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滅國

(感謝垂死的椰子、無畏所謂、越溪懶人、南陽火諸位的支持!)

遼東。

三日限期已到,遼東城中的高安武還想要負隅頑抗,卻發現自己已經衆叛親離。高句麗國的將軍們,已經都帶着自己的人馬逃命一般的離開了這座王城。

再次清點了城中的可戰之兵後,高會武沮喪的發現,他手下的戰兵只剩下了不到兩萬人。而且,就是這兩萬之兵,也已經是士氣盡喪,兵無戰心。

旭日東昇,三天已過。

城外已經響起了連綿的聚兵號角之聲,半醉半醒的高安武紅着眼睛提着出鞘的寶劍下令堅守,準備與唐軍血戰到底。

不過留下的諸位統兵之將聽到這個命令之後,無不臉色一暗。

半晌,沒有一個將領移動腳步。

看到諸將的這個反應,高安武先是惱怒,然後是驚懼。

當他明白了將發生一切之後,只能仰天發出一陣陣的大笑。

片刻之後,笑聲戛然而止。

很快,遼東城門大開,一隊高句麗軍官帶着高安武的首級、兵符、璽印、戶籍帳冊等前來請降。

城下鼎盛的軍陣之中,李璟對於高句麗人殺高安武投降的結果似乎並不驚訝。面對高句麗人的投降,李璟也並沒有爲難,而是笑着接受了高句麗人的投降。

當天,城中兩萬高句麗人解甲棄械歸降,出城接受整編。

李璟率軍進入遼東第一大城遼東城,這座位於遼河中游平原上的巨大平地城,幾百年來一直都是遼東的軍事與經濟中心。四方城池,雙重城牆。三道城門。

雖然唐軍圍城以來,不斷有高句麗兵馬逃走,原來五萬高句麗軍逃走了三萬,又有三萬契丹軍撤走。但是整個城池中,老老少少軍隊和百姓商人加起來。依然超過二十萬人口之衆。特別是高得貴經營這裡多年,這裡也一直是高句麗、渤海、契丹、甚至是室韋、新羅交易的中心,城中建有衆我糧倉。

對於李璟來說,兵不血刃的拿下遼東城之後,更大的意義在於將這個復國不到一年的高句麗國的兩代國王殺死,並且奪取了王都。整個高句麗現在徹底的失去統一指揮。以及軍心士氣。

雖然還有白巖、新城、蓋牟、金山等重要山城,和各路大小高句麗人勢力。

但現在,這些人已經成了一盤散沙,再也無法凝聚起來對抗唐軍了。

奪下了遼東城,擊殺了高安武之後,李璟現在已經具備了迅速掃平高句麗殘餘勢力的能力。

李璟進入遼東城之後。立即下達了兩道命令。

命令趙犨與曾元裕二將率兩萬兵馬沿遼東城南的大梁水向東進發,攻取沿大梁水南北兩岸諸城高句麗勢力。

命令林武與李居義二將率兩萬兵馬沿遼東城西面的小遼水向東北進發,攻取沿大小遼水東西兩岸的高句麗勢力。

李璟親自坐鎮遼東城,主持攻佔遼東各城之後的清剿地方殘餘勢力,以及外遷高句麗民,內移中原百姓,還有新佔領取內的修路、築城、分田等事務。

爲了能夠加強對這些新佔領取的徹底控制。李璟現在嚴格實行,每佔領一地,立即把這些佔領取的高句麗等外族百姓遷往內地,然後把中原百姓移到遼東,雖然這樣倒騰起來,十分麻煩。可爲了長遠計,李璟對這項工作絕不打半分折扣。就算是現在在遼東修路築城的這些工人,也基本都是先安置到了中原各州縣,生活了差不多一年後,然後才徵調他們來遼東修路。

這些人的家眷都在中原控制區。而且他們修路也有薪水,並不算是太苦,如此可極大的避免佔領之後,發生土人反抗這樣的事情。

遼河中下游的西岸就是遼西,這裡已經被李璟年後就已經佔領控制。

現在李璟奪下遼東城後。便開始大舉進攻遼河中游東岸的平原,以及更東面的丘陵地帶。

大梁水,便是後世的太子河,這條河流域上,最重要的城池便是遼東城與白巖城。

而更北面一些的小遼水,則是後世的渾河。這一流域,則分佈着高句麗重城新城。

現在高句麗還控制的地區,基本上就集中在太子河與渾河流域。其控制地域相當於後世的遼陽市、本溪市、瀋陽市、撫順市、鐵嶺市、開原市這些地區。一半在遼河東岸平原,一半在千山山脈丘陵地帶。

不過在高句麗控制區的西、南、東三面都已經是唐軍的佔領區,失去了遼河之險,以及千山山脈之險,高句麗人剩下的幾萬殘餘勢力,已經完全不足爲懼了。

“高句麗已經完了!”站在遼東城中的十八層佛塔之上,登高遠眺着遼河平原,崔芸卿即便此時心事重重,亦不禁發出感嘆。

李璟淡淡迴應道:“這是大勢所趨,高句麗人妄想阻擋,不過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最後只能是被歷史的車輪輾過。”

崔芸卿轉頭看着自己這個門生,五年以前,當他收取李璟爲門生時,不過是覺得這是一個有膽色,談吐不凡的書生。收他爲門生,不過是世族大家的通常作法,把那些出色的,卻沒什麼根基的平民子弟收爲門生,以此加強家族的勢力。只是當初他絕不會想到,短短几年的功夫,這個當初在他眼中只不過是有些出色的年青人,居然已經到了眼下這個地步。

“河北已反,四鎮稱王,季玉打算如何應對此事?”河北反的消息,遼東這邊甚至比長安還早知道一些。崔芸卿也對此事十分關注,和許多人一樣,他也想要知道李璟現在的想法。

“此事我又有什麼良策。”李璟指着這茫茫平原,慨聲道:“朝廷已經拆分了鎮國軍,又讓鄭相公來接替遼東戰事的指揮權。原本我還等着鄭相公來後,我便要去河北上任。可現在,局勢紛亂,卻不知道鄭相國何時能來了。”

“爲何不停止進攻高句麗,立即調兵前往河北平叛?”崔芸卿問道。或者說,這是一個試探。

對於老師的這個問題,李璟並不想直接回答。

眼看着高句麗滅亡在即,李璟哪肯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何況,河北之亂本來就是他暗中挑起來的,爲的就是既不願意交出兵權,又不想過早的扯旗造反。

對於李璟來說,打着大唐的旗號,現階段來說,其實還是利大於弊的。

只要能保持着自己的兵權和地盤,李璟並不介意多給唐朝做幾年臣子。

不過這些話題,他並不想要直接的說給崔芸卿聽。崔芸卿是貴族世家的代表派,他們的政治理念不是推翻唐朝,而是想要達到貴族與天子共治天下的狀態。

這與李璟是有本質的不同的,李璟表面上是尊王,但實際上,卻是走的軍閥路線。其目的,自然是爲了最後取李唐而代之。

“眼下是滅掉高句麗的最好時機,錯過了,若等契丹擺平了內亂,那時肯定還要來爭奪遼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璟淡淡的說道。

“再說,眼下河北叛亂,天下震動。先前朝廷已經拆分了鎮國軍,解除了我的兵權,我現在不過是暫時代領遼東兵權而已。這個時候我若是無旨而率兵西進,只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話不用說的太直接,李璟的這幾句話,已經清楚的表明了李璟的立場。

他並不願意西進,爲朝廷平叛,至少是在皇帝的調兵聖旨下達之前,他是沒有這個想法的。

而崔芸卿雖然現在已經擔任了淄青節度使之職,手下暫時也還有兩萬兵,但此時手上只有一萬人馬。而且他也十分清楚,這一萬兵名義上是屬於他指揮,但若沒有李璟的同意,他一兵一卒也指揮不動。

李璟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入河北平叛與剿滅高句麗之間,李璟選擇後者。

接下來的幾日,河北方面的情報不斷送到遼東城,而李璟卻對此不置一詞。

鎮國軍的文武諸將,也彷彿並不知道河北叛亂一般,根本無人提起此事。

鎮國軍對高句麗的進攻也是勢如破竹、節節勝利。

兩日後,趙犨率軍攻破大梁水一線重鎮白巖城,也就是燕州城。又兩日後,林武、李居義所部攻破小遼河軍事重鎮新城。

白巖城與新城,是自遼東城破後,高句麗人所控制的最大的兩座城池,每座城池都聚攏了萬人左右的兵馬。高句麗人還想憑着堅城與地利也唐軍對抗,可兩座城池在唐軍的猛攻之下,都沒能堅守超過十天,就相繼破城。

兩城陷落之後,對高句麗人可謂是致命的一擊,整個遼河東岸平原上的所有城池村鎮全部落入了鎮國軍之手。剩下的高句麗人被迫退入了東面的丘陵羣山之中。

兩路兵馬乘勝追擊,與此同時,鎮國軍與從東面的國內城、烏骨城向西掃蕩高句麗人最後的據點。

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不斷的傳回遼東城,近十萬唐軍掃蕩着遼東之地。到九月底,最後的一個高句麗據守的山城被王彥章、高思繼、李存孝三將率部攻破。

沿遼河往北到金山城,東南面到國內城,整個高句麗徹底被攻滅。

隨後,李璟宣佈,將新佔之地劃爲遼州、新州、金州、巖州、蓋州五州。

第751章 顰鼓第64章 行動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744章 殺朱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86章 嫁妾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254章 地道戰第276章 懷孕的張鶯鶯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638章 十六州第906章 螳螂擋車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333章 反了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793章 李嗣源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447章 慕容雪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928章 女真第547章 平盧軍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891章 龍騎兵第277章 噩耗第86章 巫山雲雨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47章 變動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884章 豬兄狼弟第763章 死棋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239章 招安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232章 調停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510章 女神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569章 牀下貴婦牀上蕩婦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495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591章 先鋒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116章 新下屬陌刀將丘神功第35章 賣軍功第669章 人口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463章 長安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748章 應對第920章 鷹犬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721章 暗戰第884章 炮響第699章 前戲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854章 舉兵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572章 豔 遇第66章 毒酒第616章 稅收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
第751章 顰鼓第64章 行動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744章 殺朱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86章 嫁妾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254章 地道戰第276章 懷孕的張鶯鶯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638章 十六州第906章 螳螂擋車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333章 反了第242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793章 李嗣源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447章 慕容雪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928章 女真第547章 平盧軍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891章 龍騎兵第277章 噩耗第86章 巫山雲雨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47章 變動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884章 豬兄狼弟第763章 死棋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239章 招安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232章 調停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510章 女神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569章 牀下貴婦牀上蕩婦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495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591章 先鋒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116章 新下屬陌刀將丘神功第35章 賣軍功第669章 人口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463章 長安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748章 應對第920章 鷹犬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721章 暗戰第884章 炮響第699章 前戲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854章 舉兵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572章 豔 遇第66章 毒酒第616章 稅收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