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

許州理所長社縣的節堂內,人員進進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大王有令,從今日起,廢拔隊斬。”龐師古對着聚集而來的將領們公開宣佈。

拔隊斬,即一隊軍士失了隊正,則全隊皆斬。

毫無疑問,這是條嚴酷的軍紀,自古以來並不多見。同時,這也是把雙刃劍,在激勵將士奮勇拼殺獲取勝利的同時,也容易導致大量逃兵。

在早年對付黃巢、秦宗權、朱瑄、朱瑾、時溥、羅弘信的戰鬥中,這招利大於弊,起了正面作用。當然那時候就有不少失了隊頭的逃兵了,他們害怕被斬,戰後不願歸營,紛紛遁去。爲此,朱全忠不得不在軍士們臉上刺字,以至於他們一出現就會被州縣捕拿問斬,最終逼得這些人投靠敵鎮或落草爲寇,成爲隱患。

如今他遇到了新情況。

與邵樹德的戰爭是長期的,從大順二年(890)下半年開始,至今已是第七個年頭,死了不知道多少隊頭了,軍士逃亡成風,藏身山林水澤,就像當年徐州銀刀都之亂後軍士四散而逃,躲在鄉間一樣。

龐勳起事後,銀刀都散卒紛紛投靠,這些正規武夫的加入,極大增強了龐勳的實力。

契必章、樑漢顒一從西、一從東,多次突入樑人腹地,人越打越多,很多入夥的還是武藝不俗、經驗豐富的汴梁武人,這就很離譜。

時至今日,朱全忠終於決定廢止這道已經弊大於利的嚴酷軍令了。

“這事爾等回去立刻傳達,不得有誤。單州金鄉縣,百餘軍士投靠賊將樑漢顒,在濮州習練騎馬,樑王聞訊震怒。”龐師古肅容道。

龐師古有一個優點,執行命令不折不扣。以前他可是極爲贊成拔隊斬的,但朱全忠態度一變,他也跟着變了。怪不得樑王寧可將大軍交到他手上,也不給朱珍之流了。

“此事已畢,還有幾件事。”龐師古示意衆人坐下,將目光投向戴思遠,道:“戴將軍,你部與賊將契必章交手數次,緣何無功?”

這話其實說得重了,事實上戴思遠並非全無勝績。

契必章所部徵糧之時,經常分散開來,雙方有時候就不期而遇,中小規模的戰鬥並不少,他也贏了幾次,前後殺傷敵軍逾千,只不過最近大意了,被吃掉兩千人,總體算下來戴氏飛龍軍損兵兩千多,契必氏飛龍軍損兵一千多,並不算多吃虧。

到陳州補充新兵後,他們已經恢復了建制,目前在以老帶新,加強訓練,準備投入戰鬥。

“龐帥,夏賊精悍敢戰,多亡命之徒,機警得很。一有不對,就逃入汝州,或者南下申光,而後再來。其人補充戰損,多河南老兵,比末將招募的新兵強多了。”戴思遠據實回答。

他的兵滿編時才八千,馬騾也沒人家多,打着打着,人家補充的是己方的逃兵,而自己補充的是新人,幾個月下來,差距就很明顯了。

龐師古也知道其中內情,他問這話並不是責怪,而是想給戴思遠施加點壓力,讓他不要懈怠。這會聽了戴思遠的自辨後,點了點頭,道:“我知你苦處,好好練兵。五千餘老卒,帶着兩千多新卒,練出來很快的。大王已廢拔隊斬,軍士不至於大肆逃亡了,後面好好打。”

“遵命。”戴思遠起身應道。

“張將軍,你部過潁水與賊交戰,一勝一敗,功過相抵,我便不苛責了。後面還需上下用命,爲大王拼殺。如此,則代代富貴不絕也。”龐師古又看向左右堅銳軍都指揮使張筠,道:“如今魏博、淮南皆助我也,鄆州也將很快相助樑王,集四方八鎮之力,何愁邵賊不滅?”

張筠眼瞼低垂,道:“定爲樑王和龐帥效死力。”

堅銳軍本有兩萬人,河清之戰損失近半,如今也就萬把人。西進之前,給他們配了萬餘土團鄉夫,但半年時間下來,這些鄉勇又回去了,只能靠他們自己打拼。

但堅銳軍的士氣着實堪憂。

他們主要是徐、兗、鄆三鎮的降兵以及揀選自楚、泗、濠、壽四州的鄉勇精壯,征戰多年,但一直就那樣,感覺沒啥奔頭,士氣非常一般。

被調到潁水戍守後,數月內打了幾仗,其中兩次渡河進攻。第一次突襲夏軍,斬殺數百,全身而退,第二次過河兩千餘人,大潰,損兵七百餘。剩下的多是沿河防禦,破壞夏軍渡河的浮橋,堵截偷渡至東岸的小股夏兵,都是小規模的戰鬥,各有死傷。

老實說,打得不差,因此龐師古沒有苛責,而是畫大餅勉勵張筠。

“長劍、匡衛、夾馬三軍,尚未與賊大舉接戰,不可妄自尊大。”龐師古又向王重師、朱友恭、王敬蕘三將說道:“夏賊還是能打的,這幾個月,潁水之上大小數十戰,河水爲之赤紅,而賊人士氣不見低落,不可小覷。天時已漸漸入冬,我估摸着夏賊要大舉攻來,屆時我不靠長劍、匡衛、夾馬壯士,靠佑國軍不成?”

這話說得三人都笑了。

長劍、匡衛、夾馬三軍,各有萬餘兵馬。其中,長劍軍、夾馬軍只打過魏博、天平、泰寧三鎮兵,匡衛軍征討過徐州時溥,參加過河清之戰,也戍守過大河防線。

長劍軍都指揮使王重師是勐將,經常帶隊一線拼殺,勇不可當,因爲沒交過手,他對夏兵的戰鬥力沒有直觀認識。這幾個月見識了一些,甚至派出五百重甲長劍手渡河西進,攻破過一座夏軍小寨子,將守兵盡數斬殺,潛意識中認爲雙方還是能打的,己方這條潁水防線還比較穩。

朱友恭也是長劍軍出身,曾經任左長劍軍軍使,新近擔任左右匡衛軍都指揮使。身爲全忠義子,當然非常可靠,將部隊交給他也是應有之意。

前潁州刺史王敬蕘身材高大、粗壯,是典型的軍中驍勇虎將。曾經在攻黃巢、秦宗權的戰鬥中立下過大功,得朱全忠賞識提拔,當上了左右夾馬軍都指揮使。

這支部隊之前一直在和朱瑾、朱瑄作戰。因爲朱瑾的騎兵太多,鼎盛時有一萬多騎,故夾馬軍全員使長槊、鉤鐮槍、大弓、強弩,以對付騎兵爲主。總體來說,有當年昭義步兵的水平了,面對賊騎衝陣,穩當得很,輕鬆熟練地將朱瑾的騎兵勾下馬來,一一斬殺。被騎兵衝散大陣時根本不潰,繼續小組戰鬥,打得朱瑾快哭了,“單騎走免”。

在攻魏博之時,夾馬軍也曾擊敗魏人精銳騎兵,都是好兵,連邵樹德都久已聞名,想要將這支部隊收編帳下,作爲他以後痛打契丹、回鶻的殺手鐗邵大帥一直認爲,這些都是中原的優質資產,白白損失掉太可惜了,培養精兵不容易的,往往要死好幾倍的羸兵才能練出來。

“佑國軍,唉。”龐師古嘆了口氣,不提了。

該部目前有兩萬人,在郾城休整,兼圍堵契必章部。怎麼說呢,打還是能打的,就是油了、滑頭了,不肯死戰了。另外,他們的統帥丁會也是老資格大將,甚至資歷比龐師古還要深,又是節度使(遙領),還會做人,與許多人包括樑王在內關係良好,龐師古也不好說重話,於是乾脆把他們當預備隊用了。

希望他在關鍵時刻能頂上來,不要讓人失望。

飛龍、堅銳、長劍、匡衛、夾馬、佑國六軍,總計約七萬可戰之兵,外加新換防來的諸州縣五萬土團鄉勇,一共十二萬大軍,艱難維持着陳、許、蔡的防線。

夏軍總兵力並不比他們多太多,但因爲可以從多個方向出擊,機動力又強,優勢竟然十分明顯。

與夏軍也打了好幾年了,龐師古現在非常清楚他們的套路。

有把握正面決戰取勝時,就正面廝殺,一戰定乾坤。沒把握時,深溝高壘,對峙相持,然後使用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側翼迂迴、招降納叛等等,將當面敵軍主力削弱到相當程度,再一戰取勝。

如今眼看着經過數月的整備,夏軍物資、人員陸續到位,洛、汝二州也徹底安穩了下來,還通過小規模廝殺摸了摸底,新一輪的攻勢已是箭在弦上。

而夏賊準備好了,他們準備好了嗎?至今連契必章在後方的騷擾都無法杜絕,怎麼辦?

樑王還是太重視影響了。在龐師古看來,不如學朱瑄,我知道打不過你,我就守城。城外你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儘管禍害,等你打不動的時候,自然就退去了,我還可以追擊一番,得點戰果。

或者乾脆狠一點,把陳、許、蔡百姓遷走一部分,到徐、宿、曹、單四州安置。反正當地鏖兵多年,人口損失不小,有足夠的空間安置。剩下的百姓,集中在軍鎮、城池周圍耕作,一遇警就縮城裡去,能收多少糧草是多少。

陳、許、蔡大軍征戰所需,就從後方運來,屯夠一年所需各類物資。有城池、有軍隊在,夏賊沒辦法繞過深入後方,局面就改善太多了。

朱瑄靠這一招,熬了好幾年,直到等來了夏軍的大舉東出,死中求活成功。

龐師古是武人,他只會從軍事角度來考慮問題,但朱全忠得從政治和人心的角度來考慮。不到萬不得已,能這麼做嗎?

“鄭州那邊,大王已委任葛從周統籌全局,我等只需專心眼前即可。大戰在即,須得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龐師古道。

“謹遵都將之命。”諸將紛紛應道。

前陣子朱全忠剛剛下令,整編汜水、鄭州一帶的人馬。胡真鎮洛之時,調走的十五都佑國軍還有萬餘人,當地另有保勝軍、河陽衙軍殘兵各一部,整編爲左右龍武軍,總計十六都一萬六千兵,由葛從周任都指揮使。

其子謝彥章返回汴州,接替張歸弁的職務,訓練新招募的數萬衙軍。

這些新兵在張歸弁手裡操練一年多了,甲胃、器械都已配齊,軍陣也像模像樣。朱全忠非常高興,本欲嘉獎,然而張歸霸降夏的消息傳來,頓時什麼都沒了。

張歸弁自請去職,朱全忠許之。

廳子都指揮使張歸厚亦請去職,朱全忠寫信慰勉,仍令其留任原職,歸葛從周指揮。

其實,按照朱全忠以往的脾氣,肯定要追責的。但自從誅殺胡真全家後,人心有些動盪,他猶豫了。

汴州這副爛攤子,實在經不起大折騰了,朱全忠心裡很清楚。如今只能以拖待變,等待邵賊被羣起圍攻的那一天,或有轉機出現。

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五章 勾連第五十章 挑撥第1056章 態度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八章 雲中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110章 逃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1311章 調動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1053章 投降第十四章 築城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1059章 轉變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五章 鐵斤城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四章 調查(四)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013章 “屯田”第四十章 密旨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八章 聚散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1021章 牢籠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1310章 驚聞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十六章 發力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986章 兗 淄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003章 國祚第四十二章 亂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十四章 築城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1013章 “屯田”第十四章 勢第五十章 果實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1251章 柳城第三十章 覆滅第六章 主人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八章 勸第一章 擒生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1296章 默契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五十章 書稿第六章 監軍使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八章 上下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二十章 邙山
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五章 勾連第五十章 挑撥第1056章 態度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八章 雲中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110章 逃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1311章 調動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1053章 投降第十四章 築城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1059章 轉變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五章 鐵斤城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四章 調查(四)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013章 “屯田”第四十章 密旨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八章 聚散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1021章 牢籠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1310章 驚聞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十六章 發力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986章 兗 淄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003章 國祚第四十二章 亂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十四章 築城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1013章 “屯田”第十四章 勢第五十章 果實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1251章 柳城第三十章 覆滅第六章 主人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八章 勸第一章 擒生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1296章 默契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五十章 書稿第六章 監軍使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八章 上下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二十章 邙山