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年號 儀典

第1093章 年號 儀典

年號的選擇,其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全憑君主個人喜好,尤其這還是個開國之主的時候。

“神龜”這個年號好嗎?

現代人聽起來想笑,但如果代入當時的社會風氣與價值觀,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年號,北魏明帝元詡就用了這個年號。

“普通”呢?聽着也想笑。但這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年號。

登基大典完成之後,要南郊祭祀告天,然後改元,大赦天下。

因此,年號現在就要確定下來了。

“高祖改元‘武德’,可有什麼講究?”上陽宮化成院內,邵樹德虛心請教。

他是武夫,這些年固然讀書不輟,但文化水平比起大儒們來說,還是有質的差別。年號這種事情,不得不慎重,因此召集了諸位宰相及有學問的翰林學士,一起參詳。

“高祖即位告天,雲‘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隋季喪亂,煬帝無道,故效法湯武革命壯舉,救民於水火。又,高祖即位之時,轄地不多,僅關中、河東各一部,關外勁敵甚多,故曰‘武’。”封彥卿說道:“高祖又云‘有隋屬厭,大業爽德,饑饉師旅,民胥怨諮。’即隋不修德也。關乎此兩者,故定年號‘武德’。”

“‘開元’又怎麼講?”邵樹德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開元’出自《漢書》,‘漢興至今二百載,曆紀開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漢國再獲受命之符。’”封彥卿說道:“此切合武周還唐之情形,亦有玄宗勵精圖治之心在內。”

“‘先天’和‘天寶’呢?”這倆也是玄宗的年號,邵樹德追問道。

“‘先天’語出《周易》,‘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也。白居易又言‘順人人心悅,先天天意從’,意即需爭那一線之機,先發制人。”封彥卿道:“景龍四年,玄宗先發制人,誅韋后。若慢上一步,或爲韋后所誅。故玄宗即位後改元‘先天’。”

“開元二十九年,玄宗年事已高,欲求長生。遂以舊宅得寶符爲由,改元‘天寶’,即天降寶符也。”封彥卿道:“其實武后改元‘久視’,也是爲求長生。語出《道德經》,‘長生久視之道’。”

“弄個年號,還挺複雜。”邵樹德笑道。

“年號寄託了君王的期許,事關重大,不可不慎。”宋樂在一旁插話道:“殿下對新朝有什麼期許?”

邵樹德認真思考了起來。

“救民於水火,天下一統。兼且收復失地,光耀山河。”

“登高望遠之時,能見萬家燈火。遊覽山河之時,能見田園牧歌。百姓安居樂業,面無飢色。”

“無論蕃漢,皆爲我赤子,天下大同。”

“新學昌明,發揚光大,造福百姓。”

四個期許一提,諸位大儒們立刻凝眉苦思。

“天下一統,‘大統’或不錯。”陳誠說道。

“西魏文帝已用過。”宋樂說道:“不過‘大統’這個年號確實契合殿下的第一個期許。”

邵樹德在旁邊一聽,“大統”可比“神龜”什麼的好聽多了啊,寓意也很好。不過——雖說年號重複這類事情屢見不鮮,但最好還是選沒用過的吧。

“殿下要傳揚新學,弘揚道統。惜哉,‘弘道’已爲高宗所用。”趙光逢嘆道。

年號不是隨便取的。邵樹德提出了四個期許,那麼大家就要往這四個方面想,不能超越題綱範圍。

邵樹德也在默默想着。

朱溫的年號是“開平”,其實不錯,開天下太平之意,但他不想用了。

唉,還是等宰相們想吧,自己學識有限,就不摻和了。

“殿下掃平羣醜,天下一統,皇者建其極,不如就叫‘建極’。”

“新朝新學新氣象,又國泰民安,或可曰‘景泰’。”

“殿下之功,蓋世無雙,期許者四,若能爲之,大夏合該千秋萬代,與日月同光。不如建元‘同光’。”

“天下尚未平定,尚需繕兵昭武,可效國朝‘武德’故事,改元‘昭武’。”

“爲天下開太平,又有興盛氣象焉,可用‘開泰’、‘泰和’。”

邵樹德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你們都是穿越者吧?

這些充滿既視感的年號,太操蛋了。

“這些年號……”邵樹德聽了覺得不是特別滿意,遂問道:“國朝有多少個年號?”

這個問題難不倒宰相們,裴贄立刻回道:“七十二個(歷史上是七十五個)。”

“二百八十餘年,七十多年號……”邵樹德說道:“前朝三十八年,五個年號。兩漢又有幾個?”

“三百餘年,七十八個年號。”裴樞答道。

“這不就得了!”邵樹德:“平均一個年號,才用幾年而已。待我登基後,便建元‘建極’,今年是爲建極元年。天下一統之後,再行改元。”

“遵命。”衆人無奈,只能應道。

“君王改元,都有哪些原因?”邵樹德突然問道。

這題我會!

陳誠立刻應道:“一者即位改元,王者受命於天,與民更始,故需改元;二者因祥瑞改元,漢武帝時有言‘元宜以天瑞命’,故漢有‘元狩’,國朝有‘儀鳳’、‘大足’、‘景雲’等年號;三者祭祀改元,如封天禪地、享祀明堂等;四者祈福消災改元,高宗儀鳳年間頻發旱災,故改元調露;最後便是因大事改元了,比如天子播遷或者對外大勝。”

邵樹德聽了心中一動。

封天禪地改元,這……好想幹他一票啊!

但沒有紮實的功勞,你都不好意思去封禪改元。除非在一統南北之後,再平滅諸多化外勢力,比如契丹、南詔、高昌回鶻。

“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邵樹德一言而決:“過幾日會有一批官服發下,你等看看式樣如何。建國稱制,千頭萬緒,諸君要多多費心了。”

“遵命。”

******

“殿下,這便是五輅車了。”太僕卿陳宜燊指着一水排在那裡的車輛,說道。

邵樹德隨意看了看。

天子有五輅車。祭祀、納後乘玉輅;饗射、郊徵乘金輅;行道乘象輅;巡狩、臨兵事乘革輅;田獵乘木輅。

登基那天的話,就是乘坐玉輅車了。

這其實是製造的第二批五輅車。

先前做好過一批,給大唐聖人用了。因爲邵樹德許諾樂安郡王的一應儀軌,仍然可以是天子待遇,故乾脆把那批車送出去了,另外命人重新做了一套。

“日子選在哪天?”邵樹德問道。

“下月初一乃吉日,羣臣先行拜禮,接着南郊祭告上帝,然後告慰宗廟,最後昭告天下,讓官民皆知新皇登基矣。”陳宜燊答道。

“宗廟改建好了麼?”邵樹德問道。

“已將李唐宗廟遷出。”陳宜燊回道。

“前隋皇室後人可已找到?”

“監察御史楊仁矩爲隋朝宗室。絳縣丞宇文調爲後周宗室。”

“冊封楊仁矩爲酅國公、宇文調爲介國公。”邵樹德說道。

“遵命。”陳宜燊立刻領命。

這個冊封緣於“二王三恪”之禮。

這個禮制的核心是,新朝建立後,給前朝宗室後裔封爵,展示大度。

封兩個朝代,就是二王,封三個,就是二王三恪。

國朝建立後,封隋恭帝楊侑爲酅(xī)國公,封后周後裔爲介國公,此即爲二王后。

歷史上後梁建立後,封后周宇文氏後裔爲介國公,封隋朝宗室楊仁矩爲酅國公,封唐朝宗室李嵸爲萊國公。

邵樹德開立新朝,封禪君李曄爲樂安郡王,又封隋、周兩朝宗室爲國公,正合二王三恪之禮。

“楊仁矩、宇文調寸功未立,驟封國公,唉!”邵樹德還是很鬱悶。

新朝爵位,親王最高,然後便是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之類。就目前而言,折宗本是郡王,李唐賓馬上要就封魯國公,這是兩個爵位最高的。

楊仁矩、宇文調功勞低微,但就憑着前朝宗室的身份得封國公,雖說是歷朝歷代慣例,但肯定會讓很多人心裡不爽,對他們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好在天下尚未平定。諸將依然可以再立新功,爵位還可以繼續往上升。

就像高仁厚,如果輔佐世子打下蜀中,豈是一個郡公打得住的?國公是保底,郡王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唐賓如果再被放出去,攻滅兩個河北藩鎮,魯國公的爵位也是擋不住的。

“殿下,二王三恪之禮乃古制,歷朝歷代都遵守,還是不要……”陳宜燊勸諫道。

“我知,我知矣。”邵樹德擺了擺手,又道:“李唐宗廟便設在棣州吧,一應用度皆由戶部調撥。”

《周禮》: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

李曄就封樂安郡王后,就要把宗廟遷走了,另覓他址祭祀,且不能再保留七廟的規格,只能是五廟或三廟。

邵樹德許李唐宗室立五廟祭祀,有司供給費用,也是歷朝慣例了。

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深仇大恨,非要置前朝於死地,新朝都會表示大度,收攬人心。

甚至於,有的朝代心中有愧,大度得過了頭。比如北宋就許後周的太廟繼續按照天子規格祭祀,至於人家敢不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氏遷廟之後,洛陽太廟就變成了邵氏的家廟,這又是新朝一步步建立產生的印記。

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五十章 書稿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四章 講武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941章 要求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八十章 分裂第四十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249章 組畫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十章 殘局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1214章 名城第1131章 手藝第十五章 出招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十三章 花巧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1157章 白登山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340章 徵調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153章 領教第六十六章 抵達“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十九章 開刀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1314章 收服第四章 團伙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110章 逃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1261章 詰問第1183章 長白山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一章 前進基地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十八章 東出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九章 表演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章 城傍第十二章 觀魚第1280章 感悟第1327章 杜光乂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二章 昆明池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兩個軍亂典型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二十四章 人命
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五十章 書稿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四章 講武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941章 要求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八十章 分裂第四十章 拉攏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249章 組畫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十章 殘局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1214章 名城第1131章 手藝第十五章 出招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十三章 花巧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1157章 白登山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340章 徵調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153章 領教第六十六章 抵達“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十九章 開刀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1314章 收服第四章 團伙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110章 逃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1261章 詰問第1183章 長白山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一章 前進基地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十八章 東出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九章 表演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章 城傍第十二章 觀魚第1280章 感悟第1327章 杜光乂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二章 昆明池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兩個軍亂典型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二十四章 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