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52章 河北道兵馬元帥

bookmark

李儇沉吟片刻,擡頭問道:“二位卿家可有五鎮節帥人選?”

盧攜轉頭望向田令孜,他素知田令孜的性格,雖然他是政事堂首相,可實際上不過是田令孜的提線傀儡。在這樣重要的人事作用上,他是不敢輕易提出自己的人選的。

田令孜看到盧攜的目光,當然知道他的意思,對於他的本份很是滿意。立即開口道:“老奴以爲,可由崔芸卿任淄青鎮撫寧軍節度使,由李振任登萊鎮國軍節度使,由蓋寓任建安鎮安東軍節度使,由敬翔任遼西鎮平盧軍節度使,再由郭承安任恆清鎮鎮東軍節度使。”

田令孜迅速的報出了五鎮節度使的人選,讓李儇和盧攜都有些意外。不過轉眼又有些明白,田令孜的這個五鎮節帥人選,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全都是文官任節帥。

新的五鎮節帥,沒有從外面調任,全都是提升李璟的舊部。除了崔芸卿是李璟的老師且新調來外,李振、蓋寓、敬翔、郭承安,四個都是李璟的老部下,而且是相當信任的謀主,是鎮國軍的高層,還各兼刺史之職。田令孜選這五人做五鎮節帥,自然也是深思熟慮,一來這些人要麼是李璟的老師,要麼是李璟的心腹謀士。

提拔這些人做節帥,李璟是沒辦法反對的,他反對,那就是斷自己大將的前程。他真要這樣做,那這幾個重要心腹,也必然以後難再給李璟賣命了。

其二,用這些文官做節帥,田令孜卻又不用擔心他們會不聽朝廷命令。畢竟,文官做節帥最大的弱勢,就是對軍隊的掌控力不夠。

拆分鎮國軍爲五鎮,把鎮國軍的兵馬分到五鎮下,提拔李璟的部下爲五鎮節帥,離間李璟下下之間,又把鎮國軍給拆分了。只要沒有了軍隊和地盤,他們又豈用擔心李璟。

“除升崔芸卿、李振、敬翔、蓋寓、郭承安五人爲節帥外,奴還請陛下同意由李璟舊部出任五鎮的副使、行軍司馬、行軍判官、支使等要職。另外,十六州的刺史和上佐之職,也由李璟舊部之中提拔。另外,再從朝廷調拔一部份官員前往五鎮,擔任縣令、和州六曹等官職。”

“另外在萊州青島港、登州登州港、金州的都里港、青泥港、岫州的石人汪港、平州的秦皇島港,臨海頓港、安市港,一共八個海港,在登州港設立市舶司,在其餘七港也分設海關,派市舶使進行市舶徵稅。”田令孜對於登州的海貿財富那是念念不忘。“按臣預計,設立市舶司後,朝廷一年可從八港每年至少徵收五百萬貫稅。”

聽到五百萬貫這個數字,李儇並不算太動容。錢財在他的心目中,不過都是一個數字罷了。五百萬,也不過是一個數字。

對於田令孜和盧攜所奏請的這個拆分鎮國軍的方案,他倒是沒有太大的反對。畢竟,鎮國軍的實力確實有些太龐大。朝廷的關中京畿之地,也不過是十八萬禁軍而已。

而且,現在東北之地馬上就要平定,他也認爲沒必要再保留這麼一支大軍。

按田令孜的計劃,把鎮國軍的十萬團結兵和鄉兵裁撤,然後十萬鎮國軍一分爲五,交給五鎮。每鎮再裁撤一半爲團結兵,如此各鎮只保留一萬常備兵,剩下一萬秋冬集訓的團結兵,既可保護地方,又不使朝廷擔心。

只是有一件事,讓李儇還是緊皺着眉頭。

“安東郡王要如何安排,李璟剛剛立下大功,朝廷卻拆分鎮國軍,只怕寒了李璟之心。”萬一李璟不肯同意,李儇不知道朝廷該怎麼辦?“況且,現在遼東戰事正烈,眼看就要滅掉高句麗,此時拆分鎮國軍,只怕將士們也難以接受。”

“陛下,此事並非不能解決。”田令孜馬上道。

“卿有何法?”

田令孜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道:“只要陛下移駕東都,建立行營,親自指揮遼東戰事,再委派一員大將前往遼東,則遼東之事無礙。臣舉薦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任神策軍京東行營都統,再舉薦吏部尚書崔安潛,左威衛上將軍張自勉爲副都統,率軍兩萬入遼,負責指揮遼東五鎮兵馬。”

鄭從讜和崔安潛、張自勉都是既有威望,又能戰的文臣武將。雖然他們與李璟的關係不錯,但田令孜卻相信,他們不會跟李璟合謀。只要有這三將率兩萬兵馬入遼,再有皇帝坐鎮洛陽,便能控制五鎮。

當然,最關健的還是把李璟調離遼東。不然有李璟在,再怎麼分化之策,也不會有太大作用的。

“對於安東郡王,臣請陛下下旨,免去李璟鎮國軍節度使、平盧軍節度使之職,並廢除安東大都府,解去李璟安東大都護之職,李璟擔任的營州、登州、青州幾州的刺史也一併解除。”

李儇的臉色有些難看,在他想來,李璟是有功之臣,而且是有大功的。雖然說他同意拆分鎮國軍,也不過是了爲了李璟好,爲了李唐社稷。但如果只是解職,那豈不是把李璟當罪臣對待了,那天下人如何肯答應,鎮國軍將士如何肯答應,李璟如何肯答應?就是他這個皇帝,也難以答應。

李儇擺了擺手,搖頭道:“李璟是有大功於李唐江山社稷的,當厚待!”

盧攜連忙接話道:“臣以爲,田公提議免去李璟所上諸職,也是爲了朝廷對新設五鎮的掌控。至於李璟,朝廷當然要厚待。臣以爲,不如加李璟三師之太傅位,授其盧龍、成德、義武、義昌、魏博河北諸道兵馬元帥,河北道觀察大使,依舊任幽州盧龍軍、代北大同軍節度使。並授河北道鹽鐵轉運使兼鑄錢使,再充任河北道營田度支大使,兼押諸蕃部落大使。”

這一連串的官職,其實全是虛的。

河道道元帥、觀察大使,鹽鐵轉運使、鑄錢使、營田度支大使、押諸蕃部落大使,持節盧龍軍、大同軍。

說來說去,盧攜的意思都是把李璟從山東半島和遼東遼西趕出去。

拆分鎮國軍,奪取李璟的地盤後,把李璟調到河北。

雖然有一連串的名頭,聽起來很響亮,什麼河北諸道兵馬元帥,河北觀察大使。可實際,就連盧龍軍和大同軍的節度使李璟都只是掛了一個名而已。

田令孜和盧攜既把李璟趕出了鎮國軍和遼東遼西,雙把李璟扔進了河北。河北本來就是一直是大唐難以控制的地盤,現在讓李璟來河北,河北諸鎮豈能聽從一個沒兵沒權的元帥之令?

李璟當今率兵入幽州,還利用了盧龍軍內亂,都沒能真正控制幽州,更何況眼下這種情況。

對於田令孜他們來說,只要李璟到了河北,不管什麼樣的結果,他們都是贏家。

李璟若是鬥不過河北藩鎮,他們樂於其見,反正李璟只要離開鎮國軍,他們就成功一大步了。就算李璟真的把河北諸鎮鬥敗了,站在朝廷這一邊來說,朝廷一來得到了遼東遼西等五鎮,二來又收拾了河北諸鎮,怎麼着也是大勝。

而且田令孜和盧攜相信,朝廷一百餘年都沒擺平河北諸鎮,他們根本不信李璟要是去了河北諸鎮就能降服河北諸藩。

“若是李璟不肯交出鎮國軍呢?”李儇問出了心中最擔憂的一個問題。

田令孜陰陰笑道:“朝廷開出如此條件,若李璟還把持着鎮國軍不肯交出,那叛逆之心便昭然若揭了。真要如此,那陛下當然須立即趁其羽翼未豐之時剿滅他。”

李儇還在猶豫。

盧攜大聲道:“陛下,想想當初安祿山,玄宗皇帝是如何厚待他,可他最後又是如何對待玄宗皇帝和大唐。”

安史之亂,可以說是自玄宗皇帝后,每一任大唐皇帝心中難以抹去的一道傷痕。盛世大唐,正是因安史之亂,才一路急轉直下。因爲安史之亂,纔有了藩鎮之亂,宦官之禍。

今日的李璟,確實與當年的安祿山起兵前很像。

同時出身微末,同樣短時間崛起,同樣的手握重兵。

防範於未然,確有必要。

“就如二卿所言,加李璟太傅、充河北道兵馬元帥、觀察大使,鹽鐵轉運使、鑄錢使、營田度支大使、押諸蕃部落大使,持節盧龍軍、大同軍。”

議定之後,當天,天子再次召集了政事堂與北司的太監們議事。

不過,這一次卻是在宣政殿,而且除了南衙北司的諸要臣,還有三省六部以及御史臺的官員,甚至神策軍諸大將也都到了。

李儇一開口,便將親征之事宣佈。

宣佈十日之後親征,移駕洛陽。同時,加安東郡王李璟太傅,河北道兵馬元帥等職,然後是拆分鎮國軍爲五鎮,各鎮節帥以及下面諸刺史的任命。再然後,又宣佈調河東節度使鄭從讜爲神策軍京東行營都統,崔安潛、張自勉爲副都統,率兩萬兵馬入遼東,並負責指揮遼東五鎮兵馬征討高句麗做戰。

皇帝的命令根本不容反駁,立即交與門下擬詔,然後中書審覈,發給尚書省執行。

詔書立即公示,各路傳旨官立刻往太原府、河南、河北、遼東等地宣旨。

皇帝要親征,鎮國軍被拆分,李璟被調往河北的各路消息,立即就傳遍了整個長安。而且這消息還迅速如風一般的向四處傳播,且經過不斷的加工之後,越傳越玄,一時間流言四起,關中山南河南河東河北。

沒多久,甚至有消息又從河南等地傳回長安,開始流傳安東郡王李璟已經攻滅了高句麗國,然後還有人說李璟在接到朝廷的聖旨之後,已經憤而起兵造反,現在起五十萬馬步大軍,已經殺入關內,取幽州,攻太原。

甚至還有傳言說,皇帝剛到洛陽,便被李璟大軍圍住了!

一時之間,整個關中人心惶惶,謠言四起!RS

第77章 交換第190章 騎兵訓練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846章 孤注一擲第519章 雙贏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670章 黃袍加身第142章 絕地反擊第595章 不疑第432章 截殺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961章 懲戒第365章 鐵槍王彥章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1005章 進攻太原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37章 偶遇郡主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383章 周德威來投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938章第278章 翻盤第845章 敗訊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720章 反制第254章 地道戰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900章 幹了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761章 皇叔第777章 舉哀發兵第772章 秦晉之好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819章 攪局第307章 奪帥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750章 插入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177章 形勢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820章 玩火第623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822章 雛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34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607章 鴨淥水第34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7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702章 斬首十萬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699章 前戲第1019章 暗箭難防第674章 圈錢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920章 鷹犬第16章 替人從軍第768章 相忌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742章 圍城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333章 反了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21章 暗戰第885章 行險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379章 跪服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885章 行險第740章 趙家將
第77章 交換第190章 騎兵訓練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846章 孤注一擲第519章 雙贏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670章 黃袍加身第142章 絕地反擊第595章 不疑第432章 截殺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961章 懲戒第365章 鐵槍王彥章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1005章 進攻太原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37章 偶遇郡主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383章 周德威來投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938章第278章 翻盤第845章 敗訊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720章 反制第254章 地道戰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900章 幹了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761章 皇叔第777章 舉哀發兵第772章 秦晉之好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819章 攪局第307章 奪帥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750章 插入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177章 形勢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820章 玩火第623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822章 雛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34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607章 鴨淥水第34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7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702章 斬首十萬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699章 前戲第1019章 暗箭難防第674章 圈錢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920章 鷹犬第16章 替人從軍第768章 相忌第368章 野心勃勃第742章 圍城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333章 反了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21章 暗戰第885章 行險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379章 跪服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885章 行險第740章 趙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