲魏博三萬兵馬的都知兵馬使。“樂將軍何出此言?”

“瀛州河間乃是河北中樞重鎮,河間若失,守滄州便只是無奈之舉。可既然河間未失,那麼此時便不當守滄州,而當守河間。”

劉仁恭聽到瀛州未失的消息後,一直有些不敢置信。

這個時候回過神來,對王景崇道:“趙王,河間若失,則李璟南下攻入空虛的成德諸州,東可率兵包圍滄州。不論哪一種,對我們都極爲不利。眼下河間既然未失,那麼我們當立即退回河間,不然,李璟若棄成德而包圍滄州,再過些天,李璟援軍從海上源源不斷而來,則我們休矣。”

“只要守住河間,則成德四州亦無事。只須堅守得時日,到時燕翼魏三路兵馬合圍過來,我們仍然對李璟有很大優勢。就算不能圍殲李璟,起碼也能讓李璟退出河北。”

王景崇緊皺眉頭,李匡威、劉仁恭、樂行達三人說的都有道理。河間位置可比滄州重要多了,這個時候上,王景崇已經不再去想着四鎮合圍聚殲李璟了。他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兵馬和地盤,若是河間能守住,就能擋住李璟南下的腳步。

同樣的,河間屬重鎮,比滄州城高牆堅,而且身後緊靠成德各州,一時間後勤糧餉都不用擔心,更關健的是,守河間,還不用擔心從海上殺來的李璟兵馬。

另外一個,樂行達剛剛帶來的三萬魏博軍,也讓他心中大定。加上這三萬人,他手上就有了九萬戰兵,和兩萬青壯輔兵。眼下滄州和河間雖有景城的一萬遼騎,他卻是不距。

只是如此一來,滄州勢不可守,只能放棄了。

但只是沉吟片刻,王景崇最後還是決定了,滄州丟了以後還可以再打回來。若是河間有失,李璟可就直接殺入成德軍老家了。

“立即傳令下去,立即移兵瀛州河間!”(未完待續。。)

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137章 接戰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978章 樑藩第61章 瘋子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840章 軍令狀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627章 求和第593章 殖民第912章 王者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833章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970章 墊腳石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838章 失算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20章 力挽狂瀾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756章 擒虎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916章 大前門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109章 合作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707章 合縱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316章 翻臉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9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993章 稱帝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551章 美人歸來佳音再傳第49章 晉升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727章 劉雲娘第46章 魔鬼訓練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51章 吃我一槊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893章 堅定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156章 公孫蘭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884章 豬兄狼弟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20章 大破樓煩關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402章 李存孝死而復生,鎮東軍雖勝實虧!第45章 考覈第998章 釜底抽薪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565章 商隊第707章 合縱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73章 波詭雲譎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53章 留下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571章 新登州第891章 龍騎兵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820章 玩火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860章 英雄立馬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928章 女真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206章 海神之怒
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137章 接戰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978章 樑藩第61章 瘋子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840章 軍令狀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627章 求和第593章 殖民第912章 王者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833章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970章 墊腳石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838章 失算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20章 力挽狂瀾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756章 擒虎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916章 大前門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109章 合作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707章 合縱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316章 翻臉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9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993章 稱帝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551章 美人歸來佳音再傳第49章 晉升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727章 劉雲娘第46章 魔鬼訓練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51章 吃我一槊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893章 堅定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156章 公孫蘭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884章 豬兄狼弟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20章 大破樓煩關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402章 李存孝死而復生,鎮東軍雖勝實虧!第45章 考覈第998章 釜底抽薪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565章 商隊第707章 合縱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73章 波詭雲譎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53章 留下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571章 新登州第891章 龍騎兵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820章 玩火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860章 英雄立馬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928章 女真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206章 海神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