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大前門

中和二年,正月,上元佳節。

由於去年風調雨順,山東淮泗、河北遼東兩季大熟。朝廷除了渤海用兵之外,其它地方都休兵罷戰,馬放南山,輔兵們解甲歸田,加上朝廷大力屯田,並加大漁獵力度,且秦藩各行省對糧食執行禁止出藩、統一收購糧食等策略,再加上淮西楊行密、浙西錢鏐、福建張蕤、廣州於瑰、安南於球、天平的於琄等從各地運來了數百萬石的糧食,連續鬧了兩年春荒的河北、北平、山西、熱河諸省,終於是糧庫豐盈,百姓們的糧食供給量額又恢復到了早幾年的水平。

燕京城的百姓在中和二年的新年,終於臉上又有了久違的笑容。

新年期間,燕京城金吾不禁,百姓們高興,今年的上元佳節也越發熱,三天的節日裡花燈分外紅火。

連紫禁宮裡的李璟,也是來了興致,走出宮外,換上長衫,扮做了進京參加今年文武科考的舉子,白龍魚服到城裡各處看熱鬧。

今年秦藩情況好轉,元宵的燈火也格外熱鬧。

一隊隊的獅子、龍燈,高蹺、雜耍,穿行在繁華鬧市,說書的,唱戲的,打把式賣式的應有盡有。李璟帶着一小隊裝扮過的侍衛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一直來到正陽門。只見一大羣的婦人擁擠着去摸正陽門上的大銅釘帽頭。

有摸着了的,眉開眼笑,擠不進去的,長吁短嘆。

一時間。大人叫,小孩哭。笑聲,罵聲,呼叫聲,吵鬧聲,匯成了一團。在這個火樹銀花的不夜天,越發的喧鬧了。李璟看了半天也沒有看明白,搞不明白一羣女人在這裡搶着摸這門上銅釘是什麼意思?這又不是佛像金香,也不是什麼超級明星英雄。大家爭着個什麼勁呢?

趙江看出李璟的疑惑,便轉頭問旁邊一個老頭兒。

“老丈,這些婦道人家,不要命的在這裡擠什麼啊?”

“呵呵,你是外地來參加考試的吧?難怪你們不知道,這可是這兩年纔有的,自從這大前門建好之後。不知怎麼的就有了這麼一個習俗。說是正月元宵之時,能摸到六顆銅釘帽兒,那麼全家就能終年六六大順。若是能摸到七顆銅釘帽,就能全家終年平平安安。若是能摸到九顆銅釘帽,那就全家終年長長久久,和和滿滿。十六顆。是要順,十八顆,要發,九十九顆,全家活到九十九。你要是能摸個一百六十八顆,那就是一路發!要是能摸個九百九十九。那就是閤家安康,代代順利,長長久久。”

李璟聽了不禁一邊驚訝一邊感覺好笑,他還真想不到,一座普通的城門居然還被賦予有這麼神奇的作用。那冰涼的,圓潤光滑的銅釘帽子這麼說來,簡直比一座座的佛像還要有法力。不過想來也只是一個寄託與期望,這些婦人們,爭相而來,在這裡擠來擠去,也是爲自己的父母、丈夫、兒女們祈福,這份虔誠讓人感動。

那老漢看李璟他們只是笑着,知道他們不信,當下有些不高興的道:“你們還別不相信,知道這正陽門來歷不?”

李璟微微笑着只是不語,既不搖頭也不點頭。

那老漢也是個話多的人,當即覺得自己身爲王城腳下的百姓,有義務替外來的舉人們好好介紹一番。當即滔滔不絕的介紹起來,這正陽門,也是秦藩擴建燕京之時新建的,屬於內城的九座城門之一。

三年前正陽門正式建成,它的建築形式是磚砌堡壘式門樓,城臺高九丈,門洞爲五伏五券拱券式,開在城臺正中,也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而且這座城門專走秦王玉輦,平時正中三門不開,官員百姓只走旁邊兩門。箭樓是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上下一個九層,箭樓上設有九層箭孔,每層有十八孔,東西也有九層箭孔,每層十八孔,專門用以防禦射箭所用。

這座高大雄傳無比的箭樓,採用的是鋼筋水泥築版澆鑄,門兩重,前爲吊落式千斤閘門,後爲對開鐵葉銅釘大門。

在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甕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樓坐落頂端,甕城南北長三十六丈,東西寬二十八丈,內有空場,四向均有門。在正陽門上還建有水泥平座護攔和箭窗的弧形摭檐,月牆斷面還增添有許多浮雕圖案花飾。

整個正陽門,又被百姓們稱爲大前門,這一帶也是內外城相接處,有最爲熱鬧的市場。

特別是因爲那高大無比的城門樓和箭樓,尤其是那五門洞中間那道門平時只有秦王才能出入,秦王大婚時,秦王妃於氏從那裡進了一次。每年的文武大比,國考時文武兩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平時,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公卿王侯出入右側門。左右兩個掖門平時也不開,只有在秦藩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在燕京城,正陽門這座大前面,規格上比紫禁宮宮城裡的午門那座五鳳樓要略低一些。可五鳳樓雖然比正陽門更加的威嚴肅穆,但距離百姓太遠,一輩子也難得一見,在他們心裡,大前門就是他們眼裡最威嚴神聖的城門樓了。而大前門正中那道門,更加了不得。因此每年上元節時,能摸上一摸中間那道門上的大銅釘帽,那就相當了不得了。平時,可是沒有機會隨時摸這中門的。

聽了半天,李璟總算明白了,原來是因爲這個門平時只有他能走,要麼就是狀元、榜眼、探花們走,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就相當的神聖了。摸一摸,也是祈求平安順利。

“老丈。可也用不着這麼擠呀,挨個來。要不然,就算上元佳節有三天時間,這樣也摸不完啊。”

“要不怎麼說你是外地人呢,不知這王城腳下的情形。往年大家也是挨個排隊去摸的,就跟去燒香似的。可今年不同了,聽說今天等下成德鎮的使團就要從這裡入城,前去覲見秦王,到時侯這一路上都得戒嚴。那今天就摸不成了,你說誰不着急呀。”

李璟微微點頭,年前成德鎮一求和李璟就許了。不過這些天,李璟雖然把進攻的兵馬下令停止進攻了,邊境上的部隊也開始停止前進,後續的輔兵民夫也開始陸續返鄉,但李璟卻沒急着讓他們馬上就過來。反而早安排好了沿途路上的州縣與駐軍。一路領着成德鎮的使團不斷的去參觀各州縣駐軍和鄉兵民團們的集結和訓練,讓他們一觀秦軍威武。

這樣一路走,一路上不停的觀看秦軍駐軍集結檢閱兵馬,路上就耽誤了不少時間,從鎮州到燕京,他們路上差不多走了半個來月。李璟甚至特意把他們入城的時間安排在了上元節,就是要讓他們看看燕京節日裡那熱鬧富足的情況,徹底的震住成德鎮。

“成德鎮這是來投降的吧,聽說成德節帥王鎔親自前來覲見秦王?”旁邊一個漢子也說道,看他裝束。卻似乎是個小吏,對這些事情知道的比旁人多些。

“哦。是嗎?”老丈一聽也來了精神,“不過這些事情,咱們小民百姓們就不知道了,聽說這成德節帥王鎔才十歲呢。”

“嗯,小屁孩一個,成德現在是他的兩個叔父王景胤和王景敔掌事。說不定王鎔不願意來,是他的兩個叔父早看他不順眼,趁機一腳把他踢到燕京他,正好他們好掌權呢。”又一個人加入道。

李璟在一邊聽着,並不言語。成德鎮的使團路上走了這麼久,除了李璟特意安排他們去參觀秦軍軍容之外,事實上,李璟還派了李振早就南下,一路上就和成德使團早開始了實際上的判斷。一連談了大半個月,秦藩和成德之間已經差不多達成了和談。

成德鎮正式歸附秦軍,成德節帥王鎔必須入燕京城,留在燕京爲官,實際上就是做爲人質。而且除了王鎔外,王景胤和王景敔兄弟也各得送一個兒子入燕京爲質。此外,王鎔自降爵位,從常山郡王改爲常山郡公,依然保留成德節帥之位。秦藩不向成德鎮派遣監軍使,也不派遣州縣文官,同時,秦藩還將從冀、深二州撤回攻入的兵馬,交還攻佔的七個城池。但相對的,成德鎮則須完全從定州撤出,將秦軍已經攻佔的定州五縣,及剩下未攻佔的六縣,一起割讓給秦軍。此處,成德鎮以後依然保有鎮、深、趙、冀四州,且李璟承認王家對成德四州的控制。但是,成德鎮以後只能保持最多五萬兵馬,超過數量須得解散。同時,成德鎮以後每年還須將其賦稅收入的兩成,上交給秦藩。成德鎮內部文武官員的任免,由成德鎮自決,但須報經李璟同意。

這個歸附條件談了許久,但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

這次秦軍進攻成德,奪下了十二縣,最終秦軍把這些分散的地盤重新弄了一下,秦軍用深冀趙鎮諸州的七縣,換了定州的六縣,結果就成了成德保全了他們傳統上控制的深趙鎮冀四州,但他們這幾年費了極大功夫吞下的定州,卻再次被迫吐了出來。

除此外,成德鎮拿出來最大的籌碼就是將王鎔等幾個王氏子弟送到燕京做人質了。但對於這一條,其實李璟覺得雙方是互利的。因爲王景胤兄弟送來的兒子都只是庶出兒子,而且還都是十歲以下的小毛孩,這樣的人質,送幾個他們也不會心痛。而把王鎔送做人質,對李璟來說,王鎔是名義上的成德節帥,他留在燕京爲質,對秦軍的聲勢有很大作用。可對於王景胤來說,他們現在很煩這個侄子。

才十歲年紀,卻已經開始不聽他們的安排。對於這次投降秦藩,王鎔十分反對,甚至暗中與李克用書信往來,居然打算借沙陀之手從他們兄弟手上奪權。這樣的事情是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李克用可是一頭餓狼,他若來了,他們兄弟還有立足之地?因此,在一路上看了秦軍那些強大精銳的兵馬,聽到李振提出需要王鎔入燕京爲質後,王景敔只是表面上裝作爲難,實際上很快就與兄弟王景胤密信來往同意了這個交易。最後,他們還拿捏着,用王鎔換回了好幾條有利條件,讓李振同意了不派監軍,也不派官員,只是雙方交換了秦軍佔領的幾塊地盤,最終弄成了這個和約。

總之,最後李璟得到了成德鎮表面上的服從歸附,實際上則得到了定州這一塊地盤,並且還順便弄了王鎔入燕京做人質。

成德鎮這邊,王景胤兄弟終於和秦藩達成協議,李璟不再對成德用兵。他們表面上臣服依附李璟,可實際上依然是聽調不聽宣,繼續握着成德軍,控制着四州城盤。而且,他們還把不聽話的侄子王鎔給扔到了秦藩去。

他們最大的損失,就是以後每年得向李璟上交兩成稅賦錢糧,同時兵馬不得超過五萬人。

王景胤覺得這個條件還算不錯,起碼他們保住了成德鎮四州,至於被吞掉了定州,那也是沒有辦法。至於李璟吞了定州之後,回過頭來會不會繼續翻臉,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其實,若是李璟再強硬一點,肯定還能榨出一些好處來。不過李璟這次的目的不是要對付成德,只是爲了配合出兵東北計劃,因此,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已經很滿足了。再貪心的話,他也怕把事情弄的太過複雜,萬一引來了李克用等那些犲狼,到時反到是麻煩了。

正想着一會王鎔和王景敔到了,這件事情便就算是完美告一段落了。這個時候,然後人羣中一陣騷亂,從大前門下拉拉扯扯的打出兩個婦人。其中一個還很年青,分明還只是一個二八小家碧玉,她一邊哭,一邊喊:“你個不要臉的東西,姑奶奶我今天和你拼了,叫大家看看你是個什麼東西!”

第21章 勝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569章 牀下貴婦牀上蕩婦第24章 逃離第614章 勝利者的煩擾第538章 無恥第668章 失控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14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不足以慰英魂第22章 軍功五等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723章 緊迫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952章 征服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361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愛美人更愛江山!第823章 喜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376章 收將 奪城第71章 一個不留第1012章 一戰定江山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463章 長安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102章 流民處理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379章 跪服第206章 海神之怒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902章 子弟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522章 鉅野之戰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571章 新登州第73章 波詭雲譎第970章 墊腳石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862章 殘酷第37章 偶遇郡主第357章 搶幽州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198章 欲亂第388章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劉王高李,李璟四徒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28章 轟動蓬萊第972章 萬歲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429章 突圍第774章 雙妻第501章 選鋒第996章 誰得利誰嫌疑第616章 稅收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487章 宋州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707章 合縱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800章 孤與將軍解戰袍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941章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946章 好消息與好消息第77章 交換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53章 比鬥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20章 力挽狂瀾第843章 除根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595章 不疑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598章 復國第379章 跪服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889章 彈幕
第21章 勝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569章 牀下貴婦牀上蕩婦第24章 逃離第614章 勝利者的煩擾第538章 無恥第668章 失控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14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不足以慰英魂第22章 軍功五等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723章 緊迫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952章 征服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361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愛美人更愛江山!第823章 喜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376章 收將 奪城第71章 一個不留第1012章 一戰定江山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463章 長安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102章 流民處理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379章 跪服第206章 海神之怒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902章 子弟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522章 鉅野之戰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571章 新登州第73章 波詭雲譎第970章 墊腳石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862章 殘酷第37章 偶遇郡主第357章 搶幽州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198章 欲亂第388章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劉王高李,李璟四徒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28章 轟動蓬萊第972章 萬歲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429章 突圍第774章 雙妻第501章 選鋒第996章 誰得利誰嫌疑第616章 稅收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487章 宋州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707章 合縱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800章 孤與將軍解戰袍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941章第969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946章 好消息與好消息第77章 交換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53章 比鬥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20章 力挽狂瀾第843章 除根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595章 不疑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598章 復國第379章 跪服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889章 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