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

bookmark

(感謝第九號天空、車車達、天天好心情520、dxd的楓葉、梓莘、user1969、我只愛中國、毛榮龍、ag、五月花001、甜蜜的甘蔗等諸位同學們的支持!)

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鄭畋在朝廷一直是比較傾向支持李璟的,這並非說他得了李璟什麼好處,而是他認爲李璟這些年在東方的所做所爲,確實很不不起,做到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自當今天子即位以來,李璟的治下是少有的安寧之地,不但原本北方第一大港的登州,幾十年沒打過大仗本來就富裕,而且在李璟這近十年的治理下,更成爲整個大唐最繁華富裕之地。就連當初那脫離大唐百餘年的遼東之地,這些年也在李璟的治理下繁華起來,他聽過許多到過遼東的商人,都說遼東如今甚至比河北還要繁榮,尤其是遼南和遼西之地,甚至超過了河南。

鄭畋仕宦多年,自己也確實依靠了當年父親的好友,宮中的權宦西門思恭的支持,才能進入政事堂中。可不管他是如何上位的,但他心中也確實有讀書人的那份堅持。就如秦報上說的一樣,當官不爲民作主,不如回家賣薯藥。

許多人都說李璟其實是一個奸臣,一個權臣,就如西漢之王莽,東漢之曹操,魏之司馬昭,他們表面上一直舉着唐朝的旗號,是尊隋,可實際上卻是真正的割據軍閥,早晚那一天,會謀朝篡位。鄭畋對這種說法其實也是抱幾份支持的,但他心裡又總還抱着幾分希望,覺得李璟此人也許不一樣。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只要李璟一日沒有做出那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們這些一心想要中興大唐的臣子們,就不免對李璟寄有希望。畢竟,這李唐已經糜爛如斯,已經到了大廈將傾的地步了,如今,也唯有李璟纔有能力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不把希望寄託於他,難道要去寄希望于田令孜和楊復恭?楊復光這人有些看不透。雖是太監但似乎對李唐很是忠心。可楊復光只是個太監。他終究不同,雖然如今勢力不小,可依然得藉助於李克用和朱全忠、秦宗權、王重榮、李昌言這些軍閥,而他很清楚。這些人雖然如李璟一樣都是地方統兵大將,一方諸侯,可他們又與李璟絕對不同。把希望寄託於他們之手,只會讓大唐越來越糟糕。

他相信,如今已經到秦藩李璟麾下效力的於琮、辛讜、於琄、李琢、杜慆、張自勉、曾元裕、崔安潛、崔芸卿這些當世極負盛名的文武大臣們,肯定也是懷着和他一樣的期望的。

只是他們這種期望,在田令孜看來,就是和李璟相互勾結,如今楊復恭也是一樣的想法。

當初。他懷着對李璟的那份期望,與李璟合作,積極的組織關中聯軍勤王反攻長安,可當關中局勢穩定之後,這些太監們立即暗中聯絡了李昌言造他的反。把他趕走。他離開鳳翔軍後,被召到成都,擔任司空、門下侍郎、同門下平章事之職,主管軍管。可在成都行在還沒有呆到半年,他就被田令孜和楊復恭一起排擠出朝,被迫到了擔任州刺史的兒子身邊去休養。

雖然被徹底的排擠出了朝廷,鄭畋還是十分關注朝野大事。這兩年朝野混亂不堪,成都行在的太監們終於還是內鬥了。田令孜挾持了皇帝,囚禁了張泰和西門思恭,趕走了楊復恭。楊復恭到了關中,很快與楊復光一起收復兩京,斬殺了黃巢。正當他欣慰之時,卻又突然聽到楊復恭元旦扶立壽王傑爲新帝,遙尊李儇爲太上皇的消息。

現在,在他的面前,擺着兩道聖旨。

一道是加封他爲太傅、侍中、同平章事、潁川郡王,請他入朝爲相的旨意。另一道則是加封他爲太師、中書令、同平章事、琅琊郡王,同樣請他入朝爲相的旨意。

可當這兩道黃綾聖旨擺在他的面前時,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原因很簡單,這兩道聖旨不是一個皇帝發的。前一道是成都的天子李儇所發,後一道則是剛剛在元旦登基的新天子李傑所發,如今這位壽王即位後剛按例改名李曄。

不過鄭畋很清楚,這兩道旨意都不太可能真的是天子之意,成都那道詔書無疑是由田令孜發的,而長安那道旨意則是楊復恭發的。

他也不相信前不久他還遭兩人都厭煩的他,如今居然這麼搶手,兩邊都爭着他去當宰相。他心裡清楚,他們需要的只是他的那個名頭,藉以爭些聲勢。不管他去哪邊,過不了幾天,他們就會把他當擦腳布一樣扔到一邊去的。

黃巢餘孽還沒有剿滅,天下還四處盜賊蜂起,百姓飽受戰亂流離失所,這個時候,那些人不想着重整山河,安民治地,反而還弄出來兩個天子,兩個朝廷。這好不容易看到的一點大唐中興的曙光,一下子又全被烏雲給摭住了。

李儇今年纔不過二十二歲,雖然先前算不上什麼明君英主,可也主要是因爲受田令孜和盧攜等人的矇蔽,本質上還是一個好皇帝的,起碼他很努力過。可這樣的一個年青的皇帝,如今卻被他曾經視爲阿父的田令孜劫持,被他視爲真正可靠的楊氏兄弟廢除帝位。如今,楊氏兄弟扶了壽王即位,那雖然也是個聰明的宗室,可他才十五歲而已。舍李儇而立李曄,擺明了是太監們爭鬥的結果,他們都想要握着皇帝在手,都不會真的讓皇帝掌權,只不過想要一個皇帝傀儡罷了。

鄭畋身爲西門思恭半個養子,對於李儇這個皇帝還是有感情的,可他也清楚,楊氏如今勢力更強,遠超田令孜,新帝已經扶立登基,中原諸藩鎮的節帥,幾乎都是楊氏兄弟收的乾兒子,李儇這個皇帝成爲太上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想改變。也不可能了。

李曄的登基,意味着李唐朝廷原本那微弱的一點平衡被徹底打破了。原來,安史之亂後,朝廷還勉強維持着一點平穩,建立越來越多的藩鎮,讓地方藩鎮互掣肘牽制,而在朝中,則讓宦官和宰相們相互平衡,用宦官防止權相,用宦官統禁軍。同時又用宰相們限制宦官。雖然說。最後南北衙之爭。以宦官勢力越來越強,宰相們鬥爭失敗,但起碼,還有着最後的一點平衡。

而現在。宦官們和那些地方的藩鎮軍閥們勾結在了一起,朝廷的宰相文官們是徹底的成爲了宦官的傀儡,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當最後一點平衡打破,那麼李唐這棟危樓便隨時就會坍塌。根基不存,樓宇又如何不塌。

就在這分,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鄭畋本來就心裡煩,擡頭向屋外望了望,沒好氣的道:“何事喧譁吵鬧。沒個規矩!”

“是公子回來了!”僕人快步走進書房回稟,“公子剛剛騎馬回來。”

“垂芳回來了?”鄭畋聽說是嫡長孫回來了,臉上不由露出幾分微笑,垂芳是長孫的字,乃是他的長子鄭凝績的長子。名叫紹餘,今年剛十六歲,能文允武,很得鄭畋喜歡。幾年前,李儇西狩,鄭畋派長子鄭凝績隨駕身邊,後來到了成都,天子授其爲兵部侍郎。等鄭畋龍尾陂大敗尚讓,捷報傳到成都,李儇又特授鄭凝績爲兵部尚書。不過隨後不久,鄭畋被免去鳳翔節帥之職,鄭凝績也因此被貶爲壁州刺史,鄭畋到成都不久後,就也到了壁州兒子身邊。

正說着,鄭紹餘已經走入書房。

幾句寒喧之後,他揮退了僕人。

他的目光掃過桌上的兩道黃絹聖旨,輕笑兩聲:“給老大人何封賞?”

鄭畋把兩道聖旨移到一邊,落寞道:“不過是借我這老骨頭僅剩下的一點名聲罷了,當不得真的。”

鄭紹餘年紀雖青,卻是一臉的成熟樣子,“祖父大人還是不接爲妙,這些太監沒有一個好東西。”

“垂芳,慎言。”鄭畋有些不滿孫子的輕佻樣,太監也並不是全沒好東西,如西門思恭,就對他如父親一般。

“你今日怎麼回來了?”孫子最近在成都讀書,且每天空餘時還拜會一位在成都的老將軍學武。他和兒子都不反對孫兒習武,若是從前他肯定會反對的,但如今這個兵爭亂軍,光讀書也不行了,若能學得些武藝,懂重領兵打仗,將來也還是可以報效天子的。

“父親讓孫兒回來的,父親大人讓孫兒帶封信給祖父大人。”

鄭畋有些奇怪的接過孫子遞過的信,他不明白兒子怎麼寫信卻要孫子來送。畢竟,兒子就和他一起在壁州,而孫子卻是在成都。

打開信,鄭畋越看眉頭皺的越緊,一封信他反反覆覆的看了足有半個多時辰。

“祖父大人,信裡寫着什麼?”鄭紹餘有些好奇。

鄭畋沒有回答,此時他的心裡實在是太過紛亂。這封信確實是他兒子寫來的,不過內容卻很驚人。兒子在信中告訴他,秦王李璟的人來找過他,意思很清楚,就是想請他們父子去燕京。

至於請他們去燕京做什麼,也說的很明白。李璟對於如今太監們隨意廢立天子十分不滿,因此,他打算請鄭畋等朝廷忠貞之臣前往燕京,共同商議,重新選擇一位睿智賢明的宗室即位,一起輔佐新帝,重振李唐。在這封信裡,李璟還告訴鄭畋,他還同時向幾百位名宿重臣,耿直忠貞之士發出邀請,邀請他們一起前往燕京,再造大唐!

“李璟也要策立一個天子,如此一來,天下就將有三個天子。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這是動亂之源啊。”鄭畋心中一陣嘆息,可心裡又隱隱有些心動,任由楊復恭和西門思恭這樣亂來,天下只會越來越亂。如果李璟真的有意再造大唐,也許這是一個機會。他,或許應當去燕京,爲大唐再出一把力。

可是,李璟真的會忠於李唐嗎?這個問題,他沒有答案!

第856章 斬帥第962章 威懾力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194章 春雷動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912章 王者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994章 欲問天子名,日從日上生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641章 不聽調,不聽宣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9章 遇匪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126章 我不能嚥下這口氣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203章 夜襲烏湖島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403章 先打後撫,恩威並濟!第832章 逼宮第743章 雙喜第911章 過火第654章 步步驚心第436章 高奏凱歌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820章 玩火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79章 增援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719章 迷 魂 陣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977章 上原驛第661章 滅國第719章 迷 魂 陣第386章 直搗黃菊第105章 敲詐勒索、巧取豪奪第591章 先鋒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924章 得意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767章 雁門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853章 楊行密第281章 機發飛火 一戰功成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12章 娶妻納妾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498章 調戲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209章 攔截,接舷戰!第751章 顰鼓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47章 變動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585章 蔡州賊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784章 劉氏第547章 平盧軍第188章 一本萬利的買賣第59章 虎爭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812章 曖昧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843章 除根第819章 攪局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502章 功高震主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685章 內閣第732章 大捷第767章 雁門第968章 樑晉爭鋒
第856章 斬帥第962章 威懾力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194章 春雷動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912章 王者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994章 欲問天子名,日從日上生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641章 不聽調,不聽宣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9章 遇匪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126章 我不能嚥下這口氣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203章 夜襲烏湖島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403章 先打後撫,恩威並濟!第832章 逼宮第743章 雙喜第911章 過火第654章 步步驚心第436章 高奏凱歌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820章 玩火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79章 增援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719章 迷 魂 陣第103章 招募工匠第977章 上原驛第661章 滅國第719章 迷 魂 陣第386章 直搗黃菊第105章 敲詐勒索、巧取豪奪第591章 先鋒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924章 得意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767章 雁門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853章 楊行密第281章 機發飛火 一戰功成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12章 娶妻納妾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498章 調戲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209章 攔截,接舷戰!第751章 顰鼓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47章 變動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585章 蔡州賊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422章 穿裙子塗胭脂的將軍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784章 劉氏第547章 平盧軍第188章 一本萬利的買賣第59章 虎爭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812章 曖昧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843章 除根第819章 攪局第145章 地下軍械工坊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502章 功高震主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685章 內閣第732章 大捷第767章 雁門第968章 樑晉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